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的教学

浅谈一年级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的教学

作者:张风雅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2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没有上课的概念,课上随意好动,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因此,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就要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巧练集合站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第二排的第五个为二排五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等游戏,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二、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

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学会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原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穿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共创和谐氛围

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时已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头脑中依然保留着幼儿园里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对学校的一切感到陌生而新奇,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在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可以打破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尽量安排教师自身比较擅长而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练习的活动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活动,以适应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多为学生进行示范,用精彩的表演带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使学生在佩服教师的同时更加喜欢上体育课,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

浅谈一年级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的教学

作者:张风雅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2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没有上课的概念,课上随意好动,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因此,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就要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巧练集合站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第二排的第五个为二排五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等游戏,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二、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

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学会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原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穿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共创和谐氛围

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时已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头脑中依然保留着幼儿园里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对学校的一切感到陌生而新奇,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在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可以打破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尽量安排教师自身比较擅长而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练习的活动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活动,以适应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多为学生进行示范,用精彩的表演带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使学生在佩服教师的同时更加喜欢上体育课,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


相关文章

  • 粗谈初中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的培养
  • 初中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的培养 体育课堂常规是老师开展和处理日常教学活动的一般行为方式,是教师的一种日常教学活动,可以这么说,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一个月的新生培训, ...查看


  • 浅谈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
  • 作者:方志超    教学科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08    更新时间:2009-11-06 摘要: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 ...查看


  •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
  •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教材)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了解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学习内容:体育常识.室内活动 第一部分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 教学重点:理解课堂常规的意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查看


  • 小学体育六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六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3余人.在五年级经过了刻苦的锻炼,在六年级又经过细致的指导,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体育活动中相关的技能技巧都比较熟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运动能力下降了 ...查看


  • 体育课教学工作总结
  • 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很快就又过去了,我校的体育教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生理.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该学期来我本人所担负的是二(1).二(2)和四年 ...查看


  • 2016年一~六年级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 福德中心学校2015上学期一年级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以进一步提高日常体育工作质量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学校运动队训练水平及成绩为推进剂,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作一定贡献,同时进一步体现学校体育工作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 ...查看


  • 体育教学常规
  •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初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 ...查看


  • 三年级体育健康
  • 模 仿 动 物 行 走(一)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以各种姿势移动身体,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奔跑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和表现欲望. ◆教学内容:模 仿 动 物 行 走(一) ◆教学步骤: 一.热身练习"击掌操" 老师:&quo ...查看


  • 体育科组学期工作计划
  • 体育科组学期工作计划一:2011-2012第二学期体育科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