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 第16期中国给水排水Vo.l25No.16
2009年8月CHINAWATER&WASTEWATERAug.2009
生物活性炭滤池初期运行效果评价
尢志磊, 陈玲瑚, 蒋福春
(苏州市自来水公司,江苏苏州215002)
摘 要: 结合相城水厂活性炭滤池的初期投运过程,研究了生物膜的自然生长情况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比气、水反冲和单水冲两种模式的实际效果,探讨了不同冲洗方式对生物膜恢复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偏低和较好的水质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炭粒表面的自然挂膜速度,生物膜一旦有效形成,可在常规净水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氨氮、耗氧量和TOC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切实保证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 关键词: 活性炭; 生物膜; 自然挂膜; 生物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9)16-0093-04
EvaluationonInitialOperationEffectofBiologicalActivatedCarbonFilter
YOUZh-ile,i CHENLing-hu, JIANGFu-chun
(SuzhouWaterSupplyCompany,Suzhou215002,China)
Abstract: ThenaturalgrowthofbiofilmaswellasitsremovaleffectontheorganicpollutantswerestudiedduringtheinitialoperationofactivatedcarbonfilterinXiangchengWaterworks.Acomparisonbe-tweentwokindsofbackwashingtype,socalledairpluswatertypeandwateralonetype,wascarriedouttoinvestigatetheirinfluenceontherecoveryofbiofilm.Theresultsindicatethatlowtemperatureandbe-tterwaterqualitycanslowdownthenaturalgrowthofbiofilmtoacertainexten.tBasedontheconvention-alwatertreatmentprocesses,theformedbiofilmishelpfulinremovalofammonianitrogen,CODandtotalorganiccarbon(TOC),whichensuresthebiostabilityofthefinishedwater.
Keywords: activatedcarbon; biofilm; naturalbiofilmformation; biostability 活性炭吸附主要用于深度处理工艺,自从饮用水中发现三氯甲烷以来,采用活性炭吸附降低水中的TOC总量变得更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太湖周
边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氮磷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湖体,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针对太湖微污染水源水质的特性,苏州市相城水厂在常规净水工艺的基础上,加设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只要供氧充分,炭床中的好氧菌就会通过降解所吸附的低分子有机物而大量繁殖,这样就在活性炭表面生长出了生物膜,该生物膜具有氧化降解和生物吸
[2]
附的双重作用。
笔者主要分析炭滤池从初期投运至冲洗完成,炭层表面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氨氮和耗氧量的
[1]
去除效果,并对不同冲洗模式下的冲洗效果和生物膜成长、恢复情况进行了跟踪,希望借此深入摸索炭粒表面生物挂膜情况的评价机制,进一步积累活性炭滤池的工艺管理经验。
1 净水工艺
试验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水厂一期设计供水能力为30@10m/d,目
43
前供水量为(20~22)@10m/d。臭氧)活性炭工艺自2008年3月开始正式投运,一方面提高了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从而为活性炭表面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条件。生物膜的成熟,尤其是对于初次投运的炭滤池,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实践表明:
4
3
第25卷 第16期
中国给水排水
www.watergasheat.com
炭粒表面生物膜的形成速度主要取决于原水水质和
水温。
活死亡的微生物不断累积,附着在炭粒表面的生物
量逐渐增多。对南北10组滤池的跟踪对比表明:炭
滤池投运的第一个月内,附着在炭粒上的生物量指标变化较大,主要受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程度的影响。
图1 相城水厂净水工艺流程
Fig.1 FlowchartofwatertreatmentprocessinXiangcheng
Waterworks
图2 生物挂膜指标曲线Fig.2 Curveofbiofilmformation
2 原水水质及检测方法211 原水水质
在炭滤池投运初期,原水总体呈低温、低浊的特性,CODMn也处于较低水平,进厂水水质见表1。
表1 原水平均水质Tab.1 Rawwaterquality
pH(mg#(mg#嗅和味
eNTU倍
L-1)L-1)15
34
7.6250.34
肉眼可见物
312 生物膜净水效果比较
