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从资产属性和持有目的谈资产的计量
奥喜平
(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天津300191)
【摘要】本文根据资产的属性和持有目的对企业拥有的资产进行分类,分析适合不同类别资产的价值计量方法,寻找资产类别与价值计量———会计计量属性的最佳匹配,探讨了资产价值计量的本质特征,并建立了资产价值计量模型。
【关键词】资产的有用性使用价值%资产计量资产是一切会计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资产负债表有资产、负债和权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把负债表述为债主对资产的要求权、股东权益表述为股东对资产的要求权,我们通常称负债为负资产,权益为净资产;损益表中有收入、费用和净利润(或损失),收入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表示资产的减少,净利润(或损失)表示资产的变化;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资产之一,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各大经济体对资产的定义都体现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了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核心特征。以下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析资产如何为持有者、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资产的价值实现过程。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际上是资产形式的转换过程,首先是取得资产,然后使用和消耗持有的资产来产出新的产品如果忽略具体的和服务,通过销售新的产品和服务赚取利润。企业形式和具体的生产经营方式,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抽象成“现金流出→取得资产→使用和消耗资产→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出售新的产品和服务→现金流入”的过程:今天的现金流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未来的现金流入,盈利的结果是未来的现金流入在考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大于等于今天的现金流出,这也是投资决策的一条重要准则。根据这一思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可用下图的资产的流动形式和资产转换过程来表示:
其他资产1
其他资产2
现金流出
其他资产3
现金流入
厂房、设备等,用图中的“其他资产1”来表价值,比如原材料、示,完工待售的产品、商业企业的存货等,用图中的“其他资产2”表示(图中从“其他资产1”到“其他资产2”是企业使用和消耗资产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有的只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比如企业投资的证券、期权、期货等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等,用图中的“其他资产3”来表示。从企业持有的目“其他资产1”,企的看,有的资产预期要被使用,比如图中的业通过使用和消耗这些资产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或)服务,即转换为“其他资产2”,然后出售新的产品和(或)服务取得现出售和变现,比如图中的“其他金流入;有的资产预期要持有、资产2”和“其他资产3”,通过持有、出售和变现这些资产取得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通过投资(现金流出)和生产现金流入。
转换取得资产(包括其他资产1、其他资产2、其他资产3),然后出售和变现资产(包括其他资产2、其他资产3)取得现金流入,完成资产转换的一个循环,正常的情况下,企业会用流入的现金不断地维持这样的循环,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赚取利润。
一、从资产的属性和企业持有的目的划分资产
资产是归属于特定企业的资源,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或交换)这些资源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从资产具有使用价值和(或)价值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持有的资产(经济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资产(经济资源),比如钢材、石油、家用电器等,多数是实物资产,也包括预付费用、商标、版权等非实物资产,这些资产可以被使用,具有使用价值,当然也具有价值;另一类是不能被使用、没有使用价值但具有价值的资产(经济资源),比如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应收账款等,都是非实物资产。由此可以看出,从资产的属性看,企业持有的资产有的只具有价值,有的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资产的持有目的看,有的资产用于使用,有的资产用于出售和变现。根据资产的属性和持有企业的持有目的不同可以把资产分成三大类:第一类资产是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资产(经济资源),企业持有这些资产的目的是使用这些资产,比如原材料、
图1资产流动及转换过程1
在图1所示的资产转换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步是要通过投入现金资产(现金流出)取得的其他资产,在取得并持有的资产中,从资产的固有属性看,有的具有使用价值和□2012.4下旬··42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从资产属性和持有目的谈资产的计量
奥喜平
(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天津300191)
【摘要】本文根据资产的属性和持有目的对企业拥有的资产进行分类,分析适合不同类别资产的价值计量方法,寻找资产类别与价值计量———会计计量属性的最佳匹配,探讨了资产价值计量的本质特征,并建立了资产价值计量模型。
【关键词】资产的有用性使用价值%资产计量资产是一切会计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资产负债表有资产、负债和权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把负债表述为债主对资产的要求权、股东权益表述为股东对资产的要求权,我们通常称负债为负资产,权益为净资产;损益表中有收入、费用和净利润(或损失),收入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表示资产的减少,净利润(或损失)表示资产的变化;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资产之一,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各大经济体对资产的定义都体现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了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核心特征。以下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析资产如何为持有者、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资产的价值实现过程。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际上是资产形式的转换过程,首先是取得资产,然后使用和消耗持有的资产来产出新的产品如果忽略具体的和服务,通过销售新的产品和服务赚取利润。企业形式和具体的生产经营方式,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抽象成“现金流出→取得资产→使用和消耗资产→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出售新的产品和服务→现金流入”的过程:今天的现金流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未来的现金流入,盈利的结果是未来的现金流入在考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大于等于今天的现金流出,这也是投资决策的一条重要准则。根据这一思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可用下图的资产的流动形式和资产转换过程来表示:
其他资产1
其他资产2
现金流出
其他资产3
现金流入
厂房、设备等,用图中的“其他资产1”来表价值,比如原材料、示,完工待售的产品、商业企业的存货等,用图中的“其他资产2”表示(图中从“其他资产1”到“其他资产2”是企业使用和消耗资产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有的只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比如企业投资的证券、期权、期货等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等,用图中的“其他资产3”来表示。从企业持有的目“其他资产1”,企的看,有的资产预期要被使用,比如图中的业通过使用和消耗这些资产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或)服务,即转换为“其他资产2”,然后出售新的产品和(或)服务取得现出售和变现,比如图中的“其他金流入;有的资产预期要持有、资产2”和“其他资产3”,通过持有、出售和变现这些资产取得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通过投资(现金流出)和生产现金流入。
转换取得资产(包括其他资产1、其他资产2、其他资产3),然后出售和变现资产(包括其他资产2、其他资产3)取得现金流入,完成资产转换的一个循环,正常的情况下,企业会用流入的现金不断地维持这样的循环,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赚取利润。
一、从资产的属性和企业持有的目的划分资产
资产是归属于特定企业的资源,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或交换)这些资源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从资产具有使用价值和(或)价值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持有的资产(经济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资产(经济资源),比如钢材、石油、家用电器等,多数是实物资产,也包括预付费用、商标、版权等非实物资产,这些资产可以被使用,具有使用价值,当然也具有价值;另一类是不能被使用、没有使用价值但具有价值的资产(经济资源),比如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应收账款等,都是非实物资产。由此可以看出,从资产的属性看,企业持有的资产有的只具有价值,有的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资产的持有目的看,有的资产用于使用,有的资产用于出售和变现。根据资产的属性和持有企业的持有目的不同可以把资产分成三大类:第一类资产是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资产(经济资源),企业持有这些资产的目的是使用这些资产,比如原材料、
图1资产流动及转换过程1
在图1所示的资产转换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步是要通过投入现金资产(现金流出)取得的其他资产,在取得并持有的资产中,从资产的固有属性看,有的具有使用价值和□2012.4下旬··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