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妹妹的女儿房读后感

《五妹妹的女儿房》读后感

“五妹妹忍着困意起来去拉窗帘,窗外的天已经有了微微亮的意思,弄堂里送牛奶的车子已经喤朗朗地推进来了,于是她想——再过个把钟头这窗帘又得拉开了。”周宛润以这样的循环结束了五妹妹的故事。在循环之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本态——周而复始地向前,循环往复地上升。碌碌、辛酸、成就感、受伤态。

小说中描绘的罗家五妹作为市井阶层的一员,有一种不断上升的力量,在与自己谋取合理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命运抗衡的微薄的绵软的力量。不管是朝代更迭还是政治混乱,自古以来,这个阶层就是较安稳的中间层,并以它始终饱和的状态维系着社会,使之不管在何时都不至于断层。但是这付出的代价便是“她以一种互相牵制的力量,里面包含着同情,也包含着互相干预,甚至互相侵扰,她是以一种近期目标来解除人的虚无感,让人不沉沦的同时也不让人升华”(王安忆《王安忆导修报告》)。这种使人不得升不得降的力量使人纠结于“近期目标”,使人得以有目的得生活。这种生活状态显然并不只存在于市井中,而是更为普遍地存在于共同的土壤之上的所有群落。诚然这并无过错,甚至得说在这种世俗土壤历久的培育中,这理应作为一种目的性的生活常态并且视为动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在熙熙攘攘之中,我们总是能看到碌碌之中一如我们的小人物的生活常态和感动种种。他们或许身在同于我们的生活两难,或许经历了甚于我们的辛酸。

谈到罗家姆妈,不免让人想到所有年代、所有地方、所有艰辛的

母亲。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很多人告诉我,在《五妹妹的女儿房》里看到很多熟悉的人物的影子。对我亦是。他们是我的外婆,我的母亲,我的姨妈,是生活中千千万万个为了一个小理想进行卑微奋斗的魅力的女性。”(周宛润《五妹妹的女儿房》)罗家姆妈从红梅出世到五妹妹的两个女儿出世,一生养育了七个孩子,最后也是因为忙孩子而脑溢血死了,她一生没有光环,没有家产,只因天生的母性在不断地哺育着子孙,在尽自己的天职。小说中不只一次地提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在红菊和五妹第一次打架的时候,在老四结婚的时候,在五妹意外使红菊流产的时候,在红兰回沪看病正巧五妹害喜的时候。罗家姆妈虽然偏爱五妹——因为她是家里最机灵最能帮她料理家事的一个丫头,但母性的本性却让她不得不对每个孩子都付出同等分量的爱。正如五妹妹讲的,“孩子是我身上剜下来的肉!”罗家姆妈一直以坚强母亲的形象立于一个生活倍加艰难的年代,可最终的结局还是难以承受重压而需要歇一歇,睡一觉。在她的生活哲学值得我们感动,老三要出国,她终于掏出二十年多来生活的“底子”,又再三叮嘱红竹“你就当着钱根本没有,不到最后关头坚决不要去动它,你一人在外,这就是你过日子的底呀!”但可怜的姆妈到最后也没有看到五个女儿真正的幸福和安定,只是寂静地终结了自己在循环中的使命。

在众多姐妹中,大姐是“迟到者”,一直都在赶末班车,但所幸的是她最终都有所成就。二姐是不幸者,失误的选择造成了青春的早逝和生活的不如意。三姐是幸运儿,正当年龄读书,正当年龄出国,正

当年龄嫁了外国老公,正当年龄回归家乡生活。四姐是常态人,生活中有得有失,嫁了有前途的老公,生活日渐宽裕,但膝下无子,又因其性格乖张,与周遭人相处得并不和睦。五妹妹则是一个辛酸的奋斗者,一个大城市无产阶级。她起初为了挣自己的女儿房,而后又在挣安妮们的女儿房。在一个小市民与大房子的斗争中,她周折半生,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里,我才日渐感受到房子的压力。而罗五妹在自己半辈子的奋斗人生里最有体会酸楚一定是纠结于可爱又可恶的房子的种种心痛。那么在事情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在围城之中五妹会是淡定泰然吗?许多事情只有等到自己身处其中、有切身体会的时候我们才能不说风凉话。令五妹妹刻骨铭心的会是什么,是七毛钱的毛巾?是外滩边的单车?还是安妮的粉红脸蛋?还是姆妈的噩耗?或是房子的事得以有了着落?马不停蹄得赶路,五妹妹似乎忘记自己赶路的意义,但她始终不会忘记的是她将赶去的目的地。

