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
简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杨秀辉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新疆 喀什地区伽师县巴仁镇 844300
摘要:想要对外传授一门语言,首先自己要对该门语言有十分充分、全面的认识。所以,作为对外汉语专业,掌握关于教学方面的技巧,只是一个支架,而真正的根基是在于汉语本身,从本质上去认识汉语、研究汉语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汉语语法;语法特点;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0-0068-01
1 导言
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的道路依然很漫长。我们应该抱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态度,继承前人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另外一方面,对外汉语老师要全面掌握汉语的知识,才能在教导学生时候游刃有余。充分了解汉语的特点,同时与其他语言作比较才能明白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去解决。
2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
通过对前辈现代汉语语法特点问题研究的回顾,温故知新。总结、对比前人的观点,可以针对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总结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另外在相同的点上可做对比,研究其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本文主要从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上)》、邢福义的《现代汉语》、吕叔湘的《现代汉语代八百词》、这次文献入手,来回顾以往学者对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
2.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对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特点是
汉语它缺乏形态,也就是说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汉语有着分析型语言的特点。(1)汉语表示语法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不太用形态。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因为语序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因为虚词的不同,在语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与英语相比,汉语没有形态的变化。(2)词、短语和句子有着一致的结构。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汉语中词和句法成分在语法方面呈现多功能性,不像印欧语那么简单,因此汉语的兼类词也比较多。(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量词随着它后面名词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头牛”。
2.2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代八百词》(商务印书馆)中将汉语语法的特点总结为四条
(1)缺乏形态的变化;(2)虚词常常被省略;(3)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影响;(4)汉字对词形有影响。其中第三点,关于音节对词语结构有影响的提出,十分创新。
2.3 在胡裕树的《现代汉语》中归纳的特点中也有提到单双音节的作用
将这几本文献归纳的特点进行对比,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的说法最容易被接受;邢福义《现代汉语》选择的比较基点最多,因此被认为是最为全面;吕叔湘的《现代汉语代八百词》和胡裕树《现代汉语》都有提到关于单双音节对语法意义的影响,陆俭明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有强调语境和省略,音节和语用这两点的提出是比较新颖的。
3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3.1 激发学习兴趣
汉语——我们的母语,源远流长,承载着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当学生对它的语言魅力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以后,便有了探究的兴趣。此时老师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引导
68 2015年10期
学生对汉语语法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甚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中体会汉语语法学习的乐趣,都已是水到渠成。例如,在进行短语结构类型的判断分析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流行歌曲、中外名著、影视作品等的名称作为分析素材,譬如《红与黑》《相爱十年》《猛龙过江》等,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绝不仅仅表现在理论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看似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同样可以妙趣横生。
3.2 语法融入生活
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具有抽象、庞杂、精深等特点,在教材中主要表现为极具规则性的性质、概念、定义、区别、作用、类别以及联系等。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虽然讲解过程中的语素、词、短语以及句子等知识点都提供了实例供学生参考,但是这种纯语言形式的教学方式还是让人觉得太过于教条化以及平面化,不能给人生动立体的感觉,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远离现实生活”的误解,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3.3 教学模式灵活多变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优化配置,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譬如进行“复句”和“句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采用语言描述法,对相关的语法规则进行粗略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一语法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用图表的方式列举所有的复句类型和句群类型,以便对复句和句群的具体类别、两者之间的差异都有一个更加宏观的把握。在进行“句法成分”教学时,对于学生相对较熟悉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可以采用归纳式教学法,陈列大量的例句,在分析例句的过程中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归纳出其中蕴含的语言规律;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补语、中心语和独立语等,则采用演示式教学法,使学生对这一语言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寻找身边的病句,在常看的报刊、资料或电视节目中寻找病句,甚至可以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宣传标语、广告语、店名等等的错误案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另一方面大量的实践运用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语法理论知识。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教学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灵动性。4 结论
总之,汉语的语法既有与西方语言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独具特色的部分。研究汉语语法时,既要探讨语言的共性,又要探讨汉语的个性,不能用印欧语的眼光来看待汉语,更不能拿印欧语的通则来硬套汉语,应该建立适合汉语特点的语法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林煜. 白话文改造中现代汉语语法欧化特点再探[J].北方文学旬刊,2013(9):129.
[2]邵敬敏.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J].汉语学习,2011(1):3-11.
