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谈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复兴
摘要:在众多世界名城当中,景德镇极其特别:仅凭陶瓷制造业这一个产业支撑一座城市长达千余年而不衰,世所独有;其陶瓷文化积淀之丰厚,举世无双。景德镇的历史,决定了景德镇的今天;景德镇的今天,也预示着景德镇的未来。景德镇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景德镇可谓恰逢其时,又迎来了战略发展的新机遇。景德镇陶瓷文化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恢复并重新闪耀千年荣光。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 文化 复兴 一带一路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中国景德镇瓷器凭借短短12字评价,却名扬天下数千年。瓷器,这一个集合了中华文明与艺术智慧的文化结晶,东破万里波涛、西出戈壁沙漠,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古老的" 丝绸之路" 和" 海上丝绸之路" 大量输往欧、亚的市场。融入“一带一路” 景德镇得天独厚。
在世界各国知名的博物馆中,景德镇瓷器几乎都作为“镇馆之宝”占据显要位置。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看,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的新疆伊犁地区,在1976年出土了元代的青花碗和青花瓷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收藏的瓷器达1.2 万件,其中有馆藏数量世界第一的元代青花瓷。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景德镇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巧合的是,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同样出现了大量的景德镇瓷器„„这些都有力地证明,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货源地和重要起点之一。
据研究资料,景德镇瓷器走向世界,约始于唐五代时期。宋代,景德镇因出产“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名牌货。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 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千余年来,景德镇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出,极大地改善和影响了沿线人们的生活,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及人类文明互动的使者。
景德镇瓷器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出口货物,曾为景德镇换来不少的真金白银、为景德镇陶瓷贸易打下了基础、为景德镇争得了世界瓷都的美誉。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让我们真切感到:融入“一带一路”,景德镇得天独厚。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早在唐五代时期,景德镇就作为陶瓷的重要货源地和重要起点之一,在一车车、一船船的瓷器运输中走过千年岁月,景德镇瓷器由此成为中国行销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品种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陶瓷,而贵重的景德镇瓷器更因做工细致、高端大气被欧洲人称为白色黄金,成为王宫贵族生活中夸耀财富的手段。 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瓷器的音译china 一词随着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更使得“中国”与“瓷器”、与china 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国富强则文明远扬,宋明清强盛时期的中国瓷器无论制造艺术还是工艺水平,都有着大幅的提高,更随着陆地与海上的丝绸之路远销全世界,而中国文化中的茶器文化、酿酒文化、食文化、民俗文化等等也通过瓷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让中国瓷器事业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更难以谈及长足的发展;近代中国的连年烟火,让陶瓷人流离失所,让传统工艺难以焕发生机。“国之殇,亦文化之殇”,换而言之,瓷器的故事、china 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在世界地位的变迁、折射出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在世界舞台上,流传千年的china 故事一度失语、一度边沿化,但却从未被遗忘。
中国的重新崛起,让中华民族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再次以强者姿态回到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文化也逐渐繁荣兴盛,而传统的景德镇瓷器也肩负起了复兴使命。老窑址、老厂区、老街区,无不充满着沉淀,无不联接着景德镇的前世今生和未
来,展示着景德镇的历史脉络、;新创意、新厂址、新地标,处处透露出景德镇陶瓷的生命信息、文化符号和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古老的景德镇看到了新机遇,让创新中的景瓷找到了新动力。“ 一带一路” 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来实现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当前,景德镇在大陶瓷概念的框架下,要融入“一带一路”,就应该加大对日用陶瓷、民族宗教用瓷、仿古瓷、现代家居陶瓷的关注力度,尤其要顺应日用陶瓷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新路。民族宗教用瓷,也是景德镇的传统产品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生活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加上五大宗教和庙宇用瓷,都给民族宗教用瓷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加之“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国家,宗教信仰习俗比较浓厚,庙宇古刹比较多,民族宗教用瓷的发展空间很大,景德镇陶瓷文化应该有的放矢,着力打造。
“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文明日益多元、相互包容的时代标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软”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只有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让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据文化部资料,这些年来,我国与沿线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比如,我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都签署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及执行计划,民间交流频繁,合作内容丰富,与不少沿线国家都互办过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等,近几年在不同国家还多次举办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
这些是基础,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向未来的开始。景德镇要立足现有基础,打造新模式、探索新机制,深入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科学教育、体育旅游、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密切景德镇同沿线各人民的友好感情,夯实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景德镇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一带一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历史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共同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始于贸易,拓展于文化。物质交流中必然伴随文化交流,因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也是文化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会促进贸易交流和物流发展,也必将给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带来更多机遇。拥有厚重的历史和陶瓷文化积淀的景德镇,必将成为丝路经济带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丝绸之路”曾让景德镇扬名世界,新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定将给景德镇提供发展的更大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景德镇人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放包
容的姿态,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新辉煌。
景德镇陶瓷学院13法学吴奇龙