五妹妹是最像姆妈的一个女儿。姆妈的生活哲学告诉她,人要时时向前看,过去没有什么值得用现在来感怀的,那些不能改变。这是五妹妹的动力,然而,她生活的直接动力还是房子,不管是前期为自己想,还是后期为安妮;不管是药局弄,还是是篾竹街,总之她是围绕着房子在妥协中进取,在曲线上升。或者更准确地说,房子是直接目的而不是动力,正如上文指出王安忆所说的“以一种近期目标来解除人的虚无感”,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

与大姐和三姐相比,五妹妹还是一个未开化的上海小女人,当回

沪的两个知识分子姐姐向她们灌输新新思想和现实局势时,五妹妹凭心气,不相信两个姐姐说的是事实,又担心这些成为事实,很不自然地显现出内心的躁动和排斥,就像一个小孩子赖在地上偏不相信地球是圆的一样。直到此时,她还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独食者,是一个忙于自己的家庭内外,只顾得上家庭的小市民,对于外界变化的认知是懵懂滞后的,是不忍认输的。但是外界的压力使她察觉这些变化并非偶然,“看来她们说的那些事是真的”。从三姐的指点江山?始,五妹妹视角才发生剧变,这也彻底地改变了五妹妹的生活方式,她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新的潮流中逐渐站住了脚跟,才有了之后的新河山,才有了自己几十年梦想的实现——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和五妹妹最亲的红兰无疑是五妹妹的贵人和一个领航人。

在另一方面来看,五妹妹又是一个温暖的、有情趣的上海女人,她虽然任性、有个性甚至有时蛮横,例如怀孕时对王革生呼来唤去、大呼小叫、喜怒无常,施以种种“暴行”。但是她的温暖却在同时也表现出来,小说有一个这样的细节,王革生端来一碗亲手做的猪油渣,五妹妹却亲手将碗打翻在地,矛盾上升到极点时两人同声向对方道歉说“对不起”。再上溯到结婚的时候,五妹妹到布店里扯了一大块棉麻混纺布,自己手工做出一张窗帘、一张大床上的床罩,而这样的创意竟出于电影的片景。细心留意生活,是热爱生活的人可以做得出来的事情。再有就是小的时候爱美得要去买手镜了,这些举措,就是放到现在都不算过时的。

罗家姆妈、五妹妹、以及以后的安妮,她们的故事就是最平凡

的市井之中一轮又一轮的循环,也是我们自我本真不同侧面的写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耕文化下,世世代代的人真实地生活了千百年,碌碌之中,一?坚韧和挺拔在红日白月中茁壮成长,灌溉他们的是日灸风烈、雨骤雪卷,千真万确。在雨横风狂中,历久的风化仅是伴奏,是主旋律之外必然的杂音,却在冥冥中左右了俗世个性和大众成长的方向。“大音希声”,然而市井社会显然不是黄钟大吕的置所,在那里,因支瓦釜而音调不辨、音高不分、音色不明,但这并不妨碍培育世俗的土壤日渐肥沃。因而在日出日入的循环之中,尽管挫折泥泞,但世俗人却依然坚韧挺拔。凡人都要扮演社会的三个角色,罗家姆妈、五妹妹以及拉开窗帘后的安妮,她们及我们,正身处于世俗故事循环转换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部著作不仅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一种哲理,也有在现实上的的部分反映。最近一直很火的电视剧《蜗居》着实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大学生纠结了很久,而这几天一部小说再一次让我不得不正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部小说就是上海作家周宛润写的《五妹妹的女儿房》。在读原著之前,我不记得在什么时候就看过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五妹》。我想那个时候或许因为还小,考虑的东西不多,并不真正懂得电视剧想要向观众传达的是什么。而现在,重读原著之后的我却每每陷入思绪,虽然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但是它所反映的问题却至今仍旧存在着,并日甚一日地冲击着平头百姓美好生活的梦想,这个问题就是:买房!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身边发生的这一切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热播电视剧《蜗居》中的郭海萍,他

