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PT CA (PART :A PH YS. T EST. ) 2005年第41卷9
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汽车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王 荣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上海200437)
对汽车上某一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高强度级别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断裂进行了分
析。结果表明, 螺栓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均正常, 其断裂为多源疲劳断裂。经对螺栓使用过程中
摘 要:
的受力情况分析, 认为螺栓断裂主要是由于该螺栓在安装时预紧力不足或汽车在运行过程中, 发动机自身振动和汽车行进中颠簸而使螺栓产生了松动, 从而受到交变载荷而在应力集中最为严重的螺纹根部发生疲劳断裂。
关键词:
螺栓; 断裂; 疲劳
中图分类号:U 463. 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012(2005) 09 0471 04
FRACT URE ANALYSIS OF BOLT FOR CAR
WANG Rong
(Shanghai R esear ch Institute of M at er ials, Shang hai 200437, China)
Abstract:T he hig h str eng th bo lt fastening moto r and aut omobile body w as broken in surv ice. T he analy sis
show ed that the chemical com position and micr ostructure wer e in nor mal state. But the fr act ur e revealed fatig ue char acter istic. F inally, t he for ce acting o n bolt w ere analy zed, the r esults show ed that t he bolt w ere fatig ue fr actur e occur red in the r oo t of bolt at which suffering alternation st ress and str ess co ncentrat ion, which r esulted from the motor body vibr atio n and bump r esulting in a bit mo re loose fr om lacking of enough pre for ce in bo lt assembling.
Keywords:Bolt; F racture; Fatigue
1 概述
某汽车用高强度级别螺栓, 材料为35CrM oA 钢, 使用级别8. 8级, 表面镀锌。该螺栓在汽车运行
2 107m 时发生断裂, 其宏观断口形貌见图1。该螺栓在汽车上的装配情况见图2。图2中左边A 零件(黑色) 通过两螺纹孔用螺栓紧固在车体上, 断裂螺栓贯穿的B 零件(白色) 内孔为光孔, 直径为 14 6mm, 孔长52mm; B 零件由其上两个螺栓与发动机相连; 失效螺栓螺纹部分为M 14, 正常情况由它将A 零件和B 零件连接起来, 螺栓断裂处位于距光杆第1~2扣螺纹处, 距离螺栓六方头内端面42m m; A 零件上面的定位销直径为 4. 0m m, B 零件上的销孔为椭圆形, 尺寸为 4. 3~4. 8mm, 分析
收稿日期:2005 03 28
作者简介:王荣(1966-) , 男,
高级工程师。
图1 失效螺栓断口形貌Fig. 1 Fr acture appearance of bolt
认为销孔变为椭圆形主要是由于销子的反复挤压导致的磨损与变形。带销子的A 零件通过橡胶件与失效螺栓以及B 零件柔性相连。
2 试验与分析
2. 1 外观检查
断裂螺栓螺纹顶部锌层磨损脱落, 有较严重的
471
出现很少量的塑性撕裂区(见图1) 。
2. 2 成分分析
对失效螺栓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见表1, 分析结果符合GB 699-1991中35CrM oA 钢的技术要求。2. 3 金相检验
对断裂螺栓螺纹部分纵向沿直径方向切开, 磨抛后检查, 基体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极少量铁
图2 失效螺栓在汽车上的安装情况F ig. 2 A ssemble state of bolt in car
素体(见图4) , 螺纹根部无脱碳现象(见图5) 。显微硬度梯度检查结果见表2, 表明螺纹部分无明显硬化现象。
损伤。对损伤部位沿直径轴向切割制成金相试样, 在显微镜下观察, 第2至第11个螺纹根部均存在直而细小的裂纹, 而且螺纹牙顶损伤严重, 几乎翻边, 见图3。分析认为, 这是螺栓松动后, 与发动机相连的B 零件与螺栓产生了相对运动, 反复撞击螺纹部
分所致。
图4 基体显微组织Fig. 4 M icrostr uctr e of matr
ix
图3 螺牙顶部损伤情况
F ig. 3 Scr atching appear ance of to p o f scr ew
