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我们使用多而定义差的概念 “课程”定义繁多,流派林立,摆得上台面的少说可以伸出两手。不同时期从教育的不同元素解说,定义说法不 一,但是演进是确定,趋同也是确定的。 对“课程”认识发展过程追究很有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改革的轨迹。 最早是“跑道说”。课程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 在中国正式论述课程的是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朱子全书・论学》),朱熹所谓的“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称“学程”则更为准确。 英语世界的“课程”(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跑道”(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这与朱老夫子异曲同工,“课程”即“学程”。 其次是“奔跑说”。课程就是为学生设计的教学程序及方法。 “currere”的动词性是指“奔跑”,将“课程”放在个体“奔跑”的独特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强调学生与教师意义,“学程”变为“教程”。 有了跑道,有了奔跑者,有了奔跑方法,还应该有教育奔跑者奔跑的目标、安排与手段。 于是有了“总和说”。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沿着这一思路,课程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这成了今天最普遍的说法。中外词典上都这么说。 教育还在发展,课程认识还在进步,就有了更多的说法: “计划说”――课程是规定期限内循序获得的知识和训练,以求达到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 “进程说”――课程是指一定的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 “过程说”――课程是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划及过程。 “媒体说”――课程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 当然也有综合上述各种说法的: 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是我们使用多而定义差的概念。 教材开发的新资源“课堂文化生成” 诸多的解说,漫长的历史,要我们教师弄清“课程”研究的脉络、概念的区别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课程概念的混乱造成教学行为的混乱。 上述各种说法无外乎是从教学的“教师、教材、学生、方法”四个静态要素讲求概念解释的。四个静态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六种动态变化:教师和学生和教材和方法、学生和教材和方法、教材和方法。关键在于强调哪个要素,哪种变化,哪一个最经济,哪一个最根本,哪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目前教育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怎样改革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喊得最多,做得最多,同时又是最难做、最不知道怎么做、做得最不满意的地方。 以“奔跑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新课改,最有价值的改革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四要素“教师与学生”是最大的资源,是活的、能动的、能再生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又是自身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 教材不是课程,教材是资源,已有的教学方法也是资源。“教材与方法”的研究与运用亦是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有浅度使用与深度开发的区别。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甚至多次开发,表现对教材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这是课程改革的理想境界,也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对于这一点我们常常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 教材开发利用的结果应该表现为“课堂文化生成”。“课堂文化生成”的是新的资源,无形的经验与有形的资料。 “课堂文化生成”的追求 课程是必须执行的计划,不是可有可无的任务。 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是师生共同获取的生命感悟,是基于教材,出于教材,胜于教材的“课堂文化生成”。 在这一点上,就生命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来看,师生一样的,教师的作用可能仅仅在于经验的领先。 