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见证我的成长——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今天是周一,学生的身心都还沉浸在周末的轻松愉快中,新一周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另外,今天班里转来一名新生,又考虑到新生刚来到陌生的环境,因此,打算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课。
概念教学本来就比较枯燥,去年第一次教学本课的时候简直是死搬硬套,今天的教学是从“单位”两字开始的。
讲新的过程中,先是板书“单位”,问: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很快,回答的过程中顺便粗略复习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以及用字母如何表示各单位。小结:学习了单位,能帮助我们解决有关测量和计算方面的问题。
又问:以长度单位为例,如果我要测量橡皮的长,要选择哪个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呢?测量操场的长呢?
小结:测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有时会同时用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来表示准确的结果。
第二部分: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然后能直观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那么,测量体积也需要用到体积单位。在黑板上画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学习并理解1立方厘米表示的大小。测量橡皮等较小物体时可以选用这个体积单位。那么测量较大、特大物体时还需要较大、甚至更大的体积单位,同学们试想以下会是哪些单位?
第三部分:再次以小故事结尾,感受数学的高效实用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次,他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爱迪生随手拿出一个灯泡递给助手,请帮我测量出这个灯泡的体积,爱迪生说。过了好长时间,助手都没有测量出来,爱迪生走过去,在灯泡里装满水,然后把水倒进量杯里,一下子就得到了灯泡的体积。”学生们听到很入神,最后感叹爱迪生的聪明的活学活用的能力。
简单谈完听后感,我问:如果是实心的不规则物体,该这样快速测量出它的体积呢?学生们又陷入沉思,眉头紧皱。片刻之后我讲出答案,可以把它放进装满水的容器中,然后拿出来,流失了多少水„„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我及时归纳出排水法的数学思想。
正好看见学生桌子上有一瓶可乐,我随手拿出来问:这瓶可乐的体积呢?学生随口说出用“排水法”,我淡淡一笑说:“其实不用排水法,我也能在一秒钟说出答案。”趁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我赶快揭示——瓶子上一般都会标注有容积,也就是所容纳的液体的体积。学生抗议老师使诈,其实,我就是想让你们明白,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对于学到的知识能够活用才是真正的目的。学数学,不是单独的学计算,学做题,而是要学习“我们怎样得出了这样的计算方法?”要理解的是“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要养成的习惯是“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出我想要的?其中最便捷的是哪种?”
总之,对数学,我也是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但是,对于数学琢磨的越多,爱它的也就越多。我希望能逐渐实现皎月博客中的那句话:受益的是学生,成就的是自己。我将为之而更加努力!
评:这节课下来,感受最深的是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如果我不读书,怎么会知道爱迪生的那个小故事,又怎么会有今天这样可以带给学生“语已尽,而意无穷。”的课堂小结?我感觉不阅读,不学习的老师真的是“知识的搬运工”。今天,阅读使我受益,当铭记并养成习惯。
其次,我觉得今天的课堂看起来很随意,但是设计的还是很巧妙的。(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比起第一次讲进步很多。)这节课我上的很轻松,学生学的也很轻松,学习任务可
以说圆满完成,甚至书上的概念学生也能全部掌握、会背。这也让我思考:以后的数学课要怎么上,感觉自己是该尝试着改变了,把“学”数学的课堂,变成“共同探究”的数学课堂;把“死板沉闷”的数学课堂,变成“灵动活泼”的数学课堂。
这是今天的课带给我的思考。
让课堂见证我的成长——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今天是周一,学生的身心都还沉浸在周末的轻松愉快中,新一周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另外,今天班里转来一名新生,又考虑到新生刚来到陌生的环境,因此,打算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课。
概念教学本来就比较枯燥,去年第一次教学本课的时候简直是死搬硬套,今天的教学是从“单位”两字开始的。
讲新的过程中,先是板书“单位”,问: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很快,回答的过程中顺便粗略复习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以及用字母如何表示各单位。小结:学习了单位,能帮助我们解决有关测量和计算方面的问题。
又问:以长度单位为例,如果我要测量橡皮的长,要选择哪个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呢?测量操场的长呢?
小结:测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有时会同时用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来表示准确的结果。
第二部分: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然后能直观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那么,测量体积也需要用到体积单位。在黑板上画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学习并理解1立方厘米表示的大小。测量橡皮等较小物体时可以选用这个体积单位。那么测量较大、特大物体时还需要较大、甚至更大的体积单位,同学们试想以下会是哪些单位?
第三部分:再次以小故事结尾,感受数学的高效实用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次,他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爱迪生随手拿出一个灯泡递给助手,请帮我测量出这个灯泡的体积,爱迪生说。过了好长时间,助手都没有测量出来,爱迪生走过去,在灯泡里装满水,然后把水倒进量杯里,一下子就得到了灯泡的体积。”学生们听到很入神,最后感叹爱迪生的聪明的活学活用的能力。
简单谈完听后感,我问:如果是实心的不规则物体,该这样快速测量出它的体积呢?学生们又陷入沉思,眉头紧皱。片刻之后我讲出答案,可以把它放进装满水的容器中,然后拿出来,流失了多少水„„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我及时归纳出排水法的数学思想。
正好看见学生桌子上有一瓶可乐,我随手拿出来问:这瓶可乐的体积呢?学生随口说出用“排水法”,我淡淡一笑说:“其实不用排水法,我也能在一秒钟说出答案。”趁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我赶快揭示——瓶子上一般都会标注有容积,也就是所容纳的液体的体积。学生抗议老师使诈,其实,我就是想让你们明白,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对于学到的知识能够活用才是真正的目的。学数学,不是单独的学计算,学做题,而是要学习“我们怎样得出了这样的计算方法?”要理解的是“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要养成的习惯是“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出我想要的?其中最便捷的是哪种?”
总之,对数学,我也是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但是,对于数学琢磨的越多,爱它的也就越多。我希望能逐渐实现皎月博客中的那句话:受益的是学生,成就的是自己。我将为之而更加努力!
评:这节课下来,感受最深的是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如果我不读书,怎么会知道爱迪生的那个小故事,又怎么会有今天这样可以带给学生“语已尽,而意无穷。”的课堂小结?我感觉不阅读,不学习的老师真的是“知识的搬运工”。今天,阅读使我受益,当铭记并养成习惯。
其次,我觉得今天的课堂看起来很随意,但是设计的还是很巧妙的。(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比起第一次讲进步很多。)这节课我上的很轻松,学生学的也很轻松,学习任务可
以说圆满完成,甚至书上的概念学生也能全部掌握、会背。这也让我思考:以后的数学课要怎么上,感觉自己是该尝试着改变了,把“学”数学的课堂,变成“共同探究”的数学课堂;把“死板沉闷”的数学课堂,变成“灵动活泼”的数学课堂。
这是今天的课带给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