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传染病12

第三章 猪的传染病 猪瘟病

猪瘟为猪的高度传染性疫病,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或不明显型猪瘟。

急性CSF 由强毒引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急性病例成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病例主要是纤维性、坏死性肠炎。 病猪:重复传染源程序CSFV 通过口鼻、唾液分泌物、尿和粪排出。

带毒猪:慢性感染猪一直到死后都是连续式间隙性排毒。

先天感染的仔猪:怀孕母猪接触到慢性

先天性持续感染是CSF 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别是以弱毒为主的地区。 传播途径:

主要是口、鼻腔,间或通过结膜生殖道和皮肤擦伤。

猪及制品长距离转移、机械性载体传播(卡车、牧民、兽医等) 临床症状

防控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Ø种猪群的带毒猪,造成仔猪胎盘垂直感染;

Ø经胎盘垂直感染的后天存活猪可产生带毒的先天免疫耐受猪;

Ø带毒妊娠母猪所产死胎或存活的带毒猪污染环境,造成易感猪感染发病;

Ø猪群中存在着其它疾病感染。疫苗质量不高;

Ø疫苗管理不当;

Ø免疫程序不合理;

Ø饲养管理不科学;

Ø饲料质量问题;

Ø环境污染;

Ø滥用药物。

猪丹毒 病原学:猪丹毒杆菌 一种G+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倾向。

传染源:最重要的带菌者是猪,35-50%健康猪扁桃体带菌。

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广泛疫源

主要症状:为败血症表现和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病猪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消化道:污染饮水饲料, 加工场废料, 鱼粉(用于饲料)

皮肤:损伤的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诱因:

寄生虫病可增加猪丹毒的严重性。黄曲霉素、环境和应激因素(营养、湿度、疲劳) 临床症状

急生败血型:最常见。

T :42-43℃,食欲废绝,不愿走动,卧地,呼吸迫促,粘膜发绀,皮肤潮红,以耳颈背等部位多见。病程3-4天,病死率80%左右。

亚急性疹块型:比急性型轻微。

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疹块。方块型、菱形稍突出于皮肤表面,1-数厘米,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慢性:

最普遍特征是关节炎。有的出现心功能不全。 病变 特征性的菱形疹块病灶是唯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

急性型:败血症的变化。肺充血水肿,心肌特别是心外膜斑点状出血,胃的浆膜出血、肝脏充血。肺充血、明显肿胀,肾皮质斑点状出血。

疹块型:皮肤疹块为主。

慢性型:主要病变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附关节、肘关节),

赘生性心内膜炎:心瓣膜上增生性颗粒质物质组成。

猪丹毒 膝关节关节炎,滑膜绒毛样增生(红色)临床和细菌学检查是最可靠手段。 治疗预防

通过猪群的保健措施(包括免疫接种)的全面实施来达到。

种猪商品猪实施计划免疫(弱毒苗、灭活苗或三联苗)。

一般管理措施:从无病地区引猪、隔离(至少30天),良好的卫生条件。

沙门氏菌病

又名副伤寒(paratyphoid),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革兰氏阴性杆菌

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

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一4月龄者发生较多。

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1. 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

2. 交配或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

3. 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临诊上健康的畜禽的带菌现象(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当普遍。病菌可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和胆囊内。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变为活动化而发生

4. 内源感染,病菌连续通过若干易感家畜,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染。

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流行形式: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些动物还可表现为流行性。饲养管理较好而又无不良因素刺激的猪群,甚少发病,即使发病,亦多呈散发性,反之,则疾病常成为地方流行性。

发病诱因: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环境污秽、潮湿,栅舍拥挤,粪便堆积; 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 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

症状

仔猪副伤寒: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伤寒

症状:急性病例发烧40℃左右,鼻端、耳和四肢末端皮肤紫绀,营养情况良好,其它无特异症状。

慢性病例消瘦,毛租乱,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黄褐、灰绿或黑褐色,恶臭; 发生肺炎时有咳嗽和呼吸快等症状。不死的猪发育停滞,成僵猪。

病理变化(仔猪付伤寒)

