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上海迪斯尼四大"效应"

新华网上海11月4日电题:详解上海迪斯尼四大“效应”

记者季明、王蔚、许晓青

万众瞩目的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项目终于在4日水落石出。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日上午的授权发布,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中美合作双方正就合作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进行深入磋商,将长期合作在上海浦东新区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迪斯尼乐园。

来自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的消息称,项目申请报告的批准将使迪斯尼和其上海的合作伙伴能够朝着一个建设和运营乐园的最终协议迈进,并启动初期开发工作。项目的初始阶段将包括一个具有为上海地区量身打造的“神奇王国式”主题乐园和与全球迪斯尼旅游目的地度假区一致的其他设施。

根据新华社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目前中美双方关于“最终协议”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及配套设施区域首期规划开发面积约4平方公里,将以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主题乐园区为主要核心区,投资规模约250亿元人民币,首期开发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至6年时间完成。

迪斯尼真的来了,又会给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呢?记者就“迪斯尼效应”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效应一”: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和周边经济。

全球已有的5大迪斯尼主题乐园,都是当地经济的有力引擎。美国奥兰多的华特迪斯尼世界每年迎来约4000万人次的游客;游客在东京迪斯尼度假区的年消费金额达到170亿美元;香港迪斯尼乐园为当地提供了近2万个工作岗位;巴黎迪斯尼乐园度假区的年税收收入达4.35亿美元;美国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度假区,附近聚集了其他的30个景点和2万多间酒店客房。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说,迪斯尼项目是世界级的主题公园,一旦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每年至少可以为当地吸引近千万人次的游客。这样规模的客源将为上海相关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项目能够增添上海都市旅游的新景点,带动宾馆、零售、餐饮、会展、娱乐、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建筑等各行业的发展,提高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一些看上去并不直接与主题乐园相关的产业也同样出现“迪斯尼效应”。就在上海公布迪斯尼乐园获批消息后一个半小时,紧邻迪斯尼规划用地的浦东新区川沙新市镇A08-03地块进行了拍卖,最终这块占地5.65万平方米的土地以11.9亿元的高价成交,溢价率高达264%。而“迪斯尼地块”附近楼盘的价格,也在过去一年间上涨了一倍。

不过也有经济专家提醒,要使迪斯尼乐园这样投资巨大的旅游项目成为“财富”而不是“包袱”,还需要从一开始的设计阶段就坚持高起点和错位竞争。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后智钢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迪斯尼乐园必须学会如何在网络化时代继续“抓紧消费者的心”。

“效应二”:填补国内旅游产业空白。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1万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就会开始发生某种根本性的转变,与此同时,包括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消费需求等在内的各种发展型的消费需求也开始逐步形成。

参与上海迪斯尼项目评审的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教授说,目前我国每年到海外旅游的人数达到5000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是自费旅游,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进入小康社会后,中国人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国内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游客接待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旅游收入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但在旅游资源优势上并不突出,尤其缺乏国际性的旅游资源或产品,如苏浙沪世界级景区(遗产)总共只有1.5处 ,占全国的4.28%。迪斯尼项目的引入将填补长三角地区除山水旅游资源外无国际大型娱乐休闲主题公园的空白,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长三角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打造长三角国际旅游精品和世界旅游名牌。

“效应三”:有助于刺激本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迪斯尼乐园落户上海,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国内动漫等文化产业以及主题乐园类的旅游产业。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许多本土企业都已经做好了“同场竞技”的心理准备,并对通过不断创新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充满信心。

国内主题乐园行业的领军企业华侨城不久前刚在上海松江区新开了一家“欢乐谷”。华侨城集团CEO兼总裁任克雷4日表示,迪斯尼的进入,并没有阻碍其他主题公园的发展,反而会促进本土主题公园品牌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