教师的经验还在于找到教材与学生水平的结合点,用活教材,追求“课堂文化生成”。 “课堂文化生成”要求教师的阅历与水平,理论上应该是谁都能够做到的,但是就目前教学的传统习惯与师徒相承的情况来看,需要觉悟者引领者脚踏实地地探索,摆脱现行为考试做题目的教学模式。 “课堂文化生成”好像虚空,其实简单,问三个问题即可知道:你的课堂给学生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吗?你的课堂是少数人积极还是多数人参与?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吗? “课堂文化生成”更直接更显性的表现,就是看学生作业、作文的发展与进步。 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布置作业、布置作文,是需要教师观念转变与做法探索的。 把语文教师当作职业饭碗,就不会思考研究师生生命成长的意义与价值。 把三年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高考的分数,就不会思考研究从学生生命成长角度布置作业。 把作业当作重复与记忆手段,就不可能有对作业意义价值的思考与研究。 作业、作文是思想生命成长的纪录。 《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文化生成” 新课改的重要突破是选修课程。涉及到语文学科有了选修教材。 与“课程”定义解说多相比“选修课程”的解说又特别少。 “课程”落实到实际就是“课”,选修课与必修课应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由于选修课的目标旨趣、任务功能、途径和方法乃至考核评价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直接将必修课教学的做法简单移入选修课教学中,应深入研究选修课教学的特殊性。选修课,从目标看,要侧重拓展学科视野;从功能看,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内容看,要有弹性与跨度;从方法看,须非线性的跨越跃进。区分是相对的,与必修课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则是绝对的,不过,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功能仍有区别,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混同二者的差别。 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与传统的教法大致一样,从“教参”与“辞典”中摘些解说,这是对教材资源的使用,没有开发。 串讲作家作品,点评风格品味,这是对教材资源的使用,没有开发。 教学生背一些名句,做一些鉴赏,为高考做一些储备,这是对教材资源的使用,没有开发。 寻根溯源,寻找唐诗宋词成为艺术高峰的原因,继承其长,读什么写什么,思想的吸纳、生命的成长与自己的表达同时进行,一致起来,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另一条出路,可能是一条光明大道。 “读什么写什么”不是新东西,“读写结合”即是。不知什么原因,现在说的人少,做的人更少。现在写作教学追求面向火热的生活,这话源于“延安文艺座谈会”。不是说面向生活不对,是对“生活”外延认识的不完整。学生生活的实际就是阅读,阅读是获得前人有效经验的最佳途径,不能把阅读的意义狭隘执行为阅读考试,不能将实践及经验成长的价值置之度外。对现实生活缺少历史经验的解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茫然冷漠,如何写出真实的生活呢?话再说回来,我们的教师对改革三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几个能说得清的呢?不能吹尽狂沙,又如何“始见金”呢?说毛病发牢骚谁不会呢?不能“始见金”那种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呢?不是不能说,是不会说,说不了罢了。 “写什么”的过程是继承吸纳,其成果是“课堂文化生成”新资料(作业或作文),这是师生共享的新资源。 “读什么”的资源要开发,“写什么”的资源同样要开发,“写什么”的作业是需要教师动脑子开发的资源。这一资源要从学生写作发展角度来开发。《唐诗宋词选读》给了我们什么,我的学生需要什么,选词、造句、谋篇、意境、审美、作家、作品都可以一试。
写什么是对读什么的文化与心理的重新解读。 “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同样需要“课堂文化生成”。 结构形式与材料 鸟巢、水立方成了北京奥运的标志性建筑。材料还是那么些材料,结构形式变了,就不一样了。结构形式成了标志性建筑的重要因素。 唐诗宋词元曲都是锤炼结构形式与锻炼文字(材料)的大好范本。 唐诗的结构形式就近体诗而言只绝律二种,句数、字数、用韵、平仄、对仗都已经规定死了,“起承转合”已经极精致了,也就是说在诗歌的结构形式上诗人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那么,是什么让唐诗辉煌了千年?毋庸置疑是材料。唐代诗人们创造了并认可了唐诗的结构形式,不再指责、不再埋怨,乖乖地只玩材料,玩出惊世骇俗,玩出艺术顶峰,真了不得!当时肯定有人对结构形式的死板束缚谩骂指责,可惜“狂沙吹尽”,不留痕迹了。 “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翠微”一词何等了得,不说“半山腰”,不说“山林翠”,将人、地、色、情、趣、味融为一体,还有比“翠微”好的词吗?