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产生及危害

1、雷电的产生及危害

雷电是由于大气运动而产生的云间或云地之间迅猛放电的一种可怕而雄伟壮观的自然现象。自18世纪弗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以来,人们致力于雷电及其防护的研究实践已有200年的历史,对雷电的防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大部分地区于二三月份就进入了雷电期。雷电是在积雨云强烈发展阶段,当云层之间、云地之间、云与空气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现象。雷电具有1亿伏的高电压和2万℃至3万℃的温度及冲击波,破坏力极大,经常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或使广播、电视、通信中断以及居民房屋、家用电器等财产损失。美国每年有数千人受到雷击伤害,近400人死亡。我国每年也有上万人因雷击事故而造成伤亡,所以必须做好雷电的预防工作。

现代化的城市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造成雷电击穿空气的距离缩短,因为雷击的概率与建筑的高度成正比,所以雷击概率加大。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现象增多,使城市的大气环流形势出现了新特点,夏季雷暴期延长。而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各种微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城市通信电源大幅增多,城市电磁场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电子产品普遍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力差,容易遭受雷电侵袭,其中电脑网络、通讯指挥系统和公用天线都是重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害对人们的威胁就越大。据统计,在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害中,雷电造成的损害高居榜首,占全部灾害损失的33.8%。

雷电灾害还表现在通过各种途径侵害地面物,除了直接雷击外,还有雷电的静电感应作用,电磁感应作用,放电时产生的强烈电磁脉冲,地电位反击,以及雷电侵入波可能沿各种架空电力线、信号传输线、天线、电缆和金属管线等进入设备。目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由直击雷造成的损害相当严重,并且,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位反击造成的危害也大幅度增加。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电磁脉冲电压却能沿电力线、信号传输线、天线电缆和金属管线潜入室内危及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的安全。

由于雷电灾害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大,现已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

2、雷电的侵袭途径

物、架空电力线及信号传输线都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直接雷击的特点是能量大。电力线发生直接雷击,容易发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同时,雷电流沿电力线进入机房,电源及用电设备常难逃被击厄运,在雷电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雷击断电力线发生接地短路事故时有发生。传输线发生直接雷击,与其相连的中继线路板会发生损坏是正常的,较大的雷击可导致中继线焦化,线对之间发生短路,致使传输中断。铁塔的直接作用是架设天线,但作为接闪器的引下分流部分,极为有用,铁塔本身不怕雷击,它与其上的接闪器、下面的地网共同构成建筑的外部防护体系,或称直击雷防护体系。

2.2、电磁感应

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在雷电入地瞬间,雷电流通道的1.5~2KM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当附近发生雷击或铁塔接闪器接闪时,机房内的设备都处在这个危险的电磁环境中,如果是一个开环要产生感生电压,如果是一个闭合回路则要产生感生电流,我们知道一个闭合回路的面积越大,通过的磁通量越多,产生的感生电流也越强。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一个与外界并无联系的内部网络系统,几声雷响过后,便造成瘫痪的原因。

2.3、过电压引入

雷击电力线路或线路附近发生雷击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在电力线路上形成的过电压,以及雷电的下行先导在线路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均有可能通过供电线路进入设备而使设备损坏。依据公式Em=M*di/dt,其中M为互感系数,M=2 * 10–

7*l*ln[(l+x1)/x2];di/dt为雷击电流变化率;Em为感生电压。一个5m×5m的开

口金属环,在雷电电流峰值为100KA时,距雷击点为20米时感应电压为30kv左右,距雷击点为200米时感应电压为1kv左右。大量雷击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雷击由电源线引入。为此,IEC-1312

规定对低压电源系统采取三级防护的策

略,且对每一级的过压保护器相应性能指标均做出了规定。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是可选产品。感应过电压同样可以沿信号传输线引入,与电力线相比沿传输线引入的过电压能量通常相对小一些,这是因为在电磁耦合过程中较多的能量耦合到电力线上。而在传输电缆孤立架设,没有其它线路与其分担时,大部分雷电能量同样会耦合其上,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一根电话线引入的雷击能致人于死地。

2.4、地电位反击

地电位反击是雷电流入地的瞬间,由于地电位不同而产生的电位差,沿接地线到达设备的外壳、电力线的中性线以及直流地的基准电位点,造成的后果是有可能使设备的外壳带上数千伏直至数万伏的过电压,或是电力线的中性线带上数千伏直至数万伏的过电压,或是直流地的基准零电位点瞬间抬高数千伏直至数万伏,危及人和设备的安全。造成这些后果的直接原因是要求分开接地的条件不具备,却仍然采取分地措施,实验说明,两个接地系统之间的距离为30米时,这种反击现象仍是存在的。