另外, 图2中定位销孔有较大程度的形变, 并已发生椭圆变形, 说明B 零件和A 零件产生过相对运动, 这也和螺栓的松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整体来看, 螺栓断口比较平坦, 无明显塑性变形, 两断口可良好配合。断口边缘颜色较浅, 比较平整, 中间颜色较深, 相对粗糙一些, 在断口上可看到明显的疲劳弧线, 而且弧线从相对的两个边缘向中间发展, 在中部形成窄长的宏观撕裂脊线, 它是由两侧疲劳裂纹同时向内扩展相遇时所形成, 具有双向弯曲疲劳断裂特征[1], 瞬断区很少, 仅在断口边缘处
对该螺栓在汽车上的安装情况进行实际考察时发现, 螺栓有12~13个螺纹部分没有旋入A 零件中。在正常连接和螺栓有足够预紧力的情况下, 螺栓、B 零件和发动机三者将成为一个整体, 发动机的振动能量将被A 零件上的柔性橡胶连接体吸收, 但
图5 螺纹根部细小裂纹Fig. 5 Fine cracks in ro ot of screw
表1 断裂螺栓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 ab. 1 Chemical composit ion of bro ken bolt
项目实测值35Cr M oA 钢 C 0. 340. 32~0. 40
S 0. 010-Si 0. 230. 17~0. 37
P 0. 013-M n 0. 700. 40~0. 70
Cr 1. 060. 80~1. 10
M o 0. 170. 15~0. 25
%
表2 螺纹部分硬度检查结果
T ab. 2 M icro ha rdness test result
距表面距离
/mm 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
螺纹根部[***********]342345-347
H V 0. 2螺纹顶部[***********]310323--图6 低倍形貌Fig. 6 M aro appear
ance
基体
心部(H RC) 338, 343
37
当螺栓预紧力不足或由于外界剧烈振动等因素使得螺栓产生松动时, 螺栓与B 零件会发生相对运动, 与发动机相连接的B 零件将会把发动机的振动力施加到螺栓漏出A 零件以外的部分, 由螺栓三点弯曲受力分析可知, 靠近A 零件的螺纹部分将承受最大弯矩, 均可成为断裂源, 这也是为什么未旋入A 零件中的螺纹根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劳裂纹的原因所在。2. 4 断口分析
将断口清洗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 低倍形貌见图6。可以看出, 断口靠近边缘处, 细腻而平坦, 为裂纹源区, 向中间发展时, 变得粗糙, 为扩展区。从图7中看出, 裂纹源于螺纹根部较深的加工刀痕处, 且看到明显的疲劳擦伤, 裂纹源具有台级状特征, 属多源断裂。图8为疲劳裂纹扩展区, 二次裂纹和撕裂岭比较明显, 断口疲劳条带少、短, 间距小, 属高周疲劳特征。从螺栓受力情况来看, 只有高频率的振动才能满足这一应力条件, 所以说该螺栓断裂与发动机的振动关系密切。图9为最后断裂的韧窝特征, 可以看出韧窝较小, 为等轴状, 该区域仅出现在断口边缘的很小部分, 说明最后断裂时应力较小, 这是因为随着裂纹的扩张, 施加在螺栓上的径向力被螺栓由于开裂而产生一定的位移量所释放, 由于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幅度基本上一致, 所以, 裂纹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有效承载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小, 应力也就显得越来越大, 当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强度时, 就会出现最后的一次性瞬断, 这和断口上反映出
来的特征也是一致的。
图9 韧窝F ig. 9 Dimples
473
[2]
图7 疲劳源区
F ig. 7 Fatig ue resource
area
图8 扩展区, 疲劳条带
Fig. 8 F atig ue str iatio ns in ex tending ar ea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 该螺栓断裂属多源弯曲疲劳断裂。从金相分析来看, 螺纹部分无明显脱碳, 显微组织正常, 未发现冶金缺陷。螺栓的硬度也在35CrM oA 钢的调质硬度范围之内, 螺纹部分和基体硬度基本一致。分析认为, 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与预紧力有关, 或者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振动使得螺栓产生了松动, 这时, B 零件和螺栓产生相对运动, 发动机工作时通过B 零件将发动机的振动力传给螺栓, 使螺栓承受了高频率的交变应力。根据前面分析可知, 靠近A 零件的螺纹部分将承受最大弯矩, 均可成为断裂源。但由于螺栓在实际加工制造中由于受工艺等方面的影响, 其螺纹根部圆角曲率半径偏小, 且光洁度变低, 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加工刀痕, 应力集中较为明显(见图7) 。随着螺纹根部圆角曲率半径的减小, 应力集中系数不断的增大。所以该螺栓首先是沿着应力集中最为严重的螺纹根部发生了断裂, 而在与其相邻的数10个螺纹
(上接第466页)
[4] 高善民, 孙树民. 前景广阔的纳米材料[J].化工新型材
料, 1999, 27(6) :39-40.