虚词亦毫不逊色,“菊花须插满头归”一“须”字强求与无奈情感全出,这是何等的经济,何等的力度! 这就让我想起,王羲之的“群贤毕至”,李白的“浮生若梦”,苏东坡的“清风徐来”,今天的炎黄子孙只要读书识字,没有谁背不出来。可以想见,他们同时的许多谠言伟论随社会风潮过去亦随即被人们遗忘;可以想见,王、李、苏的词语千年不朽,是因为这些词语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文明的境界。 无数诗人对诗歌“建筑材料”的推敲、体验、研究,构成了唐诗的伟大与辉煌。 我们今天依然要在“建筑材料”上下工夫,这是继承先进经验。 唐五代诗人们对“词”的表现形式的追求实质是在打破诗的束缚。 宋元以后诗人们玩的就是结构形式,宋词元曲结构形式千变万化,词牌曲牌不重叠的就有数千种,当然是音乐的功劳,乐曲创造的依然是对结构形式追求与创造,诗人们的天地大了,尽管还有清规戒律,可是自由度大了。正是有了另一块需要开发的天地,宋词与元曲才恢宏起来。 不必说韵律平仄严格要求,不必说小令长调结构变化,也不必说小令长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复杂情感,单就是词曲造句结构形式的多变纷呈,就让人目不暇接。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苏轼《定风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黄庭坚《清平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变化,真是叫绝。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也。 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正文其实不过十四字:“我是一粒铜豌豆,钻入千层锦套头”,结果因音乐反复,凑出好多生动的衬字:“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教你钻入他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元曲的“衬字”反映的是句子结构形式的变化,表现的是复杂多变的感情,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恰好凑出那一串打不散的金句子。 现代学生不研究造句的结构与材料,如何有耐人寻味好文章。 诗词中的文与白 读唐德刚,读董桥,总可以在他们文章背后读到文言的底子。唐德刚不用说博古通今,有过精细的文言训练;要知道董桥也是经历过十多年用唐诗宋词造句修炼的。难怪内地散文高手多有不及。 五四以后白话文运动已经成功,但是我总觉得没有文言的底子,白话很难精到。 有时真的不必要那么泾渭分明。文言与白话在诗词中有时也是很难分得明白的。“花间一壶酒”“泪眼问花花不语”不就是今天说法吗?真的“白”到家了。 唐诗宋词元曲的出现、发展是士大夫精英文化逐渐世俗化、平民化的表现。语言的直白、口语化成了诗人们的刻意追求。 京剧《卖水》唱词:“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儿香?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口点胭脂是什么花红?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你能说这样的诗句不是原生态口语,真的没有雕琢吗?不着痕迹罢了。 律绝自然是文的多,却也不乏可以化入白话文骨子里的词汇。旧词曲第一好处是长话短说,这是学写短文的他山之石。第二个好处是词汇典雅,借以用在白话文中,可以营造意境。当然,“诗的语言”恰当处偶尔一试,自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如果通篇“雅得一塌糊涂”,在如今的强势白话语境下,难得合群。 隔与不隔 王国维先生曾说周邦彦“穷极工巧”,究其周邦彦穷极工巧的原因很有意思。词是用来唱的,不动听自然不能流传,周邦彦追求字词的语调平仄与音乐音色的和谐,选词造句非常苛刻,在词的意境与音乐表现意境上力求统一,用心如此,再要追求通畅深远,几乎不可能。人们批评其刻意雕琢“意趣不高”,也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了。诗句“隔”自然就很难“白”。景“隔”与情“隔”皆由言辞的“隔”造成的。那些读起来上口、景致如在眼前的句子更容易打动人心。周邦彦“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还是不“隔”的,要不一世文才就要埋没在音律之中了。 不隔者,望之即明;隔者,思之方见。“不隔”之句如青莲随风,摇曳生姿,读之心生好感;“隔”之句,如非极工致精巧,就是逞才炫技,很容易让人生厌。 没有不雕琢语言。“不隔”之句妙在明白自然,意欲清新自然反露了刻意雕琢之痕,则是败笔。 高中生作文要写得活泼写得有风致,多读词比多读诗管用,多读曲比多读词济事,显然词曲要“白”得多,“不隔”得多。 景情和“时空” 学生习诗,分析“景语”已感吃力,全然没有画面感,要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则更觉困难,没有画面哪来情感呢?不明白景情关系如何赏诗呢?学生除了生活阅历原因缺少画面感外,还与画面本身的“隔”与跳跃有关。景与情不是孤立存在画面的,景与情要放在时空里才发生作用。例如,要学生分析李清照《醉花阴》的画面是不困难的,画面一孤立,情就难以分析,《醉花阴》的景情与时空巧妙结合才构成“音、境、意皆美”的好诗。 教学时我要求分析这首词时间安排的特色,学生把“景情”“空间”丢在一边,孤立分析时间,结果一头雾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经共同研究得出: 1. 