们夫妇二人为了能够凑足了钱买房子,千方百计地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更让我直接地在脑海中再现五妹妹为了自己的房子和女儿的房子而奔波努力的场景。她们经历的这一切,她们面对的这些问题,其实并不仅仅是电视剧或小说中虚构出来的情节,而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女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动物,我觉得这种说法真的很贴切。身为女人的郭海萍和五妹妹都觉得只有当自己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这辈子才算有了一个着落,有了一个真正可以安歇落脚的地方。而同样身为女人的我,在还没有踏入社会的时候就已经在为自己以后的房子担心打算了。社会如然,世事如此,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什么,肩上的担子时刻提醒着我们,前方是一个沉甸甸的未来。想要在这个社会有一个可以立足的安身之所,唯有努力前进,唯有拼搏奋斗! 五妹妹的命运也只是千千万万平头百姓中的一个个例,但它却真切地折射出了很多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作者向我们展示其近半生的琐事经历,我们或许并不会于千万人之中注意到这个平凡的女人。而她的经历也会如一粒沙子落入河中,继而被时间的洪流席卷,融进历史的沉淀。

五妹妹还没出生的时候罗家爸妈都认定是个男孩,上面四个姐姐占齐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名头,到了她出生时却因为父亲的意外去世而失去了罗家爸爸给亲自取名的机会,因着是第五个出生的妹妹,便顺理成章地取名罗五妹。很难想象一家六口人挤在14平米的狭小空间里要怎样生活,但罗家姆妈却偏偏在这套有抽水马桶和灌装煤气的

老式石库门房子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你不得不佩服罗家姆妈的持家能力,一个女人在失去了家里顶梁柱之后依然能够料理好五个孩子的起居学习生活,这该是怎样的坚持和毅力啊!她每天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一天忙下来之后倒头就睡,甚至没有时间去缅怀死去的丈夫,因为她需要生活!

人们总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是的,生活就像打翻了的调味料,酸、甜、苦、辣样样齐全。五妹妹长到六岁的时候因着老大上山去了黑龙江而第一次睡到了床上,然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和地板相比,床真是柔软极了。五妹妹七岁的时候老二下乡去了崇明,因此罗家姆妈离开了睡了七年的地板,真的躺倒床上的时候反倒睡不着了。想到死去的男人,想到远离了她的两个女儿,她终于明白了生离死别的感觉,就是有一只虫子在心尖儿上咬着。这就是生活,我们只能旁观着亲人的离去又回来亦或者一去不归,我们只能默默地任世事变迁。因为,选择了生就选择了生活,选择了生活就选择了承担那一份责任。

房子是一个人可以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于五妹妹则更是如此。房子是贯穿五妹妹生活始终的一个大问题:没结婚的时候五妹妹为了自己的婚房而打算,结了婚之后又得为自己女儿们的房子而奔波。起初五妹妹的婚房是有着落的,只是老四红菊的未婚先孕却冲掉了原先安稳的一切。更在她过失导致红菊流产之后,寄宿到了好朋友吴桂芳家。寄人篱下的处境总让人难堪,并且定非长久之计。此时的五妹妹真真

切切地感受到要是有一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多么地美好,于是五妹妹便踏上了为房子而相亲的漫长征程。

五妹妹对于相亲对象的相貌、身高、性格、脾气、学历、工作、家底、存款、年纪„„等等一切重要因素想得都是模模糊糊的,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房子!一个人有房子的话,首先脾气就会好,待人一定和气。。。;有房子的话,读书也会好。。。;有房子的话,家里就一定有钱。。。;有房子的话,身体一定也好。。。;有房子的话„„总之有房子什么都会好起来的。吴桂芳张罗着给五妹妹物色相亲的对象,五妹妹听着听着就落下泪来,她说:“我好像在嫁给房子,不是嫁给一个男人。”阿芳说:“你不就是为了房子嫁人的吗?”她说:“那么我还是一个房客,万一那人待我不好,我就再也没有第二次搬走的机会了!”她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房子和男人这二者的矛盾是如此地不可调和。