[5] 曹茂盛. 超微颗粒制备科学与技术[J]. 哈尔滨: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156.
[6] 方克明, 邹兴. 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表征[J]. 现代科
学仪器, 2003, 2:15-17.
[7] 肖仲斌, 张伯兰. 纳米材料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的探
索[A]. 广西化工, 2000, (中南、西南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专辑) :27.
[8] 李慧, 张静武. 新方法制备透射电镜粉末样品[J].实
验技术和实验室建设, 2001, 4:55-56.
[9] 陈世朴, 王永瑞. 金属电子显微分析[M ].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 1983. 40-46.
[10] 杨广, 胡君遂. 碳膜的制备及其在纳米颗粒观察中的
应用[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1998, 4(1) :26-28.
[11] G oo dhew P J. Specimen Preparat ion in M aterials Sci
ence [M ]. N ew Yo rk :L ondo n A 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 1987. 20.
[12] 黄惠忠. 纳米材料分析[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94.
[13] 董桂芳, 张克潜. 液态金属离子源聚焦离子束系统在
微米纳米技术中的应用[J]. 电子学报, 1996, 27(6) :110-114.
[14] 唐雷钧, 谢进. 聚焦离子束(F IB) 的透射电镜制样
[J].电子显微学报, 2000, 19(4) :513-514. [3]
根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疲劳裂纹。
4 结论
该汽车螺栓失效为多源疲劳断裂。其原因为螺栓预紧力不足, 或由于发动机的振动以及汽车行进
时的颠簸使得螺栓产生了松动, 螺栓受到了高频率的交变应力, 另外, 螺纹根部的加工刀痕也使得该处产生了较高水平的应力集中, 最终使得螺栓于螺纹根部发生了疲劳断裂。参考文献:
[1] 吴连生, 刘正义. 机械装备失效分析图谱[M ]. 广东:广
东科技出版社, 1990.
[2] 邹承鸿. 600m 粗扎机工作辊断裂失效分析[A ]. 失效
分析论文集[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全国第三次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会议. 上海:上海材料研究所, 1988. [3] 安丙尧. 石油钻铤断裂失效分析[A ].失效分析论文集
[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全国第三次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会议. 上海:上海材料研究所, 1988.
第8届高氮钢国际会议2006年
在我国召开
自1998年召开第1届高氮钢国际会议以来, 已经连续举行了7届, 依次为:法国L ille, 1998; 德国A achen, 1990; 乌克兰K iev, 1993; 日本K yo to, 1995; 芬兰H elsinki 和瑞典Stockholm 1998; 印度Chenna i 2002; 比利时Ostende, 2004。其间, 也召开过其它高氮钢国际会议, 例如2003年3月在瑞士Schaffhausen 召开了H N S2003, 并出版了会议录。据了解, 这个系列的国际会议, 除了1次在印度, 1次在日本之外, 其余均在欧洲举行。
第8届高氮钢国际会议(H N S2006) , 将于2006年在中国四川九寨沟召开, 也是第3次在欧洲以外举行。该次会议将包含以下7个分会:①炼钢(Steelmaking ) ; ②铁素体高氮钢(Ferr itic H ig h N it rog en Steels) ; ③双相高氮钢(Du plex H ig h N itro gen Steels) ; ④奥氏体高氮钢(A ustenitic H ig h N it rog en Steels) ; ⑤高镍高氮钢(High N ickel, H ig h N itr og en A llo ys) ; ⑥高氮钢的焊接(Welding of High N i tro gen Steels) ; ⑦高氮钢的应用(A pplicat ions of H ig h N i tro gen Steels) 。
关于会议的详情, 可访问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学会或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的网站:ww w. c sss. or g. cn; w ww. ismcisr i. co m/H N S2006。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PT CA (PART :A PH YS. T EST. ) 2005年第41卷9