科技教育
简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杨秀辉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新疆 喀什地区伽师县巴仁镇 844300
摘要:想要对外传授一门语言,首先自己要对该门语言有十分充分、全面的认识。所以,作为对外汉语专业,掌握关于教学方面的技巧,只是一个支架,而真正的根基是在于汉语本身,从本质上去认识汉语、研究汉语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汉语语法;语法特点;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0-0068-01
1 导言
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的道路依然很漫长。我们应该抱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态度,继承前人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另外一方面,对外汉语老师要全面掌握汉语的知识,才能在教导学生时候游刃有余。充分了解汉语的特点,同时与其他语言作比较才能明白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去解决。
2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
通过对前辈现代汉语语法特点问题研究的回顾,温故知新。总结、对比前人的观点,可以针对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总结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另外在相同的点上可做对比,研究其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本文主要从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上)》、邢福义的《现代汉语》、吕叔湘的《现代汉语代八百词》、这次文献入手,来回顾以往学者对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
2.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对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特点是
汉语它缺乏形态,也就是说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汉语有着分析型语言的特点。(1)汉语表示语法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不太用形态。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因为语序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因为虚词的不同,在语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与英语相比,汉语没有形态的变化。(2)词、短语和句子有着一致的结构。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汉语中词和句法成分在语法方面呈现多功能性,不像印欧语那么简单,因此汉语的兼类词也比较多。(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量词随着它后面名词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头牛”。
2.2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代八百词》(商务印书馆)中将汉语语法的特点总结为四条
(1)缺乏形态的变化;(2)虚词常常被省略;(3)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影响;(4)汉字对词形有影响。其中第三点,关于音节对词语结构有影响的提出,十分创新。
2.3 在胡裕树的《现代汉语》中归纳的特点中也有提到单双音节的作用
将这几本文献归纳的特点进行对比,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的说法最容易被接受;邢福义《现代汉语》选择的比较基点最多,因此被认为是最为全面;吕叔湘的《现代汉语代八百词》和胡裕树《现代汉语》都有提到关于单双音节对语法意义的影响,陆俭明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有强调语境和省略,音节和语用这两点的提出是比较新颖的。
3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3.1 激发学习兴趣
汉语——我们的母语,源远流长,承载着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当学生对它的语言魅力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以后,便有了探究的兴趣。此时老师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引导
68 2015年10期
学生对汉语语法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甚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中体会汉语语法学习的乐趣,都已是水到渠成。例如,在进行短语结构类型的判断分析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流行歌曲、中外名著、影视作品等的名称作为分析素材,譬如《红与黑》《相爱十年》《猛龙过江》等,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绝不仅仅表现在理论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看似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同样可以妙趣横生。
3.2 语法融入生活
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具有抽象、庞杂、精深等特点,在教材中主要表现为极具规则性的性质、概念、定义、区别、作用、类别以及联系等。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虽然讲解过程中的语素、词、短语以及句子等知识点都提供了实例供学生参考,但是这种纯语言形式的教学方式还是让人觉得太过于教条化以及平面化,不能给人生动立体的感觉,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远离现实生活”的误解,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3.3 教学模式灵活多变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优化配置,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譬如进行“复句”和“句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采用语言描述法,对相关的语法规则进行粗略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一语法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用图表的方式列举所有的复句类型和句群类型,以便对复句和句群的具体类别、两者之间的差异都有一个更加宏观的把握。在进行“句法成分”教学时,对于学生相对较熟悉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可以采用归纳式教学法,陈列大量的例句,在分析例句的过程中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归纳出其中蕴含的语言规律;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补语、中心语和独立语等,则采用演示式教学法,使学生对这一语言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寻找身边的病句,在常看的报刊、资料或电视节目中寻找病句,甚至可以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宣传标语、广告语、店名等等的错误案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另一方面大量的实践运用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语法理论知识。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教学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灵动性。4 结论
总之,汉语的语法既有与西方语言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独具特色的部分。研究汉语语法时,既要探讨语言的共性,又要探讨汉语的个性,不能用印欧语的眼光来看待汉语,更不能拿印欧语的通则来硬套汉语,应该建立适合汉语特点的语法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林煜. 白话文改造中现代汉语语法欧化特点再探[J].北方文学旬刊,2013(9):129.
[2]邵敬敏.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J].汉语学习,201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