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蚂蚁突围
下午领儿子去街心花园玩,在没有花草的一个花坛空地中,无意间看到不知谁家孩子挖的一个土坑中聚集了不少忙碌的蚂蚁。我看了看,坑深约五寸,里面没有任何饼干之类让蚂蚁着迷的食物。我感到好奇,就蹲下来想看个究竟。
这是一个刚挖不久的坑,四围的土泛着潮意,正不断吸引着周围的蚂蚁奔赴而来。只一会儿,坑中又增添了十多只蚂蚁。
原来。这是一群无意间被困在坑中的蚂蚁。坑壁的四面很陡,表面布满了小小的黄土颗粒,那些沉在坑底想爬出来的蚂蚁每次只爬到坑壁的一半,就连同依附的细小土粒翻滚到坑底。也许坑外的蚂蚁得到了同类求救的信号,急匆匆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我看到,还没等它们在坑边站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自个儿就连同脚下的土粒翻滚了下去。
一个小小的土坑,就让这些黑色的小精灵陷入绝望的深渊,这是多么不可思议。我决定帮它们一把。我让儿子去旁边的花坛中摘来一片狗尾巴草。很快,一架营救蚂蚁的小小的“梯子”搭好了。面对这从天而降的救命梯子,一只蚂蚁率先迅疾地顺着小小的叶片往上爬。叶片只有两寸多长,走完这一段路程,离坑的顶端还有两寸多。这只蚂蚁稍稍歇了一下,就果敢地向那一段不知曾让它翻了多少个跟头的土坡爬去。
这是一次让心打鼓的爬行。一点一点,这只蚂蚁爬得很谨慎,前行了约一寸,眼看就要爬出这让它心急如焚的深渊了,但还是连同抱在怀里的一颗土粒掉了下去。这是一次多么令人扫兴的突围啊!尽管如此,坑里的蚂蚁还是如得到救命绳索一样,一个个沿着草叶向上爬。掉下去,再爬;掉下去,再爬。
不知什么时候,儿子找来一根树枝,他要用树枝去营救这些已疲惫不堪的小生灵。这时,我发现有一只蚂蚁竟然沿着草叶顶端爬出了土坑。这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我仔细看了看,草叶顶端那一面斜坡表面的土粒已被蚂蚁们给一次次“摔”完,坡面显得光滑而瓷实——原来,正是它们一次次的攀爬和摔下,才搬挂了这阻挡它们活下去的“石头”。
一粒土,在人类的眼里,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在蚂蚁这小小生灵的眼中,它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物。一块石头,在它们眼中说不定就是一座大山;一根树枝,很可能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在地球上,海啸、地震、洪水,一次次把人类带到灾难的深渊,有人诅咒万能的“上帝”,却从未想过我们有意或无意的举措,在这些蚂蚁眼里,也是“上帝”觉得好玩的海啸、地震和洪水之难。说不清是多少次,这一粒小小的土曾让它们不断从生命的曙光跌落到死亡的黑暗中。所幸的是,这些生灵除了一丝可有可无的抱怨,更多的是不气馁,不甘心。就是这样,当灾难袭来,横亘在它们生活面前的“巨石”终于一次又一次被搬掉。我没有让儿子把那一根小小的树枝伸进坑中。其实。对我而言,如果真要让这些蚂蚁迅速脱离眼前的困境,那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我要让它们沿着自己开辟的道路往外爬.
只是几分钟时间,那些蚂蚁就井然有序地沿着这条小路全爬了出来。这是一次艰难的旅行,在我到来之前,它们已在这里被困了很长时间。现在,它们爬了出来,行色匆匆地离开了这个让它们梦里都感到有些后怕的地方。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内容。
2.想一想:坑里没有任何让蚂蚁着迷的食物,可周围的蚂蚁为什么会奔赴而来?
3.划横线句子中的“石头”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谈谈你对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5.短文中,蚂蚁的哪些精神让你感动?面对“5·12”汶川大地震,我们应该从小小的蚂蚁身上学习些什么?