从“一带一路”谈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复兴
摘要:在众多世界名城当中,景德镇极其特别:仅凭陶瓷制造业这一个产业支撑一座城市长达千余年而不衰,世所独有;其陶瓷文化积淀之丰厚,举世无双。景德镇的历史,决定了景德镇的今天;景德镇的今天,也预示着景德镇的未来。景德镇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景德镇可谓恰逢其时,又迎来了战略发展的新机遇。景德镇陶瓷文化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恢复并重新闪耀千年荣光。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 文化 复兴 一带一路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中国景德镇瓷器凭借短短12字评价,却名扬天下数千年。瓷器,这一个集合了中华文明与艺术智慧的文化结晶,东破万里波涛、西出戈壁沙漠,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古老的" 丝绸之路" 和" 海上丝绸之路" 大量输往欧、亚的市场。融入“一带一路” 景德镇得天独厚。
在世界各国知名的博物馆中,景德镇瓷器几乎都作为“镇馆之宝”占据显要位置。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看,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的新疆伊犁地区,在1976年出土了元代的青花碗和青花瓷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收藏的瓷器达1.2 万件,其中有馆藏数量世界第一的元代青花瓷。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景德镇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巧合的是,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同样出现了大量的景德镇瓷器„„这些都有力地证明,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货源地和重要起点之一。
据研究资料,景德镇瓷器走向世界,约始于唐五代时期。宋代,景德镇因出产“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名牌货。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 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千余年来,景德镇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出,极大地改善和影响了沿线人们的生活,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及人类文明互动的使者。
景德镇瓷器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出口货物,曾为景德镇换来不少的真金白银、为景德镇陶瓷贸易打下了基础、为景德镇争得了世界瓷都的美誉。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让我们真切感到:融入“一带一路”,景德镇得天独厚。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早在唐五代时期,景德镇就作为陶瓷的重要货源地和重要起点之一,在一车车、一船船的瓷器运输中走过千年岁月,景德镇瓷器由此成为中国行销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品种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陶瓷,而贵重的景德镇瓷器更因做工细致、高端大气被欧洲人称为白色黄金,成为王宫贵族生活中夸耀财富的手段。 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瓷器的音译china 一词随着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更使得“中国”与“瓷器”、与china 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国富强则文明远扬,宋明清强盛时期的中国瓷器无论制造艺术还是工艺水平,都有着大幅的提高,更随着陆地与海上的丝绸之路远销全世界,而中国文化中的茶器文化、酿酒文化、食文化、民俗文化等等也通过瓷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让中国瓷器事业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更难以谈及长足的发展;近代中国的连年烟火,让陶瓷人流离失所,让传统工艺难以焕发生机。“国之殇,亦文化之殇”,换而言之,瓷器的故事、china 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在世界地位的变迁、折射出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在世界舞台上,流传千年的china 故事一度失语、一度边沿化,但却从未被遗忘。
中国的重新崛起,让中华民族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再次以强者姿态回到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文化也逐渐繁荣兴盛,而传统的景德镇瓷器也肩负起了复兴使命。老窑址、老厂区、老街区,无不充满着沉淀,无不联接着景德镇的前世今生和未
来,展示着景德镇的历史脉络、;新创意、新厂址、新地标,处处透露出景德镇陶瓷的生命信息、文化符号和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古老的景德镇看到了新机遇,让创新中的景瓷找到了新动力。“ 一带一路” 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来实现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当前,景德镇在大陶瓷概念的框架下,要融入“一带一路”,就应该加大对日用陶瓷、民族宗教用瓷、仿古瓷、现代家居陶瓷的关注力度,尤其要顺应日用陶瓷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新路。民族宗教用瓷,也是景德镇的传统产品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生活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加上五大宗教和庙宇用瓷,都给民族宗教用瓷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加之“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国家,宗教信仰习俗比较浓厚,庙宇古刹比较多,民族宗教用瓷的发展空间很大,景德镇陶瓷文化应该有的放矢,着力打造。
“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文明日益多元、相互包容的时代标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软”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只有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让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据文化部资料,这些年来,我国与沿线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比如,我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都签署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及执行计划,民间交流频繁,合作内容丰富,与不少沿线国家都互办过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等,近几年在不同国家还多次举办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
这些是基础,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向未来的开始。景德镇要立足现有基础,打造新模式、探索新机制,深入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科学教育、体育旅游、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密切景德镇同沿线各人民的友好感情,夯实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景德镇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一带一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历史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共同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始于贸易,拓展于文化。物质交流中必然伴随文化交流,因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也是文化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会促进贸易交流和物流发展,也必将给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带来更多机遇。拥有厚重的历史和陶瓷文化积淀的景德镇,必将成为丝路经济带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丝绸之路”曾让景德镇扬名世界,新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定将给景德镇提供发展的更大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景德镇人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放包
容的姿态,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新辉煌。
景德镇陶瓷学院13法学吴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