实践表明:生物膜形成初期(约一周)对氨氮和耗氧量的去除效果并不十分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活性炭通过大量吸附水中有机物,为附着在其上的微生物提供养料,同时微生物经新陈代谢作用向水中排放有机物。微生物的不断积累使得生物膜的形成效果渐趋平稳,反过来促进了其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此外,水中氨氮还可被微生物转化为硝酸盐,在降低水中NH3-N浓度的同时,减少了后氯化的投药量,进而降低了三卤甲烷的生成量。
炭滤池对部分指标的去除效果见图3。
2.98212 检测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定期对滤前、滤后主要水质指标进行跟踪化验,以便评估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和工艺
处理效果。其中,耗氧量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
UV254和TOC均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脱氢酶活性和生物量指标分别采用TF定量分析法和脂磷法
[3]
检测。
3 结果及分析311 生物挂膜情况
通过定期检测炭样的脱氢酶活性和生物量指标,对滤池投运后的挂膜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分析周期为自投运后第7天至滤池首次冲洗前。生物挂膜指标曲线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在供氧充分的前提下,从滤池运行后第7天开始,活性炭表面即出现明显的生物活性,其间虽受原水氨氮浓度突变等影响,但表征炭上活性生物量的脱氢酶活性指标基本保持稳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在发挥生物降解作用的同时,失
图3 炭滤池部分指标去除效果曲线
Fig.3 Removaleffectofsomewaterqualityindexesin
activatedcarbonfilter
在实际生产中还发现,当生物膜有效形成后,即便原水氨氮和有机物含量突然升高,炭滤池对氨氮和UV254的去除效果也能明显提高,可见其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313 不同冲洗方式对生物膜恢复效果的影响
因长有生物膜的活性炭体积质量小、气水同时
www.watergasheat.com尢志磊,等:生物活性炭滤池初期运行效果评价第25卷 第16期
反冲洗的控制要求高,故采用两段式气水联合反冲洗,即先排水至炭床表面下10cm处,然后通入压缩
[4]
空气反洗,停气后再用水反冲。相城水厂炭滤池设计冲洗周期为5~7d,设计气冲强度为55m/(m#h),水冲强度为25m/(m#h)。考虑到炭滤池投运后的初次反冲洗效果对附着在其上的生物膜影响很大,兼顾炭滤池的进水水质情况,选择在其投运40d后进行初次反冲洗,一半滤池采用气水反冲,另一半采用单水冲,最终以滤池冲洗水浊度[15NTU作为工艺控制标准。不同冲洗模式下的冲洗效果分别见表2、3。
表2 先气冲5min,再双泵水冲的冲洗效果Tab.2 Backflushingprogram:firstlyairfor5minutes,then
waterbytwopumps
水冲历时/min冲洗水浊度/NTU
2
4
621.3
8.513.7
913.8
2
3
2
3
到了积极作用,但强度偏小,随着生物膜附着效果的逐步稳固和测量仪表的逐步完善,
后续冲洗时存在
通过增开鼓风机提高气冲强度的可能。双泵水冲时,实际冲洗强度为22.82m/(m#h),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314 冲洗后的生物膜恢复情况
对初次冲洗后的炭样化验分析表明:上述两种冲洗模式均不会对附着在炭床上的生物膜造成不利影响,经气水反冲后的炭滤池,生物膜能更快地恢复到冲洗前的状态,对失活微生物的冲刷效果更为彻底,有利于生物膜的及时更新,其对氨氮、TOC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见图4。
3
2
33.832.7
表3 单台水泵冲洗4min后,启动第二台水泵的冲洗效果Tab.3 Backflushingprogram:firstlywaterbyasinglepump
for4minutes,thenwaterbysecondpump
两台水泵冲洗历时/min4冲洗水浊度/NTU
6
8
10
12
14
5635.821.116.814.512.5
图4 初次冲洗后对部分指标的去除效果Fig.4 Removaleffectofsomewaterqualityindexesafter
firstbackflushing
对比表2和表3可知,双泵水冲后冲洗水浊度迅速升高,然后随冲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水冲强度高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和拖拽
[4]
力,更好地促使炭、水以及炭粒间的摩擦碰撞。相比而言,气水反冲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气流通过炭床时形成的剪切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擦洗炭粒表层杂质,还能对深嵌于炭粒孔隙间的失活生物膜和杂质起到很好的冲刷效果,有利于下一运行周期中生物膜的快速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采用单水冲方式最终也能达到冲洗水浊度[15NTU的工艺控制要求,但经长时间运行,特别是在滤池出现局部板结的情况下,单水冲方式不足以有效冲刷嵌入炭粒孔隙间的失活生物膜;后续的采样分析数据也表明,虽然不同冲洗模式下活性炭的脱氢酶活性指标大致接近,但经气水反冲后的活性炭生物量指标明显小于后者。
为防止冲洗过程中出现生物膜脱落或跑炭现象,初次反冲时对冲洗强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气冲阶段仅开启一台鼓风机,以确保气流经过炭床时产生的持续性剪切力不会破坏新形成的生物膜。从现场情况来看,单台鼓风机气冲虽对冲洗效果起
图4表明,经初次冲洗后,活性炭滤池对氨氮和UV254的去除效果在2d后即恢复到了冲洗前的水平,对耗氧量和总有机碳的去除效果则需10d左右才能恢复。