都说上海女人是很精怪的,五妹妹就是其中的典型。从小时候的跟吴桂芳套近乎做朋友,到帮姆妈买东西而攒钱,再到后来与王革生的结合,无不显露出五妹妹的精明头脑。但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女人在房子这个问题上却欠考虑地一股脑儿扎进了篾竹街那间没有煤卫的阁楼里,她一心迫切地想只要有房子就什么都会好起来的,却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煤气。罗家姆妈鼓捣了半天也没能将炉子生出火来,无怪乎在给安妮们洗澡的时候会感叹:“五妹妹,不是妈放马后炮---你人嫁对了,房子没嫁对呀。”

其实或许我们应该庆幸,五妹妹的选择是正确的。王革生是爱五妹妹的,并且是个愿意为了妻子女儿而努力工作的良好青年。至少五妹妹不用再担心自己还是个房客了,王革生待五妹妹很好,他们之间也一直相处的很好。他们为了女儿们将来的房子而不懈地努力着,虽然这之间有些坎坷,但就像王革生说的“当官的有当官的活法,当老百姓的有老百姓的活法”“无论将来怎样,我总还有双手,总还能靠双手吃饭”,其实生活就像一双停不住的手,幸福从哪里来?幸福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王革生对五妹妹说:“只要你不抛开我,我就总还是要在你身边的”,于是这对乱世中的太平夫妻便在相互扶持中走过了那么多荆棘磨难。

五妹妹和房子做着持久战,越做越疲惫。但虽然未来很渺茫,她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她对王革生说:“一切都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一说就说了好几年。就像三姐红竹说的:“You must believe yourself and the other one must believe you at all. 你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最终在三姐红竹的资助下五妹妹他们开起了“生记汽配店”,做起了汽车维修的生意。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两年之后他们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房子,梅陇新区一套小高层里的三房两厅最终成为了五妹妹的安身之所。

五妹妹到教育局去给安妮们办转学手续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愚园路的教育局就是曾经的罗公馆所在!罗家从爷爷到爸爸这辈再到五妹妹

这辈原本是房子住得越来越差,终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五妹妹在三十几岁的时候离开了篾竹街,住进了新房子。

五妹妹为之奋斗了半辈子的房子终于有了着落,从此以后这个女人不必再为了一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担忧了,这不免让我都为之感到兴奋。五妹妹的奋斗史不仅仅是她一个的奋斗史,而是千万平头百姓的奋斗史!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重复五妹妹的经历,也会为了一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奔波操劳、努力奋斗。就像红梅说的:“人要向前看才活得有味道。”我们应当活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也应该活在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奋斗中!是五妹妹的经历告诉我们世事沉浮,也是五妹妹的奋斗史告诉我们要永不放弃!

《五妹妹的女儿房》读后感

“五妹妹忍着困意起来去拉窗帘,窗外的天已经有了微微亮的意思,弄堂里送牛奶的车子已经喤朗朗地推进来了,于是她想——再过个把钟头这窗帘又得拉开了。”周宛润以这样的循环结束了五妹妹的故事。在循环之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本态——周而复始地向前,循环往复地上升。碌碌、辛酸、成就感、受伤态。

小说中描绘的罗家五妹作为市井阶层的一员,有一种不断上升的力量,在与自己谋取合理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命运抗衡的微薄的绵软的力量。不管是朝代更迭还是政治混乱,自古以来,这个阶层就是较安稳的中间层,并以它始终饱和的状态维系着社会,使之不管在何时都不至于断层。但是这付出的代价便是“她以一种互相牵制的力量,里面包含着同情,也包含着互相干预,甚至互相侵扰,她是以一种近期目标来解除人的虚无感,让人不沉沦的同时也不让人升华”(王安忆《王安忆导修报告》)。这种使人不得升不得降的力量使人纠结于“近期目标”,使人得以有目的得生活。这种生活状态显然并不只存在于市井中,而是更为普遍地存在于共同的土壤之上的所有群落。诚然这并无过错,甚至得说在这种世俗土壤历久的培育中,这理应作为一种目的性的生活常态并且视为动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在熙熙攘攘之中,我们总是能看到碌碌之中一如我们的小人物的生活常态和感动种种。他们或许身在同于我们的生活两难,或许经历了甚于我们的辛酸。

