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_氧硫化碳分析

 第20卷第2期 2002年4月

低温与特气

L o w T emperatur e and Specialty G ases V ol . 20, N o . 2A pr . , 2002  

分析与测试

液体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氧硫化碳分析

迟国新

(化学工业气体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辽宁大连 116031)

摘要:介绍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氧硫化碳分析。关键词:二氧化碳; 硫化氢; 氧硫化碳; 色谱; 分析

中图分类号:T Q 116. 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04(2002) 02-0040-02

Analysis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Carbonyl Sulfide

in Liquid Carbon Dioxide

CHI Guo-x in

(Ga s Q uality Super visio n &Inspection Center fo r Chemical Industr y, Dalian 116031, China)

Abstract :It is the int ro ductio n o f analy zing hydro gen sulfide and car bonyl sulfide by gas chro mato gr aphic met hod. Key Words :chro mato gr aphic ; hydr og en sulfide ; carbony l sulfide ; carbon dio xide

1 前 言

根据ISBT (国际饮料技术协会)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指南, 其中的总硫不超过0. 1×10-6V /V , 而我国新国标GB10621对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中增加了相应的总硫指标, 对于合成氨尾气来源的二氧化碳, 其中多数为硫化氢或氧硫化碳。一般的企业分析0. 1×10-6V /V 硫化氢和氧硫化碳有较大难度, 现将化学工业气体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多年色谱分析硫化氢和氧硫化碳的经验介绍给分析界的朋友。

1. 采用体积法稀释标准气为(0. 1~0. 5) ×10, GC-FPD 法测定硫化氢和氧硫化碳, 实验数据如下表1。

表1 硫化氢浓度和响应表

(R 的单位为mm ;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0. 40. 30. 20. 2R [1**********]317R [1**********]819. 5R 3R 4R 5R 6R 平均[***********]932222———2194. 71051982——9112222. 5——20. 267. 846. 830. 24. 5-6

  根据硫化氢实验数据, 绘制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1

2 实验仪器

岛津GC-7A 气相色谱仪; FPD 检测器; 载气; 氮气; 燃气:氢气; 助燃气:空气; 氮中硫化氢标准气:50×10-6V /V ; 氮中氧硫化碳标准气:40×10-6。

3 实验内容

我们采用GC -FPD 法测定硫化氢和氧硫化碳。先采用外标法测定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和氧硫化碳标准气, 然后根据数据计算实验的变异系数, 确定实验的可靠性。

图1 硫化氢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

同时计算实验的变异系数, 选用0. 1×10-6V /V 的响应。

第2期          迟国新:

n

液体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氧硫化碳分析          41

S =

i =1

(R i -R 平均) n -1

2

4 实验结果和讨论

=0. 65

1. 由硫化氢和氧硫化碳的浓度和响应的关系曲线图可以看出, 在(0. 1~0. 5) ×10V /V 浓度

范围内, 浓度和响应的关系为平方根的关系, 即C 2=K ×R 。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变异系数, 两个组分皆小

R 2. 2

-6

=R 平均=0. 14

表2 0. 1×10-6V /V 的硫化氢响应表

(R 的单位为mm ;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0. 1

R 14. 5

R 24

R 35. 5

R 45

R 平均4. 8

于20%, 具备较高的精密度。

3. 采用色谱法测定硫化物需要配制标准气, 通常硫化物标准气存放期仅为三个月, 并且标准气钢瓶需要特殊处理, 我们采用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生产的标准气, 该标准气在使用期限内稳定可靠。同时我们也采用微库仑法测定硫化物, 实验结果和色谱法所得结果一致。

4. 不同底气的标准气对测试无显著影响, 以二氧化碳为稀释气, 测定氧硫化碳的回收率, 其回收率为101%。

5. 气相色谱法分析硫化物采用聚四氟乙烯柱, 充填GDX 固定相, 色谱柱温为50℃, 硫化氢和氧硫化碳的分离度为2, 能够满足分析的要求。

6. 分析硫化物要求取样尽可能采用玻璃容器或专用的气体采样袋, 并且分析和取样时间越短越好, 这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参考文献:

[1]姜 俊.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总硫的测定[J]. 低温

表3 氧硫化碳浓度和响应表

(R 的单位为 V ・s;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

0. 40. 320. 240. 160. 20. 08

R 1

[***********]5751802

R 2

[***********]5563612

R 3

[***********]5823860

R 4

—14081—[1**********]

R 5

—15385——5663—

R 6R 平均

R

—23152. [1**********]347. 3120—810490. 0—3605. 260. 0—5741. 475. 8—818. 228. 6

  根据氧硫化碳实验数据, 绘制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2

所示。

图2 氧硫化碳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与特气, 1998, 16(3) :52.

[2]姜玉芬. 标准物质在气体分析中的应用[J ]. 低温与特

气, 1999, 17(2) :61.

[3]刘海龙. 烃类气流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J]. 低温与特

气, 1999, 17(1) :44.

[4]GB 16021-89,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石灰窑法和合

成氨法) [S].