他举例说,香港迪斯尼乐园自2006年开业后,一河之隔的深圳“欢乐谷”2007年游客增长率高达10.2%,并以323万的年入园人数再次进入亚太地区主题公园十强。而2007年和2008年,华侨城的旅游人数在深圳整体平均增长了15%,总计新增200万游客人次。“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和实力,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任克雷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尤安山说,迪斯尼在世界文化娱乐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并不因为今天它是否进入上海,而增加或减少一些什么。“迪斯尼的文化娱乐产品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就在少年儿童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即使不建园,影响依然是会有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

“效应四”:有助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

从地图上看,同样位于浦东新区的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与上海迪斯尼乐园规划选址所在地的距离并不遥远,而这两个投资规模同样超过200亿元的重大项目,将在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何建民教授说,发达国家的娱乐业要占整个社会支出的6%-7%,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在拥有上海世博会和迪斯尼乐园的“双引擎”之后,无疑将极大增强上海和长三角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商务会议展览旅游活动到此举办,上海和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新华网上海11月4日电题:详解上海迪斯尼四大“效应”

记者季明、王蔚、许晓青

万众瞩目的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项目终于在4日水落石出。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日上午的授权发布,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中美合作双方正就合作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进行深入磋商,将长期合作在上海浦东新区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迪斯尼乐园。

来自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的消息称,项目申请报告的批准将使迪斯尼和其上海的合作伙伴能够朝着一个建设和运营乐园的最终协议迈进,并启动初期开发工作。项目的初始阶段将包括一个具有为上海地区量身打造的“神奇王国式”主题乐园和与全球迪斯尼旅游目的地度假区一致的其他设施。

根据新华社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目前中美双方关于“最终协议”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及配套设施区域首期规划开发面积约4平方公里,将以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主题乐园区为主要核心区,投资规模约250亿元人民币,首期开发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至6年时间完成。

迪斯尼真的来了,又会给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呢?记者就“迪斯尼效应”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效应一”: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和周边经济。

全球已有的5大迪斯尼主题乐园,都是当地经济的有力引擎。美国奥兰多的华特迪斯尼世界每年迎来约4000万人次的游客;游客在东京迪斯尼度假区的年消费金额达到170亿美元;香港迪斯尼乐园为当地提供了近2万个工作岗位;巴黎迪斯尼乐园度假区的年税收收入达4.35亿美元;美国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度假区,附近聚集了其他的30个景点和2万多间酒店客房。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说,迪斯尼项目是世界级的主题公园,一旦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每年至少可以为当地吸引近千万人次的游客。这样规模的客源将为上海相关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项目能够增添上海都市旅游的新景点,带动宾馆、零售、餐饮、会展、娱乐、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建筑等各行业的发展,提高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一些看上去并不直接与主题乐园相关的产业也同样出现“迪斯尼效应”。就在上海公布迪斯尼乐园获批消息后一个半小时,紧邻迪斯尼规划用地的浦东新区川沙新市镇A08-03地块进行了拍卖,最终这块占地5.65万平方米的土地以11.9亿元的高价成交,溢价率高达264%。而“迪斯尼地块”附近楼盘的价格,也在过去一年间上涨了一倍。

不过也有经济专家提醒,要使迪斯尼乐园这样投资巨大的旅游项目成为“财富”而不是“包袱”,还需要从一开始的设计阶段就坚持高起点和错位竞争。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后智钢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迪斯尼乐园必须学会如何在网络化时代继续“抓紧消费者的心”。

“效应二”:填补国内旅游产业空白。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1万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就会开始发生某种根本性的转变,与此同时,包括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消费需求等在内的各种发展型的消费需求也开始逐步形成。

参与上海迪斯尼项目评审的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教授说,目前我国每年到海外旅游的人数达到5000万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是自费旅游,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进入小康社会后,中国人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国内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游客接待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旅游收入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但在旅游资源优势上并不突出,尤其缺乏国际性的旅游资源或产品,如苏浙沪世界级景区(遗产)总共只有1.5处 ,占全国的4.28%。迪斯尼项目的引入将填补长三角地区除山水旅游资源外无国际大型娱乐休闲主题公园的空白,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长三角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打造长三角国际旅游精品和世界旅游名牌。