谈到罗家姆妈,不免让人想到所有年代、所有地方、所有艰辛的

母亲。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很多人告诉我,在《五妹妹的女儿房》里看到很多熟悉的人物的影子。对我亦是。他们是我的外婆,我的母亲,我的姨妈,是生活中千千万万个为了一个小理想进行卑微奋斗的魅力的女性。”(周宛润《五妹妹的女儿房》)罗家姆妈从红梅出世到五妹妹的两个女儿出世,一生养育了七个孩子,最后也是因为忙孩子而脑溢血死了,她一生没有光环,没有家产,只因天生的母性在不断地哺育着子孙,在尽自己的天职。小说中不只一次地提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在红菊和五妹第一次打架的时候,在老四结婚的时候,在五妹意外使红菊流产的时候,在红兰回沪看病正巧五妹害喜的时候。罗家姆妈虽然偏爱五妹——因为她是家里最机灵最能帮她料理家事的一个丫头,但母性的本性却让她不得不对每个孩子都付出同等分量的爱。正如五妹妹讲的,“孩子是我身上剜下来的肉!”罗家姆妈一直以坚强母亲的形象立于一个生活倍加艰难的年代,可最终的结局还是难以承受重压而需要歇一歇,睡一觉。在她的生活哲学值得我们感动,老三要出国,她终于掏出二十年多来生活的“底子”,又再三叮嘱红竹“你就当着钱根本没有,不到最后关头坚决不要去动它,你一人在外,这就是你过日子的底呀!”但可怜的姆妈到最后也没有看到五个女儿真正的幸福和安定,只是寂静地终结了自己在循环中的使命。

在众多姐妹中,大姐是“迟到者”,一直都在赶末班车,但所幸的是她最终都有所成就。二姐是不幸者,失误的选择造成了青春的早逝和生活的不如意。三姐是幸运儿,正当年龄读书,正当年龄出国,正

当年龄嫁了外国老公,正当年龄回归家乡生活。四姐是常态人,生活中有得有失,嫁了有前途的老公,生活日渐宽裕,但膝下无子,又因其性格乖张,与周遭人相处得并不和睦。五妹妹则是一个辛酸的奋斗者,一个大城市无产阶级。她起初为了挣自己的女儿房,而后又在挣安妮们的女儿房。在一个小市民与大房子的斗争中,她周折半生,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里,我才日渐感受到房子的压力。而罗五妹在自己半辈子的奋斗人生里最有体会酸楚一定是纠结于可爱又可恶的房子的种种心痛。那么在事情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在围城之中五妹会是淡定泰然吗?许多事情只有等到自己身处其中、有切身体会的时候我们才能不说风凉话。令五妹妹刻骨铭心的会是什么,是七毛钱的毛巾?是外滩边的单车?还是安妮的粉红脸蛋?还是姆妈的噩耗?或是房子的事得以有了着落?马不停蹄得赶路,五妹妹似乎忘记自己赶路的意义,但她始终不会忘记的是她将赶去的目的地。

五妹妹是最像姆妈的一个女儿。姆妈的生活哲学告诉她,人要时时向前看,过去没有什么值得用现在来感怀的,那些不能改变。这是五妹妹的动力,然而,她生活的直接动力还是房子,不管是前期为自己想,还是后期为安妮;不管是药局弄,还是是篾竹街,总之她是围绕着房子在妥协中进取,在曲线上升。或者更准确地说,房子是直接目的而不是动力,正如上文指出王安忆所说的“以一种近期目标来解除人的虚无感”,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