写了重阳佳节一整天的时间:以早晨、黄昏、半夜的景象、情感、活动为内容,表达愁苦心情。 2. 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表达愁苦心情:从室内写起,再写到室外,最后又回室内,写愁苦充满时间与空间。 3. 时间与景物相结合表达愁苦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既是写景又表清晨更表愁苦情,“瑞脑销金兽”既是写景又表时间长再表愁苦情,“半夜凉初透”亦如此。 4. 点面结合表达愁苦心情:上片安排时间是从“永昼”到“半夜”一整天,下片详写“黄昏后”把酒赏菊的特定场景。 这样的讨论、板书,详细记录讨论结果,对学生把握赏析诗歌的“景情”与“时空”关系很有好处。 真与直白 什么事情一概念化,变得简单而麻烦大了。宋词用“豪放”“婉约”一套,深潜其中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因概念化而变得粗糙。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得真,写得细。
既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在于惜花之真情,不忍亲见又想探之究竟。“真”是笔端流露的不加掩饰的真情,文字的“真”反映的是内心的“真”,心里不相信的事能不写就不写,此乃文字求“真”的法门。 省略“试问”后可能有的一大段对话,细到只留一个结果。说“细”是指思致缜密,小处用心,着墨不多,而效果极佳。历来文章大家都很看重这样的文字。纠正卷帘人的“应是绿肥红瘦”非常直白,有嬉笑,也有嗔怪。 “细”和“真”往往紧密相连,这是“直白”本真。 齐白石老人在一幅扇面上画了一簇青翠的水仙,题款是:“板桥老人有‘楼上佳人架上书,烛光微冷月来初,偷开秀帐看云鬓’句,余戏为更‘看云鬓’三字为‘加鸳被’承‘烛光微冷’,如何?余自谓多事!” 白石老人改的是郑板桥《怀扬州旧居》中的诗句,白石老人看得“细”,情比板桥“真”的多了,除了音韵相承之外,还有了板桥所没有的真切、怜惜。“看云鬓”的直白与“加鸳被”的直白不可同日而语。 徐志摩当年也仿写过曲子小词:“瓜子嗑了三十个,红纸包好藏在锦盒,叫丫鬟送与我那情郎哥。对他说:个个都是奴家亲口嗑――红的是胭脂,湿的是吐沫,都吃了,管保他的相思病儿全好却,管保他的相思病儿全好却!”这样的“直白”是医治相思病的良药。 诗词本含世象,摊开来闲适、优雅、悠闲、率真气质全在里头,骗不了人。 细腻与粗犷,重彩与白描,隐讳与直白,人的复杂感情岂是几个概念就能解释得了的。 仿词造句 王国维先生在评判诗词优劣时对“情景辞”说了三条法则:“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意在说直白之话,造“不隔”之句。 试着让学生用《江城子》半阕结构造句,很有意思。 学生将晏殊的《破阵子》改写成“桑林茂密绿成行。采蚕桑。忆梦乡。新社清明、踏青识春光。纵使相逢人不识,笑满面,斗草忙”。 将晏几道的《临江仙》改写成“楼台高锁幕低垂。人落泪。燕双飞。思念小,夜夜不能寐。琵琶弦上说相思,明月在,彩云归”。 将张先的《天仙子》改写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愁未醒,送春春去、往事空记省,云破月来花弄影,落花红,应满径”。 更有甚者干脆写成“水秀山青风拂裳,花芬芳,人向往,五月十二、瞬间化凄凉,地动山摇信心强,全中国,救一方”。 王国维先生说:“古体诗难学而易工。”“仿词造句”也就是追求个“易工”吧。 让学生知道“文”与“白”、“隔”与“不隔”是怎么回事也就够了。 以诗句命作文题 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命题,山东以“春来草自青”命题,在15份试卷中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这两个命题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高考作文题这具玩偶一直被一根无形的线提着,成为不可打破的惯例,这根无形的线也一直提着高中作文教学。三年几乎浇灌在一个模子里。教什么,不管,只要能考就行;写什么,不管,只要能得切入分就行。 从唐诗宋词里选题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思考呢? 我试着命了如下几个题: “琵琶弦上说相思”是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唐代诗人李翱在《赠药山高僧惟俨》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是李煜《乌夜啼》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想在月考时试试,结果没人同意。 网上一度流传的法国和新加坡的高考作文题,好像我们只有羡慕的份。我又试着命了两个题,献丑如下: 1. 解释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关“逍遥”的论述。 2.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记叙或评论。 高考不能接受这样的作文题吗?练了这些作文题高考就不合要求吗?我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试着用唐诗人李翱的《赠药山高僧惟俨》中的诗句“云在青天水在瓶”为题给学生作文,学生从“束缚与自由”的关系阐释自己的认识,有儒释两家的哲学味道,没想到好句子、好段落、好文章纷出。