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知道陕西各地这些年俗 回家过个原汁原味的陕味年

西安 都城隍庙里迎春祈福

过年各有妙处,西安城中最热闹、最具市井烟火之气的去处,恐怕非都城隍庙莫属了。

都城隍庙位于西大街上,始建于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由朱元璋敕建,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负责监修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代朱元璋敕诏其统辖西北各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

几经风雨,西安都城隍庙多次进行修复,如今,西安都城隍庙占地面积4768平方米,属市属直管道观,世界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所在地,建筑整体为明清风格,是西安市区内少有的明清古建群,现在已经成为西安的旅游圣地。

据西安都城隍庙住持刘世天道长介绍,2008年起,都城隍庙恢复了中断40多年的迎春祈福庙会,庙会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累计逛庙会人数逾50万人次,一举成为中国四大庙会之一。2009年,这一颇具特色的庙会活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年春节,寻根问祖的炎黄子孙齐聚都城隍庙,善男信女、商旅小贩,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美好的愿望藏在每个人的心中,聚集在了都城隍庙这片福地。

刘世天介绍,2016年的西安都城隍庙迎春祈福庙会,主要看点有:挂祈福牌;2月7日(除夕)跨年迎春祈福法会;2月12日(正月初五)迎财神开光法会、文昌祈恩法会;正月初六(2月13日)、正月十三(2月20日)、正月十五(2月22日)拜太岁等法会活动,其中,拜太岁成为今年庙会活动的亮点。

何为“拜太岁”?

刘世天解释,“太岁”就是六十甲子各自所属的“太岁神”,拜太岁主要是拜自己的本命太岁和当年的值年太岁。除此之外,正月初八、初十,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还将在都城隍庙乐舞楼演出。 (记者 王锋)

宝鸡 凤县杀年猪

童谣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以前,人们一年到头难得吃几回猪肉,而进了腊月,大部分农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

进了腊月,宝鸡凤县的山村又开始杀年猪了。猪是“六畜”之首,杀猪必要择日,“四、六不开圈”。一般在杀猪前几天,主人家就会把杀猪匠请好。凤县河口镇河口村村民说,以前几乎每个村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净麻利,而且不浪费有用的东西,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尽其用,用民间的话就是“能多杀出来五斤肉”。当然,请杀猪的“把式”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赠送其为酬资。杀猪当天,主人家一大早会烧一大锅开水,等待杀猪匠到来。宰杀、烫毛、吹胀、刮净、去头、挂架、破膛、去内脏、翻肠、割块,最后就是开吃。杀猪这天,主人家要请至亲好友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

1月22日起,凤县河口镇开始集中杀年猪,这次至少要杀30头。镇干部倪波说,今年镇上实施“生态年猪认购”扶贫项目。针对农村贫困户养黑猪宰杀、销售中存在的难题,镇上按照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通过电商平台由客户认购,农户再进行生态养殖,确保客户吃上放心猪肉。春节前,将贫困户家养殖的这些黑猪宰杀、分割,并配送到客户手中。

以往,杀年猪是农村过春节的序曲;而今,杀年猪更像一幅喜庆的风俗画,留在人们年俗的记忆里。 (记者 张宝龙)

咸阳 礼泉年夜饭必备烙面

“弄啥好?过年好!过年买糖带买炮,烙面挂面能吃饱!”这是咸阳礼泉县流传的童谣,过年吃烙面是很多孩子童年的乐趣。如今,童谣很少听见,但过年吃烙面仍是礼泉人的习惯。

从记事起,礼泉县建陵镇磨张村张学军便清楚记得,每到过年,家里都要做烙面,村子里遇到红白喜事,也用烙面招呼亲朋好友。吃了大半辈子烙面,今年60岁的张学军依旧百吃不厌。“这是家乡的传统,也是家的味道。”对张学军来说,烙面简直就是家乡的别称,从小父母做烙面给他吃,长大后,他从父母那里继承了烙面的制作工艺,用这份手艺养活着孩子,撑起了一个家。

有关烙面的起源,张学军说,当地比较流行的说法和唐昭陵分不开,“唐朝修建昭陵的时候,人们吃的是手擀面,因为人多,做起来比较麻烦,一名叫巧秀的女子将面摊成饼,再切成丝,吃起来又快又方便,还能储存,大家都叫这种面为烙面。”也有人说,烙面是“世界最早的方便面”,起源于商末周初。不管烙面起源是哪个,不可否认的是,烙面已成为礼泉人独特的饮食文化。

说起烙面的制作工艺,张学军说:“首先是和面,面要和成糊糊状,之后在钢板上摊,摊面可是个手艺,厚度在2~3mm之间。摊好面后晾十几分钟,之后叠起来用重物压,压好后再切成丝,就可以装袋了。”