经3~4个运行周期后,随着炭床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效果逐渐稳定,冲洗后的活性炭滤池恢复到冲洗前对耗氧量和总有机碳去除效果的时间可缩短至5~7d。
4 结论
¹ 在供氧充分的条件下,影响活性炭表面生物膜形成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水温和水质。当水温\25e时,硝化菌的生长繁殖最快,有利于加快生物膜的形成速度;投运初期,进水有机物含量较高可为炭床表面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有效促进其新陈代谢作用。
º 当炭床上生物膜基本形成后,表征活性生物量的脱氢酶活性指标能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但生物总量会随滤池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第25卷 第16期
中国给水排水
参考文献:
www.watergasheat.com
累积效果与微生物繁殖速度有关。
» 通过活性炭滤池的生物降解作用,可在常
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原水水质发生突变时,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保证出水水质。
¼ 气水反冲效果优于单水冲方式,原因在于较大的紊流气体能够预先冲松滤层,为有效冲刷吸附于炭粒孔隙间的失活生物膜奠定基础,促进生物膜的更新作用;同时还能大大节约冲洗水量,降低制水成本。
[1] 王占生,刘文君.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张林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4.
[3] 于鑫,张晓健,王占生.饮用水生物处理中生物量的脂
磷法测定[J].给水排水,2002,28(5):1-5.
[4] 孙昕,张金松,葛旭,等.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
式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2):14-17.
电话:(0512)65802093 [1**********]E-mail:[email protected]收稿日期:2008-12-25
(上接第92页)4 结语
对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反冲洗强度不够、滤池反冲洗周期延长、反冲洗不彻底等因素都会影响曝气生物滤池的功能,甚至发生滤料板结现象。因此,滤池的及时有效反冲洗是保持其稳定运行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和滤池运行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反冲洗的时间和强度,提高反冲洗的清洗效果,从
根本上预防滤料板结的发生。参考文献:
[1] 郑俊,吴浩汀.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电话:(024)22818330E-mail:[email protected]收稿日期:2009-02-
25
第25卷 第16期中国给水排水Vo.l25No.16
2009年8月CHINAWATER&WASTEWATERAug.2009
生物活性炭滤池初期运行效果评价
尢志磊, 陈玲瑚, 蒋福春
(苏州市自来水公司,江苏苏州215002)
摘 要: 结合相城水厂活性炭滤池的初期投运过程,研究了生物膜的自然生长情况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比气、水反冲和单水冲两种模式的实际效果,探讨了不同冲洗方式对生物膜恢复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偏低和较好的水质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炭粒表面的自然挂膜速度,生物膜一旦有效形成,可在常规净水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氨氮、耗氧量和TOC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切实保证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 关键词: 活性炭; 生物膜; 自然挂膜; 生物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9)16-0093-04
EvaluationonInitialOperationEffectofBiologicalActivatedCarbonFilter
YOUZh-ile,i CHENLing-hu, JIANGFu-chun
(SuzhouWaterSupplyCompany,Suzhou215002,China)
Abstract: ThenaturalgrowthofbiofilmaswellasitsremovaleffectontheorganicpollutantswerestudiedduringtheinitialoperationofactivatedcarbonfilterinXiangchengWaterworks.Acomparisonbe-tweentwokindsofbackwashingtype,socalledairpluswatertypeandwateralonetype,wascarriedouttoinvestigatetheirinfluenceontherecoveryofbiofilm.Theresultsindicatethatlowtemperatureandbe-tterwaterqualitycanslowdownthenaturalgrowthofbiofilmtoacertainexten.tBasedontheconvention-alwatertreatmentprocesses,theformedbiofilmishelpfulinremovalofammonianitrogen,CODandtotalorganiccarbon(TOC),whichensuresthebiostabilityofthefinishedwater.