与大姐和三姐相比,五妹妹还是一个未开化的上海小女人,当回

沪的两个知识分子姐姐向她们灌输新新思想和现实局势时,五妹妹凭心气,不相信两个姐姐说的是事实,又担心这些成为事实,很不自然地显现出内心的躁动和排斥,就像一个小孩子赖在地上偏不相信地球是圆的一样。直到此时,她还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独食者,是一个忙于自己的家庭内外,只顾得上家庭的小市民,对于外界变化的认知是懵懂滞后的,是不忍认输的。但是外界的压力使她察觉这些变化并非偶然,“看来她们说的那些事是真的”。从三姐的指点江山?始,五妹妹视角才发生剧变,这也彻底地改变了五妹妹的生活方式,她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新的潮流中逐渐站住了脚跟,才有了之后的新河山,才有了自己几十年梦想的实现——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和五妹妹最亲的红兰无疑是五妹妹的贵人和一个领航人。

在另一方面来看,五妹妹又是一个温暖的、有情趣的上海女人,她虽然任性、有个性甚至有时蛮横,例如怀孕时对王革生呼来唤去、大呼小叫、喜怒无常,施以种种“暴行”。但是她的温暖却在同时也表现出来,小说有一个这样的细节,王革生端来一碗亲手做的猪油渣,五妹妹却亲手将碗打翻在地,矛盾上升到极点时两人同声向对方道歉说“对不起”。再上溯到结婚的时候,五妹妹到布店里扯了一大块棉麻混纺布,自己手工做出一张窗帘、一张大床上的床罩,而这样的创意竟出于电影的片景。细心留意生活,是热爱生活的人可以做得出来的事情。再有就是小的时候爱美得要去买手镜了,这些举措,就是放到现在都不算过时的。

罗家姆妈、五妹妹、以及以后的安妮,她们的故事就是最平凡

的市井之中一轮又一轮的循环,也是我们自我本真不同侧面的写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耕文化下,世世代代的人真实地生活了千百年,碌碌之中,一?坚韧和挺拔在红日白月中茁壮成长,灌溉他们的是日灸风烈、雨骤雪卷,千真万确。在雨横风狂中,历久的风化仅是伴奏,是主旋律之外必然的杂音,却在冥冥中左右了俗世个性和大众成长的方向。“大音希声”,然而市井社会显然不是黄钟大吕的置所,在那里,因支瓦釜而音调不辨、音高不分、音色不明,但这并不妨碍培育世俗的土壤日渐肥沃。因而在日出日入的循环之中,尽管挫折泥泞,但世俗人却依然坚韧挺拔。凡人都要扮演社会的三个角色,罗家姆妈、五妹妹以及拉开窗帘后的安妮,她们及我们,正身处于世俗故事循环转换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部著作不仅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一种哲理,也有在现实上的的部分反映。最近一直很火的电视剧《蜗居》着实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大学生纠结了很久,而这几天一部小说再一次让我不得不正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部小说就是上海作家周宛润写的《五妹妹的女儿房》。在读原著之前,我不记得在什么时候就看过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五妹》。我想那个时候或许因为还小,考虑的东西不多,并不真正懂得电视剧想要向观众传达的是什么。而现在,重读原著之后的我却每每陷入思绪,虽然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但是它所反映的问题却至今仍旧存在着,并日甚一日地冲击着平头百姓美好生活的梦想,这个问题就是:买房!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身边发生的这一切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热播电视剧《蜗居》中的郭海萍,他

们夫妇二人为了能够凑足了钱买房子,千方百计地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更让我直接地在脑海中再现五妹妹为了自己的房子和女儿的房子而奔波努力的场景。她们经历的这一切,她们面对的这些问题,其实并不仅仅是电视剧或小说中虚构出来的情节,而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女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动物,我觉得这种说法真的很贴切。身为女人的郭海萍和五妹妹都觉得只有当自己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这辈子才算有了一个着落,有了一个真正可以安歇落脚的地方。而同样身为女人的我,在还没有踏入社会的时候就已经在为自己以后的房子担心打算了。社会如然,世事如此,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什么,肩上的担子时刻提醒着我们,前方是一个沉甸甸的未来。想要在这个社会有一个可以立足的安身之所,唯有努力前进,唯有拼搏奋斗! 五妹妹的命运也只是千千万万平头百姓中的一个个例,但它却真切地折射出了很多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作者向我们展示其近半生的琐事经历,我们或许并不会于千万人之中注意到这个平凡的女人。而她的经历也会如一粒沙子落入河中,继而被时间的洪流席卷,融进历史的沉淀。