急性败血型:全身淋巴结肿大,呈弥漫出血、周边出血或出血斑; 心内外膜、喉头、肾、膀胱粘膜、肠浆膜均散在出血斑,

与猪瘟极相似; 所不同的是脾脏肿大,紫红色,散在小坏死灶; 皮肤可见大的出血斑,盲、结肠严重出血,肝淤血,散见坏死点。

慢性病例:主要表现盲、结肠坏死性炎,肠壁增厚,表面附一层纤维素伪膜; 严重者,肠粘膜犹如老化的橡皮,失去弹

性; 或回盲瓣和盲结肠粘膜的淋巴组织发生坏死、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髓样增生。肝散在小点坏死,胆囊粘膜坏死,脾较肿、质地稍软。肺前下缘多见紫红色融合性肺炎。 预防:

1. 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2. 猪的副伤寒菌苗,必要时可选择使用。

巴氏杆菌病

✧ 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

✧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

病原

◆ 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氏法或美蓝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

呈两极着色。

◆ 本菌存在于病畜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里,健康家畜的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

◆ 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比较低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1. 消化道:病畜由其排泄物、分泌物不断排出有毒力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外界环境,

2. 呼吸道:由咳嗽、喷嚏排出病菌,通过飞沫传染,

3. 吸血昆虫、皮肤、粘膜的伤口也可发生传染。 症状

猪:又称肺疫潜伏期1一5天,临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病状明显的可表现体温升高(41一42℃) ,食欲废绝,全身衰弱,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作犬坐势,

伸长头颈呼吸,可视粘膜发绀,迅速恶化,很快死亡。病程1一2日。病死率100%,未见自然康复的。

急性型是本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型。除具有败血症的一般症状外,还表现急性胸膜肺炎。

体温升高(40一41℃) ,呼吸困难,咳嗽,触诊胸部有疼痛。初便秘,后腹泻。病猪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而死。病程5一8天,不死的转为慢性。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有时有持续性咳嗽与呼吸困难,常有泻痢现象。

病变(猪肺疫)

最急性主要为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大量出血点,尤以咽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最为特征。切

开颈部皮肤时,可见大量胶冻样淡黄纤维素性浆液。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红色。肺急性水肿。脾有出血,但不肿大。 最急性型猪肺疫肺脏表面点状或块状出血 最急性型猪肺疫肺脏表面点状或块状出血

急性型病例:除了全身粘膜、浆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肺有不同程

度的肝变区,周围常伴有水肿和气肿,切面呈大理石纹理。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的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及心包积液。胸腔淋巴结肿胀,切面发红,多汁。

慢性型病例:肺肝变区扩大,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有心包与胸腔积液,胸腔有纤维素性沉着,肋膜肥厚,常与病

肺粘连。 防治

✓ 增强畜禽机体的抗病力。平时应注意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抗病力的因素。

✓ 预防接种:我国目前有用于猪、牛、羊和兔的菌苗。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有多种血清群,各血清群之间不能产生

完全的交叉保护,因此,应针对当地常见的血清型选用相同血清型菌株制成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 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畜隔离,严格消毒。可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发病群,可试用自场脏器苗紧急预防接种。 ✓ 治疗:病畜发病初期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或用磺胺类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

本病是一慢性呼吸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变。 危害:

1. 生长发育迟缓,肥育时间延长:7至14天

2. 饲料报酬降低,每增重1kg 约多消耗饲料:0.1~-0.2kg

3. 易发生蓝耳病毒感染

4. 屠宰猪30%~80%的肺病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猪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多形态。 病原学

猪肺炎支原体吸附在呼吸道粘膜支原体的致病能力粘附于气管及支气管表皮细胞的纤毛上。释放粘附素、营养感受器、

分裂素、蛋白酶及其它代谢中间产物。使纤毛变成凝块并脱落。最终使上皮纤毛失去清除异物和细菌的能力。

健康猪呼吸道上皮的纤毛感染猪上皮的粘膜纤毛脱落(感染后9 周)

传染源: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80%的暴发是由于引入后备猪、育肥小猪与原来猪混群所致。其次为病猪。 传播途径:呼吸道:空气传播。