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课程”是我们使用多而定义差的概念 “课程”定义繁多,流派林立,摆得上台面的少说可以伸出两手。不同时期从教育的不同元素解说,定义说法不 一,但是演进是确定,趋同也是确定的。 对“课程”认识发展过程追究很有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改革的轨迹。 最早是“跑道说”。课程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 在中国正式论述课程的是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朱子全书・论学》),朱熹所谓的“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称“学程”则更为准确。 英语世界的“课程”(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跑道”(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这与朱老夫子异曲同工,“课程”即“学程”。 其次是“奔跑说”。课程就是为学生设计的教学程序及方法。 “currere”的动词性是指“奔跑”,将“课程”放在个体“奔跑”的独特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强调学生与教师意义,“学程”变为“教程”。 有了跑道,有了奔跑者,有了奔跑方法,还应该有教育奔跑者奔跑的目标、安排与手段。 于是有了“总和说”。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沿着这一思路,课程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这成了今天最普遍的说法。中外词典上都这么说。 教育还在发展,课程认识还在进步,就有了更多的说法: “计划说”――课程是规定期限内循序获得的知识和训练,以求达到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 “进程说”――课程是指一定的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 “过程说”――课程是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划及过程。 “媒体说”――课程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 当然也有综合上述各种说法的: 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是我们使用多而定义差的概念。 教材开发的新资源“课堂文化生成” 诸多的解说,漫长的历史,要我们教师弄清“课程”研究的脉络、概念的区别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课程概念的混乱造成教学行为的混乱。 上述各种说法无外乎是从教学的“教师、教材、学生、方法”四个静态要素讲求概念解释的。四个静态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六种动态变化:教师和学生和教材和方法、学生和教材和方法、教材和方法。关键在于强调哪个要素,哪种变化,哪一个最经济,哪一个最根本,哪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目前教育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怎样改革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喊得最多,做得最多,同时又是最难做、最不知道怎么做、做得最不满意的地方。 以“奔跑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新课改,最有价值的改革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四要素“教师与学生”是最大的资源,是活的、能动的、能再生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又是自身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 教材不是课程,教材是资源,已有的教学方法也是资源。“教材与方法”的研究与运用亦是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有浅度使用与深度开发的区别。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甚至多次开发,表现对教材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这是课程改革的理想境界,也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对于这一点我们常常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 教材开发利用的结果应该表现为“课堂文化生成”。“课堂文化生成”的是新的资源,无形的经验与有形的资料。 “课堂文化生成”的追求 课程是必须执行的计划,不是可有可无的任务。 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是师生共同获取的生命感悟,是基于教材,出于教材,胜于教材的“课堂文化生成”。 在这一点上,就生命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来看,师生一样的,教师的作用可能仅仅在于经验的领先。 