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圆明园

英年早逝的圆明园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机电机械2011-2班李强([1**********])

曾经有一座完美的园林建筑,他有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风格,有异国情调的建筑理念,有举世无双的精妙设计而被法国作家雨果称为“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可惜,在一场大火中,他英年早逝了„„这就是圆明园短暂而悲壮的一生。

“是谁的错?”看完圆明园那短暂而意味深长的纪录片后我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这场悲剧上演?”是那纵火行凶的法兰西和英吉利吗?是那看似无坚不摧实则懦弱不堪无力抵抗的清政府吗?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使清王朝由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帝国堕落到了人见人欺、任人宰割的地步!

紧随纪录片的脚步,让我们重温那悲剧之前圆明园的飒爽英姿。 圆明园有着高贵的出身。他诞生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赐名为“圆明园”。后经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把他精心建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圆明园器宇轩昂,博览众长,身价非凡。他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融东西方唯美艺术于一身。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

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他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而东方,有圆明园。他那么年轻,那么超凡脱俗。他是艺术殿堂里的奇葩,是艺术家眼中的神的化身!

圆明园的身份地位极高。首先,他是个休憩游览的地方。“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最重要的是,圆明园也是皇帝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此外,他还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他受到历朝皇帝的青睐和追捧!圆明园应该骄傲,因为他有骄傲的资本!

可是天妒英才啊!正如古代那些英年早逝的才子,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横扫匈奴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抗清驱荷的郑成功,等等,他们都曾功勋赫赫,可是最后都逃不过英年早逝的悲惨命运。或许,圆明园比他们要悲惨得多!因为他丝毫没有反抗,也没有妥协!他就默默地忍住剜心的剧痛,任凭侵略者在他身上蹂躏。因为他丝毫不能付诸反抗之行动,这就是最残忍的场面,发生在以“天朝大国”

自居的中华帝国!无论是由于什么历史原因,无论这是天意注定还是偶然中的必然,圆明园都是一位英雄,是从人格和精神上值得赞颂的英雄!

他的沉默不是消极,因为他没有妥协;他的脆弱不是懦弱,因为他失去了主人的守护!这不是他的错,这是环境的压迫和摧残!

“洗劫圆明园”令人义愤填膺。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及其账目都被抢劫一空,所以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怎能不激发出人们的怒气!

而“火烧圆明园”则令人发指。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

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这堂而皇之却充满血腥和无赖的文字,到今天都令人怒发冲冠!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竟然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付之一炬了。站在圆明园本身的立场,我不想再评说那复杂的历史因素,也不想再纠结着孰对孰错,只是由那圆明园的纪录片穿越历史,为那位英雄扼腕,叹息,深深地鞠一个躬„„

但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傲然屹立在东方的土地上;但愿世界更加有序,让悲剧不再一次次重演;但愿人类崇尚文化与文明,让世界上的文化遗产传承万代!

英年早逝的圆明园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机电机械2011-2班李强([1**********])

曾经有一座完美的园林建筑,他有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风格,有异国情调的建筑理念,有举世无双的精妙设计而被法国作家雨果称为“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可惜,在一场大火中,他英年早逝了„„这就是圆明园短暂而悲壮的一生。

“是谁的错?”看完圆明园那短暂而意味深长的纪录片后我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这场悲剧上演?”是那纵火行凶的法兰西和英吉利吗?是那看似无坚不摧实则懦弱不堪无力抵抗的清政府吗?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使清王朝由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帝国堕落到了人见人欺、任人宰割的地步!

紧随纪录片的脚步,让我们重温那悲剧之前圆明园的飒爽英姿。 圆明园有着高贵的出身。他诞生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赐名为“圆明园”。后经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把他精心建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圆明园器宇轩昂,博览众长,身价非凡。他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融东西方唯美艺术于一身。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

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他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而东方,有圆明园。他那么年轻,那么超凡脱俗。他是艺术殿堂里的奇葩,是艺术家眼中的神的化身!

