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磷安全技术说明书(2016最新)

修订日期:2016年1月6日 SDS编号:LDAJ-2016-01

产品名称:黄磷 版本:第三版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黄磷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us yellow

企 业 名 称 :云南宣威磷电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企业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羊场镇

邮 政 编 码 :0000002

公 司 电 话 :000000089

传 真 号 码 :000000094

企业应急电话:000000084

电子邮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技术说明书编码:LDAJ-2016-01 主 要 用 途 :用作特种火柴原料,以及用于磷酸、磷酸盐及农药、

信号弹等的制造。

限 制 用 途 :无资料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白色或浅黄色半透明性固体。质软,冷时性脆,见光色变深。接

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

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

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GHS危险性类别:

第4.2类 自燃物品

象形图编码:GHS02,GHS06,GHS05,GHS09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撞击、摩擦、振动有燃烧

爆炸危险;接触空气能自燃或干燥品久贮变质后能自燃;剧毒;有吸

湿性或易潮解。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避免吸入、食入,避免皮肤接触,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

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轻型防化服,戴耐酸碱

手套。

应急响应:

——隔离泄漏污染区,切断火源,消灭所有着火源,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

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碎的容器和泄露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水、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入金属容器并保

存于水或矿物油中。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湿的沙土覆盖。防止

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安全储存:

——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间。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应经常检查润湿剂干燥情况,必要时增加润湿剂。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废弃处置方法: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或回收再生提纯。

危险性综述:

本品属自燃物品,高毒,具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

侵入途径:

磷的粉尘、蒸气和烟雾通过呼吸道使人中毒。磷和磷的化合物也

可通过消化道或经皮肤吸收而使人中毒。(吸入/食入/皮肤吸收)

物理危险:

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

于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

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健康危害:

急性吸入中毒表现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

中毒性肺水肿等。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胃肠炎,甚至发生食

道、胃穿孔。数天后出现肝、肾损害。重者发生肝、肾功能衰竭等。

本品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中毒性肝

病、肾损害、急性溶血等,以致死亡。 环境危害:

燃烧或蒸发时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主要症状 :

急性吸入中毒表现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

中毒性肺水肿等。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胃肠炎,甚至发生食

道、胃穿孔。数天后出现肝、肾损害。重者发生肝、肾功能衰竭等。

本品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中毒性肝

病、肾损害、急性溶血等,以致死亡。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

症、消化功能絮乱、中毒性肝病。引起骨骼损害,尤以下颚骨显著,

后期出现下颚骨坏死及齿槽萎缩。

应急综述:

如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涂抹

2%~3%硝酸银灭磷火。就医;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

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如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如食入,

立即用2%硫酸铜洗胃,或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洗胃及导泻应

谨慎,防止胃肠穿孔或出血。就医,注意:用硫酸铜冲洗时需防止过

量铜吸收而致铜中毒。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涂抹

2%~3%硝酸银灭磷火。就近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近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近就医。

食入:立即用2%硫酸铜洗胃,或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洗

胃及导泻应谨慎,防止胃肠穿孔或出血。就医,注意:用硫酸铜冲洗

时需防止过量铜吸收而致铜中毒。

对保护施救者的要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或跨越泄漏物。穿上适当的

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碎的容器和泄露物。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剂:

雾状水、干粉、泡沫、湿消防沙等。

危险特性:

黄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

低于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

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对着火的黄磷应该用低压水或雾状

水扑救。高压水流冲击能使黄磷飞溅,导致灾害扩大。已熔融黄磷流

淌时,应该用泥土、沙袋等筑堤阻截并用雾状水冷却。对磷块和冷却

后凝固的黄磷应该用钳子夹到储水容器中。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装备: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

服。不要直接接触或跨越泄漏物。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碎

的容器和泄露物。 应急处置程序:

隔离泄漏污染区,切断火源,消灭所有着火源,限制出入。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水、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入金属容

器并保存于水或矿物油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湿

的沙土覆盖。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环境保护措施:

小量泄漏:用水、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于

水或矿物油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湿的沙土覆盖。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

泄漏燃烧过程中用雾状水灭火时会形成酸性水,该酸性水需用碱

性物质进行中和,避免造成次生灾害。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封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轻型防化

服,戴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间。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

应经常检查润湿剂干燥情况,必要时增加润湿剂。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MAC(mg/m3):0.03 PC-TWA(mg/m3):0.05

PC-STEL(mg/m3): 0.1 TLV-C(mg/m3):无资料

美国TVL-TWA :ACCLH 0.02mg/m3

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吸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