教师的经验还在于找到教材与学生水平的结合点,用活教材,追求“课堂文化生成”。 “课堂文化生成”要求教师的阅历与水平,理论上应该是谁都能够做到的,但是就目前教学的传统习惯与师徒相承的情况来看,需要觉悟者引领者脚踏实地地探索,摆脱现行为考试做题目的教学模式。 “课堂文化生成”好像虚空,其实简单,问三个问题即可知道:你的课堂给学生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吗?你的课堂是少数人积极还是多数人参与?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吗? “课堂文化生成”更直接更显性的表现,就是看学生作业、作文的发展与进步。 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布置作业、布置作文,是需要教师观念转变与做法探索的。 把语文教师当作职业饭碗,就不会思考研究师生生命成长的意义与价值。 把三年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高考的分数,就不会思考研究从学生生命成长角度布置作业。 把作业当作重复与记忆手段,就不可能有对作业意义价值的思考与研究。 作业、作文是思想生命成长的纪录。 《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文化生成” 新课改的重要突破是选修课程。涉及到语文学科有了选修教材。 与“课程”定义解说多相比“选修课程”的解说又特别少。 “课程”落实到实际就是“课”,选修课与必修课应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由于选修课的目标旨趣、任务功能、途径和方法乃至考核评价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直接将必修课教学的做法简单移入选修课教学中,应深入研究选修课教学的特殊性。选修课,从目标看,要侧重拓展学科视野;从功能看,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内容看,要有弹性与跨度;从方法看,须非线性的跨越跃进。区分是相对的,与必修课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则是绝对的,不过,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功能仍有区别,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混同二者的差别。 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与传统的教法大致一样,从“教参”与“辞典”中摘些解说,这是对教材资源的使用,没有开发。 串讲作家作品,点评风格品味,这是对教材资源的使用,没有开发。 教学生背一些名句,做一些鉴赏,为高考做一些储备,这是对教材资源的使用,没有开发。 寻根溯源,寻找唐诗宋词成为艺术高峰的原因,继承其长,读什么写什么,思想的吸纳、生命的成长与自己的表达同时进行,一致起来,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另一条出路,可能是一条光明大道。 “读什么写什么”不是新东西,“读写结合”即是。不知什么原因,现在说的人少,做的人更少。现在写作教学追求面向火热的生活,这话源于“延安文艺座谈会”。不是说面向生活不对,是对“生活”外延认识的不完整。学生生活的实际就是阅读,阅读是获得前人有效经验的最佳途径,不能把阅读的意义狭隘执行为阅读考试,不能将实践及经验成长的价值置之度外。对现实生活缺少历史经验的解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茫然冷漠,如何写出真实的生活呢?话再说回来,我们的教师对改革三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几个能说得清的呢?不能吹尽狂沙,又如何“始见金”呢?说毛病发牢骚谁不会呢?不能“始见金”那种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呢?不是不能说,是不会说,说不了罢了。 “写什么”的过程是继承吸纳,其成果是“课堂文化生成”新资料(作业或作文),这是师生共享的新资源。 “读什么”的资源要开发,“写什么”的资源同样要开发,“写什么”的作业是需要教师动脑子开发的资源。这一资源要从学生写作发展角度来开发。《唐诗宋词选读》给了我们什么,我的学生需要什么,选词、造句、谋篇、意境、审美、作家、作品都可以一试。
写什么是对读什么的文化与心理的重新解读。 “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同样需要“课堂文化生成”。 结构形式与材料 鸟巢、水立方成了北京奥运的标志性建筑。材料还是那么些材料,结构形式变了,就不一样了。结构形式成了标志性建筑的重要因素。 唐诗宋词元曲都是锤炼结构形式与锻炼文字(材料)的大好范本。 唐诗的结构形式就近体诗而言只绝律二种,句数、字数、用韵、平仄、对仗都已经规定死了,“起承转合”已经极精致了,也就是说在诗歌的结构形式上诗人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那么,是什么让唐诗辉煌了千年?毋庸置疑是材料。唐代诗人们创造了并认可了唐诗的结构形式,不再指责、不再埋怨,乖乖地只玩材料,玩出惊世骇俗,玩出艺术顶峰,真了不得!当时肯定有人对结构形式的死板束缚谩骂指责,可惜“狂沙吹尽”,不留痕迹了。 “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翠微”一词何等了得,不说“半山腰”,不说“山林翠”,将人、地、色、情、趣、味融为一体,还有比“翠微”好的词吗?