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在"任务"中的体现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设置合理的“任务”,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到学生差异,注重“任务”的延伸扩展、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课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学科。它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教材的内容以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而“任务驱动”就成了信息技术课中的主要的授课模式,但是如何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任务”里面,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诱思情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催熟剂作用。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教师应精心创设诱思情境,以“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诱思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一段动画、一首歌、一篇精美诗文等都可以起到诱发兴趣的效果。   我在讲授初中信息技术课“Word文档中图形的插入与编辑”这一课时,首先准备一个自制的“两只小鸭游公园”课件。播放前,首先让学生讨论即将展示的动画上会有哪些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开始播放。只见图中两只小鸭嘎嘎地正在碧绿的湖面上划船,岸边秀丽的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还有天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和着船桨划水的哗哗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舒爽、恬然。最后,由一只美丽的小鸟由左向右牵出了本课题目:Word文档中图形的插入与编辑。这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马上就吸引住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新课上。   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任务”有一个真实的情境,并且能建立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之上,使学生能有条件、有根据去创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创设与“任务”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为创新作保障。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总是喜欢与真实“情境”相联系,因为在真实的“情境”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而创造出新形象。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各种各样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他们联想、判断,诱发出创新意识。      二、“任务”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所以“任务”中要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构思出新的设想。在“任务”的设置中,“任务”内容不要限得太窄,要有弹性,能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开展“任务”,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效果。如果任务设有很大的开放性,就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创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难度设置要有伸缩性,能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      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的任务不仅要包含基本任务,还要包含任务的引伸与可扩展点。如果“任务”难度设计过大,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就会无从入手,不知做什么;如果“任务”难度设计过小,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就没有发挥的空间,各种能力都不能得到锻炼,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因而在“任务”的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地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这就要求“任务”具有较强的可伸缩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能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完成自己理解的“任务”的某个层面,做到有方法可行,能完成任务,而能力好的学生又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把难度进一步加深和提高,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挑战和锻炼的机会。要能设计这样的具有可伸缩难度的任务,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现有的能力水平,还要认真分析现有的硬件条件。      四、“任务”完成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教学,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辅助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参与者,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动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体会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方法。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创新的意识才会被唤醒。而创新的出现往往又是个性的体现,因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大力引导学生在创作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创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在学生的个性发展里面。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所有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初中生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我们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知识特点,充分理解“任务驱动法”,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科学性的“任务”,我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任务”的驱动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总之,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运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创造力探微.   [2]利用计算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设置合理的“任务”,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到学生差异,注重“任务”的延伸扩展、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课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学科。它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教材的内容以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而“任务驱动”就成了信息技术课中的主要的授课模式,但是如何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任务”里面,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诱思情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催熟剂作用。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教师应精心创设诱思情境,以“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诱思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一段动画、一首歌、一篇精美诗文等都可以起到诱发兴趣的效果。   我在讲授初中信息技术课“Word文档中图形的插入与编辑”这一课时,首先准备一个自制的“两只小鸭游公园”课件。播放前,首先让学生讨论即将展示的动画上会有哪些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开始播放。只见图中两只小鸭嘎嘎地正在碧绿的湖面上划船,岸边秀丽的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还有天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和着船桨划水的哗哗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舒爽、恬然。最后,由一只美丽的小鸟由左向右牵出了本课题目:Word文档中图形的插入与编辑。这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马上就吸引住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新课上。   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任务”有一个真实的情境,并且能建立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之上,使学生能有条件、有根据去创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创设与“任务”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为创新作保障。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总是喜欢与真实“情境”相联系,因为在真实的“情境”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而创造出新形象。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各种各样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他们联想、判断,诱发出创新意识。      二、“任务”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所以“任务”中要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构思出新的设想。在“任务”的设置中,“任务”内容不要限得太窄,要有弹性,能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开展“任务”,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效果。如果任务设有很大的开放性,就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创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难度设置要有伸缩性,能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      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的任务不仅要包含基本任务,还要包含任务的引伸与可扩展点。如果“任务”难度设计过大,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就会无从入手,不知做什么;如果“任务”难度设计过小,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就没有发挥的空间,各种能力都不能得到锻炼,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因而在“任务”的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地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这就要求“任务”具有较强的可伸缩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能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完成自己理解的“任务”的某个层面,做到有方法可行,能完成任务,而能力好的学生又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把难度进一步加深和提高,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挑战和锻炼的机会。要能设计这样的具有可伸缩难度的任务,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现有的能力水平,还要认真分析现有的硬件条件。      四、“任务”完成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教学,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辅助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参与者,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动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体会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方法。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创新的意识才会被唤醒。而创新的出现往往又是个性的体现,因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大力引导学生在创作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创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在学生的个性发展里面。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所有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初中生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我们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知识特点,充分理解“任务驱动法”,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科学性的“任务”,我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任务”的驱动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总之,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运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创造力探微.   [2]利用计算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 浅谈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思路
  • 文章来源:铁流网 · 王兆善 ·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提高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质量和能力上下功夫,体现"重在研究.贵在应用.力在创新.成在能力"的思路,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应用 ...查看


  • 特色与创新
  • 摘 要:教材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教材开发应注重特色与创新,内容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原则,教材结构反映过程,创新教材呈现形式,企业人员深度参与编写. 关键词:教材开发 特色 创新 职业学校在教材编写上进行着各 ...查看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上传时间:2010-03-15 12:17:48 信息来源:党委组织部 作者:吴仕宇 编辑:吴仕宇 人民日报评论员:崇高的历史使命 重大的政治责任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一 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 ...查看


  • 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分别参加审议和讨论
  • 您现在位置:军委总部领导>> 陈炳德>> 新闻报道军委总部领导Leadership 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分别参加审议和讨论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时间:2011-03-08 05:0 ...查看


  • "任务驱动"
  • 摘要: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市场营销的教学通过"任务"来"驱动".笔者把运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模式化为:确定目标项目�引导任务解决�总结评价与提高.&qu ...查看


  • 中学数学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及教师面临的相应任务
  • 作者:李加军曹佩龙 中学数学 2002年08期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育观念.教学 ...查看


  • 答案连云港市专技人员c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考试题库
  • 一.单选题(每题2分, 共20题) 1.以下哪项关于技术学习过程对组织产生的影响,描述是错的(C) A .组织性转化过程 B .挑战决策机制 C .扩展战略行为的范畴 D .改进管理能力 2.创新为什么需要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发展,以下哪项最能 ...查看


  • 教育目的与功能
  • 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 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 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 求. 广义的教育目 ...查看


  • 高中年级组建设中的五种能力
  • 在高中年级管理工作中,有五种力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执行力.约束力.亲和力.凝聚力和创新力,高中年级管理工作应当围绕这五种力进行设计和实施. 一.执行力 高中年级的执行力体现为把学校办学理念.思路.目标.规划和部署转化为实际操作行为的能力.执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