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灵脾温补肾阳, 采用鸡血藤一味, 主要是取其活血补血之意, 另外活血尚可改善肿瘤病人血液高凝状态, 增加病变部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减少癌细胞着床, 提高化疗效果, 全方共奏益气健脾补肾活血生血之功能, 且该类中药据多方研究报道, 确有增强患者免疫机能, 减低化疗反应, 刺激骨髓造血等作用。通过观察对照, 治疗组应用参麦针及中药白细胞回升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化疗。诚然, 有学者认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GS M ) 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更为有效, 但我们认为GS M 价格昂贵, 基层医院病人群经济条件有限, 难以承受, 而应用参麦针配合益气健脾补肾活血中药不失为一种价廉有效之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 艳. 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43例临床
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01; 3(12) ∶964
(收稿2003204216; 修回2003207228)
健脾除湿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
付汉生 陕西省汉中市中医医院(723000)
顾晓航 西安市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卫生处(710082)
摘 要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 化瘀止痛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采用中药(白
术、茯苓、扁豆、苡仁、苍术、黄柏、赤芍、白芍、独活、桂枝)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 疗效显著, 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除湿, 化瘀止痛的功效。
主题词 痛风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补气药[剂] 治疗应用 祛风
湿药[剂]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 治疗应用 医案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56例, 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者27岁, 最大者70岁。首次发病者28例, 1次者17例, 3次者6例, 不确定者5例; 病位在单侧扌母指关节者47例, 双侧者5例, 踝关节者2例, 膝关节者1例, 其他者1例; 伴有X 线片改变者3例, 伴有肾功、心功能不全者17例。有明显家族史者11例。所有病历就诊时间均为发病3d 之内。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以健脾除湿化瘀法。组方如下:苡仁30g , 白术18g , 赤芍、白芍各15g , 茯苓、扁豆、苍术、黄柏各10g , 独活6g , 桂枝3g 。气虚者加党参30g , 黄芪15g , 血虚者加当归10g , 湿重者加车前子30g , 瘀重者加桃仁10g , 丹参30g , 水煎内服, 1d 1剂, 3d 为1个疗程。症状严重者配以大黄30g , 荆芥15g , 姜黄10g , 研细凡士林调匀后外敷患处。
疗效标准 无红肿痛, 外观正常, 血尿酸正常为优。无红肿, 痛轻, 血尿酸正常为良。无肿轻度痛或无痛轻肿, 血尿酸正常为一般。
治疗结果 56例病例, 1疗程达优者36例, 2疗程达优者26例, 良者2例, 总优良率96%。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 61岁, 教师, 以“左扌母
指关节肿痛2d ”为主诉于2001年5月8日收住入院。查:一般情况可, B P 150 90mm H g , 心肺
(—) , 左足第一趾关节红肿明显, 触痛, 活动后尤甚。X 线片未见异常, 心电图示:心功 级, 血尿酸489Λm o l l CO 2CP 18m m o l l , BU N 8. 9m m o l
脉滑, 用健脾除湿化瘀之法。方l 舌胖大苔白腻、
用:党参、丹参、苡仁各30g , 白术18g , 赤芍、牛膝各15g , 扁豆、茯苓、苍术、黄柏各10g , 水煎内服、前述外用药贴1d 1换患处, 2d 后肿痛消失, 查血尿酸310Λm o l l , CO 2CP 22m m o l l , BU N 6. 8m m o l l 。心电图大致正常。