[5]ISBT Car bon Dio x ide [S ].

同时计算实验的变异系数, 选用0. 08×10-6V /V 的响应。

表4 0. 08×10-6的氧硫化碳响应表(R 的单位为 V ・s ;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0. 08

R 1802

R 2612

R 3860

2

R 4999

R 平均818. 2

R

28. 6

  S =

=

R 平均

n

(R i -R 平均) n -1=0. 196

作者简介:

=160

迟国新(1972-) , 男, 现在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工作, 工程师。1993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工业分析专业, 从事高纯气体分析工作, 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高纯氯的分析。

i =1

[上接第38页]

[8]孔得谆. 化学热处理原理[M ].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0. 100-130.

[9]赵化侨, 等. 离子体化学与工艺[M ]. 1993. [10]J

Reece R oth. Pr inciples

of

Industr ial L lasma

Engineer ing [M ]. 1995.

[X applicat ions [J]. T hin Solid F films, 2001, 390:237-242.

作者简介:

周建刚, 大连大学副教授, 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1993年在母校获理学硕士学位, 现为大连海事大学在读博

 第20卷第2期 2002年4月

低温与特气

L o w T emperatur e and Specialty G ases V ol . 20, N o . 2A pr . , 2002  

分析与测试

液体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氧硫化碳分析

迟国新

(化学工业气体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辽宁大连 116031)

摘要:介绍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氧硫化碳分析。关键词:二氧化碳; 硫化氢; 氧硫化碳; 色谱; 分析

中图分类号:T Q 116. 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04(2002) 02-0040-02

Analysis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Carbonyl Sulfide

in Liquid Carbon Dioxide

CHI Guo-x in

(Ga s Q uality Super visio n &Inspection Center fo r Chemical Industr y, Dalian 116031, China)

Abstract :It is the int ro ductio n o f analy zing hydro gen sulfide and car bonyl sulfide by gas chro mato gr aphic met hod. Key Words :chro mato gr aphic ; hydr og en sulfide ; carbony l sulfide ; carbon dio xide

1 前 言

根据ISBT (国际饮料技术协会)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指南, 其中的总硫不超过0. 1×10-6V /V , 而我国新国标GB10621对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中增加了相应的总硫指标, 对于合成氨尾气来源的二氧化碳, 其中多数为硫化氢或氧硫化碳。一般的企业分析0. 1×10-6V /V 硫化氢和氧硫化碳有较大难度, 现将化学工业气体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多年色谱分析硫化氢和氧硫化碳的经验介绍给分析界的朋友。

1. 采用体积法稀释标准气为(0. 1~0. 5) ×10, GC-FPD 法测定硫化氢和氧硫化碳, 实验数据如下表1。

表1 硫化氢浓度和响应表

(R 的单位为mm ;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0. 40. 30. 20. 2R [1**********]317R [1**********]819. 5R 3R 4R 5R 6R 平均[***********]932222———2194. 71051982——9112222. 5——20. 267. 846. 830. 24. 5-6

  根据硫化氢实验数据, 绘制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1

2 实验仪器

岛津GC-7A 气相色谱仪; FPD 检测器; 载气; 氮气; 燃气:氢气; 助燃气:空气; 氮中硫化氢标准气:50×10-6V /V ; 氮中氧硫化碳标准气:40×10-6。

3 实验内容

我们采用GC -FPD 法测定硫化氢和氧硫化碳。先采用外标法测定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和氧硫化碳标准气, 然后根据数据计算实验的变异系数, 确定实验的可靠性。

图1 硫化氢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

同时计算实验的变异系数, 选用0. 1×10-6V /V 的响应。

第2期          迟国新:

n

液体二氧化碳中的硫化氢、氧硫化碳分析          41

S =

i =1

(R i -R 平均) n -1

2

4 实验结果和讨论

=0. 65

1. 由硫化氢和氧硫化碳的浓度和响应的关系曲线图可以看出, 在(0. 1~0. 5) ×10V /V 浓度

范围内, 浓度和响应的关系为平方根的关系, 即C 2=K ×R 。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变异系数, 两个组分皆小

R 2. 2

-6

=R 平均=0. 14

表2 0. 1×10-6V /V 的硫化氢响应表

(R 的单位为mm ;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0. 1

R 14. 5

R 24

R 35. 5

R 45

R 平均4. 8

于20%, 具备较高的精密度。

3. 采用色谱法测定硫化物需要配制标准气, 通常硫化物标准气存放期仅为三个月, 并且标准气钢瓶需要特殊处理, 我们采用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生产的标准气, 该标准气在使用期限内稳定可靠。同时我们也采用微库仑法测定硫化物, 实验结果和色谱法所得结果一致。

4. 不同底气的标准气对测试无显著影响, 以二氧化碳为稀释气, 测定氧硫化碳的回收率, 其回收率为101%。

5. 气相色谱法分析硫化物采用聚四氟乙烯柱, 充填GDX 固定相, 色谱柱温为50℃, 硫化氢和氧硫化碳的分离度为2, 能够满足分析的要求。

6. 分析硫化物要求取样尽可能采用玻璃容器或专用的气体采样袋, 并且分析和取样时间越短越好, 这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参考文献:

[1]姜 俊.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总硫的测定[J]. 低温

表3 氧硫化碳浓度和响应表

(R 的单位为 V ・s;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

0. 40. 320. 240. 160. 20. 08

R 1

[***********]5751802

R 2

[***********]5563612

R 3

[***********]5823860

R 4

—14081—[1**********]

R 5

—15385——5663—

R 6R 平均

R

—23152. [1**********]347. 3120—810490. 0—3605. 260. 0—5741. 475. 8—818. 228. 6

  根据氧硫化碳实验数据, 绘制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2

所示。

图2 氧硫化碳响应和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与特气, 1998, 16(3) :52.

[2]姜玉芬. 标准物质在气体分析中的应用[J ]. 低温与特

气, 1999, 17(2) :61.

[3]刘海龙. 烃类气流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J]. 低温与特

气, 1999, 17(1) :44.

[4]GB 16021-89,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石灰窑法和合

成氨法) [S].

[5]ISBT Car bon Dio x ide [S ].

同时计算实验的变异系数, 选用0. 08×10-6V /V 的响应。

表4 0. 08×10-6的氧硫化碳响应表(R 的单位为 V ・s ; 浓度单位为1×10-6V /V ) 浓度0. 08

R 1802

R 2612

R 3860

2

R 4999

R 平均818. 2

R

28. 6

  S =

=

R 平均

n

(R i -R 平均) n -1=0. 196

作者简介:

=160

迟国新(1972-) , 男, 现在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工作, 工程师。1993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工业分析专业, 从事高纯气体分析工作, 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高纯氯的分析。

i =1

[上接第38页]

[8]孔得谆. 化学热处理原理[M ].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0. 100-130.

[9]赵化侨, 等. 离子体化学与工艺[M ]. 1993. [10]J

Reece R oth. Pr inciples

of

Industr ial L lasma

Engineer ing [M ]. 1995.

[X applicat ions [J]. T hin Solid F films, 2001, 390:237-242.

作者简介:

周建刚, 大连大学副教授, 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1993年在母校获理学硕士学位, 现为大连海事大学在读博


相关文章

  • 浅谈二硫化碳的性质与提纯方法_刘英健
  • 科技论坛 浅谈二硫化碳的性质与提纯方法 刘英健李松涛田轩 (哈尔滨市建筑工程研究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随着室内有害气体检测事业的发展,检测方法不断提高,针对苯浓度检测方法中的二硫化碳提取法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得出一套适 ...查看


  • 天然气管线内黑色粉末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 刘丹:天然气管线内黑色粉末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45 天然气管线内黑色粉末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RichardBaldwin 摘 要:"黑色粉末"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然气管线的经营者.本文从对黑色粉末化学性质的认识入手,对其 ...查看


  • 化工安全技术
  • 一.化工安全技术 化工安全技术:指查明化工生产中的各种事故和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并采取措施, 以消除各种危害的原因或改善劳动条件.化工生产处理的物质往往具有易燃.易 爆.腐蚀性强和有毒害物质多等特点,且生产装臵趋向大型化,一旦发生事故, 波及 ...查看


  • 催化氧化法生产硫代硫酸钠
  • ・128・ 化 学 世 界2000年 催化氧化法生产硫代硫酸钠 杨 明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山西 临汾041004) 摘 要:用镍盐(NiSO 4) 催化空气氧化二硫化钠生产硫代硫酸钠, 在室温下就可以快速完全氧化.与传统工艺相比, 具 ...查看


  • 天然气工业常用术语与定义
  • 天然气工业常用术语与定义 一.气体分类 1.天然气(NG ,即natural gas) 以甲烷为主的复杂烃类混合物,通常也含有乙烷.丙烷和很少量更重的烃类,以及若干不可燃气体,如氮气和二氧化碳. 注1:上述定义是指,通常由粗天然气或液化天然 ...查看


  •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李 林 朱玉新 吴长海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兰州730060) 摘 要 综述了国内外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固体催化剂(杂多酸/杂多酸盐.有机酸盐.活性炭等).液体催化剂(无机 ...查看


  • 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乙炔.乙酸乙酯de实验室制法
  •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里制取氯化氢是利用食盐和浓硫酸在不加热或稍微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NaCl+H2SO4(浓)=NaHSO4+HCl↑ 这个反应是属于固体粉末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类型,所用制气装臵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一 ...查看


  •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高中化学综合知识点整理 一. 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 ...查看


  • 石油石化主要检测项目
  • 石油石化检测指石油石化类产品的物相定量分析(成分分析).元素分析.化学分析. 油品鉴定.单元素定量分析.物理性能化学测试等.可依照 GB.ASTM.TP.ISO.UOP. JIS.EN 等标准进行测试分析. 产品项目 原油类产品 产品:石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