Keywords: activatedcarbon; biofilm; naturalbiofilmformation; biostability 活性炭吸附主要用于深度处理工艺,自从饮用水中发现三氯甲烷以来,采用活性炭吸附降低水中的TOC总量变得更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太湖周
边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氮磷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湖体,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针对太湖微污染水源水质的特性,苏州市相城水厂在常规净水工艺的基础上,加设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只要供氧充分,炭床中的好氧菌就会通过降解所吸附的低分子有机物而大量繁殖,这样就在活性炭表面生长出了生物膜,该生物膜具有氧化降解和生物吸
[2]
附的双重作用。
笔者主要分析炭滤池从初期投运至冲洗完成,炭层表面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氨氮和耗氧量的
[1]
去除效果,并对不同冲洗模式下的冲洗效果和生物膜成长、恢复情况进行了跟踪,希望借此深入摸索炭粒表面生物挂膜情况的评价机制,进一步积累活性炭滤池的工艺管理经验。
1 净水工艺
试验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水厂一期设计供水能力为30@10m/d,目
43
前供水量为(20~22)@10m/d。臭氧)活性炭工艺自2008年3月开始正式投运,一方面提高了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从而为活性炭表面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条件。生物膜的成熟,尤其是对于初次投运的炭滤池,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实践表明:
4
3
第25卷 第16期
中国给水排水
www.watergasheat.com
炭粒表面生物膜的形成速度主要取决于原水水质和
水温。
活死亡的微生物不断累积,附着在炭粒表面的生物
量逐渐增多。对南北10组滤池的跟踪对比表明:炭
滤池投运的第一个月内,附着在炭粒上的生物量指标变化较大,主要受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程度的影响。
图1 相城水厂净水工艺流程
Fig.1 FlowchartofwatertreatmentprocessinXiangcheng
Waterworks
图2 生物挂膜指标曲线Fig.2 Curveofbiofilmformation
2 原水水质及检测方法211 原水水质
在炭滤池投运初期,原水总体呈低温、低浊的特性,CODMn也处于较低水平,进厂水水质见表1。
表1 原水平均水质Tab.1 Rawwaterquality
pH(mg#(mg#嗅和味
eNTU倍
L-1)L-1)15
34
7.6250.34
肉眼可见物
312 生物膜净水效果比较
实践表明:生物膜形成初期(约一周)对氨氮和耗氧量的去除效果并不十分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活性炭通过大量吸附水中有机物,为附着在其上的微生物提供养料,同时微生物经新陈代谢作用向水中排放有机物。微生物的不断积累使得生物膜的形成效果渐趋平稳,反过来促进了其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此外,水中氨氮还可被微生物转化为硝酸盐,在降低水中NH3-N浓度的同时,减少了后氯化的投药量,进而降低了三卤甲烷的生成量。
炭滤池对部分指标的去除效果见图3。
2.98212 检测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定期对滤前、滤后主要水质指标进行跟踪化验,以便评估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和工艺
处理效果。其中,耗氧量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
UV254和TOC均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脱氢酶活性和生物量指标分别采用TF定量分析法和脂磷法
[3]
检测。
3 结果及分析311 生物挂膜情况
通过定期检测炭样的脱氢酶活性和生物量指标,对滤池投运后的挂膜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分析周期为自投运后第7天至滤池首次冲洗前。生物挂膜指标曲线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在供氧充分的前提下,从滤池运行后第7天开始,活性炭表面即出现明显的生物活性,其间虽受原水氨氮浓度突变等影响,但表征炭上活性生物量的脱氢酶活性指标基本保持稳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在发挥生物降解作用的同时,失
图3 炭滤池部分指标去除效果曲线
Fig.3 Removaleffectofsomewaterqualityindexesin
activatedcarbonfilter
在实际生产中还发现,当生物膜有效形成后,即便原水氨氮和有机物含量突然升高,炭滤池对氨氮和UV254的去除效果也能明显提高,可见其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313 不同冲洗方式对生物膜恢复效果的影响
因长有生物膜的活性炭体积质量小、气水同时
www.watergasheat.com尢志磊,等:生物活性炭滤池初期运行效果评价第25卷 第16期
反冲洗的控制要求高,故采用两段式气水联合反冲洗,即先排水至炭床表面下10cm处,然后通入压缩
[4]
空气反洗,停气后再用水反冲。相城水厂炭滤池设计冲洗周期为5~7d,设计气冲强度为55m/(m#h),水冲强度为25m/(m#h)。考虑到炭滤池投运后的初次反冲洗效果对附着在其上的生物膜影响很大,兼顾炭滤池的进水水质情况,选择在其投运40d后进行初次反冲洗,一半滤池采用气水反冲,另一半采用单水冲,最终以滤池冲洗水浊度[15NTU作为工艺控制标准。不同冲洗模式下的冲洗效果分别见表2、3。
表2 先气冲5min,再双泵水冲的冲洗效果Tab.2 Backflushingprogram:firstlyairfor5minutes,then