虚词亦毫不逊色,“菊花须插满头归”一“须”字强求与无奈情感全出,这是何等的经济,何等的力度! 这就让我想起,王羲之的“群贤毕至”,李白的“浮生若梦”,苏东坡的“清风徐来”,今天的炎黄子孙只要读书识字,没有谁背不出来。可以想见,他们同时的许多谠言伟论随社会风潮过去亦随即被人们遗忘;可以想见,王、李、苏的词语千年不朽,是因为这些词语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文明的境界。 无数诗人对诗歌“建筑材料”的推敲、体验、研究,构成了唐诗的伟大与辉煌。 我们今天依然要在“建筑材料”上下工夫,这是继承先进经验。 唐五代诗人们对“词”的表现形式的追求实质是在打破诗的束缚。 宋元以后诗人们玩的就是结构形式,宋词元曲结构形式千变万化,词牌曲牌不重叠的就有数千种,当然是音乐的功劳,乐曲创造的依然是对结构形式追求与创造,诗人们的天地大了,尽管还有清规戒律,可是自由度大了。正是有了另一块需要开发的天地,宋词与元曲才恢宏起来。 不必说韵律平仄严格要求,不必说小令长调结构变化,也不必说小令长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复杂情感,单就是词曲造句结构形式的多变纷呈,就让人目不暇接。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苏轼《定风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黄庭坚《清平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变化,真是叫绝。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也。 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正文其实不过十四字:“我是一粒铜豌豆,钻入千层锦套头”,结果因音乐反复,凑出好多生动的衬字:“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教你钻入他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元曲的“衬字”反映的是句子结构形式的变化,表现的是复杂多变的感情,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恰好凑出那一串打不散的金句子。 现代学生不研究造句的结构与材料,如何有耐人寻味好文章。 诗词中的文与白 读唐德刚,读董桥,总可以在他们文章背后读到文言的底子。唐德刚不用说博古通今,有过精细的文言训练;要知道董桥也是经历过十多年用唐诗宋词造句修炼的。难怪内地散文高手多有不及。 五四以后白话文运动已经成功,但是我总觉得没有文言的底子,白话很难精到。 有时真的不必要那么泾渭分明。文言与白话在诗词中有时也是很难分得明白的。“花间一壶酒”“泪眼问花花不语”不就是今天说法吗?真的“白”到家了。 唐诗宋词元曲的出现、发展是士大夫精英文化逐渐世俗化、平民化的表现。语言的直白、口语化成了诗人们的刻意追求。 京剧《卖水》唱词:“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儿香?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口点胭脂是什么花红?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你能说这样的诗句不是原生态口语,真的没有雕琢吗?不着痕迹罢了。 律绝自然是文的多,却也不乏可以化入白话文骨子里的词汇。旧词曲第一好处是长话短说,这是学写短文的他山之石。第二个好处是词汇典雅,借以用在白话文中,可以营造意境。当然,“诗的语言”恰当处偶尔一试,自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如果通篇“雅得一塌糊涂”,在如今的强势白话语境下,难得合群。 隔与不隔 王国维先生曾说周邦彦“穷极工巧”,究其周邦彦穷极工巧的原因很有意思。词是用来唱的,不动听自然不能流传,周邦彦追求字词的语调平仄与音乐音色的和谐,选词造句非常苛刻,在词的意境与音乐表现意境上力求统一,用心如此,再要追求通畅深远,几乎不可能。人们批评其刻意雕琢“意趣不高”,也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了。诗句“隔”自然就很难“白”。景“隔”与情“隔”皆由言辞的“隔”造成的。那些读起来上口、景致如在眼前的句子更容易打动人心。周邦彦“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还是不“隔”的,要不一世文才就要埋没在音律之中了。 不隔者,望之即明;隔者,思之方见。“不隔”之句如青莲随风,摇曳生姿,读之心生好感;“隔”之句,如非极工致精巧,就是逞才炫技,很容易让人生厌。 没有不雕琢语言。“不隔”之句妙在明白自然,意欲清新自然反露了刻意雕琢之痕,则是败笔。 高中生作文要写得活泼写得有风致,多读词比多读诗管用,多读曲比多读词济事,显然词曲要“白”得多,“不隔”得多。 景情和“时空” 学生习诗,分析“景语”已感吃力,全然没有画面感,要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则更觉困难,没有画面哪来情感呢?不明白景情关系如何赏诗呢?学生除了生活阅历原因缺少画面感外,还与画面本身的“隔”与跳跃有关。景与情不是孤立存在画面的,景与情要放在时空里才发生作用。例如,要学生分析李清照《醉花阴》的画面是不困难的,画面一孤立,情就难以分析,《醉花阴》的景情与时空巧妙结合才构成“音、境、意皆美”的好诗。 教学时我要求分析这首词时间安排的特色,学生把“景情”“空间”丢在一边,孤立分析时间,结果一头雾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经共同研究得出: 1. 