讨 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痛风是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以血尿酸升高为生化指征, 关节痛, 多首发于第一趾 关节, 也可累及其它关节。祖国医学经典中也曾作了较详细记载。《类证治裁痛风》中指出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 久则化热致痛。“《证治准绳・痛风》认为痛风是由“风湿客于肾经、血脉淤滞”所致。《医学入门・痛风》认为痛风多因“血气虚劳不营养关节腠理。”治疗上医家多从祛风除湿, 退热除痹为法。我们从古人论述中及临床实践中, 结合现代人饮食多滋腻厚味, 多饮
目的, 这样既巩固了疗效, 又达到治疗效果。
(收稿2003206204; 修回2003207228)
醇酒等特点出发, 在治疗上以健脾除湿化瘀为主, 取得显著效果。对于间歇期, 我们常在急性期过后继续给予上述治疗以达到标本同治, 防治结合的
中药治疗关节腔积液20例
陈武海 张胜利 陕西省富平县医院(711700)
摘 要 目的:观察祛湿散寒, 通痹消肿类中药治疗关节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
基本方(附子、麻黄、肉桂、白芥子、蜈蚣、白芷等) 治疗本病20例, 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此病具有温经散寒, 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主题词 关节腔积水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祛寒药[剂] 治疗应用
祛风湿药[剂] 治疗应用
关节腔积液患者属现代医学的急性关节炎范畴, 多因感受寒湿之邪引起, 也有因外伤诱发, 以膝关节发病较多, 有单侧也有双侧。近年来, 笔者应用大剂量附片为主温经散寒通络, 利湿消肿法治疗20例, 全部治愈,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55岁。病程最短10d , 最长1年余。疼痛部位, 单膝关节16例, 双膝关节4例。诊断标准关节疼痛肿胀, 浮膑试验(+) , x 片示:关节腔内有积液。
治疗方法 基本方:附子40g (开水先煎30m in ) , 肉桂5g , 蜈蚣2条(冲服) , 苍术30g , 白芥子、白芷各15g , 牛膝、干姜、麻黄、甘草各10g 。加减法:兼热加黄柏、山栀、忍冬藤; 湿重加苍术、苡仁、通草; 兼气虚加千年健、炙黄芪。水煎服, 每日1剂, 5剂为1疗程, 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12
规:W BC :12. 8×109 L , RBC :3. 84×10 L 。血
沉:45mm H , x 片:右膝关节腔积液。中医辨证为寒湿阻滞, 经脉不畅, 阴寒凝聚之寒湿痹证。4月25日, 张胜利副主任医师查房, 根据多年临床经
验, 辨证分析, 拟以温经散寒通络除湿止痛, 组方如下:附片40g (开水先煎半小时) , 麻黄、牛膝、干姜各10g , 肉桂5g , 白芥子、白芷、威灵仙各15g , 蜈蚣2条(冲服) , 苍术30g , 5剂水煎服, 1d 1剂, 分早晚服。4月30日查房, 右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 上方加鹿角胶10g , 熟地15g , 黄柏8g , 苡米30g , 5剂水煎服。患者右膝关节肿胀, 疼痛消失, 上下楼梯无不适感。效不更法, 再进上方3剂以巩固疗效。5月8日, 复查血沉5mm H , 血常规
9
W BC :8. 4×10 L , 痊愈出院。
体 会 关节腔积液患者, 多为素体虚弱, 腠理疏松, 营卫不固, 风寒湿邪侵入肌肉、关节、筋脉, 使经气不畅, 寒水阴邪积聚, 以致痹证。《金匮要略》称本病为“历节”, 在治疗方面指出:“寒湿为之,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附片为植物乌头子根, 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通行十二经, 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在治疗痹证中, 取其辛热走而不守善通经脉之力, 以寒湿偏胜, 疼痛甚者最为适宜。用之能祛除寒湿, 温经通络止痛。附片经过炮制与煎煮, 乌头碱被热解, 热解后的次乌头碱和耐热的非生物碱部分毒性弱小, 有学者试验报导认为:“对动物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消炎作用。主用附片40g , 助阳化气, 通行经脉, 寒湿之气得行, 经气得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6例服药5剂疼痛消失, 肿胀减轻; 14例, 服药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 其中12例服10剂后肿胀疼痛消失, 另2例服14剂后疼痛消失。追踪10例, 其中3例半年后疼痛发作, 2例3月后轻度疼痛肿胀发作, 但服5剂中药后肿痛又消失。
典型病例 代某, 女, 50岁, 农民。以“右膝关节肿痛半年, 加重3d ”之主诉于2001年4月24
日入院。患者右膝关节疼痛重着, 固定不移, 肌肤麻木, 色不红, 关节活动不便, 怕冷喜暖。因气侯变冷, 天阴下雨复发或加重。右膝关节肿胀, 功能受限, 浮膑试验(+) 。舌淡苔白润, 脉沉缓。查血常
