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1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经验;结果:经过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1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治愈率。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28-02
肺动脉血栓栓塞在临床上不容易得到确诊,非常凶险。在诊治时需要护士的积极协助,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1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总结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资料共计15例,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7~83岁,平均64.31±4.1岁。入院后按医嘱低流量吸氧、抗凝、强心、平喘、抗炎、化痰、止咳治疗。
1.2临床观察与护理
1.2.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病人的活动,生命体征,患肢温度及其颜色以及水肿情况要进行密切关注。如果活动时发生意识模糊,胸闷气短而且胸痛以及出汗等现象,要立马卧床,并给予氧气,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并通过心电实施监护,要及时通知医生,对那些心烦意乱的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吩咐通过镇静以及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呼吸不畅,易于昏厥或者是休克的病人,则应该通过解痉平喘或者是升血压等药物进行治疗。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不畅,紫绀以及胸闷情况是否得到缓解,对24h之内的出入量以及护理工作务必做好记录。
1.2.2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的护理:治疗肺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抗凝治疗,这对那些具有稳定血液动力学,而且面积不大的肺栓塞病人最为合适(急慢性均可)。抗凝药能将凝血剂彻底阻断,能避免血栓表面部位的血小板发生集聚,降低5-羟色胺排除量,阻止血栓体积变大或者是新血栓出现[1]。将口服华法令,氯吡格雷或者是低分子肝素注射在皮下后,要密切注视药物功能及其不良反应,查看病人注射部位是否存在血肿,牙龈,胃肠道以及皮肤黏膜是否发生出血现象,在抗凝剂输入的过程中,要确保滴速以及剂量都合适,避免药量太少使其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而药量多又会引起出血,如果存在出血倾向要尽早通知医生,以立即停药并对患者进行止血。
1.2.3对呼吸道进行的护理:要密切关注呼吸节奏以及频率,采取半坐卧位,不断吸入少量氧气即2~4L/min,呼吸发生衰竭时要通过无创呼吸机以确保患者通气顺畅。要避免呼吸道堵塞,如果需要的话要通过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当病情逐渐缓和后,要帮助病人正确呼吸以及咳嗽。按照胸痛程度尽早使用止痛剂,以尽可能降低耗氧量。
1.2.4对生活进行的护理:(1)最基本的护理:病室一定要干净,不能吵闹,要经常通风,不管是湿度还是温度都要合理,要确保患者保暖,皮肤要干燥而且干净,要远离感染性疾病,禁止频繁探视。大便一定要通畅,防止咳嗽以及便秘等症状的出现,尽可能减少腹腔内的压力,以免对下肢部位的静脉血液回流造成影响。要多喝水,那些大便干燥的病人,应该通过一定量的开塞露解决大便不畅问题。(2)卧床休息:大面积且急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会将肺通气布局改变,使肺血管以及心脏阻力增加,进而引起低氮酸以及低氧血症并右心出现衰竭,使生命受到威胁。所以病人要经常卧床休息,避免肢体活动,不能对下肢按摩,以阻止新栓子发生脱落,与此同时要防止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进而出现褥疮,可让患者使用电动防褥疮垫,也可以是自动翻身床。(3)通过饮食进行护理: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多吃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粗纤维含量高,盐以及钠含量较低的清淡食物。避免食用易发酸而且速溶的食物,以防止腹胀。让病人尽可能多食水果。
1.2.5对心理进行的护理:肺动脉血栓栓塞往往发病急,不间断的胸痛而且胸闷气短等经常让病人感到即将死亡,尤其是患有面积较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病人,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此外由于缺乏对肺栓塞的了解,致使患者有强烈的焦虑以及恐惧感,对预后信心不足。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凭借高超的技能,从容不迫的态度以及良好的作风赢得病人信任,与此同时耐心宣传该疾病知识和有关治疗措施,稳定病人情绪,避免神经体液由于发生反应而刺激肺血管以及肺动脉,降低耗氧量,使病人保持乐观心态以协助治疗。对那些心烦意乱的病人,应该按照医生嘱咐使用止痛以及镇静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呼吸不畅,昏厥或者是休克的病人,应该通过解痉平喘以及升血压等药物进行治疗。
