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九年级音乐《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此歌在

增进民族团结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在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

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

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师总结:56个民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

(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 舞姿婆娑,

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

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

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唱好此歌?讨论包括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应带着怎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师总结:这首歌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要带着自豪地、积极奋发地情感来演唱。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稍微平和。第二乐段要用跳音来表现人们欢愉畅快的情绪。第三乐段“爱我中华”的反复咏唱,使歌曲达到了高潮,要唱得情绪激昂。)

B、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三、创造与实践

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我们如何把它充分地表现出来呢?

音乐活动(1)

师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学生简单模仿。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歌舞。 音乐活动(2)

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分组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节奏。

创作组合: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中华”的风采。

四、拓展

1、你还听过哪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学生讨论回答)

2、应学生要求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和《中国人》等

五、师生小结:“爱我中华”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爱我 中华?

第二课时 《祖国颂》

教学内容:欣赏《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 教学目标:

1、聆听《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丰 富情感,启发学生想象音乐中蕴涵的美好意境。

2、认识区别我国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体验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中进入教室

二、复习导入

1、教师伴奏学生轻唱

2、用圆润的声音,热情的态度演唱《爱我中华》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今天老师再次为大家献上几首优秀的爱国歌 曲。)

三、音乐欣赏

1、师深情地朗诵《爱我中华》的歌词,学生感受。

(诗歌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段

3、如果将这首诗配上音乐会是什么样呢?欣赏《我爱你,中国》,学生仔细品味。 歌曲分几个乐段?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加入音乐后的词感染力如何?

4、学生轻声视唱一段

5、完整聆听一遍,找出最富激情的一句,表达的情感?

让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首歌曲,你能否比较它们在情绪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6、聆听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学生体验感受。

问:乐曲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唱出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学生轻声朗诵歌词,再跟琴轻唱歌曲,思考词曲配合后作品的意境?

8、思考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分组讨论并小结)

(歌曲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用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感情,那就是深深的爱国 热情)

四、认识区分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

我们欣赏了两首歌曲,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这两类歌曲有些什么区别呢?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什么是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法及作曲技巧复杂,歌曲伴奏占重要地位。)

什么是群众歌曲?(歌曲内容与社会活动有关,体现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旋律雄壮 豪迈,结构不太复杂,歌词通俗简练,易唱易上口)

五、分别聆听多首歌曲片段,学生加以区分

六、总结

九年级音乐《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此歌在

增进民族团结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在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

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

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师总结:56个民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

(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 舞姿婆娑,

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

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

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唱好此歌?讨论包括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应带着怎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师总结:这首歌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要带着自豪地、积极奋发地情感来演唱。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稍微平和。第二乐段要用跳音来表现人们欢愉畅快的情绪。第三乐段“爱我中华”的反复咏唱,使歌曲达到了高潮,要唱得情绪激昂。)

B、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三、创造与实践

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我们如何把它充分地表现出来呢?

音乐活动(1)

师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学生简单模仿。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歌舞。 音乐活动(2)

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分组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节奏。

创作组合: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中华”的风采。

四、拓展

1、你还听过哪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学生讨论回答)

2、应学生要求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和《中国人》等

五、师生小结:“爱我中华”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爱我 中华?

第二课时 《祖国颂》

教学内容:欣赏《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 教学目标:

1、聆听《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丰 富情感,启发学生想象音乐中蕴涵的美好意境。

2、认识区别我国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体验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中进入教室

二、复习导入

1、教师伴奏学生轻唱

2、用圆润的声音,热情的态度演唱《爱我中华》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今天老师再次为大家献上几首优秀的爱国歌 曲。)

三、音乐欣赏

1、师深情地朗诵《爱我中华》的歌词,学生感受。

(诗歌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段

3、如果将这首诗配上音乐会是什么样呢?欣赏《我爱你,中国》,学生仔细品味。 歌曲分几个乐段?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加入音乐后的词感染力如何?

4、学生轻声视唱一段

5、完整聆听一遍,找出最富激情的一句,表达的情感?

让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首歌曲,你能否比较它们在情绪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6、聆听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学生体验感受。

问:乐曲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唱出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学生轻声朗诵歌词,再跟琴轻唱歌曲,思考词曲配合后作品的意境?

8、思考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分组讨论并小结)

(歌曲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用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感情,那就是深深的爱国 热情)

四、认识区分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

我们欣赏了两首歌曲,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这两类歌曲有些什么区别呢?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什么是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法及作曲技巧复杂,歌曲伴奏占重要地位。)

什么是群众歌曲?(歌曲内容与社会活动有关,体现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旋律雄壮 豪迈,结构不太复杂,歌词通俗简练,易唱易上口)

五、分别聆听多首歌曲片段,学生加以区分

六、总结


相关文章

  • 教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系别:政法系学号:姓名:吴少玲 2009171212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属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查看


  •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 ...查看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案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品德)培训教案培训时间:2011 年 9 月 7 日下午 4:00 培训地点:翁塘小学办公室 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培训教师:张强 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品德与生活 培训学时:1 学时 培训目的: 1. ...查看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定稿)
  •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间播放<中华文明五千年>,意在将学生带入中华浓厚的文化氛围. 同学们,通过对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的创新不仅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能促进民促进族文化的繁荣 ...查看


  •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 ...查看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说,以下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分析: 一.说教材 ...查看


  • 高中政治优秀说课稿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请批评指教!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本框的地位 ...查看


  •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2.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探究及教材大量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华文化的灿烂 ...查看


  • 课题申请报告(金华)
  •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 永康市明珠学校 吕惠平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当今初中生思想状况的忧患 当今初中生对社会的道德状况存在着诸多困惑与疑虑,进而导致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偏颇.是非观念有所 ...查看


  •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消防法(1-1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实施) 多选题 第1题(共 398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我国消防产品实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是______. (A,C,) A.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B.型式认可制度 C.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