烙面夏季一般保存两三天,冬季能放七八天。切好的烙面拌上香喷喷的臊子汤,是礼泉人必备年夜饭。

2011年,礼泉烙面制作技艺首批入选咸阳市级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 (记者 刘军伟)

渭南 庆丰年俗跑骡车

4匹骡子头挂披红、系铜铃、插着彩旗,连接着一辆皮轮骡车,骡车上6位敲鼓人鼓点整齐,驾辕人鞭子“吧嗒”一甩,骡子放开脚步恣意狂奔,嘶鸣声、锣鼓声、铜铃声以及围观者的欢呼声、喝彩声响成一片,这就是著名的渭南跑骡车。

跑骡车的传承人王江说,跑骡车是他们祖辈“祈年成”和庆丰收的习俗,在渭南已流传上千年,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主要流传于渭南的孝义、吝店、南师、故市、官道、下邽、田市等镇,其中以故市一带的表演最为驰名。

跑骡车是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的一种社火表演。2009年跑骡车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逢年过节或是有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等喜庆活动时,骡车队就会组织起来热闹一番。骡车队最少需要10人1车4骡子。4匹骡子中,1匹是驾辕的,3匹是挂稍的。每匹骡子的脖子处都系着铜铃,身上都有披红,挂稍的骡子背上还插五面彩色小旗,奔跑时,会发出悦耳的铃铛声,彩旗也会随风飘扬。10人中,6人在骡车上进行锣鼓表演,4人驾驭骡子。

以前,艺人表演时要穿清代的战服,如今,一般都穿平时的衣着。

骡车跑到目的地时,艺人们会进行表演,牵骡子的人奔跑如飞,赶骡车的人摇旗呐喊,车上的艺人有的站着敲鼓,有的左右摆着身子挽着花子敲鼓,鼓点一致,骡子嘶鸣声、铜铃声、锣鼓声、口哨声此起彼伏,整齐又威武,十分热闹、喜庆。如果是夜晚表演,观众将火把高举一片烟云,骡子飞奔、铜铃铿锵、锣鼓喧天、围观者呐喊助威,极为壮观。 (记者 康菲)

商洛 正月初五“送瘟神”

正月初一开始,洗脸水不能泼到家外头,不能给别人借钱,垃圾也不能扔到家外头……在商洛一些偏远农村,正月初五“送瘟神”的年俗沿袭至今。人们以此寓意新的一年不会折损财物,祈求平安幸福。

“送瘟神”虽说是正月初五开始,其实正月初一就开始准备了。除夕夜之前,人们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正月初一,每家会在家里备一个大水缸,把洗菜水、洗脸水、洗脚水等生活废水全都倒进水缸,扫地扫出的垃圾也要“存”在家里面。同时,不能借财物给别人,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能借。财物不外流,寓意着新的一年就不会折损财物。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天天如此。

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就要“送瘟神”了,其实就是把垃圾、用过的废水,一口气都倒出去。把象征霉运的垃圾、水都驱赶出去,寓意着新的一年远离霉运、病灾。

“在一些偏远的山村,'送瘟神’的习俗至今还沿袭着。”对年俗颇有研究的商洛市文化文物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南书堂说。

南书堂年过半百,提起记忆中的送瘟神的年俗,他饶有兴致地说:“我老家在商州区夜村镇,我小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还有送瘟神的年俗,除了正月初一到初四不能扔垃圾,还包括不能骂人、不能问人借钱、初一做饭要留剩饭等。这些都寄寓着,大家对于新年的期盼和对幸福美好的向往。”

商州人李女士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工作,对于家乡送瘟神的习俗她记得很清楚,“当时觉得很神奇”。她说,自己能理解那是家乡人对于新年的期盼,同时那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记者 曾春)

榆林 九曲黄河阵转出太平年

“游了黄河阵,全家享太平”、“转九曲五谷丰登,抱老杆祛病消灾”,这些民间谚语都是说流传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活动“转九曲”。这项民俗活动一般在除夕前后举行,当地村民在村落边的空地上,以彩灯的形式摆下九曲黄河阵,当地村民们按照规则穿梭在一片彩灯的海洋里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榆林市民俗博物馆馆长宫桂春介绍,据当地传说,商代末,通天教主的三名女弟子金箫、银箫、碧箫(又称三箫娘娘)为了替死在姜子牙手下的兄长赵公明报仇,在两军阵前大摆黄河大阵,让西周军队吃尽了苦头,最后元始天尊亲自来助西周,黄河大阵才破。千百年来,三箫娘娘被视为平安、幸福的庇护神,所以黄河阵中的灯也叫做幸福灯、平安灯。宫桂春表示,转九曲还有一种“偷灯”的特殊习俗,当然这种“偷灯”的行为是默许的,甚至带有某种鼓励色彩。鼓励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年轻的媳妇。守灯人不时高喊“偷灯养小子哩”,民间流传着“偷个绿灯生女子,偷个红灯生儿子”的说法。