仙灵脾温补肾阳, 采用鸡血藤一味, 主要是取其活血补血之意, 另外活血尚可改善肿瘤病人血液高凝状态, 增加病变部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减少癌细胞着床, 提高化疗效果, 全方共奏益气健脾补肾活血生血之功能, 且该类中药据多方研究报道, 确有增强患者免疫机能, 减低化疗反应, 刺激骨髓造血等作用。通过观察对照, 治疗组应用参麦针及中药白细胞回升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化疗。诚然, 有学者认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GS M ) 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更为有效, 但我们认为GS M 价格昂贵, 基层医院病人群经济条件有限, 难以承受, 而应用参麦针配合益气健脾补肾活血中药不失为一种价廉有效之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 艳. 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43例临床
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01; 3(12) ∶964
(收稿2003204216; 修回2003207228)
健脾除湿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
付汉生 陕西省汉中市中医医院(723000)
顾晓航 西安市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卫生处(710082)
摘 要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 化瘀止痛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采用中药(白
术、茯苓、扁豆、苡仁、苍术、黄柏、赤芍、白芍、独活、桂枝)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 疗效显著, 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除湿, 化瘀止痛的功效。
主题词 痛风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补气药[剂] 治疗应用 祛风
湿药[剂]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 治疗应用 医案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56例, 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者27岁, 最大者70岁。首次发病者28例, 1次者17例, 3次者6例, 不确定者5例; 病位在单侧扌母指关节者47例, 双侧者5例, 踝关节者2例, 膝关节者1例, 其他者1例; 伴有X 线片改变者3例, 伴有肾功、心功能不全者17例。有明显家族史者11例。所有病历就诊时间均为发病3d 之内。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以健脾除湿化瘀法。组方如下:苡仁30g , 白术18g , 赤芍、白芍各15g , 茯苓、扁豆、苍术、黄柏各10g , 独活6g , 桂枝3g 。气虚者加党参30g , 黄芪15g , 血虚者加当归10g , 湿重者加车前子30g , 瘀重者加桃仁10g , 丹参30g , 水煎内服, 1d 1剂, 3d 为1个疗程。症状严重者配以大黄30g , 荆芥15g , 姜黄10g , 研细凡士林调匀后外敷患处。
疗效标准 无红肿痛, 外观正常, 血尿酸正常为优。无红肿, 痛轻, 血尿酸正常为良。无肿轻度痛或无痛轻肿, 血尿酸正常为一般。
治疗结果 56例病例, 1疗程达优者36例, 2疗程达优者26例, 良者2例, 总优良率96%。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 61岁, 教师, 以“左扌母
指关节肿痛2d ”为主诉于2001年5月8日收住入院。查:一般情况可, B P 150 90mm H g , 心肺
(—) , 左足第一趾关节红肿明显, 触痛, 活动后尤甚。X 线片未见异常, 心电图示:心功 级, 血尿酸489Λm o l l CO 2CP 18m m o l l , BU N 8. 9m m o l
脉滑, 用健脾除湿化瘀之法。方l 舌胖大苔白腻、
用:党参、丹参、苡仁各30g , 白术18g , 赤芍、牛膝各15g , 扁豆、茯苓、苍术、黄柏各10g , 水煎内服、前述外用药贴1d 1换患处, 2d 后肿痛消失, 查血尿酸310Λm o l l , CO 2CP 22m m o l l , BU N 6. 8m m o l l 。心电图大致正常。