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汽车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王 荣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上海200437)
对汽车上某一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高强度级别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断裂进行了分
析。结果表明, 螺栓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均正常, 其断裂为多源疲劳断裂。经对螺栓使用过程中
摘 要:
的受力情况分析, 认为螺栓断裂主要是由于该螺栓在安装时预紧力不足或汽车在运行过程中, 发动机自身振动和汽车行进中颠簸而使螺栓产生了松动, 从而受到交变载荷而在应力集中最为严重的螺纹根部发生疲劳断裂。
关键词:
螺栓; 断裂; 疲劳
中图分类号:U 463. 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012(2005) 09 0471 04
FRACT URE ANALYSIS OF BOLT FOR CAR
WANG Rong
(Shanghai R esear ch Institute of M at er ials, Shang hai 200437, China)
Abstract:T he hig h str eng th bo lt fastening moto r and aut omobile body w as broken in surv ice. T he analy sis
show ed that the chemical com position and micr ostructure wer e in nor mal state. But the fr act ur e revealed fatig ue char acter istic. F inally, t he for ce acting o n bolt w ere analy zed, the r esults show ed that t he bolt w ere fatig ue fr actur e occur red in the r oo t of bolt at which suffering alternation st ress and str ess co ncentrat ion, which r esulted from the motor body vibr atio n and bump r esulting in a bit mo re loose fr om lacking of enough pre for ce in bo lt assembling.
Keywords:Bolt; F racture; Fatigue
1 概述
某汽车用高强度级别螺栓, 材料为35CrM oA 钢, 使用级别8. 8级, 表面镀锌。该螺栓在汽车运行
2 107m 时发生断裂, 其宏观断口形貌见图1。该螺栓在汽车上的装配情况见图2。图2中左边A 零件(黑色) 通过两螺纹孔用螺栓紧固在车体上, 断裂螺栓贯穿的B 零件(白色) 内孔为光孔, 直径为 14 6mm, 孔长52mm; B 零件由其上两个螺栓与发动机相连; 失效螺栓螺纹部分为M 14, 正常情况由它将A 零件和B 零件连接起来, 螺栓断裂处位于距光杆第1~2扣螺纹处, 距离螺栓六方头内端面42m m; A 零件上面的定位销直径为 4. 0m m, B 零件上的销孔为椭圆形, 尺寸为 4. 3~4. 8mm, 分析
收稿日期:2005 03 28
作者简介:王荣(1966-) , 男,
高级工程师。
图1 失效螺栓断口形貌Fig. 1 Fr acture appearance of bolt
认为销孔变为椭圆形主要是由于销子的反复挤压导致的磨损与变形。带销子的A 零件通过橡胶件与失效螺栓以及B 零件柔性相连。
2 试验与分析
2. 1 外观检查
断裂螺栓螺纹顶部锌层磨损脱落, 有较严重的
471
出现很少量的塑性撕裂区(见图1) 。
2. 2 成分分析
对失效螺栓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见表1, 分析结果符合GB 699-1991中35CrM oA 钢的技术要求。2. 3 金相检验
对断裂螺栓螺纹部分纵向沿直径方向切开, 磨抛后检查, 基体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极少量铁
图2 失效螺栓在汽车上的安装情况F ig. 2 A ssemble state of bolt in car
素体(见图4) , 螺纹根部无脱碳现象(见图5) 。显微硬度梯度检查结果见表2, 表明螺纹部分无明显硬化现象。
损伤。对损伤部位沿直径轴向切割制成金相试样, 在显微镜下观察, 第2至第11个螺纹根部均存在直而细小的裂纹, 而且螺纹牙顶损伤严重, 几乎翻边, 见图3。分析认为, 这是螺栓松动后, 与发动机相连的B 零件与螺栓产生了相对运动, 反复撞击螺纹部
分所致。
图4 基体显微组织Fig. 4 M icrostr uctr e of matr
ix
图3 螺牙顶部损伤情况
F ig. 3 Scr atching appear ance of to p o f scr ew