1.2.6定时随防患者:抗凝剂一定要按时服用,让病人及其家属认识到抗凝药物的关键性。让病人学习怎样判断出血征兆,比如突然发生胸痛,胸闷气短,下肢部位肿痛,咯血以及晕厥等情况要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活动下肢,防止坐站时间太长,如果病人下肢静脉曲张,应该穿弹力袜,如果是长时间卧床的病人,要对下肢进行按摩以增加血液循环。
2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1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出院。其中面积较小的肺动脉血栓栓塞通过平喘,吸氧以及抗凝等方式进行治疗的共有8例,面积较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通过血管外科安装下腔静脉滤网后溶栓进行治疗的共有7例。
3讨论
肺动脉血栓栓塞非常危险,很容易再次发作,因为发病不易察觉,症状也没有奇特之处,要通过专门的技术才能确诊,导致临床检出难度大,容易出现漏诊,是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病人若能尽早确诊并接受科学治疗,能大大减少病死率,在治疗时,护士要积极协助医师,密切关注病情,尽早找出肺动脉血栓栓塞存在的危险。患有肺血栓栓塞症的病人,在其出院后依然要坚持使用抗凝剂,疗程一般是6个月,那些不能发现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去除难度较大的病人,抗凝过程中要注意适度[2]。其对防止血栓栓塞复发非常关键。简而言之,护士要积极协助医生观察病情,尽早给予精心护理是促进肺动脉血栓栓塞成功治疗并避免并发症出现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自春学.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溶栓与抗凝治疗[J].新医学,2002,33(7):398
[2]胡华成.肺血管堵塞警惕肺栓塞和肺梗死的发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133-135
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1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经验;结果:经过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1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治愈率。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28-02
肺动脉血栓栓塞在临床上不容易得到确诊,非常凶险。在诊治时需要护士的积极协助,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1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总结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资料共计15例,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7~83岁,平均64.31±4.1岁。入院后按医嘱低流量吸氧、抗凝、强心、平喘、抗炎、化痰、止咳治疗。
1.2临床观察与护理
1.2.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病人的活动,生命体征,患肢温度及其颜色以及水肿情况要进行密切关注。如果活动时发生意识模糊,胸闷气短而且胸痛以及出汗等现象,要立马卧床,并给予氧气,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并通过心电实施监护,要及时通知医生,对那些心烦意乱的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吩咐通过镇静以及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呼吸不畅,易于昏厥或者是休克的病人,则应该通过解痉平喘或者是升血压等药物进行治疗。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不畅,紫绀以及胸闷情况是否得到缓解,对24h之内的出入量以及护理工作务必做好记录。