2015年元宵节,记者参与了米脂县举办的转九曲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据摆阵师傅介绍,转九曲要选择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将367根竹竿(柱头)等距离栽成四方形阵图,并按照一定规则用细绳连接成九个盘环的曲阵。一排栅栏与另一排栅栏之间留出弯弯曲曲的通道,好像一个很大的城郭。大城郭内又分九个小城郭,而小城郭的门径、走向各不相同。“灯阵设有入口和出口两个大门,游者从入口进入,沿着布满疑点的路线走下去,可游遍整场,但是不能走回头路。”摆阵师傅介绍。 (记者 杨虎元)

延安 宜川壶口斗鼓迎春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延安的大街小巷,总会听到隆隆的鼓声,宜川也不例外。在长长的表演队伍中,闻声便可识鼓。欢快轻巧的是宜川胸鼓,震耳欲聋的,便定是壶口斗鼓了。

壶口斗鼓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镇一带。陕北后生敲起了震天的斗鼓,腾挪跳转、舞姿雄壮,呐喊声、锣鼓声与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相得益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是壶口斗鼓的真实写照。

作为壶口斗鼓的县级传承人,兰天刚自幼便跟随本村老艺人学习斗鼓表演技艺。1996年,壶口斗鼓参加了“海峡两岸看壶口”大型文艺展演后受到观众好评。由此,壶口斗鼓开始大范围排演。多年来的斗鼓教习中,兰天刚在仅有的鼓、锣、镲三件“家具”上,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他的打击技巧变化多,打法技巧不下几十种。壶口斗鼓的鼓谱有乱刮风、三条硷、四声鼓、高桥鼓、大秧鼓、歇歇鼓、跑罗汉、常流水等多种。

“壶口斗鼓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世代流传,气势宏伟、雄壮有力、威武彪悍、风味独特、粗犷豪爽、魅力无穷。”这是兰天刚对壶口斗鼓的总结,在表演斗鼓时,他可以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锣镲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演奏中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镲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显得五彩缤纷,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袁芳)

汉中 洋县正月初五扫五穷

“扫五穷”又称扫五魔、扫五群,即扫除邪、怪、灾、病、贫五种魔群,是一种鲜见的汉族民俗文化现象,它只发生在中国汉水上游的汉中洋县及其周边的城固、西乡一带。

每年正月初五一大早,“扫五穷”队伍在“土地爷”的带领下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先由把门将手举铁鞭钢锏在大门两边守门护卫,同时,负责降魔除妖送福的诸神将跑进门里,各自挥舞神器,做清扫祛邪动作。遇到小孩、老人,毛女就在其胸背前后反复扫动,为其祛病除邪;如果遇到门口停有汽车、摩托车,也要上前清扫,寓意保佑出入平安;遇到新婚燕尔的人家,则由送子娘娘抢入洞房,为其新媳妇进行主扫,祝其早日添口进丁……锣鼓队紧随其后,敲起震天响的锣鼓压阵。当“扫五穷”的队伍来到家宅、店铺门口时,主人恭敬地在门口燃起鞭炮、敬起香蜡表示欢迎。每扫毕一户人家,主人一脸笑容燃起黄裱“谢神”并拱手相送,同时随手打发“喜钱”,一百两百不嫌多、三毛五毛不嫌少。一过午时,“扫五穷”便告结束。

“扫五穷”实质是一种行走的社火,人们扮成各种古老的戏剧角色,到宅院或店铺游转,并做象征性的清扫活动,借此表达驱祸祛灾、求财祈福的愿望。“扫五穷”主要角色有黑胡子灵官和红胡子灵官两员“把门将”,还有土地爷、天官、方方神、弼马温孙悟空、毛女子、哪吒、文武曲星等,有时也有二郎神杨戬、哼哈二仙及伺奉天官的书僮等。 (记者 王亮)

铜川 药王山上“摸摸爷”

蒸花馍、吃五豆、看社火,关中各地有很多相同的年俗。在铜川市耀州区,还有一个特别的年俗,就是正月初一到药王山进庙烧香,然后去摩崖石刻前“摸摸爷”,祈求来年无病无灾身体健康。