另外, 图2中定位销孔有较大程度的形变, 并已发生椭圆变形, 说明B 零件和A 零件产生过相对运动, 这也和螺栓的松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整体来看, 螺栓断口比较平坦, 无明显塑性变形, 两断口可良好配合。断口边缘颜色较浅, 比较平整, 中间颜色较深, 相对粗糙一些, 在断口上可看到明显的疲劳弧线, 而且弧线从相对的两个边缘向中间发展, 在中部形成窄长的宏观撕裂脊线, 它是由两侧疲劳裂纹同时向内扩展相遇时所形成, 具有双向弯曲疲劳断裂特征[1], 瞬断区很少, 仅在断口边缘处
对该螺栓在汽车上的安装情况进行实际考察时发现, 螺栓有12~13个螺纹部分没有旋入A 零件中。在正常连接和螺栓有足够预紧力的情况下, 螺栓、B 零件和发动机三者将成为一个整体, 发动机的振动能量将被A 零件上的柔性橡胶连接体吸收, 但
图5 螺纹根部细小裂纹Fig. 5 Fine cracks in ro ot of screw
表1 断裂螺栓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 ab. 1 Chemical composit ion of bro ken bolt
项目实测值35Cr M oA 钢 C 0. 340. 32~0. 40
S 0. 010-Si 0. 230. 17~0. 37
P 0. 013-M n 0. 700. 40~0. 70
Cr 1. 060. 80~1. 10
M o 0. 170. 15~0. 25
%
表2 螺纹部分硬度检查结果
T ab. 2 M icro ha rdness test result
距表面距离
/mm 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
螺纹根部[***********]342345-347
H V 0. 2螺纹顶部[***********]310323--图6 低倍形貌Fig. 6 M aro appear
ance
基体
心部(H RC) 338, 343
37
当螺栓预紧力不足或由于外界剧烈振动等因素使得螺栓产生松动时, 螺栓与B 零件会发生相对运动, 与发动机相连接的B 零件将会把发动机的振动力施加到螺栓漏出A 零件以外的部分, 由螺栓三点弯曲受力分析可知, 靠近A 零件的螺纹部分将承受最大弯矩, 均可成为断裂源, 这也是为什么未旋入A 零件中的螺纹根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劳裂纹的原因所在。2. 4 断口分析
将断口清洗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 低倍形貌见图6。可以看出, 断口靠近边缘处, 细腻而平坦, 为裂纹源区, 向中间发展时, 变得粗糙, 为扩展区。从图7中看出, 裂纹源于螺纹根部较深的加工刀痕处, 且看到明显的疲劳擦伤, 裂纹源具有台级状特征, 属多源断裂。图8为疲劳裂纹扩展区, 二次裂纹和撕裂岭比较明显, 断口疲劳条带少、短, 间距小, 属高周疲劳特征。从螺栓受力情况来看, 只有高频率的振动才能满足这一应力条件, 所以说该螺栓断裂与发动机的振动关系密切。图9为最后断裂的韧窝特征, 可以看出韧窝较小, 为等轴状, 该区域仅出现在断口边缘的很小部分, 说明最后断裂时应力较小, 这是因为随着裂纹的扩张, 施加在螺栓上的径向力被螺栓由于开裂而产生一定的位移量所释放, 由于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幅度基本上一致, 所以, 裂纹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有效承载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小, 应力也就显得越来越大, 当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强度时, 就会出现最后的一次性瞬断, 这和断口上反映出
来的特征也是一致的。
图9 韧窝F ig. 9 Dimples
473
[2]
图7 疲劳源区
F ig. 7 Fatig ue resource
area
图8 扩展区, 疲劳条带
Fig. 8 F atig ue str iatio ns in ex tending ar ea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 该螺栓断裂属多源弯曲疲劳断裂。从金相分析来看, 螺纹部分无明显脱碳, 显微组织正常, 未发现冶金缺陷。螺栓的硬度也在35CrM oA 钢的调质硬度范围之内, 螺纹部分和基体硬度基本一致。分析认为, 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与预紧力有关, 或者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振动使得螺栓产生了松动, 这时, B 零件和螺栓产生相对运动, 发动机工作时通过B 零件将发动机的振动力传给螺栓, 使螺栓承受了高频率的交变应力。根据前面分析可知, 靠近A 零件的螺纹部分将承受最大弯矩, 均可成为断裂源。但由于螺栓在实际加工制造中由于受工艺等方面的影响, 其螺纹根部圆角曲率半径偏小, 且光洁度变低, 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加工刀痕, 应力集中较为明显(见图7) 。随着螺纹根部圆角曲率半径的减小, 应力集中系数不断的增大。所以该螺栓首先是沿着应力集中最为严重的螺纹根部发生了断裂, 而在与其相邻的数10个螺纹
(上接第466页)
[4] 高善民, 孙树民. 前景广阔的纳米材料[J].化工新型材
料, 1999, 27(6) :39-40.