1.2.2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的护理:治疗肺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抗凝治疗,这对那些具有稳定血液动力学,而且面积不大的肺栓塞病人最为合适(急慢性均可)。抗凝药能将凝血剂彻底阻断,能避免血栓表面部位的血小板发生集聚,降低5-羟色胺排除量,阻止血栓体积变大或者是新血栓出现[1]。将口服华法令,氯吡格雷或者是低分子肝素注射在皮下后,要密切注视药物功能及其不良反应,查看病人注射部位是否存在血肿,牙龈,胃肠道以及皮肤黏膜是否发生出血现象,在抗凝剂输入的过程中,要确保滴速以及剂量都合适,避免药量太少使其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而药量多又会引起出血,如果存在出血倾向要尽早通知医生,以立即停药并对患者进行止血。
1.2.3对呼吸道进行的护理:要密切关注呼吸节奏以及频率,采取半坐卧位,不断吸入少量氧气即2~4L/min,呼吸发生衰竭时要通过无创呼吸机以确保患者通气顺畅。要避免呼吸道堵塞,如果需要的话要通过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当病情逐渐缓和后,要帮助病人正确呼吸以及咳嗽。按照胸痛程度尽早使用止痛剂,以尽可能降低耗氧量。
1.2.4对生活进行的护理:(1)最基本的护理:病室一定要干净,不能吵闹,要经常通风,不管是湿度还是温度都要合理,要确保患者保暖,皮肤要干燥而且干净,要远离感染性疾病,禁止频繁探视。大便一定要通畅,防止咳嗽以及便秘等症状的出现,尽可能减少腹腔内的压力,以免对下肢部位的静脉血液回流造成影响。要多喝水,那些大便干燥的病人,应该通过一定量的开塞露解决大便不畅问题。(2)卧床休息:大面积且急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会将肺通气布局改变,使肺血管以及心脏阻力增加,进而引起低氮酸以及低氧血症并右心出现衰竭,使生命受到威胁。所以病人要经常卧床休息,避免肢体活动,不能对下肢按摩,以阻止新栓子发生脱落,与此同时要防止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进而出现褥疮,可让患者使用电动防褥疮垫,也可以是自动翻身床。(3)通过饮食进行护理: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多吃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粗纤维含量高,盐以及钠含量较低的清淡食物。避免食用易发酸而且速溶的食物,以防止腹胀。让病人尽可能多食水果。
1.2.5对心理进行的护理:肺动脉血栓栓塞往往发病急,不间断的胸痛而且胸闷气短等经常让病人感到即将死亡,尤其是患有面积较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病人,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此外由于缺乏对肺栓塞的了解,致使患者有强烈的焦虑以及恐惧感,对预后信心不足。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凭借高超的技能,从容不迫的态度以及良好的作风赢得病人信任,与此同时耐心宣传该疾病知识和有关治疗措施,稳定病人情绪,避免神经体液由于发生反应而刺激肺血管以及肺动脉,降低耗氧量,使病人保持乐观心态以协助治疗。对那些心烦意乱的病人,应该按照医生嘱咐使用止痛以及镇静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呼吸不畅,昏厥或者是休克的病人,应该通过解痉平喘以及升血压等药物进行治疗。
1.2.6定时随防患者:抗凝剂一定要按时服用,让病人及其家属认识到抗凝药物的关键性。让病人学习怎样判断出血征兆,比如突然发生胸痛,胸闷气短,下肢部位肿痛,咯血以及晕厥等情况要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活动下肢,防止坐站时间太长,如果病人下肢静脉曲张,应该穿弹力袜,如果是长时间卧床的病人,要对下肢进行按摩以增加血液循环。
2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1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出院。其中面积较小的肺动脉血栓栓塞通过平喘,吸氧以及抗凝等方式进行治疗的共有8例,面积较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通过血管外科安装下腔静脉滤网后溶栓进行治疗的共有7例。
3讨论
肺动脉血栓栓塞非常危险,很容易再次发作,因为发病不易察觉,症状也没有奇特之处,要通过专门的技术才能确诊,导致临床检出难度大,容易出现漏诊,是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病人若能尽早确诊并接受科学治疗,能大大减少病死率,在治疗时,护士要积极协助医师,密切关注病情,尽早找出肺动脉血栓栓塞存在的危险。患有肺血栓栓塞症的病人,在其出院后依然要坚持使用抗凝剂,疗程一般是6个月,那些不能发现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去除难度较大的病人,抗凝过程中要注意适度[2]。其对防止血栓栓塞复发非常关键。简而言之,护士要积极协助医生观察病情,尽早给予精心护理是促进肺动脉血栓栓塞成功治疗并避免并发症出现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自春学.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溶栓与抗凝治疗[J].新医学,2002,33(7):398
[2]胡华成.肺血管堵塞警惕肺栓塞和肺梗死的发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