传播主要通过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造成。

易感动物:仅见于猪,断奶仔猪易感性较高,母猪、成年猪多为慢性和隐性。

发病诱因:气候骤变、潮湿、密度大,所有自然病例都是混合感染(包括支原体、细菌如巴氏杆菌和病毒如PRRSV )) 预防

提供理想的环境:空气质量、通风温度和合适的密度。严格全进全出生产制度。

培育SPF 猪群:广泛应用控制MPS 。

药物预防:妊娠后猪及分娩后投药。

接种疫苗:弱毒苗、灭活苗有效。

无病猪场:慎重引种,严格隔离、检疫。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病原:大肠杆菌

在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EIEC) 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 )。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料,以及母猪的乳头和皮肤。 传播途径:当仔猪吮乳、舐舔或饮食时,经消化道而感染。

发病诱因:仔猪未及时吸吮初乳,饥饿或过饱,饲料不良、配比不当或突然改变,气候剧变,易诱发本病。大型集约

化猪场猪群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消毒不彻底,是加速本病流行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剖检病变

主要为水肿

大肠杆菌引起肠系膜水肿、血管充血

大肠杆菌引起肠系膜水肿液形成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 )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猪传染病,其特征为流产、死胎、弱胎,仔猪(吮乳)断奶仔猪呼吸困难。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 免疫抑制,猪抵抗力下降

● 流产率升高,产活仔数减少

● 仔猪、小猪、母猪、种公猪死淘率升高

● 种(公、母) 猪繁殖力降低

● 仔猪、生长肥育猪死亡、生长缓慢或停滞PRRSV 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有囊膜,50~60nm。 病原学

传染源:病猪、带毒猪(长期带毒状态) ,保毒宿主(野猪) 。

传播途径: 高感染性是PRRS 的一个标志。猪对很多感染途径敏感, 口、鼻、肌肉、腹腔和生殖道。传染常发生于猪只

之间的密切接触。可通过空气迅速传播。

易感动物:猪,孕猪、初生仔猪最易感。 临床症状

◆ 母猪:流产或早产—死胎、弱胎、自溶胎初生猪—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高

◆ 哺乳/生长猪:并发细菌/病毒感染,死亡率增加,生长缓慢。

◆ 育肥猪:发热,饲料消耗率低,高致病性毒株可引起死亡。公猪—发热,精液变化,康复后或持续感染—经口/咽分泌

物、血液、粪便、尿液排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

以两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不同年龄猪对TGEV 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则很低。 TGEV 只有一个血清型。

培养:猪肾、睾丸、甲状腺、唾液腺等细胞繁殖继代。TGEV 在猪主要存在于空肠和12指肠。 病原学

◆ 传染源:病猪、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可从粪便、呕吐物、乳汁、鼻液及呼出气体排毒,50%的康复,猪带毒排毒达

2-8周。

◆ 传播途径:消化道: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

◆ 易感动物:猪,2周以内仔猪死亡率高,架子猪、成猪一般呈良性经过。犬、猫可发病。

◆ 发病季节:呈季节性,冬天(12中旬~4月中旬)易发。

◆ 流行形式:流行性TGE :新疫区,所有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并有不同程度厌食、呕吐、腹泻。 临床症状

除脱水外,肉眼变化常局限于胃肠道、胃内充满凝乳,粘膜充血或有或无。小肠充满黄色泡沫性液体,一般有未消化凝乳块、肠壁菲薄,几乎透明。空肠和回肠絨毛明显变短。

第三章 猪的传染病 猪瘟病

猪瘟为猪的高度传染性疫病,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或不明显型猪瘟。

急性CSF 由强毒引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急性病例成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病例主要是纤维性、坏死性肠炎。 病猪:重复传染源程序CSFV 通过口鼻、唾液分泌物、尿和粪排出。

带毒猪:慢性感染猪一直到死后都是连续式间隙性排毒。

先天感染的仔猪:怀孕母猪接触到慢性

先天性持续感染是CSF 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别是以弱毒为主的地区。 传播途径:

主要是口、鼻腔,间或通过结膜生殖道和皮肤擦伤。

猪及制品长距离转移、机械性载体传播(卡车、牧民、兽医等) 临床症状

防控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Ø种猪群的带毒猪,造成仔猪胎盘垂直感染;