阅读答案:
1、我和儿子一起积极救助误人土坑的一群蚂蚁,并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2、为营救误入土坑的伙伴。
3、“石头”指的是草叶顶端那一面斜坡表面的土粒。把土粒比喻成“石头”,形象、准确地说明了蚂蚁为爬出土坑所做的艰苦的努力。
4、生活中的苦难不计其数,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去战胜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他人的帮助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却不能抵御一生的风雨。(大意正确即可)
5、为同伴不顾危险,奋力营救;不气馁,不甘心;遇事不慌、不躁,井然有序等。应该扣住:救助别人,不怕牺牲;面对困难,不气馁等方面展开回答。不能脱开短文内容随意回答。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蚂蚁突围
下午领儿子去街心花园玩,在没有花草的一个花坛空地中,无意间看到不知谁家孩子挖的一个土坑中聚集了不少忙碌的蚂蚁。我看了看,坑深约五寸,里面没有任何饼干之类让蚂蚁着迷的食物。我感到好奇,就蹲下来想看个究竟。
这是一个刚挖不久的坑,四围的土泛着潮意,正不断吸引着周围的蚂蚁奔赴而来。只一会儿,坑中又增添了十多只蚂蚁。
原来。这是一群无意间被困在坑中的蚂蚁。坑壁的四面很陡,表面布满了小小的黄土颗粒,那些沉在坑底想爬出来的蚂蚁每次只爬到坑壁的一半,就连同依附的细小土粒翻滚到坑底。也许坑外的蚂蚁得到了同类求救的信号,急匆匆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我看到,还没等它们在坑边站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自个儿就连同脚下的土粒翻滚了下去。
一个小小的土坑,就让这些黑色的小精灵陷入绝望的深渊,这是多么不可思议。我决定帮它们一把。我让儿子去旁边的花坛中摘来一片狗尾巴草。很快,一架营救蚂蚁的小小的“梯子”搭好了。面对这从天而降的救命梯子,一只蚂蚁率先迅疾地顺着小小的叶片往上爬。叶片只有两寸多长,走完这一段路程,离坑的顶端还有两寸多。这只蚂蚁稍稍歇了一下,就果敢地向那一段不知曾让它翻了多少个跟头的土坡爬去。
这是一次让心打鼓的爬行。一点一点,这只蚂蚁爬得很谨慎,前行了约一寸,眼看就要爬出这让它心急如焚的深渊了,但还是连同抱在怀里的一颗土粒掉了下去。这是一次多么令人扫兴的突围啊!尽管如此,坑里的蚂蚁还是如得到救命绳索一样,一个个沿着草叶向上爬。掉下去,再爬;掉下去,再爬。
不知什么时候,儿子找来一根树枝,他要用树枝去营救这些已疲惫不堪的小生灵。这时,我发现有一只蚂蚁竟然沿着草叶顶端爬出了土坑。这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我仔细看了看,草叶顶端那一面斜坡表面的土粒已被蚂蚁们给一次次“摔”完,坡面显得光滑而瓷实——原来,正是它们一次次的攀爬和摔下,才搬挂了这阻挡它们活下去的“石头”。
一粒土,在人类的眼里,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在蚂蚁这小小生灵的眼中,它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物。一块石头,在它们眼中说不定就是一座大山;一根树枝,很可能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在地球上,海啸、地震、洪水,一次次把人类带到灾难的深渊,有人诅咒万能的“上帝”,却从未想过我们有意或无意的举措,在这些蚂蚁眼里,也是“上帝”觉得好玩的海啸、地震和洪水之难。说不清是多少次,这一粒小小的土曾让它们不断从生命的曙光跌落到死亡的黑暗中。所幸的是,这些生灵除了一丝可有可无的抱怨,更多的是不气馁,不甘心。就是这样,当灾难袭来,横亘在它们生活面前的“巨石”终于一次又一次被搬掉。我没有让儿子把那一根小小的树枝伸进坑中。其实。对我而言,如果真要让这些蚂蚁迅速脱离眼前的困境,那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我要让它们沿着自己开辟的道路往外爬.
只是几分钟时间,那些蚂蚁就井然有序地沿着这条小路全爬了出来。这是一次艰难的旅行,在我到来之前,它们已在这里被困了很长时间。现在,它们爬了出来,行色匆匆地离开了这个让它们梦里都感到有些后怕的地方。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内容。
2.想一想:坑里没有任何让蚂蚁着迷的食物,可周围的蚂蚁为什么会奔赴而来?
3.划横线句子中的“石头”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谈谈你对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5.短文中,蚂蚁的哪些精神让你感动?面对“5·12”汶川大地震,我们应该从小小的蚂蚁身上学习些什么?
阅读答案:
1、我和儿子一起积极救助误人土坑的一群蚂蚁,并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2、为营救误入土坑的伙伴。
3、“石头”指的是草叶顶端那一面斜坡表面的土粒。把土粒比喻成“石头”,形象、准确地说明了蚂蚁为爬出土坑所做的艰苦的努力。
4、生活中的苦难不计其数,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去战胜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他人的帮助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却不能抵御一生的风雨。(大意正确即可)
5、为同伴不顾危险,奋力营救;不气馁,不甘心;遇事不慌、不躁,井然有序等。应该扣住:救助别人,不怕牺牲;面对困难,不气馁等方面展开回答。不能脱开短文内容随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