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名词解释:

特殊教育名词解释:

1、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的。

2、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3: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倡导将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教育形式,使特殊教育的支流重新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主流中去。

4会情感、语言及其它状况,每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为他们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保证质量的教育提出条件。

5、:指中国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制度。它反映着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其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等。

6、早期教育:在学前期对残疾儿童进行的补偿教育 。

7、

8、:一种生理现象,结构的破坏导致功能失常时,机体通过调整有关器官的功能、结构以代替和补偿使机体趋于新的平衡和协调。

9:我国盲生随班就读工作源于“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该计划是一些热心盲教育的同志提出的。它通过对普通小学的教师进行盲教育理论和盲文读写的短期培训,使之掌握盲文,然后由这些教师教本学区内尚未入学的盲童学盲文,一经学会,便录取他们进校,让其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同时,在县一级设总辅导老师,负责巡回指导

10主要从讲授有关知识和实际练习两方面入手。通过地理模型、触觉地图等教具,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教室、宿舍、操场以及从家到学校所经之路的空间布局,懂得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的方位,然后教师带领他们到实际环境中去应征和巩固这些空间概念。

11、自主学习: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

12、。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

13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与补充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4、,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

15、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因素不同的影响,使不同个体间在身心特徵上的区别。

16、: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抑制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

17、思维:是指高等动物及人类对事物反映和认识的能力。思维只有在人们反映及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才能加以理解和认识。思维对于人类来说有两种形式,(抽象)形式逻辑和(具体)辩证逻辑。

19、:一种教育思想和政策。20世纪中叶在美国提出。认为所有残疾儿童都应该接受免费的、适合他们需要的公立教育。各级公立学校都要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和有关服务,不应以任何理由拒绝他们入学。

20:班级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1)依学生的残疾程度和发展水平把特点相近的儿童编为一组。(2)依教学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在按某一原则把学生分成小组的教学。

21:一种教学组织的形式。按残疾的种类不同而分开进行的教学,以适应不同儿童的特点。

22、迁移: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以有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态度,对学习或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和解决新的问题时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23、: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人对头脑中以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4、定向:指一个人对自己空间位置的意识。

25、: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26、嗅觉:挥发性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

271994年6月7日至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王国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想。所谓“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28美国实施特殊教育服务或残疾学生家长选择受教育形式的一套连贯体系。具有层次分明,又贯通连续的瀑布般特点。常用倒三角表示。故又称“倒三角形体系”。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人迪诺提出。以残疾儿童为对象,提供满足其不同程度需求的各级各类公立学校教育。共分七级。根据学生受教育后的情况变化,可向高一级或低一级的教育安置形式转移。

29: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岁半时因患猩红热失去视力与听力。早年由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进行启蒙教育,8岁进入帕金斯盲校,10岁开始学习发音说话。写过14本书,如:《我生活的故事》、《我的天地》、《冲出黑暗》等。

30、兴奋和抑制:人体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两种形式。由原来的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变为较强的活动状态,称为兴奋。

特殊教育名词解释:

1、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的。

2、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3: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倡导将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教育形式,使特殊教育的支流重新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主流中去。

4会情感、语言及其它状况,每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为他们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保证质量的教育提出条件。

5、:指中国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制度。它反映着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其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等。

6、早期教育:在学前期对残疾儿童进行的补偿教育 。

7、

8、:一种生理现象,结构的破坏导致功能失常时,机体通过调整有关器官的功能、结构以代替和补偿使机体趋于新的平衡和协调。

9:我国盲生随班就读工作源于“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该计划是一些热心盲教育的同志提出的。它通过对普通小学的教师进行盲教育理论和盲文读写的短期培训,使之掌握盲文,然后由这些教师教本学区内尚未入学的盲童学盲文,一经学会,便录取他们进校,让其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同时,在县一级设总辅导老师,负责巡回指导

10主要从讲授有关知识和实际练习两方面入手。通过地理模型、触觉地图等教具,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教室、宿舍、操场以及从家到学校所经之路的空间布局,懂得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的方位,然后教师带领他们到实际环境中去应征和巩固这些空间概念。