2.5、天馈线引入过电压

馈线在外部与金属支架平行引下,馈线外皮与支架形成一个良好电容,因此在接闪器接闪时,由电容及电感耦合在馈线上产生的过电压强度,接近于雷电沿支架流下的强度,这样强大的过电压如果不做相应的防护处理是十分危险的,由此导致与馈线相连的收发信机损坏,是不可避免的。

3、雷击灾害实例及图片

3.1、开县学校雷击事故

2007年5月23日下午四时许,开县一小学遭遇雷击事故,导致该校学生七死三十九伤,其中十九人为重伤。

3.2、驻马店学校雷击事故

2011年07月03,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村有一个小女孩在教室里上课时被雷电击昏。驻马店市防雷中心检查时发现小女孩所在教学楼安装的避雷入地线早已断裂,根本起不到防(避)雷作用。雷电还击毁了学校的监控和电铃

这栋教学楼的避雷入

地线已经断裂

不重视防雷成为学校通病

不重视防雷是学校的通病。有不少教学楼不安防(避)雷装置,安了也长年不检修。

教学楼存在防雷安全隐患,是关系学生群死群伤的大事。

1、雷电的产生及危害

雷电是由于大气运动而产生的云间或云地之间迅猛放电的一种可怕而雄伟壮观的自然现象。自18世纪弗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以来,人们致力于雷电及其防护的研究实践已有200年的历史,对雷电的防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大部分地区于二三月份就进入了雷电期。雷电是在积雨云强烈发展阶段,当云层之间、云地之间、云与空气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现象。雷电具有1亿伏的高电压和2万℃至3万℃的温度及冲击波,破坏力极大,经常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或使广播、电视、通信中断以及居民房屋、家用电器等财产损失。美国每年有数千人受到雷击伤害,近400人死亡。我国每年也有上万人因雷击事故而造成伤亡,所以必须做好雷电的预防工作。

现代化的城市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造成雷电击穿空气的距离缩短,因为雷击的概率与建筑的高度成正比,所以雷击概率加大。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现象增多,使城市的大气环流形势出现了新特点,夏季雷暴期延长。而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各种微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城市通信电源大幅增多,城市电磁场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电子产品普遍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力差,容易遭受雷电侵袭,其中电脑网络、通讯指挥系统和公用天线都是重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害对人们的威胁就越大。据统计,在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害中,雷电造成的损害高居榜首,占全部灾害损失的33.8%。

雷电灾害还表现在通过各种途径侵害地面物,除了直接雷击外,还有雷电的静电感应作用,电磁感应作用,放电时产生的强烈电磁脉冲,地电位反击,以及雷电侵入波可能沿各种架空电力线、信号传输线、天线、电缆和金属管线等进入设备。目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由直击雷造成的损害相当严重,并且,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位反击造成的危害也大幅度增加。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电磁脉冲电压却能沿电力线、信号传输线、天线电缆和金属管线潜入室内危及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的安全。

由于雷电灾害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大,现已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

2、雷电的侵袭途径

物、架空电力线及信号传输线都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直接雷击的特点是能量大。电力线发生直接雷击,容易发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同时,雷电流沿电力线进入机房,电源及用电设备常难逃被击厄运,在雷电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雷击断电力线发生接地短路事故时有发生。传输线发生直接雷击,与其相连的中继线路板会发生损坏是正常的,较大的雷击可导致中继线焦化,线对之间发生短路,致使传输中断。铁塔的直接作用是架设天线,但作为接闪器的引下分流部分,极为有用,铁塔本身不怕雷击,它与其上的接闪器、下面的地网共同构成建筑的外部防护体系,或称直击雷防护体系。

2.2、电磁感应

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在雷电入地瞬间,雷电流通道的1.5~2KM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当附近发生雷击或铁塔接闪器接闪时,机房内的设备都处在这个危险的电磁环境中,如果是一个开环要产生感生电压,如果是一个闭合回路则要产生感生电流,我们知道一个闭合回路的面积越大,通过的磁通量越多,产生的感生电流也越强。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一个与外界并无联系的内部网络系统,几声雷响过后,便造成瘫痪的原因。

2.3、过电压引入

雷击电力线路或线路附近发生雷击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在电力线路上形成的过电压,以及雷电的下行先导在线路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均有可能通过供电线路进入设备而使设备损坏。依据公式Em=M*di/dt,其中M为互感系数,M=2 * 10–

7*l*ln[(l+x1)/x2];di/dt为雷击电流变化率;Em为感生电压。一个5m×5m的开

口金属环,在雷电电流峰值为100KA时,距雷击点为20米时感应电压为30kv左右,距雷击点为200米时感应电压为1kv左右。大量雷击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雷击由电源线引入。为此,IEC-1312