Ø经胎盘垂直感染的后天存活猪可产生带毒的先天免疫耐受猪;

Ø带毒妊娠母猪所产死胎或存活的带毒猪污染环境,造成易感猪感染发病;

Ø猪群中存在着其它疾病感染。疫苗质量不高;

Ø疫苗管理不当;

Ø免疫程序不合理;

Ø饲养管理不科学;

Ø饲料质量问题;

Ø环境污染;

Ø滥用药物。

猪丹毒 病原学:猪丹毒杆菌 一种G+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倾向。

传染源:最重要的带菌者是猪,35-50%健康猪扁桃体带菌。

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广泛疫源

主要症状:为败血症表现和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病猪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消化道:污染饮水饲料, 加工场废料, 鱼粉(用于饲料)

皮肤:损伤的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诱因:

寄生虫病可增加猪丹毒的严重性。黄曲霉素、环境和应激因素(营养、湿度、疲劳) 临床症状

急生败血型:最常见。

T :42-43℃,食欲废绝,不愿走动,卧地,呼吸迫促,粘膜发绀,皮肤潮红,以耳颈背等部位多见。病程3-4天,病死率80%左右。

亚急性疹块型:比急性型轻微。

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疹块。方块型、菱形稍突出于皮肤表面,1-数厘米,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慢性:

最普遍特征是关节炎。有的出现心功能不全。 病变 特征性的菱形疹块病灶是唯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

急性型:败血症的变化。肺充血水肿,心肌特别是心外膜斑点状出血,胃的浆膜出血、肝脏充血。肺充血、明显肿胀,肾皮质斑点状出血。

疹块型:皮肤疹块为主。

慢性型:主要病变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附关节、肘关节),

赘生性心内膜炎:心瓣膜上增生性颗粒质物质组成。

猪丹毒 膝关节关节炎,滑膜绒毛样增生(红色)临床和细菌学检查是最可靠手段。 治疗预防

通过猪群的保健措施(包括免疫接种)的全面实施来达到。

种猪商品猪实施计划免疫(弱毒苗、灭活苗或三联苗)。

一般管理措施:从无病地区引猪、隔离(至少30天),良好的卫生条件。

沙门氏菌病

又名副伤寒(paratyphoid),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革兰氏阴性杆菌

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

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一4月龄者发生较多。

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1. 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

2. 交配或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

3. 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临诊上健康的畜禽的带菌现象(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当普遍。病菌可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和胆囊内。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变为活动化而发生

4. 内源感染,病菌连续通过若干易感家畜,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染。

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流行形式: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些动物还可表现为流行性。饲养管理较好而又无不良因素刺激的猪群,甚少发病,即使发病,亦多呈散发性,反之,则疾病常成为地方流行性。

发病诱因: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环境污秽、潮湿,栅舍拥挤,粪便堆积; 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 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

症状

仔猪副伤寒: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伤寒

症状:急性病例发烧40℃左右,鼻端、耳和四肢末端皮肤紫绀,营养情况良好,其它无特异症状。

慢性病例消瘦,毛租乱,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黄褐、灰绿或黑褐色,恶臭; 发生肺炎时有咳嗽和呼吸快等症状。不死的猪发育停滞,成僵猪。

病理变化(仔猪付伤寒)

急性败血型:全身淋巴结肿大,呈弥漫出血、周边出血或出血斑; 心内外膜、喉头、肾、膀胱粘膜、肠浆膜均散在出血斑,

与猪瘟极相似; 所不同的是脾脏肿大,紫红色,散在小坏死灶; 皮肤可见大的出血斑,盲、结肠严重出血,肝淤血,散见坏死点。

慢性病例:主要表现盲、结肠坏死性炎,肠壁增厚,表面附一层纤维素伪膜; 严重者,肠粘膜犹如老化的橡皮,失去弹

性; 或回盲瓣和盲结肠粘膜的淋巴组织发生坏死、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髓样增生。肝散在小点坏死,胆囊粘膜坏死,脾较肿、质地稍软。肺前下缘多见紫红色融合性肺炎。 预防:

1. 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2. 猪的副伤寒菌苗,必要时可选择使用。

巴氏杆菌病

✧ 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

✧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

病原

◆ 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氏法或美蓝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