药王山位于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因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长期隐居于此而得名。据称,“摸摸爷”菩萨像出自宋代匠人之手,是一尊思维菩萨像。佛像通体漆黑发亮,为结跏跌坐佛。佛像双目微闭、若有所思的神态,非常迎合人们有病后不知如何投医问药的心理。相传只要在佛像和自身同一部位交互摸上三遍,就能消除自身相应部位的病痛,头疼脑热都可手到病除、不药而愈。

“摸摸爷”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孙思邈幼年即事亲孝、做事诚、爱百姓,有孝、诚、爱三德,但体弱多病。有一年瘟疫流行,孙思邈和很多乡邻都染上了瘟疫,病情危重,思维菩萨扮作云游郎中来到孙思邈家中,拿出一包草药让孙思邈的母亲熬好,孙思邈让母亲把药汤给自己和患病的乡邻都抹上点。抹药后不久,大家的病都好了。为了纪念思维菩萨的善举,后人在药王山上雕刻了这尊思维菩萨像,并逐渐形成了在佛像身上抚摸,以祈求来年祛病消灾的愿望。

“虽然只是传说,不过人们都非常喜欢这个互动,不仅每年正月初一进庙烧香时“摸摸爷”,二月二药王山举行庙会时人会更多,现在,只要到药王山游玩的人,都会到石像前摸一摸。”药王山景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人的手摸汗浸,这尊菩萨造像已褪去石雕的生硬,质感有如玉的温润。 (记者 张林)

安康 秦巴山里 农家自酿酒

在安康,秦巴山区农村进入腊月便开始“忙年”,杀年猪、熏腊肉、卤菜、自制豆腐,而一种古老酿酒技艺也在秦巴山区代代相传,甜杆酒、苞谷酒、拐枣酒、柿子酒、糯米黄酒……在老酿酒人看来,用最原始的工艺,农家最普通的农作物,才能酿出最原汁原味的酒。

40岁的徐之义是旬阳县小河镇落驾村村民,已从事酿酒十多年,据他讲,附近村民大多会酿酒,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秦巴山区冬季苦寒,加上交通不便,为防寒保暖,熬过难挨的孤寂冬天,农户自家动手酿酒便成了最经济实惠的选择。以前粮食少,只有家境殷实的农家才有富余的粮食酿酒,所以人们说“过年做酒,家中富有”,这也成了一种企盼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家家户户一到冬天搭锅酿酒的盛景虽已不多见,但许多山民仍然保留着过年喝自酿酒的习俗,亲朋好友见面后总免不了用一场醉人的“酒事”叙叙旧情。

农户酿酒,用多少粮食出多少比例的酒都有规矩,这样才能保证酒的醇香。酿酒的水用的是高山石缝中渗出的山泉水,用的木柴也是山间产的杂木。全程无酒精勾兑的自酿酒,头酒酒精度数能达到50度。第一道酒出完,酿酒师傅马上就会铲出酒糟进行二次蒸馏,可千万不要小瞧了二次蒸馏,虽然没有第一遍度数高,但喝起来却更平和。

山里人淳朴,凡是见证酿出美酒的客人,哪怕不认识,都会不由分说被好客的主人招呼着品尝一大杯新酒。酿成的美酒会被主人家收藏起来,以备春节让客人放量畅饮。安康人爱酒,所谓“无酒不成席”,山里人更是喜欢用大土碗盛土酒豪饮,不灌醉几个绝不散席。 (记者 王斌)

西安 都城隍庙里迎春祈福

过年各有妙处,西安城中最热闹、最具市井烟火之气的去处,恐怕非都城隍庙莫属了。

都城隍庙位于西大街上,始建于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由朱元璋敕建,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负责监修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代朱元璋敕诏其统辖西北各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

几经风雨,西安都城隍庙多次进行修复,如今,西安都城隍庙占地面积4768平方米,属市属直管道观,世界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所在地,建筑整体为明清风格,是西安市区内少有的明清古建群,现在已经成为西安的旅游圣地。

据西安都城隍庙住持刘世天道长介绍,2008年起,都城隍庙恢复了中断40多年的迎春祈福庙会,庙会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累计逛庙会人数逾50万人次,一举成为中国四大庙会之一。2009年,这一颇具特色的庙会活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年春节,寻根问祖的炎黄子孙齐聚都城隍庙,善男信女、商旅小贩,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美好的愿望藏在每个人的心中,聚集在了都城隍庙这片福地。

刘世天介绍,2016年的西安都城隍庙迎春祈福庙会,主要看点有:挂祈福牌;2月7日(除夕)跨年迎春祈福法会;2月12日(正月初五)迎财神开光法会、文昌祈恩法会;正月初六(2月13日)、正月十三(2月20日)、正月十五(2月22日)拜太岁等法会活动,其中,拜太岁成为今年庙会活动的亮点。

何为“拜太岁”?