讨 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痛风是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以血尿酸升高为生化指征, 关节痛, 多首发于第一趾 关节, 也可累及其它关节。祖国医学经典中也曾作了较详细记载。《类证治裁痛风》中指出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 久则化热致痛。“《证治准绳・痛风》认为痛风是由“风湿客于肾经、血脉淤滞”所致。《医学入门・痛风》认为痛风多因“血气虚劳不营养关节腠理。”治疗上医家多从祛风除湿, 退热除痹为法。我们从古人论述中及临床实践中, 结合现代人饮食多滋腻厚味, 多饮
目的, 这样既巩固了疗效, 又达到治疗效果。
(收稿2003206204; 修回2003207228)
醇酒等特点出发, 在治疗上以健脾除湿化瘀为主, 取得显著效果。对于间歇期, 我们常在急性期过后继续给予上述治疗以达到标本同治, 防治结合的
中药治疗关节腔积液20例
陈武海 张胜利 陕西省富平县医院(711700)
摘 要 目的:观察祛湿散寒, 通痹消肿类中药治疗关节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
基本方(附子、麻黄、肉桂、白芥子、蜈蚣、白芷等) 治疗本病20例, 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此病具有温经散寒, 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主题词 关节腔积水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祛寒药[剂] 治疗应用
祛风湿药[剂] 治疗应用
关节腔积液患者属现代医学的急性关节炎范畴, 多因感受寒湿之邪引起, 也有因外伤诱发, 以膝关节发病较多, 有单侧也有双侧。近年来, 笔者应用大剂量附片为主温经散寒通络, 利湿消肿法治疗20例, 全部治愈,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55岁。病程最短10d , 最长1年余。疼痛部位, 单膝关节16例, 双膝关节4例。诊断标准关节疼痛肿胀, 浮膑试验(+) , x 片示:关节腔内有积液。
治疗方法 基本方:附子40g (开水先煎30m in ) , 肉桂5g , 蜈蚣2条(冲服) , 苍术30g , 白芥子、白芷各15g , 牛膝、干姜、麻黄、甘草各10g 。加减法:兼热加黄柏、山栀、忍冬藤; 湿重加苍术、苡仁、通草; 兼气虚加千年健、炙黄芪。水煎服, 每日1剂, 5剂为1疗程, 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12
规:W BC :12. 8×109 L , RBC :3. 84×10 L 。血
沉:45mm H , x 片:右膝关节腔积液。中医辨证为寒湿阻滞, 经脉不畅, 阴寒凝聚之寒湿痹证。4月25日, 张胜利副主任医师查房, 根据多年临床经
验, 辨证分析, 拟以温经散寒通络除湿止痛, 组方如下:附片40g (开水先煎半小时) , 麻黄、牛膝、干姜各10g , 肉桂5g , 白芥子、白芷、威灵仙各15g , 蜈蚣2条(冲服) , 苍术30g , 5剂水煎服, 1d 1剂, 分早晚服。4月30日查房, 右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 上方加鹿角胶10g , 熟地15g , 黄柏8g , 苡米30g , 5剂水煎服。患者右膝关节肿胀, 疼痛消失, 上下楼梯无不适感。效不更法, 再进上方3剂以巩固疗效。5月8日, 复查血沉5mm H , 血常规
9
W BC :8. 4×10 L , 痊愈出院。
体 会 关节腔积液患者, 多为素体虚弱, 腠理疏松, 营卫不固, 风寒湿邪侵入肌肉、关节、筋脉, 使经气不畅, 寒水阴邪积聚, 以致痹证。《金匮要略》称本病为“历节”, 在治疗方面指出:“寒湿为之,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附片为植物乌头子根, 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通行十二经, 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在治疗痹证中, 取其辛热走而不守善通经脉之力, 以寒湿偏胜, 疼痛甚者最为适宜。用之能祛除寒湿, 温经通络止痛。附片经过炮制与煎煮, 乌头碱被热解, 热解后的次乌头碱和耐热的非生物碱部分毒性弱小, 有学者试验报导认为:“对动物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消炎作用。主用附片40g , 助阳化气, 通行经脉, 寒湿之气得行, 经气得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6例服药5剂疼痛消失, 肿胀减轻; 14例, 服药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 其中12例服10剂后肿胀疼痛消失, 另2例服14剂后疼痛消失。追踪10例, 其中3例半年后疼痛发作, 2例3月后轻度疼痛肿胀发作, 但服5剂中药后肿痛又消失。
典型病例 代某, 女, 50岁, 农民。以“右膝关节肿痛半年, 加重3d ”之主诉于2001年4月24
日入院。患者右膝关节疼痛重着, 固定不移, 肌肤麻木, 色不红, 关节活动不便, 怕冷喜暖。因气侯变冷, 天阴下雨复发或加重。右膝关节肿胀, 功能受限, 浮膑试验(+) 。舌淡苔白润, 脉沉缓。查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