五妹妹还没出生的时候罗家爸妈都认定是个男孩,上面四个姐姐占齐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名头,到了她出生时却因为父亲的意外去世而失去了罗家爸爸给亲自取名的机会,因着是第五个出生的妹妹,便顺理成章地取名罗五妹。很难想象一家六口人挤在14平米的狭小空间里要怎样生活,但罗家姆妈却偏偏在这套有抽水马桶和灌装煤气的

老式石库门房子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你不得不佩服罗家姆妈的持家能力,一个女人在失去了家里顶梁柱之后依然能够料理好五个孩子的起居学习生活,这该是怎样的坚持和毅力啊!她每天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一天忙下来之后倒头就睡,甚至没有时间去缅怀死去的丈夫,因为她需要生活!

人们总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是的,生活就像打翻了的调味料,酸、甜、苦、辣样样齐全。五妹妹长到六岁的时候因着老大上山去了黑龙江而第一次睡到了床上,然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和地板相比,床真是柔软极了。五妹妹七岁的时候老二下乡去了崇明,因此罗家姆妈离开了睡了七年的地板,真的躺倒床上的时候反倒睡不着了。想到死去的男人,想到远离了她的两个女儿,她终于明白了生离死别的感觉,就是有一只虫子在心尖儿上咬着。这就是生活,我们只能旁观着亲人的离去又回来亦或者一去不归,我们只能默默地任世事变迁。因为,选择了生就选择了生活,选择了生活就选择了承担那一份责任。

房子是一个人可以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于五妹妹则更是如此。房子是贯穿五妹妹生活始终的一个大问题:没结婚的时候五妹妹为了自己的婚房而打算,结了婚之后又得为自己女儿们的房子而奔波。起初五妹妹的婚房是有着落的,只是老四红菊的未婚先孕却冲掉了原先安稳的一切。更在她过失导致红菊流产之后,寄宿到了好朋友吴桂芳家。寄人篱下的处境总让人难堪,并且定非长久之计。此时的五妹妹真真

切切地感受到要是有一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多么地美好,于是五妹妹便踏上了为房子而相亲的漫长征程。

五妹妹对于相亲对象的相貌、身高、性格、脾气、学历、工作、家底、存款、年纪„„等等一切重要因素想得都是模模糊糊的,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房子!一个人有房子的话,首先脾气就会好,待人一定和气。。。;有房子的话,读书也会好。。。;有房子的话,家里就一定有钱。。。;有房子的话,身体一定也好。。。;有房子的话„„总之有房子什么都会好起来的。吴桂芳张罗着给五妹妹物色相亲的对象,五妹妹听着听着就落下泪来,她说:“我好像在嫁给房子,不是嫁给一个男人。”阿芳说:“你不就是为了房子嫁人的吗?”她说:“那么我还是一个房客,万一那人待我不好,我就再也没有第二次搬走的机会了!”她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房子和男人这二者的矛盾是如此地不可调和。

都说上海女人是很精怪的,五妹妹就是其中的典型。从小时候的跟吴桂芳套近乎做朋友,到帮姆妈买东西而攒钱,再到后来与王革生的结合,无不显露出五妹妹的精明头脑。但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女人在房子这个问题上却欠考虑地一股脑儿扎进了篾竹街那间没有煤卫的阁楼里,她一心迫切地想只要有房子就什么都会好起来的,却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煤气。罗家姆妈鼓捣了半天也没能将炉子生出火来,无怪乎在给安妮们洗澡的时候会感叹:“五妹妹,不是妈放马后炮---你人嫁对了,房子没嫁对呀。”

其实或许我们应该庆幸,五妹妹的选择是正确的。王革生是爱五妹妹的,并且是个愿意为了妻子女儿而努力工作的良好青年。至少五妹妹不用再担心自己还是个房客了,王革生待五妹妹很好,他们之间也一直相处的很好。他们为了女儿们将来的房子而不懈地努力着,虽然这之间有些坎坷,但就像王革生说的“当官的有当官的活法,当老百姓的有老百姓的活法”“无论将来怎样,我总还有双手,总还能靠双手吃饭”,其实生活就像一双停不住的手,幸福从哪里来?幸福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王革生对五妹妹说:“只要你不抛开我,我就总还是要在你身边的”,于是这对乱世中的太平夫妻便在相互扶持中走过了那么多荆棘磨难。