规定对低压电源系统采取三级防护的策

略,且对每一级的过压保护器相应性能指标均做出了规定。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是可选产品。感应过电压同样可以沿信号传输线引入,与电力线相比沿传输线引入的过电压能量通常相对小一些,这是因为在电磁耦合过程中较多的能量耦合到电力线上。而在传输电缆孤立架设,没有其它线路与其分担时,大部分雷电能量同样会耦合其上,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一根电话线引入的雷击能致人于死地。

2.4、地电位反击

地电位反击是雷电流入地的瞬间,由于地电位不同而产生的电位差,沿接地线到达设备的外壳、电力线的中性线以及直流地的基准电位点,造成的后果是有可能使设备的外壳带上数千伏直至数万伏的过电压,或是电力线的中性线带上数千伏直至数万伏的过电压,或是直流地的基准零电位点瞬间抬高数千伏直至数万伏,危及人和设备的安全。造成这些后果的直接原因是要求分开接地的条件不具备,却仍然采取分地措施,实验说明,两个接地系统之间的距离为30米时,这种反击现象仍是存在的。

2.5、天馈线引入过电压

馈线在外部与金属支架平行引下,馈线外皮与支架形成一个良好电容,因此在接闪器接闪时,由电容及电感耦合在馈线上产生的过电压强度,接近于雷电沿支架流下的强度,这样强大的过电压如果不做相应的防护处理是十分危险的,由此导致与馈线相连的收发信机损坏,是不可避免的。

3、雷击灾害实例及图片

3.1、开县学校雷击事故

2007年5月23日下午四时许,开县一小学遭遇雷击事故,导致该校学生七死三十九伤,其中十九人为重伤。

3.2、驻马店学校雷击事故

2011年07月03,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村有一个小女孩在教室里上课时被雷电击昏。驻马店市防雷中心检查时发现小女孩所在教学楼安装的避雷入地线早已断裂,根本起不到防(避)雷作用。雷电还击毁了学校的监控和电铃

这栋教学楼的避雷入

地线已经断裂

不重视防雷成为学校通病

不重视防雷是学校的通病。有不少教学楼不安防(避)雷装置,安了也长年不检修。

教学楼存在防雷安全隐患,是关系学生群死群伤的大事。


相关文章

  • 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及其预防
  •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73-02 摘要,本文介绍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以及雷电灾害的预防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时预防雷电灾害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雷电 施工机械 危害 ...查看


  • 直击雷和感应雷对弱电系统的危害及其预防
  • 直击雷和感应雷对弱电系统的危害及其预防 作者:樊永申 日期:2009年09月11日 来源:论文之家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评论 我要投稿 关键词:直击雷:感应雷:弱电系统:防雷措施:球形雷 摘要: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 ...查看


  • 电气安全论文
  • 防雷接地的介绍与应用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也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危害之一.每年夏季,全国各地都会发生雷击灾害事故,诸如电子信息系统遭到破坏.通讯中断.建筑物被毁.甚至危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造 ...查看


  • 浅谈电子设备的防雷问题
  • 浅谈电子设备的防雷问题 摘要:雷电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电子设备的防护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广泛研究.文中详细介绍了雷电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及防护雷电的方法:屏蔽.均压.接地 关键词:雷电:电子设备:防雷:危害 据权威部门统计,地球上任意时 ...查看


  • 企业防雷电措施
  • 企业防雷电措施 1雷电的起因和危害 1.雷电实质上是自然界中带电云层一种巨大的静电放电现象.雷电的产生,主要是空中带电云层形成所致,而形成带电云层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云滴上升到空中遇冷冻结起电,此时空中云层底部带负电,顶部带 ...查看


  • 联通通信基站防雷方案
  • 联通通信基站防雷方案 前 言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通信基站几乎遍及全球每一个角落,目前地球极端气候越来越多, 雷击灾害天气对通信基站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通信基站的设备大部分属于微电子设备,近年来基站集成化小型化发展, 其抗雷电.抗电磁干 ...查看


  • 浅谈现代防雷技术的有效性与差异性
  • 摘要:雷电灾害是自然界中危害最为强烈的一种.据统计,全球每天估计发生的雷电次数有数百万次之多,而为此遇害的人员.造成财产的损失也是不计其数,此外雷电也会导致火灾.数字信息系统瘫痪等众多的事故.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于人们对防雷所做的措施不够多, ...查看


  • 农村通信基站雷击引发火灾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 摘 要:该文从宿州市砀山县葛集镇移动通信基站雷击引发火灾事故入手,分析雷击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农村雷电防御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雷.防火措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农村通信基站雷击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通信基站:雷击火灾:原因分析: ...查看


  • 如何防雷击
  • 如何防雷击如何防雷击 云层之间的放电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影响不大,但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一但对万物造成危害都可以成为被雷击. 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