waterbytwopumps
水冲历时/min冲洗水浊度/NTU
2
4
621.3
8.513.7
913.8
2
3
2
3
到了积极作用,但强度偏小,随着生物膜附着效果的逐步稳固和测量仪表的逐步完善,
后续冲洗时存在
通过增开鼓风机提高气冲强度的可能。双泵水冲时,实际冲洗强度为22.82m/(m#h),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314 冲洗后的生物膜恢复情况
对初次冲洗后的炭样化验分析表明:上述两种冲洗模式均不会对附着在炭床上的生物膜造成不利影响,经气水反冲后的炭滤池,生物膜能更快地恢复到冲洗前的状态,对失活微生物的冲刷效果更为彻底,有利于生物膜的及时更新,其对氨氮、TOC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见图4。
3
2
33.832.7
表3 单台水泵冲洗4min后,启动第二台水泵的冲洗效果Tab.3 Backflushingprogram:firstlywaterbyasinglepump
for4minutes,thenwaterbysecondpump
两台水泵冲洗历时/min4冲洗水浊度/NTU
6
8
10
12
14
5635.821.116.814.512.5
图4 初次冲洗后对部分指标的去除效果Fig.4 Removaleffectofsomewaterqualityindexesafter
firstbackflushing
对比表2和表3可知,双泵水冲后冲洗水浊度迅速升高,然后随冲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水冲强度高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和拖拽
[4]
力,更好地促使炭、水以及炭粒间的摩擦碰撞。相比而言,气水反冲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气流通过炭床时形成的剪切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擦洗炭粒表层杂质,还能对深嵌于炭粒孔隙间的失活生物膜和杂质起到很好的冲刷效果,有利于下一运行周期中生物膜的快速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采用单水冲方式最终也能达到冲洗水浊度[15NTU的工艺控制要求,但经长时间运行,特别是在滤池出现局部板结的情况下,单水冲方式不足以有效冲刷嵌入炭粒孔隙间的失活生物膜;后续的采样分析数据也表明,虽然不同冲洗模式下活性炭的脱氢酶活性指标大致接近,但经气水反冲后的活性炭生物量指标明显小于后者。
为防止冲洗过程中出现生物膜脱落或跑炭现象,初次反冲时对冲洗强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气冲阶段仅开启一台鼓风机,以确保气流经过炭床时产生的持续性剪切力不会破坏新形成的生物膜。从现场情况来看,单台鼓风机气冲虽对冲洗效果起
图4表明,经初次冲洗后,活性炭滤池对氨氮和UV254的去除效果在2d后即恢复到了冲洗前的水平,对耗氧量和总有机碳的去除效果则需10d左右才能恢复。
经3~4个运行周期后,随着炭床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效果逐渐稳定,冲洗后的活性炭滤池恢复到冲洗前对耗氧量和总有机碳去除效果的时间可缩短至5~7d。
4 结论
¹ 在供氧充分的条件下,影响活性炭表面生物膜形成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水温和水质。当水温\25e时,硝化菌的生长繁殖最快,有利于加快生物膜的形成速度;投运初期,进水有机物含量较高可为炭床表面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有效促进其新陈代谢作用。
º 当炭床上生物膜基本形成后,表征活性生物量的脱氢酶活性指标能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但生物总量会随滤池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第25卷 第16期
中国给水排水
参考文献:
www.watergasheat.com
累积效果与微生物繁殖速度有关。
» 通过活性炭滤池的生物降解作用,可在常
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原水水质发生突变时,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保证出水水质。
¼ 气水反冲效果优于单水冲方式,原因在于较大的紊流气体能够预先冲松滤层,为有效冲刷吸附于炭粒孔隙间的失活生物膜奠定基础,促进生物膜的更新作用;同时还能大大节约冲洗水量,降低制水成本。
[1] 王占生,刘文君.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张林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4.
[3] 于鑫,张晓健,王占生.饮用水生物处理中生物量的脂
磷法测定[J].给水排水,2002,28(5):1-5.
[4] 孙昕,张金松,葛旭,等.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
式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2):14-17.
电话:(0512)65802093 [1**********]E-mail:[email protected]收稿日期:2008-12-25
(上接第92页)4 结语
对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反冲洗强度不够、滤池反冲洗周期延长、反冲洗不彻底等因素都会影响曝气生物滤池的功能,甚至发生滤料板结现象。因此,滤池的及时有效反冲洗是保持其稳定运行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和滤池运行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反冲洗的时间和强度,提高反冲洗的清洗效果,从
根本上预防滤料板结的发生。参考文献:
[1] 郑俊,吴浩汀.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电话:(024)22818330E-mail:[email protected]收稿日期:2009-0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