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 :

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密闭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实行就

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硫、氯酸盐。

燃烧性:易燃

避免接触的条件:空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人(女性)经口LDLo: 22 mg/kg,4600 ug/kg。

人经口 LDLo: 1400 ug/kg。

大鼠经口LD50: 3030 ug/kg。

小鼠经口LD50: 4820 ug/kg。

急性中毒可造成急性肝坏死。

亚急性毒性: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功能紊乱及骨骼损坏,尤以下

颚骨显著,肝、肾损坏。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功能紊乱及骨骼损害,尤其 是

下颌骨损害显著。长期接触元素磷的工人,开始消化不良、

身体虚弱、贫血、呼吸有大蒜味,后期出现黄胆症、粘膜

出血、尿蛋白等症状直至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肝、肾的破

坏极为严重。我国发现的元素磷慢性中毒以肝的病变比较

突出,抑制酶的生长。国外的结论是肝、肾、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多种症状并发、尤以肝肾的病变最为

突出。

腐蚀/刺激性: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皮肤刺激或腐蚀性: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性: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性: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致畸性:烧伤易致畸。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一次性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具有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黄磷进入哺乳动物体内后大部分仍以元素磷状态存在,

小部分被氧化为磷的低级氧化物循环于血液中,并逐渐代

谢为有机磷和无机磷酸盐。

非生物降解性:具有。

生物积累性:进入人体的无素磷大部分仍以原状贮存于骨 骼和肝脏

内,干扰细胞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功能。磷中毒

后,人体内磷的含量增高,而造成钙、磷酸盐与乳酸的排

出增加,从而导致骨骼缺钙。中毒的动物病理解剖可见肝、

肾和骨骼中的元素磷含量偏高。残留于人体的元素磷排出

缓慢,小部分以代谢物磷酸盐形式随尿、粪便、汗液排出,

也可能以元素磷形式由呼气与粪便中排出。但大部分仍残

留在人体内。水生生物能富集水体中的元素磷,鱼对元素

磷的富集系数至少20倍以上,甲壳类水生生物的富集倍

数甚至高达100倍以上。而鱼体内元素磷的排出速率据报

导为50%/5.3h。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焚烧时佩戴好口

罩、耐酸碱手套、防化服,在指定的地 点操作。注意环

境污染及生态中毒。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2001

UN编号:1381;2447(熔融) 包装标志:自燃物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上白下红);有毒品标志

(符号黑色,底色白色)。

包装类别:Ⅰ类包装 包装方法:金属容器包装,容器内有覆盖水密闭。 小开口钢桶(黄磷

顶面须用厚度为15厘米以上的水层覆盖);装入盛水的玻

璃瓶、塑料瓶或金属容器(用塑料瓶时必须再装入金属容

器内)。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严封后再装入坚固木

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中防止剧烈撞击,防止尖锐器物打击,保证运输

容器密闭,有充足的覆盖水。

铁路运输时若使用小开口钢桶包装,须经铁路局批准。运

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

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

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

溜放。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

输、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2014年8月3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4年12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改通过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

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

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2011年12月1日施行);

5、安全生产许可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

议通过);

6、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

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9、剧毒化学品目录(2015);

1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13年修订)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编写时间:二○一六年一月六日

编写部门:XXXXXXX安全环保科

数据审核单位:XXXXXXXX安全生产委员会

修改说明:本次修改为第三版,以后每五年变更一次,在此期间若发

生新的危害特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后的半年内,修改相应

的内容。

修订日期:2016年1月6日 SDS编号:LDAJ-2016-01

产品名称:黄磷 版本:第三版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黄磷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us yellow

企 业 名 称 :云南宣威磷电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企业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羊场镇

邮 政 编 码 :0000002

公 司 电 话 :000000089

传 真 号 码 :000000094

企业应急电话:000000084

电子邮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技术说明书编码:LDAJ-2016-01 主 要 用 途 :用作特种火柴原料,以及用于磷酸、磷酸盐及农药、

信号弹等的制造。

限 制 用 途 :无资料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白色或浅黄色半透明性固体。质软,冷时性脆,见光色变深。接

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

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

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GHS危险性类别:

第4.2类 自燃物品

象形图编码:GHS02,GHS06,GHS05,GHS09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撞击、摩擦、振动有燃烧

爆炸危险;接触空气能自燃或干燥品久贮变质后能自燃;剧毒;有吸

湿性或易潮解。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避免吸入、食入,避免皮肤接触,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

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轻型防化服,戴耐酸碱

手套。

应急响应:

——隔离泄漏污染区,切断火源,消灭所有着火源,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

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碎的容器和泄露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水、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入金属容器并保

存于水或矿物油中。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湿的沙土覆盖。防止

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安全储存:

——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间。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应经常检查润湿剂干燥情况,必要时增加润湿剂。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废弃处置方法: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或回收再生提纯。

危险性综述:

本品属自燃物品,高毒,具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

侵入途径:

磷的粉尘、蒸气和烟雾通过呼吸道使人中毒。磷和磷的化合物也

可通过消化道或经皮肤吸收而使人中毒。(吸入/食入/皮肤吸收)

物理危险:

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

于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

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健康危害:

急性吸入中毒表现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

中毒性肺水肿等。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胃肠炎,甚至发生食

道、胃穿孔。数天后出现肝、肾损害。重者发生肝、肾功能衰竭等。

本品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中毒性肝

病、肾损害、急性溶血等,以致死亡。 环境危害:

燃烧或蒸发时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主要症状 :

急性吸入中毒表现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

中毒性肺水肿等。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胃肠炎,甚至发生食

道、胃穿孔。数天后出现肝、肾损害。重者发生肝、肾功能衰竭等。

本品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中毒性肝

病、肾损害、急性溶血等,以致死亡。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

症、消化功能絮乱、中毒性肝病。引起骨骼损害,尤以下颚骨显著,

后期出现下颚骨坏死及齿槽萎缩。

应急综述:

如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涂抹

2%~3%硝酸银灭磷火。就医;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

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如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如食入,

立即用2%硫酸铜洗胃,或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洗胃及导泻应

谨慎,防止胃肠穿孔或出血。就医,注意:用硫酸铜冲洗时需防止过

量铜吸收而致铜中毒。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涂抹

2%~3%硝酸银灭磷火。就近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近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近就医。

食入:立即用2%硫酸铜洗胃,或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洗

胃及导泻应谨慎,防止胃肠穿孔或出血。就医,注意:用硫酸铜冲洗

时需防止过量铜吸收而致铜中毒。

对保护施救者的要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或跨越泄漏物。穿上适当的

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碎的容器和泄露物。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剂:

雾状水、干粉、泡沫、湿消防沙等。

危险特性:

黄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

低于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

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对着火的黄磷应该用低压水或雾状

水扑救。高压水流冲击能使黄磷飞溅,导致灾害扩大。已熔融黄磷流

淌时,应该用泥土、沙袋等筑堤阻截并用雾状水冷却。对磷块和冷却

后凝固的黄磷应该用钳子夹到储水容器中。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装备: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

服。不要直接接触或跨越泄漏物。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碎

的容器和泄露物。 应急处置程序:

隔离泄漏污染区,切断火源,消灭所有着火源,限制出入。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水、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入金属容

器并保存于水或矿物油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湿

的沙土覆盖。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环境保护措施:

小量泄漏:用水、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于

水或矿物油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湿的沙土覆盖。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

泄漏燃烧过程中用雾状水灭火时会形成酸性水,该酸性水需用碱

性物质进行中和,避免造成次生灾害。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封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轻型防化

服,戴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间。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

应经常检查润湿剂干燥情况,必要时增加润湿剂。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MAC(mg/m3):0.03 PC-TWA(mg/m3):0.05

PC-STEL(mg/m3): 0.1 TLV-C(mg/m3):无资料

美国TVL-TWA :ACCLH 0.02mg/m3

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吸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

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 :

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密闭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实行就

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硫、氯酸盐。

燃烧性:易燃

避免接触的条件:空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人(女性)经口LDLo: 22 mg/kg,4600 ug/kg。

人经口 LDLo: 1400 ug/kg。

大鼠经口LD50: 3030 ug/kg。

小鼠经口LD50: 4820 ug/kg。

急性中毒可造成急性肝坏死。

亚急性毒性: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功能紊乱及骨骼损坏,尤以下

颚骨显著,肝、肾损坏。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功能紊乱及骨骼损害,尤其 是

下颌骨损害显著。长期接触元素磷的工人,开始消化不良、

身体虚弱、贫血、呼吸有大蒜味,后期出现黄胆症、粘膜

出血、尿蛋白等症状直至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肝、肾的破

坏极为严重。我国发现的元素磷慢性中毒以肝的病变比较

突出,抑制酶的生长。国外的结论是肝、肾、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多种症状并发、尤以肝肾的病变最为

突出。

腐蚀/刺激性: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皮肤刺激或腐蚀性: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性: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性: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致畸性:烧伤易致畸。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一次性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具有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黄磷进入哺乳动物体内后大部分仍以元素磷状态存在,

