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阐述了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现状,提出了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设想。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1、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必要性   竞争的压力,引发了生存的危机。在高职高专学校数量日益增加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硬件设施已不再是学校吸引生源的关键,而就业前途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综合素质是影响学生就业前途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保证。随着高职高专学校数量和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相当多的学校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办学条件明显恶化,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为促进办学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有机统一,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非常必要。   此外,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必然成为各校改革的重点,而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管理机制,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国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还是各类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通常都是通过听课、督导检查、日常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几种形式进行,这种监控和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其效果还不够理想,如听课制度,大多数院校不能完成学期初安排的听课任务,特别是领导,常因其他工作而耽误,所以听得少,评得更少,很少能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在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主要存在发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评价制度,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很多院校只是有评价手段,而无相应的监控制度和体系,对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处理,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指标也不能体现专业特色,往往导致评价工作的被动、间断和烦琐,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2)系统的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监控与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教务处、督导室和教学系部均有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职责,但多数学校存在多个部门各行其是,不能形成整体评价系统的现象,造成评价随意性大,主观性强,人为因素过多,定量分析不足,定性结论过多,尤其是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以一两节课来评价一位教师,存在偶然性和片面性,致使教师积极性不高,各个部门的质量监控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3)监控和评价的目的不清。多数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是为进行管理的需要,如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内部评聘等,而监控和评价所应具备的改进和激励等重要功能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4)监控和评价的范围不广。大多院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仅仅局限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采用学式都较少关注,导致评价范围不够深入和全面。   3、构建教学生评教和少量的听课等方式进行,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众多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方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设想   针对目前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在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构建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提出几点设想:   (1)遵循实效性原则。实际的监控和评价工作要包括以下各要素:管理监控和评价工作、确定监控部门和评价人员、确定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监控与评价方案、收集与分析信息、报告监控与评价。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从这几个要素着手,遵循实效性原则,注重全面监控和重点评价、一般评价和特色评价、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的互补结合。   (2)遵循可靠性原则。首先要在理论上可行,监控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适合监控与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要能为理论所检验和证明;其次,在操作上要具有可行性。要有明确的部门和个人职责分工,要有较明确、便于操作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再次,在效果上具有可行性。监控和评价过程要为学校各部门及个人接受和认可,并能积极参与到监控和评价中来。   (3)遵循动态性原则。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其监控和评价也应是动态的,必须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   (4)树立正确的监控与评价观念。将监控与评价作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手段从政府到学校再到社会,都要对高职高专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予以高度关注,由国家确立高职高专国家质量奖,由社会进行以年为周期的媒体监控,由学校负责自身的日常质量监控,建立起完善的保证网络。   (5)要完善学校内部监控与评价机制。要理顺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在监控与评价上的协作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定期汇报和预警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监控与评价的有效性。   (6)明确监控与评价目的,扩大监控与评价范围。要充分发挥监控与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改进功能,不仅对办学条件予以评价,还要将评价范围扩展到毕业生质量、教材使用、专业建设、教学过程、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摘要:本文阐述了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现状,提出了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设想。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1、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必要性   竞争的压力,引发了生存的危机。在高职高专学校数量日益增加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硬件设施已不再是学校吸引生源的关键,而就业前途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综合素质是影响学生就业前途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保证。随着高职高专学校数量和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相当多的学校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办学条件明显恶化,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为促进办学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有机统一,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非常必要。   此外,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必然成为各校改革的重点,而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管理机制,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国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还是各类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通常都是通过听课、督导检查、日常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几种形式进行,这种监控和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其效果还不够理想,如听课制度,大多数院校不能完成学期初安排的听课任务,特别是领导,常因其他工作而耽误,所以听得少,评得更少,很少能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在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主要存在发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评价制度,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很多院校只是有评价手段,而无相应的监控制度和体系,对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处理,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指标也不能体现专业特色,往往导致评价工作的被动、间断和烦琐,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2)系统的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监控与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教务处、督导室和教学系部均有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职责,但多数学校存在多个部门各行其是,不能形成整体评价系统的现象,造成评价随意性大,主观性强,人为因素过多,定量分析不足,定性结论过多,尤其是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以一两节课来评价一位教师,存在偶然性和片面性,致使教师积极性不高,各个部门的质量监控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3)监控和评价的目的不清。多数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是为进行管理的需要,如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内部评聘等,而监控和评价所应具备的改进和激励等重要功能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4)监控和评价的范围不广。大多院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仅仅局限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采用学式都较少关注,导致评价范围不够深入和全面。   3、构建教学生评教和少量的听课等方式进行,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众多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方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设想   针对目前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在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构建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提出几点设想:   (1)遵循实效性原则。实际的监控和评价工作要包括以下各要素:管理监控和评价工作、确定监控部门和评价人员、确定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监控与评价方案、收集与分析信息、报告监控与评价。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从这几个要素着手,遵循实效性原则,注重全面监控和重点评价、一般评价和特色评价、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的互补结合。   (2)遵循可靠性原则。首先要在理论上可行,监控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适合监控与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要能为理论所检验和证明;其次,在操作上要具有可行性。要有明确的部门和个人职责分工,要有较明确、便于操作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再次,在效果上具有可行性。监控和评价过程要为学校各部门及个人接受和认可,并能积极参与到监控和评价中来。   (3)遵循动态性原则。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其监控和评价也应是动态的,必须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   (4)树立正确的监控与评价观念。将监控与评价作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手段从政府到学校再到社会,都要对高职高专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予以高度关注,由国家确立高职高专国家质量奖,由社会进行以年为周期的媒体监控,由学校负责自身的日常质量监控,建立起完善的保证网络。   (5)要完善学校内部监控与评价机制。要理顺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在监控与评价上的协作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定期汇报和预警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监控与评价的有效性。   (6)明确监控与评价目的,扩大监控与评价范围。要充分发挥监控与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改进功能,不仅对办学条件予以评价,还要将评价范围扩展到毕业生质量、教材使用、专业建设、教学过程、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相关文章

  • 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具有层次性.多元性.综合性等特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应充分反映出学校不同层次.不同主体工作的重要性,从综合性特点出发,可以构建由制度建设.组织管理.设计(论文)成果.学生情况.指导教师.教学条件等 ...查看


  • 第三方评价实施意见
  • 关于开展第三方评价的实施意见 (暂 行)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第三方评价则是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引入第三方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通过第三方评价,可以保证教 ...查看


  • 论课程的高校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体系
  • 摘要:高校建设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机构.目前,我国高校数量逐步增多,课程内容和专业类型愈加丰富,随着高校扩张政策的兴起,大学生的数量已经呈现出了井喷的态势.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国高校毕 ...查看


  • 构建科学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摘要]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以"制度.组织.评价.反馈"为核心构建"互动式" ...查看


  • [水文地质学]实验教学环节保障体系的构建探讨
  • 摘要:实验教学是水文地质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长效机制.为此,本文从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实验教学过程控制.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水文地质实验教学质量 ...查看


  •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
  • 第24卷第5期2009年9月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vol.24No.5Sep. 2009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 付本燕 万忠保 湖 ...查看


  • 中职学生英语能力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体系构建
  • [摘 要]英语能力是中职学生就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因素.能力评价是英语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科学的评价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对加强双边联系,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促进作 ...查看


  • 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杭州学军中学 徐小芳 张春杰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客观.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本文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量化评价体系,并 ...查看


  • 试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 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 立 [摘 要]本文对目前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学校自我监控为核心.政府监控为指导.社会媒体监控为监督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