“效应三”:有助于刺激本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迪斯尼乐园落户上海,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国内动漫等文化产业以及主题乐园类的旅游产业。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许多本土企业都已经做好了“同场竞技”的心理准备,并对通过不断创新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充满信心。

国内主题乐园行业的领军企业华侨城不久前刚在上海松江区新开了一家“欢乐谷”。华侨城集团CEO兼总裁任克雷4日表示,迪斯尼的进入,并没有阻碍其他主题公园的发展,反而会促进本土主题公园品牌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

他举例说,香港迪斯尼乐园自2006年开业后,一河之隔的深圳“欢乐谷”2007年游客增长率高达10.2%,并以323万的年入园人数再次进入亚太地区主题公园十强。而2007年和2008年,华侨城的旅游人数在深圳整体平均增长了15%,总计新增200万游客人次。“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和实力,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任克雷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尤安山说,迪斯尼在世界文化娱乐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并不因为今天它是否进入上海,而增加或减少一些什么。“迪斯尼的文化娱乐产品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就在少年儿童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即使不建园,影响依然是会有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

“效应四”:有助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

从地图上看,同样位于浦东新区的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与上海迪斯尼乐园规划选址所在地的距离并不遥远,而这两个投资规模同样超过200亿元的重大项目,将在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何建民教授说,发达国家的娱乐业要占整个社会支出的6%-7%,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在拥有上海世博会和迪斯尼乐园的“双引擎”之后,无疑将极大增强上海和长三角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商务会议展览旅游活动到此举办,上海和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相关文章

  • 2017年动漫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迪斯尼:童话世界里的估值故事(下)
  • ? 主题驱动力:迪斯尼经济的潜力 ? 迪斯尼公司简介 迪斯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最初是以卡通为主的电影公司,经典形象包括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狗等.其在卡通方面有崇高的地位,创造了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片<汽船威利号>(1928) ...查看


  • 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主题公园的发展分析--以苏州乐园为例
  • 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主题公园的发展分析 --以苏州乐园为例 王志稳1,王云1,郑先越2 1扬州大学旅游管理系,江苏扬州(225001) 2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E-mail: 摘 要:苏州旅游凭借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 ...查看


  • 万圣节活动:上海万圣节活动
  • 1.上海万圣节活动 上海欢乐谷.(10月22-10月31,每周五.六.日的晚上,别跑错日子了) 从他们网站上看到有以下这些项目,不过我也都加了点分析,项目多的有点晕. 四大鬼门关(异界魔窟:奇形怪状的犄角怪兽.冰封的干尸活魂.狰狞恐怖的异形 ...查看


  • 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链构建
  • 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链构建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战略以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各地文化产业园建设因之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蓬勃勃发展起来.文化产业园既是地方 ...查看


  • 主题公园:那些丢失水晶鞋的灰姑娘们
  • 编者按: 疯狂的音乐,可爱的玩具,超眩的灯光.奇特的布景――这就是环球嘉年华给我们的印象.她仿佛一个快乐的小精灵一下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欢乐.我们惊叹.我们疯狂! 与此同时,我们却还有2500个主题公园,1500亿元投资.其中70%处亏损, ...查看


  • 企业新三板,E版,Q版挂牌的条件及好处详解
  • 一: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共分几种? 答:三种.(1):主板市场 :(2):二版市场,即创业板 :(3):场外交易市场,即Q版,E版,新三板. Q版,E版,新三板主要针对处于初创阶段中后期和成长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本金筹集.股权流转 ...查看


  • 2014高考题-必修二带详解
  • (上海卷)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3准备了实验装 置,棋子上标记的D.d 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 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 ...查看


  • 大上海都市圈加速同城化
  • 大上海都市圈加速同城化:太仓浏河镇超七成新房卖给了上海人 第一财经宏观胥会云2016-10-13 18:09 在"上海2040"划定了一个上海大都市圈后,周边城市加快了融入上海的速度. 10月13日,2016太仓(上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