写了重阳佳节一整天的时间:以早晨、黄昏、半夜的景象、情感、活动为内容,表达愁苦心情。 2. 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表达愁苦心情:从室内写起,再写到室外,最后又回室内,写愁苦充满时间与空间。 3. 时间与景物相结合表达愁苦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既是写景又表清晨更表愁苦情,“瑞脑销金兽”既是写景又表时间长再表愁苦情,“半夜凉初透”亦如此。 4. 点面结合表达愁苦心情:上片安排时间是从“永昼”到“半夜”一整天,下片详写“黄昏后”把酒赏菊的特定场景。 这样的讨论、板书,详细记录讨论结果,对学生把握赏析诗歌的“景情”与“时空”关系很有好处。 真与直白 什么事情一概念化,变得简单而麻烦大了。宋词用“豪放”“婉约”一套,深潜其中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因概念化而变得粗糙。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得真,写得细。
既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在于惜花之真情,不忍亲见又想探之究竟。“真”是笔端流露的不加掩饰的真情,文字的“真”反映的是内心的“真”,心里不相信的事能不写就不写,此乃文字求“真”的法门。 省略“试问”后可能有的一大段对话,细到只留一个结果。说“细”是指思致缜密,小处用心,着墨不多,而效果极佳。历来文章大家都很看重这样的文字。纠正卷帘人的“应是绿肥红瘦”非常直白,有嬉笑,也有嗔怪。 “细”和“真”往往紧密相连,这是“直白”本真。 齐白石老人在一幅扇面上画了一簇青翠的水仙,题款是:“板桥老人有‘楼上佳人架上书,烛光微冷月来初,偷开秀帐看云鬓’句,余戏为更‘看云鬓’三字为‘加鸳被’承‘烛光微冷’,如何?余自谓多事!” 白石老人改的是郑板桥《怀扬州旧居》中的诗句,白石老人看得“细”,情比板桥“真”的多了,除了音韵相承之外,还有了板桥所没有的真切、怜惜。“看云鬓”的直白与“加鸳被”的直白不可同日而语。 徐志摩当年也仿写过曲子小词:“瓜子嗑了三十个,红纸包好藏在锦盒,叫丫鬟送与我那情郎哥。对他说:个个都是奴家亲口嗑――红的是胭脂,湿的是吐沫,都吃了,管保他的相思病儿全好却,管保他的相思病儿全好却!”这样的“直白”是医治相思病的良药。 诗词本含世象,摊开来闲适、优雅、悠闲、率真气质全在里头,骗不了人。 细腻与粗犷,重彩与白描,隐讳与直白,人的复杂感情岂是几个概念就能解释得了的。 仿词造句 王国维先生在评判诗词优劣时对“情景辞”说了三条法则:“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意在说直白之话,造“不隔”之句。 试着让学生用《江城子》半阕结构造句,很有意思。 学生将晏殊的《破阵子》改写成“桑林茂密绿成行。采蚕桑。忆梦乡。新社清明、踏青识春光。纵使相逢人不识,笑满面,斗草忙”。 将晏几道的《临江仙》改写成“楼台高锁幕低垂。人落泪。燕双飞。思念小,夜夜不能寐。琵琶弦上说相思,明月在,彩云归”。 将张先的《天仙子》改写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愁未醒,送春春去、往事空记省,云破月来花弄影,落花红,应满径”。 更有甚者干脆写成“水秀山青风拂裳,花芬芳,人向往,五月十二、瞬间化凄凉,地动山摇信心强,全中国,救一方”。 王国维先生说:“古体诗难学而易工。”“仿词造句”也就是追求个“易工”吧。 让学生知道“文”与“白”、“隔”与“不隔”是怎么回事也就够了。 以诗句命作文题 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命题,山东以“春来草自青”命题,在15份试卷中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这两个命题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高考作文题这具玩偶一直被一根无形的线提着,成为不可打破的惯例,这根无形的线也一直提着高中作文教学。三年几乎浇灌在一个模子里。教什么,不管,只要能考就行;写什么,不管,只要能得切入分就行。 从唐诗宋词里选题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思考呢? 我试着命了如下几个题: “琵琶弦上说相思”是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唐代诗人李翱在《赠药山高僧惟俨》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是李煜《乌夜啼》中的诗句,请根据你读出的意境或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想在月考时试试,结果没人同意。 网上一度流传的法国和新加坡的高考作文题,好像我们只有羡慕的份。我又试着命了两个题,献丑如下: 1. 解释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关“逍遥”的论述。 2.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记叙或评论。 高考不能接受这样的作文题吗?练了这些作文题高考就不合要求吗?我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试着用唐诗人李翱的《赠药山高僧惟俨》中的诗句“云在青天水在瓶”为题给学生作文,学生从“束缚与自由”的关系阐释自己的认识,有儒释两家的哲学味道,没想到好句子、好段落、好文章纷出。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