[5] 曹茂盛. 超微颗粒制备科学与技术[J]. 哈尔滨: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156.
[6] 方克明, 邹兴. 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表征[J]. 现代科
学仪器, 2003, 2:15-17.
[7] 肖仲斌, 张伯兰. 纳米材料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的探
索[A]. 广西化工, 2000, (中南、西南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专辑) :27.
[8] 李慧, 张静武. 新方法制备透射电镜粉末样品[J].实
验技术和实验室建设, 2001, 4:55-56.
[9] 陈世朴, 王永瑞. 金属电子显微分析[M ].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 1983. 40-46.
[10] 杨广, 胡君遂. 碳膜的制备及其在纳米颗粒观察中的
应用[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1998, 4(1) :26-28.
[11] G oo dhew P J. Specimen Preparat ion in M aterials Sci
ence [M ]. N ew Yo rk :L ondo n A 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 1987. 20.
[12] 黄惠忠. 纳米材料分析[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94.
[13] 董桂芳, 张克潜. 液态金属离子源聚焦离子束系统在
微米纳米技术中的应用[J]. 电子学报, 1996, 27(6) :110-114.
[14] 唐雷钧, 谢进. 聚焦离子束(F IB) 的透射电镜制样
[J].电子显微学报, 2000, 19(4) :513-514. [3]
根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疲劳裂纹。
4 结论
该汽车螺栓失效为多源疲劳断裂。其原因为螺栓预紧力不足, 或由于发动机的振动以及汽车行进
时的颠簸使得螺栓产生了松动, 螺栓受到了高频率的交变应力, 另外, 螺纹根部的加工刀痕也使得该处产生了较高水平的应力集中, 最终使得螺栓于螺纹根部发生了疲劳断裂。参考文献:
[1] 吴连生, 刘正义. 机械装备失效分析图谱[M ]. 广东:广
东科技出版社, 1990.
[2] 邹承鸿. 600m 粗扎机工作辊断裂失效分析[A ]. 失效
分析论文集[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全国第三次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会议. 上海:上海材料研究所, 1988. [3] 安丙尧. 石油钻铤断裂失效分析[A ].失效分析论文集
[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全国第三次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会议. 上海:上海材料研究所, 1988.
第8届高氮钢国际会议2006年
在我国召开
自1998年召开第1届高氮钢国际会议以来, 已经连续举行了7届, 依次为:法国L ille, 1998; 德国A achen, 1990; 乌克兰K iev, 1993; 日本K yo to, 1995; 芬兰H elsinki 和瑞典Stockholm 1998; 印度Chenna i 2002; 比利时Ostende, 2004。其间, 也召开过其它高氮钢国际会议, 例如2003年3月在瑞士Schaffhausen 召开了H N S2003, 并出版了会议录。据了解, 这个系列的国际会议, 除了1次在印度, 1次在日本之外, 其余均在欧洲举行。
第8届高氮钢国际会议(H N S2006) , 将于2006年在中国四川九寨沟召开, 也是第3次在欧洲以外举行。该次会议将包含以下7个分会:①炼钢(Steelmaking ) ; ②铁素体高氮钢(Ferr itic H ig h N it rog en Steels) ; ③双相高氮钢(Du plex H ig h N itro gen Steels) ; ④奥氏体高氮钢(A ustenitic H ig h N it rog en Steels) ; ⑤高镍高氮钢(High N ickel, H ig h N itr og en A llo ys) ; ⑥高氮钢的焊接(Welding of High N i tro gen Steels) ; ⑦高氮钢的应用(A pplicat ions of H ig h N i tro gen Steels) 。
关于会议的详情, 可访问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学会或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的网站:ww w. c sss. or g. cn; w ww. ismcisr i. co m/H N 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