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送别杜审言]

押庚韵  引用典故:一旦为龙 吊屈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评注

《批选唐诗》:

含情无言,言所不及。

《唐诗镜》:

三、四简炼精深,有意不尽言之妙。

《唐诗归》:

钟云:与“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深厚多少?所送之人不同,自然生情,且不亲送,又多生出一番情。

《网师园唐诗笺》:

末二句淡永。

《诗境浅说续编》:

病中不能送客,无以表意,而托诸江树,正见其情之无极。

宋之问诗鉴赏

公元698年,杜审言因对上言事不当被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作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遣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然。诗人卧病在家,门庭冷落,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更是倍增惆怅。“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嗟”字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与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慨叹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点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别离本已感伤,若能举杯饯行,面诉别情,也可稍慰离怀;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遗憾之情。“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宕。第四句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难以逝去。这一笔暗指诗人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委婉地表现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可见诗人在此重在抒情达意,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舒展自由的特色。

后四句接连用典。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

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而眼下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此去由洛阳流贬吉州,正需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抚今思昔,岂能不感慨满怀!“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指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同时又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不平,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诗人在此借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以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最终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友人最终也定能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杜审言和宋之河都是初唐较负文名的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在政治主张以致遭遇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谓志同道合,因此这首诗情意真挚、朴实自然,与宋之问同期的应制诗相比,别具一格,也更具艺术价值。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作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尚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尚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徐定祥)

押庚韵  引用典故:一旦为龙 吊屈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评注

《批选唐诗》:

含情无言,言所不及。

《唐诗镜》:

三、四简炼精深,有意不尽言之妙。

《唐诗归》:

钟云:与“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深厚多少?所送之人不同,自然生情,且不亲送,又多生出一番情。

《网师园唐诗笺》:

末二句淡永。

《诗境浅说续编》:

病中不能送客,无以表意,而托诸江树,正见其情之无极。

宋之问诗鉴赏

公元698年,杜审言因对上言事不当被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作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遣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然。诗人卧病在家,门庭冷落,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更是倍增惆怅。“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嗟”字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与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慨叹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点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别离本已感伤,若能举杯饯行,面诉别情,也可稍慰离怀;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遗憾之情。“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宕。第四句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难以逝去。这一笔暗指诗人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委婉地表现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可见诗人在此重在抒情达意,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舒展自由的特色。

后四句接连用典。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

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而眼下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此去由洛阳流贬吉州,正需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抚今思昔,岂能不感慨满怀!“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指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同时又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不平,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诗人在此借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以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最终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友人最终也定能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杜审言和宋之河都是初唐较负文名的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在政治主张以致遭遇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谓志同道合,因此这首诗情意真挚、朴实自然,与宋之问同期的应制诗相比,别具一格,也更具艺术价值。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作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尚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尚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徐定祥)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四下诗画送别·教学设计
  • <诗画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①学生在语文素养积累中已背诵了<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山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查看


  • 浅谈唐代送别诗
  • 浅谈唐代送别诗 摘要:唐人送别诗是唐诗精华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代以前,送别之情较少表现为诗,不像唐人有别必有诗,开创"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其工"的"世界记录".由于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宽松.战事的频繁,更多 ...查看


  • 送别诗:[于易水送别]
  • <于易水送别>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于易水送别>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于易水送别>原文 此地⑵别燕丹⑶,壮士⑷发冲冠⑸. 昔时⑹人⑺已没⑻,今日水⑼犹⑽寒[1] . <于易水送 ...查看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看看古代诗人如何送别~
  • 古代送别的地点 古代的送别,一般有固定的地点:走陆路的一般在长亭或者短亭里,走水路的则在渡口边. 1陆上送别,长亭相送. "长亭"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里已成为一个传统的送别意象,这与古代送别习俗分不开. 长亭,词典里的解释是 ...查看


  • 唐朝送别诗
  • 送别诗 前言:在我国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查看


  • 送别诗:山中送别
  •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思想感 ...查看


  • [唐诗宋词选读]分类教案送别导学案
  • 江苏省淮安中学竞赛部高二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11-12 送别诗 班级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习 过程 送别诗 姓名 课型 新授课 等第 课时 一课时 1.了解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2.掌握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3.熟悉送别诗 ...查看


  • 送别组古诗
  • <依依惜别> --走进送别组诗教学设计 六年组 王玉娟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查看


  • 送别诗:写出送别诗中的诗句
  • 写出送别诗中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查看


  • 送别诗鉴赏
  • 离歌一曲情依依 --送别诗鉴赏 一.初识送别诗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代因为地广不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