刘世天解释,“太岁”就是六十甲子各自所属的“太岁神”,拜太岁主要是拜自己的本命太岁和当年的值年太岁。除此之外,正月初八、初十,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还将在都城隍庙乐舞楼演出。 (记者 王锋)

宝鸡 凤县杀年猪

童谣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以前,人们一年到头难得吃几回猪肉,而进了腊月,大部分农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

进了腊月,宝鸡凤县的山村又开始杀年猪了。猪是“六畜”之首,杀猪必要择日,“四、六不开圈”。一般在杀猪前几天,主人家就会把杀猪匠请好。凤县河口镇河口村村民说,以前几乎每个村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净麻利,而且不浪费有用的东西,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尽其用,用民间的话就是“能多杀出来五斤肉”。当然,请杀猪的“把式”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赠送其为酬资。杀猪当天,主人家一大早会烧一大锅开水,等待杀猪匠到来。宰杀、烫毛、吹胀、刮净、去头、挂架、破膛、去内脏、翻肠、割块,最后就是开吃。杀猪这天,主人家要请至亲好友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

1月22日起,凤县河口镇开始集中杀年猪,这次至少要杀30头。镇干部倪波说,今年镇上实施“生态年猪认购”扶贫项目。针对农村贫困户养黑猪宰杀、销售中存在的难题,镇上按照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通过电商平台由客户认购,农户再进行生态养殖,确保客户吃上放心猪肉。春节前,将贫困户家养殖的这些黑猪宰杀、分割,并配送到客户手中。

以往,杀年猪是农村过春节的序曲;而今,杀年猪更像一幅喜庆的风俗画,留在人们年俗的记忆里。 (记者 张宝龙)

咸阳 礼泉年夜饭必备烙面

“弄啥好?过年好!过年买糖带买炮,烙面挂面能吃饱!”这是咸阳礼泉县流传的童谣,过年吃烙面是很多孩子童年的乐趣。如今,童谣很少听见,但过年吃烙面仍是礼泉人的习惯。

从记事起,礼泉县建陵镇磨张村张学军便清楚记得,每到过年,家里都要做烙面,村子里遇到红白喜事,也用烙面招呼亲朋好友。吃了大半辈子烙面,今年60岁的张学军依旧百吃不厌。“这是家乡的传统,也是家的味道。”对张学军来说,烙面简直就是家乡的别称,从小父母做烙面给他吃,长大后,他从父母那里继承了烙面的制作工艺,用这份手艺养活着孩子,撑起了一个家。

有关烙面的起源,张学军说,当地比较流行的说法和唐昭陵分不开,“唐朝修建昭陵的时候,人们吃的是手擀面,因为人多,做起来比较麻烦,一名叫巧秀的女子将面摊成饼,再切成丝,吃起来又快又方便,还能储存,大家都叫这种面为烙面。”也有人说,烙面是“世界最早的方便面”,起源于商末周初。不管烙面起源是哪个,不可否认的是,烙面已成为礼泉人独特的饮食文化。

说起烙面的制作工艺,张学军说:“首先是和面,面要和成糊糊状,之后在钢板上摊,摊面可是个手艺,厚度在2~3mm之间。摊好面后晾十几分钟,之后叠起来用重物压,压好后再切成丝,就可以装袋了。”

烙面夏季一般保存两三天,冬季能放七八天。切好的烙面拌上香喷喷的臊子汤,是礼泉人必备年夜饭。

2011年,礼泉烙面制作技艺首批入选咸阳市级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 (记者 刘军伟)

渭南 庆丰年俗跑骡车

4匹骡子头挂披红、系铜铃、插着彩旗,连接着一辆皮轮骡车,骡车上6位敲鼓人鼓点整齐,驾辕人鞭子“吧嗒”一甩,骡子放开脚步恣意狂奔,嘶鸣声、锣鼓声、铜铃声以及围观者的欢呼声、喝彩声响成一片,这就是著名的渭南跑骡车。

跑骡车的传承人王江说,跑骡车是他们祖辈“祈年成”和庆丰收的习俗,在渭南已流传上千年,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主要流传于渭南的孝义、吝店、南师、故市、官道、下邽、田市等镇,其中以故市一带的表演最为驰名。

跑骡车是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的一种社火表演。2009年跑骡车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逢年过节或是有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等喜庆活动时,骡车队就会组织起来热闹一番。骡车队最少需要10人1车4骡子。4匹骡子中,1匹是驾辕的,3匹是挂稍的。每匹骡子的脖子处都系着铜铃,身上都有披红,挂稍的骡子背上还插五面彩色小旗,奔跑时,会发出悦耳的铃铛声,彩旗也会随风飘扬。10人中,6人在骡车上进行锣鼓表演,4人驾驭骡子。