呈两极着色。

◆ 本菌存在于病畜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里,健康家畜的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

◆ 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比较低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1. 消化道:病畜由其排泄物、分泌物不断排出有毒力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外界环境,

2. 呼吸道:由咳嗽、喷嚏排出病菌,通过飞沫传染,

3. 吸血昆虫、皮肤、粘膜的伤口也可发生传染。 症状

猪:又称肺疫潜伏期1一5天,临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病状明显的可表现体温升高(41一42℃) ,食欲废绝,全身衰弱,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作犬坐势,

伸长头颈呼吸,可视粘膜发绀,迅速恶化,很快死亡。病程1一2日。病死率100%,未见自然康复的。

急性型是本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型。除具有败血症的一般症状外,还表现急性胸膜肺炎。

体温升高(40一41℃) ,呼吸困难,咳嗽,触诊胸部有疼痛。初便秘,后腹泻。病猪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而死。病程5一8天,不死的转为慢性。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有时有持续性咳嗽与呼吸困难,常有泻痢现象。

病变(猪肺疫)

最急性主要为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大量出血点,尤以咽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最为特征。切

开颈部皮肤时,可见大量胶冻样淡黄纤维素性浆液。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红色。肺急性水肿。脾有出血,但不肿大。 最急性型猪肺疫肺脏表面点状或块状出血 最急性型猪肺疫肺脏表面点状或块状出血

急性型病例:除了全身粘膜、浆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肺有不同程

度的肝变区,周围常伴有水肿和气肿,切面呈大理石纹理。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的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及心包积液。胸腔淋巴结肿胀,切面发红,多汁。

慢性型病例:肺肝变区扩大,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有心包与胸腔积液,胸腔有纤维素性沉着,肋膜肥厚,常与病

肺粘连。 防治

✓ 增强畜禽机体的抗病力。平时应注意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抗病力的因素。

✓ 预防接种:我国目前有用于猪、牛、羊和兔的菌苗。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有多种血清群,各血清群之间不能产生

完全的交叉保护,因此,应针对当地常见的血清型选用相同血清型菌株制成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 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畜隔离,严格消毒。可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发病群,可试用自场脏器苗紧急预防接种。 ✓ 治疗:病畜发病初期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或用磺胺类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

本病是一慢性呼吸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变。 危害:

1. 生长发育迟缓,肥育时间延长:7至14天

2. 饲料报酬降低,每增重1kg 约多消耗饲料:0.1~-0.2kg

3. 易发生蓝耳病毒感染

4. 屠宰猪30%~80%的肺病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猪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多形态。 病原学

猪肺炎支原体吸附在呼吸道粘膜支原体的致病能力粘附于气管及支气管表皮细胞的纤毛上。释放粘附素、营养感受器、

分裂素、蛋白酶及其它代谢中间产物。使纤毛变成凝块并脱落。最终使上皮纤毛失去清除异物和细菌的能力。

健康猪呼吸道上皮的纤毛感染猪上皮的粘膜纤毛脱落(感染后9 周)

传染源: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80%的暴发是由于引入后备猪、育肥小猪与原来猪混群所致。其次为病猪。 传播途径:呼吸道:空气传播。

传播主要通过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造成。

易感动物:仅见于猪,断奶仔猪易感性较高,母猪、成年猪多为慢性和隐性。

发病诱因:气候骤变、潮湿、密度大,所有自然病例都是混合感染(包括支原体、细菌如巴氏杆菌和病毒如PRRSV )) 预防

提供理想的环境:空气质量、通风温度和合适的密度。严格全进全出生产制度。

培育SPF 猪群:广泛应用控制MPS 。

药物预防:妊娠后猪及分娩后投药。

接种疫苗:弱毒苗、灭活苗有效。

无病猪场:慎重引种,严格隔离、检疫。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病原:大肠杆菌

在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EIEC) 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 )。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料,以及母猪的乳头和皮肤。 传播途径:当仔猪吮乳、舐舔或饮食时,经消化道而感染。

发病诱因:仔猪未及时吸吮初乳,饥饿或过饱,饲料不良、配比不当或突然改变,气候剧变,易诱发本病。大型集约

化猪场猪群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消毒不彻底,是加速本病流行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剖检病变

