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1

五、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请你写出来。(2分)

1、整整一个夏季,鲁本除了做家务事——除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始终没有忘记他心中的

一、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上“—”线。(6分) 那个秘密使命。 ( )

耕地(gēn gēng) 喷香(pân pēn) 树杈(chā chà) ...

2、“呜”——一列火车开来了。 ( ) 电钮(niǔ liǔ) 攥着 (zuàn cuàn ) 拎包(līn līng) ...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6分) 1、 足球比赛增大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dào suì quán suō jīng jí wān yán ( ) 2、 小刚记录并听取了大家的发言。 ( ) ( ) ( ) miǎn tiǎn jǐn shân yíng rao diǎn zhuì 3、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门。 ( ) ( ) ( ) (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三、填空(5分)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本来事情已经做好了,但多此一举,显得很不恰当”,这是寓言故事 改为陈述句: 《 》寄寓的哲理。 (2)小溪向山脚流去。 2、“盛”在字典中解释有A、兴盛,繁盛;B、强烈,旺盛;C、盛大,隆重;D、深厚E、盛行;F、 改为拟人句: 程度深,请选择义项填空。 (3)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A、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应选( )

用上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B、春光如海,盛世如春。( )

(4)同学们走进教室。(扩句,至少扩两处) C、一阵狂风吹来,烈火更盛了。( )

D、来宾们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 )

八、勤积累,巧运用。(4分)

1、写出两个由寓言故事得来的成语: 四、一音多字,组成词语。(6分) tì xiào biàn liá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 ( ) ( )敬 争( ) ( )绕 2、写出一句歇后语并用上你所写的歇后语说一句话: ( )代 成( ) ( )析 ( )草

警( ) 呼( ) 发( ) ( )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九、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3分)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而导

1、《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作者韩非,战国时期思想家。 ( ) 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正午,

2、《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三次擦燃火柴看见的是烤鹅。 ( ) 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

3、《山海关》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 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的热爱之情。( ) 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

十、阅读(16分) 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一)课内阅读(5分)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土或弄褶皱了。 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向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我道歉。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1分) 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在包

3、用“ ”画出这段文字中的中心句。(1分) 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瞎,那是一句台词,”父亲

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

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着急 ( )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 )

不会让你白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2)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脸上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 )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 ) 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 (二)读文,完成练习。(11分)

⑦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 忆父亲

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 人到我家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对父亲 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我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 1、 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这种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 )的神情。(2分) 事。

2、 解释词语(2分)

(1)面面相觑:

(2)恍然大悟:

3第⑤段的横线上应当补出的内容是: (1分)

4、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 ) 的心情。(1分)

5、“嘴里说阴,脸上作晴”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6、这篇短文写了父亲的两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

2)

7、 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对父亲赞不绝口的原因是什么?(2分)

十一、作文:(40分)

题目:我找到了

提示:

1.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经历“找”的过程,如:找某件东西,找资料信息,

找办法、窍门,找原因、答案,找地点、线路,找朋友、知己„„。请你把

自己的一个经历写下来。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注意表达真情实感。(400

字以上)

五、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请你写出来。(2分)

1、整整一个夏季,鲁本除了做家务事——除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始终没有忘记他心中的

一、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上“—”线。(6分) 那个秘密使命。 ( )

耕地(gēn gēng) 喷香(pân pēn) 树杈(chā chà) ...

2、“呜”——一列火车开来了。 ( ) 电钮(niǔ liǔ) 攥着 (zuàn cuàn ) 拎包(līn līng) ...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6分) 1、 足球比赛增大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dào suì quán suō jīng jí wān yán ( ) 2、 小刚记录并听取了大家的发言。 ( ) ( ) ( ) miǎn tiǎn jǐn shân yíng rao diǎn zhuì 3、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门。 ( ) ( ) ( ) (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三、填空(5分)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本来事情已经做好了,但多此一举,显得很不恰当”,这是寓言故事 改为陈述句: 《 》寄寓的哲理。 (2)小溪向山脚流去。 2、“盛”在字典中解释有A、兴盛,繁盛;B、强烈,旺盛;C、盛大,隆重;D、深厚E、盛行;F、 改为拟人句: 程度深,请选择义项填空。 (3)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A、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应选( )

用上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B、春光如海,盛世如春。( )

(4)同学们走进教室。(扩句,至少扩两处) C、一阵狂风吹来,烈火更盛了。( )

D、来宾们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 )

八、勤积累,巧运用。(4分)

1、写出两个由寓言故事得来的成语: 四、一音多字,组成词语。(6分) tì xiào biàn liá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 ( ) ( )敬 争( ) ( )绕 2、写出一句歇后语并用上你所写的歇后语说一句话: ( )代 成( ) ( )析 ( )草

警( ) 呼( ) 发( ) ( )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九、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3分)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而导

1、《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作者韩非,战国时期思想家。 ( ) 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正午,

2、《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三次擦燃火柴看见的是烤鹅。 ( ) 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

3、《山海关》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 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的热爱之情。( ) 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

十、阅读(16分) 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一)课内阅读(5分)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土或弄褶皱了。 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向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我道歉。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1分) 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在包

3、用“ ”画出这段文字中的中心句。(1分) 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瞎,那是一句台词,”父亲

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

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着急 ( )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 )

不会让你白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2)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脸上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 )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 ) 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 (二)读文,完成练习。(11分)

⑦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 忆父亲

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 人到我家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对父亲 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我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 1、 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这种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 )的神情。(2分) 事。

2、 解释词语(2分)

(1)面面相觑:

(2)恍然大悟:

3第⑤段的横线上应当补出的内容是: (1分)

4、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 ) 的心情。(1分)

5、“嘴里说阴,脸上作晴”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6、这篇短文写了父亲的两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

2)

7、 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对父亲赞不绝口的原因是什么?(2分)

十一、作文:(40分)

题目:我找到了

提示:

1.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经历“找”的过程,如:找某件东西,找资料信息,

找办法、窍门,找原因、答案,找地点、线路,找朋友、知己„„。请你把

自己的一个经历写下来。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注意表达真情实感。(400

字以上)


相关文章

  • 五年级语文试题库[6]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WORD版 http://www.docin.com/p-534894762.html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期末试题(试卷) http://www.docin.com/p-534894689.html 苏教版 ...查看


  • 广州各区期末试卷(初中)
  • 初一试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http://bbs.eduu.com/thread-1780967-1-1.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语文)http://bbs.eduu.com/thread-17 ...查看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测试成绩分析 本次语文测试参加考试人数为3人,两位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格,一位学生不及格.从卷面上看,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 二.试卷命题分析 1.试卷内容结构 本次试卷命题依据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学业知 ...查看


  •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0-11-12 16:18 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四年级第一学期已经过半,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本领.因为我今年是新接的班,对同学们的底子不太了解 ...查看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 二年级二班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已经结束,掩卷深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二.答卷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十一大题,可以概 ...查看


  • 二年级上册语文s版期中考试试卷
  • 二年级语文S版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 gān jìng zhí wù huò zhě yí shì ( ) ( ) ( ) ( ) shì jiè zhōng yāng wǎng shàng měi lì ( ) ( ...查看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相比于前一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提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作文内容越来越丰富,很多同学的作文水平提高飞快.郑皓文.李天宇.徐小涵进 ...查看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考试情况分析: 全班67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全体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本章试卷有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为学生初步涉及,考试成绩100-90分共 50 人,80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关于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学习目标检测卷共有三个大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基础知识"部分:一至六个小题,有看拼音写字,形近字组词,词语补充,关联词语,句子的应用及语言的逻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