以前,艺人表演时要穿清代的战服,如今,一般都穿平时的衣着。

骡车跑到目的地时,艺人们会进行表演,牵骡子的人奔跑如飞,赶骡车的人摇旗呐喊,车上的艺人有的站着敲鼓,有的左右摆着身子挽着花子敲鼓,鼓点一致,骡子嘶鸣声、铜铃声、锣鼓声、口哨声此起彼伏,整齐又威武,十分热闹、喜庆。如果是夜晚表演,观众将火把高举一片烟云,骡子飞奔、铜铃铿锵、锣鼓喧天、围观者呐喊助威,极为壮观。 (记者 康菲)

商洛 正月初五“送瘟神”

正月初一开始,洗脸水不能泼到家外头,不能给别人借钱,垃圾也不能扔到家外头……在商洛一些偏远农村,正月初五“送瘟神”的年俗沿袭至今。人们以此寓意新的一年不会折损财物,祈求平安幸福。

“送瘟神”虽说是正月初五开始,其实正月初一就开始准备了。除夕夜之前,人们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正月初一,每家会在家里备一个大水缸,把洗菜水、洗脸水、洗脚水等生活废水全都倒进水缸,扫地扫出的垃圾也要“存”在家里面。同时,不能借财物给别人,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能借。财物不外流,寓意着新的一年就不会折损财物。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天天如此。

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就要“送瘟神”了,其实就是把垃圾、用过的废水,一口气都倒出去。把象征霉运的垃圾、水都驱赶出去,寓意着新的一年远离霉运、病灾。

“在一些偏远的山村,'送瘟神’的习俗至今还沿袭着。”对年俗颇有研究的商洛市文化文物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南书堂说。

南书堂年过半百,提起记忆中的送瘟神的年俗,他饶有兴致地说:“我老家在商州区夜村镇,我小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还有送瘟神的年俗,除了正月初一到初四不能扔垃圾,还包括不能骂人、不能问人借钱、初一做饭要留剩饭等。这些都寄寓着,大家对于新年的期盼和对幸福美好的向往。”

商州人李女士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工作,对于家乡送瘟神的习俗她记得很清楚,“当时觉得很神奇”。她说,自己能理解那是家乡人对于新年的期盼,同时那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记者 曾春)

榆林 九曲黄河阵转出太平年

“游了黄河阵,全家享太平”、“转九曲五谷丰登,抱老杆祛病消灾”,这些民间谚语都是说流传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活动“转九曲”。这项民俗活动一般在除夕前后举行,当地村民在村落边的空地上,以彩灯的形式摆下九曲黄河阵,当地村民们按照规则穿梭在一片彩灯的海洋里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榆林市民俗博物馆馆长宫桂春介绍,据当地传说,商代末,通天教主的三名女弟子金箫、银箫、碧箫(又称三箫娘娘)为了替死在姜子牙手下的兄长赵公明报仇,在两军阵前大摆黄河大阵,让西周军队吃尽了苦头,最后元始天尊亲自来助西周,黄河大阵才破。千百年来,三箫娘娘被视为平安、幸福的庇护神,所以黄河阵中的灯也叫做幸福灯、平安灯。宫桂春表示,转九曲还有一种“偷灯”的特殊习俗,当然这种“偷灯”的行为是默许的,甚至带有某种鼓励色彩。鼓励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年轻的媳妇。守灯人不时高喊“偷灯养小子哩”,民间流传着“偷个绿灯生女子,偷个红灯生儿子”的说法。

2015年元宵节,记者参与了米脂县举办的转九曲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据摆阵师傅介绍,转九曲要选择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将367根竹竿(柱头)等距离栽成四方形阵图,并按照一定规则用细绳连接成九个盘环的曲阵。一排栅栏与另一排栅栏之间留出弯弯曲曲的通道,好像一个很大的城郭。大城郭内又分九个小城郭,而小城郭的门径、走向各不相同。“灯阵设有入口和出口两个大门,游者从入口进入,沿着布满疑点的路线走下去,可游遍整场,但是不能走回头路。”摆阵师傅介绍。 (记者 杨虎元)

延安 宜川壶口斗鼓迎春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延安的大街小巷,总会听到隆隆的鼓声,宜川也不例外。在长长的表演队伍中,闻声便可识鼓。欢快轻巧的是宜川胸鼓,震耳欲聋的,便定是壶口斗鼓了。

壶口斗鼓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镇一带。陕北后生敲起了震天的斗鼓,腾挪跳转、舞姿雄壮,呐喊声、锣鼓声与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相得益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是壶口斗鼓的真实写照。