主要为水肿

大肠杆菌引起肠系膜水肿、血管充血

大肠杆菌引起肠系膜水肿液形成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 )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猪传染病,其特征为流产、死胎、弱胎,仔猪(吮乳)断奶仔猪呼吸困难。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 免疫抑制,猪抵抗力下降

● 流产率升高,产活仔数减少

● 仔猪、小猪、母猪、种公猪死淘率升高

● 种(公、母) 猪繁殖力降低

● 仔猪、生长肥育猪死亡、生长缓慢或停滞PRRSV 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有囊膜,50~60nm。 病原学

传染源:病猪、带毒猪(长期带毒状态) ,保毒宿主(野猪) 。

传播途径: 高感染性是PRRS 的一个标志。猪对很多感染途径敏感, 口、鼻、肌肉、腹腔和生殖道。传染常发生于猪只

之间的密切接触。可通过空气迅速传播。

易感动物:猪,孕猪、初生仔猪最易感。 临床症状

◆ 母猪:流产或早产—死胎、弱胎、自溶胎初生猪—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高

◆ 哺乳/生长猪:并发细菌/病毒感染,死亡率增加,生长缓慢。

◆ 育肥猪:发热,饲料消耗率低,高致病性毒株可引起死亡。公猪—发热,精液变化,康复后或持续感染—经口/咽分泌

物、血液、粪便、尿液排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

以两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不同年龄猪对TGEV 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则很低。 TGEV 只有一个血清型。

培养:猪肾、睾丸、甲状腺、唾液腺等细胞繁殖继代。TGEV 在猪主要存在于空肠和12指肠。 病原学

◆ 传染源:病猪、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可从粪便、呕吐物、乳汁、鼻液及呼出气体排毒,50%的康复,猪带毒排毒达

2-8周。

◆ 传播途径:消化道: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

◆ 易感动物:猪,2周以内仔猪死亡率高,架子猪、成猪一般呈良性经过。犬、猫可发病。

◆ 发病季节:呈季节性,冬天(12中旬~4月中旬)易发。

◆ 流行形式:流行性TGE :新疫区,所有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并有不同程度厌食、呕吐、腹泻。 临床症状

除脱水外,肉眼变化常局限于胃肠道、胃内充满凝乳,粘膜充血或有或无。小肠充满黄色泡沫性液体,一般有未消化凝乳块、肠壁菲薄,几乎透明。空肠和回肠絨毛明显变短。


相关文章

  • 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细则>的通知 成办发[2007]76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 ...查看


  • 畜禽养殖业面对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 一.要注意天气预报和汛情,早做应对准备.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应尽早将畜禽转移到较高的安全地带,及时排水抢救.畜禽场舍应建在远离村庄.交通方便.地势高燥的场地,四周应挖排水沟. 二.注意防止畜禽场对环境的污染.转移的畜禽由于场地所限,往往离住民较 ...查看


  • 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1
  • 附件1: 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 颁布时间:2011-2-26发文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月22日省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 ...查看


  •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用于合并
  • (一)规模养殖场防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 ...查看


  • 畜牧兽医站工作制度
  • 畜牧兽医站工作职责 一.认真宣传.贯彻.实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承担完成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委托在辖区内的畜牧生产任务.科技项目.动物防疫.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查看


  • 动物防疫条件制度
  • (一)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本地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生猪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 ...查看


  • 动物生产概论]教学大纲
  • 动物生产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农科管理类等各专业的必修课.目的是使学习者了解动物生产在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各种畜禽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我国农村培养知识 ...查看


  • 畜禽养殖场应加强饮用水消毒
  • 畜禽养殖场应加强饮用水消毒 贺敦严 陈巧来 李坤 (北京康牧兽医药械中心制药厂,北京 101102) 随着我国动物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免疫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 ...查看


  • 畜禽疫苗使用前后的注意事项
  • 畜禽疫苗使用前后的注意事项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其他因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畜禽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制定.(1)当地畜禽疫病流行情况.如果在一个饲养地区从未发生过某种疫病,则无必要接种某种疫苗,接种疫苗的种类应是当地比较流行或 ...查看


  • 生猪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 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