圆明园的身份地位极高。首先,他是个休憩游览的地方。“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最重要的是,圆明园也是皇帝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此外,他还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他受到历朝皇帝的青睐和追捧!圆明园应该骄傲,因为他有骄傲的资本!

可是天妒英才啊!正如古代那些英年早逝的才子,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横扫匈奴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抗清驱荷的郑成功,等等,他们都曾功勋赫赫,可是最后都逃不过英年早逝的悲惨命运。或许,圆明园比他们要悲惨得多!因为他丝毫没有反抗,也没有妥协!他就默默地忍住剜心的剧痛,任凭侵略者在他身上蹂躏。因为他丝毫不能付诸反抗之行动,这就是最残忍的场面,发生在以“天朝大国”

自居的中华帝国!无论是由于什么历史原因,无论这是天意注定还是偶然中的必然,圆明园都是一位英雄,是从人格和精神上值得赞颂的英雄!

他的沉默不是消极,因为他没有妥协;他的脆弱不是懦弱,因为他失去了主人的守护!这不是他的错,这是环境的压迫和摧残!

“洗劫圆明园”令人义愤填膺。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及其账目都被抢劫一空,所以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怎能不激发出人们的怒气!

而“火烧圆明园”则令人发指。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

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这堂而皇之却充满血腥和无赖的文字,到今天都令人怒发冲冠!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竟然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付之一炬了。站在圆明园本身的立场,我不想再评说那复杂的历史因素,也不想再纠结着孰对孰错,只是由那圆明园的纪录片穿越历史,为那位英雄扼腕,叹息,深深地鞠一个躬„„

但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傲然屹立在东方的土地上;但愿世界更加有序,让悲剧不再一次次重演;但愿人类崇尚文化与文明,让世界上的文化遗产传承万代!


相关文章

  • 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 坑爹史册 历史问答专家 作家 近代史研究者 03-19 18:37 76赞 踩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突然驾崩.由于当时正是天下太平之时,雍正的突然死亡,自然引起大家的猜疑. <清朝野史大观>卷一中说,雍正是 ...查看


  • 金丝楠木的发展史
  • 金丝楠木的发展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载体,金丝楠木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金丝楠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如河姆渡出土的楠木胎漆碗.随着时间的推移,金丝楠木的生长范围以及数量也在日渐稀少,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越来越 ...查看


  • 朱启钤与北京中山公园
  • 朱启钤与北京中山公园(附照片) 赵珩 上海的黄浦公园建于1868年,也叫外滩公园,向来被认为是上海乃至于全国的第一座公共园林(public park).其实,黄浦公园是当时工部局建造为洋人游乐的公园,而不是对一般中国人开放的,直到1928年 ...查看


  • 清朝皇帝简介 1
  •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储位之争 ...查看


  • 生命的姿态 3
  • 文化的缺失 "也许,在一百年之后,当我们再次提起拿破仑时,真的会有人以为他是修车子的.当我们再次提起柴柯夫斯基时,真的会有人以为他是个不错的'司机'."--一句看似玩笑的话,不禁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当我们的马路越来越宽, ...查看


  • 北京颐和园散记
  • 从小就闻得北京颐和园名满天下,美妙绝伦.虽本身即便如此,再经无数文人墨客倾心点染,更臻于极致,怎叫人不醉心而神往? 去颐和园的那天,下着丝丝绵绵的细雨.都说微雨中无论是游山玩水或是造访人间胜迹都别有一番风情和韵味.京城夏日的雨虽是细密,但略 ...查看


  •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碑.拓
  •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 2010-08-17 16:06:17|  分类: 魏晋书法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 ...查看


  •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小结
  •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小结 (1) <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及其附件 (<南京条约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和<虎门条约>1843,中美<望厦条约&g ...查看


  • 叶廷芳:从超越自我到贡献大美
  • 作者:本报记者 张焱 本报通讯员 刘亦凡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6日 15版) CFP ①叶廷芳与保罗·安德鲁在一起 ②20世纪60年代的叶廷芳 北京东二环附近一间不大的公寓内,叶廷芳一边研究着新拆封的助听器,一边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