作为壶口斗鼓的县级传承人,兰天刚自幼便跟随本村老艺人学习斗鼓表演技艺。1996年,壶口斗鼓参加了“海峡两岸看壶口”大型文艺展演后受到观众好评。由此,壶口斗鼓开始大范围排演。多年来的斗鼓教习中,兰天刚在仅有的鼓、锣、镲三件“家具”上,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他的打击技巧变化多,打法技巧不下几十种。壶口斗鼓的鼓谱有乱刮风、三条硷、四声鼓、高桥鼓、大秧鼓、歇歇鼓、跑罗汉、常流水等多种。

“壶口斗鼓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世代流传,气势宏伟、雄壮有力、威武彪悍、风味独特、粗犷豪爽、魅力无穷。”这是兰天刚对壶口斗鼓的总结,在表演斗鼓时,他可以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锣镲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演奏中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镲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显得五彩缤纷,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袁芳)

汉中 洋县正月初五扫五穷

“扫五穷”又称扫五魔、扫五群,即扫除邪、怪、灾、病、贫五种魔群,是一种鲜见的汉族民俗文化现象,它只发生在中国汉水上游的汉中洋县及其周边的城固、西乡一带。

每年正月初五一大早,“扫五穷”队伍在“土地爷”的带领下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先由把门将手举铁鞭钢锏在大门两边守门护卫,同时,负责降魔除妖送福的诸神将跑进门里,各自挥舞神器,做清扫祛邪动作。遇到小孩、老人,毛女就在其胸背前后反复扫动,为其祛病除邪;如果遇到门口停有汽车、摩托车,也要上前清扫,寓意保佑出入平安;遇到新婚燕尔的人家,则由送子娘娘抢入洞房,为其新媳妇进行主扫,祝其早日添口进丁……锣鼓队紧随其后,敲起震天响的锣鼓压阵。当“扫五穷”的队伍来到家宅、店铺门口时,主人恭敬地在门口燃起鞭炮、敬起香蜡表示欢迎。每扫毕一户人家,主人一脸笑容燃起黄裱“谢神”并拱手相送,同时随手打发“喜钱”,一百两百不嫌多、三毛五毛不嫌少。一过午时,“扫五穷”便告结束。

“扫五穷”实质是一种行走的社火,人们扮成各种古老的戏剧角色,到宅院或店铺游转,并做象征性的清扫活动,借此表达驱祸祛灾、求财祈福的愿望。“扫五穷”主要角色有黑胡子灵官和红胡子灵官两员“把门将”,还有土地爷、天官、方方神、弼马温孙悟空、毛女子、哪吒、文武曲星等,有时也有二郎神杨戬、哼哈二仙及伺奉天官的书僮等。 (记者 王亮)

铜川 药王山上“摸摸爷”

蒸花馍、吃五豆、看社火,关中各地有很多相同的年俗。在铜川市耀州区,还有一个特别的年俗,就是正月初一到药王山进庙烧香,然后去摩崖石刻前“摸摸爷”,祈求来年无病无灾身体健康。

药王山位于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因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长期隐居于此而得名。据称,“摸摸爷”菩萨像出自宋代匠人之手,是一尊思维菩萨像。佛像通体漆黑发亮,为结跏跌坐佛。佛像双目微闭、若有所思的神态,非常迎合人们有病后不知如何投医问药的心理。相传只要在佛像和自身同一部位交互摸上三遍,就能消除自身相应部位的病痛,头疼脑热都可手到病除、不药而愈。

“摸摸爷”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孙思邈幼年即事亲孝、做事诚、爱百姓,有孝、诚、爱三德,但体弱多病。有一年瘟疫流行,孙思邈和很多乡邻都染上了瘟疫,病情危重,思维菩萨扮作云游郎中来到孙思邈家中,拿出一包草药让孙思邈的母亲熬好,孙思邈让母亲把药汤给自己和患病的乡邻都抹上点。抹药后不久,大家的病都好了。为了纪念思维菩萨的善举,后人在药王山上雕刻了这尊思维菩萨像,并逐渐形成了在佛像身上抚摸,以祈求来年祛病消灾的愿望。

“虽然只是传说,不过人们都非常喜欢这个互动,不仅每年正月初一进庙烧香时“摸摸爷”,二月二药王山举行庙会时人会更多,现在,只要到药王山游玩的人,都会到石像前摸一摸。”药王山景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人的手摸汗浸,这尊菩萨造像已褪去石雕的生硬,质感有如玉的温润。 (记者 张林)