11、自主学习: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

12、。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

13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与补充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4、,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

15、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因素不同的影响,使不同个体间在身心特徵上的区别。

16、: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抑制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

17、思维:是指高等动物及人类对事物反映和认识的能力。思维只有在人们反映及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才能加以理解和认识。思维对于人类来说有两种形式,(抽象)形式逻辑和(具体)辩证逻辑。

19、:一种教育思想和政策。20世纪中叶在美国提出。认为所有残疾儿童都应该接受免费的、适合他们需要的公立教育。各级公立学校都要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和有关服务,不应以任何理由拒绝他们入学。

20:班级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1)依学生的残疾程度和发展水平把特点相近的儿童编为一组。(2)依教学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在按某一原则把学生分成小组的教学。

21:一种教学组织的形式。按残疾的种类不同而分开进行的教学,以适应不同儿童的特点。

22、迁移: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以有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态度,对学习或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和解决新的问题时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23、: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人对头脑中以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4、定向:指一个人对自己空间位置的意识。

25、: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26、嗅觉:挥发性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

271994年6月7日至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王国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想。所谓“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28美国实施特殊教育服务或残疾学生家长选择受教育形式的一套连贯体系。具有层次分明,又贯通连续的瀑布般特点。常用倒三角表示。故又称“倒三角形体系”。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人迪诺提出。以残疾儿童为对象,提供满足其不同程度需求的各级各类公立学校教育。共分七级。根据学生受教育后的情况变化,可向高一级或低一级的教育安置形式转移。

29: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岁半时因患猩红热失去视力与听力。早年由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进行启蒙教育,8岁进入帕金斯盲校,10岁开始学习发音说话。写过14本书,如:《我生活的故事》、《我的天地》、《冲出黑暗》等。

30、兴奋和抑制:人体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两种形式。由原来的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变为较强的活动状态,称为兴奋。


相关文章

  • 中外教育简史之名词解释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41."星期日学校" 4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43.三舍法 44."三纲五常"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记> 2.朱子读书法 3 ...查看


  • 2010-2015历年333真题
  • 2015 年北师大教育硕士333 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课程标准(也可能是课程方案) 3.教学评价 4.教育管理 5.社会性发展 6.学习策略 二.简答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2.孟子的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的 ...查看


  • 无锡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能力测试
  • 无锡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能力测试 第一讲教师入职要求 1.中小学青年教师业务三达标:教学规范达标.德育规范达标.教育能力达标.(出填空) 2.教学规范包括:"备课与设计"."课堂教学"."反 ...查看


  • 东北师大真题
  • 教育综合 2010年333教育综合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论语 2. 蔡元培 3. <理想国> 4. 终身教育 5. 美育 6. 因材施教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 2.简要回答全面 ...查看


  • 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狭义) 2学前教育(广义.狭义) 3学前家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学前机构教育 4学前教育学 5儿童关的界定 6教育观 7学前教育价值观 8学前教育目的观 9学前教育环境观 10学前教育实践观 11 ...查看


  •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 <学前教育原理>是广州自考学前教育本科中的一门必考课,专业性非常强,名次解释较多,现将教材中的名词解释归纳起来,便于大家复习.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二) 教学: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 ...查看


  • 如何让法律解释趋同
  • 摘要已经存在的法律与案件事实有着天然的脱节关系,这让法律解释变得必然.本文主要探讨法官的法律解释,分析了法律解释有着多种可能,存在多样结果的原因,进而提出法律解释应该向着相同的方向发展,既是"趋同",要让判决变得可预测, ...查看


  • 教师招聘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一
  • 教师招聘面试必看的名词解释类试题一 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与教师在道德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下,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它是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法>第 ...查看


  • 资产评估名词解释 1
  • 资产评估 课程代码:00158 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6.追溯性评估 答案:追溯性评估是指需要确定资产过去价值的评估.即评估基准日早于报告日.在资产纳税.司法诉讼等情况 37.行业自律管理模式 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