小部分被氧化为磷的低级氧化物循环于血液中,并逐渐代

谢为有机磷和无机磷酸盐。

非生物降解性:具有。

生物积累性:进入人体的无素磷大部分仍以原状贮存于骨 骼和肝脏

内,干扰细胞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功能。磷中毒

后,人体内磷的含量增高,而造成钙、磷酸盐与乳酸的排

出增加,从而导致骨骼缺钙。中毒的动物病理解剖可见肝、

肾和骨骼中的元素磷含量偏高。残留于人体的元素磷排出

缓慢,小部分以代谢物磷酸盐形式随尿、粪便、汗液排出,

也可能以元素磷形式由呼气与粪便中排出。但大部分仍残

留在人体内。水生生物能富集水体中的元素磷,鱼对元素

磷的富集系数至少20倍以上,甲壳类水生生物的富集倍

数甚至高达100倍以上。而鱼体内元素磷的排出速率据报

导为50%/5.3h。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焚烧时佩戴好口

罩、耐酸碱手套、防化服,在指定的地 点操作。注意环

境污染及生态中毒。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2001

UN编号:1381;2447(熔融) 包装标志:自燃物品标志(符号黑色,底色上白下红);有毒品标志

(符号黑色,底色白色)。

包装类别:Ⅰ类包装 包装方法:金属容器包装,容器内有覆盖水密闭。 小开口钢桶(黄磷

顶面须用厚度为15厘米以上的水层覆盖);装入盛水的玻

璃瓶、塑料瓶或金属容器(用塑料瓶时必须再装入金属容

器内)。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严封后再装入坚固木

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中防止剧烈撞击,防止尖锐器物打击,保证运输

容器密闭,有充足的覆盖水。

铁路运输时若使用小开口钢桶包装,须经铁路局批准。运

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

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

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

溜放。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

输、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2014年8月3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4年12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改通过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

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

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2011年12月1日施行);

5、安全生产许可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

议通过);

6、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

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9、剧毒化学品目录(2015);

1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13年修订)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编写时间:二○一六年一月六日

编写部门:XXXXXXX安全环保科

数据审核单位:XXXXXXXX安全生产委员会

修改说明:本次修改为第三版,以后每五年变更一次,在此期间若发

生新的危害特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后的半年内,修改相应

的内容。


相关文章

  • 黄磷安全规程
  • 黄磷安全规程 (GBZ24784-2009) 目 录 目 录 ......................................................................................... ...查看


  • 2016年磷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磷化工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 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67290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 ...查看


  • 黄磷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11
  • 黄磷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 1 范围 本安全控制实施意见适用于四川省内电炉法生产黄磷的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意见.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查看


  • 黄磷包装标准
  • 黄磷包装 标准号:GB16473-1996 替代标准号:$False$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贵州省技术监督局.贵州省包装公司.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中心检验所.贵州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国际危险货物运输包装 ...查看


  • 贵州"十三五"磷化工发展规划的思考
  • 年第5期 SP&BMHRELATEDENGINEERING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1· 贵州"十三五"磷化工发展规划的思考 孙志立 (贵州省磷酸盐工业协会,贵州贵阳 550000) 摘 要:贵州拥有丰富的磷.煤资 ...查看


  • 重大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需内容
  • 三.项目产业化基础 3.1技术创新.生产和销售的能力 项目单位的技术创新:①氯气供应方法改进:原采用液氯钢瓶供应液氯汽化,本项目采用槽车运输.槽罐储存液氯,液氯经汽化后用管道输送到三氯化磷车间供生产使用. ②黄磷供给方案改进:原采用隔膜式计 ...查看


  • 银行授信申请书范本
  • 延安市中国银行吴起县支行客户授 信申请书 授 信 客 户: 吴起县金斗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送审 (经办) 单位: 延安市中国银行吴起县支行 资 料 上 报 日期: 2012年 月 日 授信基本情况 申请类别(打√): □(一)新授信客户 ...查看


  • 磷化生产安全作业指导书
  • 目 录 1 目的------------------------1 2 使用范围----------------------1 3 职责------------------------1 4 操作基本要求------------------ ...查看


  • 3. 国内磷化工产业情况
  • 我国磷化工产业状况 磷矿石采选产业与发展 伴随着我国磷复肥行业的发展,磷矿资源紧缺的问题日渐突出,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如何摆脱磷矿紧缺的困境是国家近几年一直关心的问题. 磷矿资源日渐贫乏 我国磷矿的特点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