安康 秦巴山里 农家自酿酒

在安康,秦巴山区农村进入腊月便开始“忙年”,杀年猪、熏腊肉、卤菜、自制豆腐,而一种古老酿酒技艺也在秦巴山区代代相传,甜杆酒、苞谷酒、拐枣酒、柿子酒、糯米黄酒……在老酿酒人看来,用最原始的工艺,农家最普通的农作物,才能酿出最原汁原味的酒。

40岁的徐之义是旬阳县小河镇落驾村村民,已从事酿酒十多年,据他讲,附近村民大多会酿酒,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秦巴山区冬季苦寒,加上交通不便,为防寒保暖,熬过难挨的孤寂冬天,农户自家动手酿酒便成了最经济实惠的选择。以前粮食少,只有家境殷实的农家才有富余的粮食酿酒,所以人们说“过年做酒,家中富有”,这也成了一种企盼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家家户户一到冬天搭锅酿酒的盛景虽已不多见,但许多山民仍然保留着过年喝自酿酒的习俗,亲朋好友见面后总免不了用一场醉人的“酒事”叙叙旧情。

农户酿酒,用多少粮食出多少比例的酒都有规矩,这样才能保证酒的醇香。酿酒的水用的是高山石缝中渗出的山泉水,用的木柴也是山间产的杂木。全程无酒精勾兑的自酿酒,头酒酒精度数能达到50度。第一道酒出完,酿酒师傅马上就会铲出酒糟进行二次蒸馏,可千万不要小瞧了二次蒸馏,虽然没有第一遍度数高,但喝起来却更平和。

山里人淳朴,凡是见证酿出美酒的客人,哪怕不认识,都会不由分说被好客的主人招呼着品尝一大杯新酒。酿成的美酒会被主人家收藏起来,以备春节让客人放量畅饮。安康人爱酒,所谓“无酒不成席”,山里人更是喜欢用大土碗盛土酒豪饮,不灌醉几个绝不散席。 (记者 王斌)


相关文章

  • 大理旅游景点介绍
  • 大丽高速拉近大理丽江,路程可省两小时 从2010年3月开工的连接大理.丽江2个世界级景区的大丽高速.按照省政府要求,2013年内将实现全线通车.届时,从大理到丽江,192公里的4车道主线只需2小时,比走214国道或大丽路节约2小时. 从20 ...查看


  • 民俗文化如何为乡村旅游加分
  • 乡村旅游之所以魅力无限,除了青山绿水.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吸引人之外,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加分不少,成为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吸引核.民俗依托型乡村旅游具有文化的原生性.参与性.质朴性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的特点,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 ...查看


  • [天眼聚焦]走进陕西袁家村,体验淳朴的关中民俗文化
  • 在古城西安西北80公里处的礼泉县,有一个村庄叫袁家村,这里人称关中第一村.这里有古老的村舍旧居,有繁华的农村集市.大排档,是一座活着的关中风俗博物馆,仿古老街生动的再现了关中的市井风情,有人将其比喻作西北版的"清明上河图" ...查看


  • 民间绝活剪纸:把艺术还给生活
  • 原始的那种母女相传.邻里相传的单一模式,将会由有组织.有目标的社会团体.艺术院校.文化人士的大量参与而发生新的结构转换.只有这样,剪纸艺术才能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永远鲜活. 剪纸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最早是民间"招魂术" ...查看


  • 论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 謦静臻勰渊●l々自眨 三.度假旅游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1.客源市场因素.客源市场条件决定了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市场目标,对度假旅游发展具有导向性的影响.因此,发展度假旅游关键在于做好科学的市场调研,寻找资源优势与市场区位优势的结合点,周密论证.合 ...查看


  •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闹元宵 逛庙会
  • 老北京庙会--南磨房第六届民俗文化节暨关王庙小年庙会 2013年2月2日-4日,南磨房第六届民俗文化节暨关王庙小年庙会在北京朝阳区南磨房乡紫南社区举行,"老北京的吆喝韵味长.地道的民间小吃原汁原味.擎伞折扇的拉花舞蹈行云流水.舞狮 ...查看


  •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浅析'
  •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浅析 --1102班 1703110216 梁凡 1703110204 刘舒扬 1703110223 余淼 1703110225 裴淑芬 1703110227 孟思思 目录 前言 ...................... ...查看


  • 袁家村发展历程
  • 发展历程 袁家村2007年开始发展古镇旅游业,市场定位为"关中印象体验地",客户定位为消费能力中低端的普通消费者--以西安及省内关注民族文化的群体为主要目标客群,占到游客总数的85%.人气超过陕西排名第一的旅游项目兵马俑 ...查看


  • 端午节民俗教材
  • 第四单元 粽香鼓声端午节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