一年级下故事积累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春 晓 池 上
唐 孟浩然 唐 白居易
春 眠 不 觉 晓, 小 娃 撑 小 艇, 处 处 闻 啼 鸟。 偷 采 白 莲 回。 夜 来 风 雨 声, 不 解 藏 踪 迹, 花 落 知 多 少。
家长评价( )
绝 句
唐 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家长评价( )
谜 语
解 落 三 秋 叶,
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
入 竹 万 竿 斜。
家长评价( )
所 见
清 袁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家长评价( ) 浮 萍 一 道 开。 家长评价( )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 上 往 来 人, 但 爱 鲈 鱼 美。 君 看 一 叶 舟, 出 没 风 波 里。 家长评价( ) 悯农二首(其一) 唐 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家长评价( )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家长评价( )
一年级下故事积累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春 晓 池 上
唐 孟浩然 唐 白居易
春 眠 不 觉 晓, 小 娃 撑 小 艇, 处 处 闻 啼 鸟。 偷 采 白 莲 回。 夜 来 风 雨 声, 不 解 藏 踪 迹, 花 落 知 多 少。
家长评价( )
绝 句
唐 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家长评价( )
谜 语
解 落 三 秋 叶,
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
入 竹 万 竿 斜。
家长评价( )
所 见
清 袁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家长评价( ) 浮 萍 一 道 开。 家长评价( )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 上 往 来 人, 但 爱 鲈 鱼 美。 君 看 一 叶 舟, 出 没 风 波 里。 家长评价( ) 悯农二首(其一) 唐 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家长评价( )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家长评价( )
相关文章
-
陶渊明[拟古]九首与鲍照[拟古]八首对比分析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陶渊明<拟古>九首和鲍照<拟古>八首为代表的"非专拟一人之作"的拟古诗,这是对传统的拟古诗以"拟篇"为主的拟作方式的突破.本文拟就从语言与意象的 ...查看
-
初中必读课外书
附件1: 嘉兴市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推荐书目(共12部) 七年级上 1.<史铁生作品精选>(史铁生)(中学生必读中国作家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2.<草房子>(曹文轩) 3.<假如给我三天光 ...查看
-
2009年全国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答案
这些都是从网上找到的,仅供家长参考! 由于孩子的阅读水平不同,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有针对性的加强阅读! 一点小体会读者也好,少儿系列也好,与现代语文教学严重脱节,而且从文学意义来说太浅.我的实践是是: 一.文言文舍弃启蒙读物,直接读原文,当 ...查看
-
立夏节气知多少,八首古诗告诉你
婷婷唱古文-春日 来自婷婷唱古文 00:00 02:17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标志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代表着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开始.虽然以气候学的标准,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 ...查看
-
二年级(上)必背古诗10首
苏游杂诗八首 近代汤国梨 故乡虽好不归去,客里西风两鬓秋. 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生苏州!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逢入京史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 ...查看
-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唐诗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 ...查看
-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2
传 统 文 王 西 川 小 学 化 教 案 王 洪 山 2014 年 2 月 经典驿站 唐诗 .南园十三首 授课时间:2014.2 .4 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 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 ...查看
-
校本教案 六年级课外古诗
第1课时杳杳寒山道 教学目标: 1.认识<杳杳寒山道>古诗中生僻的字 2.了解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 ...查看
-
二年级语文复习重点
二年级语文复习重点: 一.找到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多音字.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二.根据要求填表(音序.部首.除部首外几笔) 三.辨字组词 四.按要求写词语 (能写出四个) 表示手动作的词 描写植物的词语 描写花的词语 描写高兴的词语 把成语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