五妹妹和房子做着持久战,越做越疲惫。但虽然未来很渺茫,她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她对王革生说:“一切都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一说就说了好几年。就像三姐红竹说的:“You must believe yourself and the other one must believe you at all. 你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最终在三姐红竹的资助下五妹妹他们开起了“生记汽配店”,做起了汽车维修的生意。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两年之后他们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房子,梅陇新区一套小高层里的三房两厅最终成为了五妹妹的安身之所。

五妹妹到教育局去给安妮们办转学手续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愚园路的教育局就是曾经的罗公馆所在!罗家从爷爷到爸爸这辈再到五妹妹

这辈原本是房子住得越来越差,终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五妹妹在三十几岁的时候离开了篾竹街,住进了新房子。

五妹妹为之奋斗了半辈子的房子终于有了着落,从此以后这个女人不必再为了一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担忧了,这不免让我都为之感到兴奋。五妹妹的奋斗史不仅仅是她一个的奋斗史,而是千万平头百姓的奋斗史!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重复五妹妹的经历,也会为了一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奔波操劳、努力奋斗。就像红梅说的:“人要向前看才活得有味道。”我们应当活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也应该活在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奋斗中!是五妹妹的经历告诉我们世事沉浮,也是五妹妹的奋斗史告诉我们要永不放弃!


相关文章

  • [愿望树下的呼唤 ]读后感
  • <愿望树下的呼唤 >读后感 <愿望树下的呼唤>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勾起我的阅读兴趣,是通过一个好朋友的介绍,让我阅读了这本书.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就深深迷上了这本书.也懂得了一些我以前从未珍惜的东西. 这本书讲了两篇故事 ...查看


  • 冰雪奇缘的读后感
  • 是2014年寒假在我国上映的.获奖无数的动画大片.影片的主要内容是:拥有冰雪魔法的艾莎公主由于小时候魔法的失误(险些导致妹妹安娜公主丧命)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恐惧,常年把自己封锁在房门之内.爱莎需要继承王位,接受加冕,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当日,意 ...查看


  •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生,是为了让爱的人心安:死,是为了让爱的人解放.可是,当生与死夹道相逢时,该如何挑选? 如果挚爱的人得了不治之症,你是会选择让她顺其自然的离开,还是选择对她进行无休止的手术只为让她多活一天?" ...查看


  • 观后感的一般写法
  • 电影观后感的一般写法 第一. 先简要的介绍剧情. 第二. 从中选择些个你感兴趣的或感动的情节来议论或评价 , 确立你的中心.(这是关键的一步) 第三. 由以上选择的情节,根据你跟剧中人相似点,联系你自己 的经历或接触的人,通过描写记叙来丰富 ...查看


  •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选择下的人生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作品.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 ...查看


  • [学会爱人]读后感
  • <学会爱人>读后感 学会爱人,学会懂得爱情,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就是要学会人类的美德.马卡连柯 读了<学会爱人>这篇文章以后.我懂得了学会爱人的重要,我要学会爱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家住在曼 ...查看


  • 乱世佳人读后感
  • 乱世佳人读后感(一) <乱世佳人>这本书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农场主的女儿斯佳丽的传奇人生.斯佳丽原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她本来应该在舞会.骑马.聚会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淑女.可是战争让生活脱离了轨迹.斯佳 ...查看


  • 六只天鹅读后感
  • 六只天鹅读后感(一) 我看过一个故事叫六只天鹅.里面讲的是一个王后把小姑娘的六个哥哥变成了天鹅,妹妹为了帮他们恢复人形六年没有说话.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一讲这个生动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非常喜欢打猎.有一天他在森林里打猎迷了路,遇见了一个巫 ...查看


  • 可爱的骨头读后感
  • 可爱的骨头读后感 在苏茜回忆事件时有这样一段,"我本应该找条路逃开,但我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我没有这么做呢?弗妮(苏茜的天堂辅导老师)说这些问题都是白问的:"当时你没逃开,没逃就是没逃,别再多想了,想再多也没用.你已经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