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群产业特征研究

  摘要: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关键在于其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的互补和经济联系的分工与协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对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皖江城市群;信息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185-03

  

  一、引言

  在国内城市群经济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来自周边省份城市群建设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使安徽感到明显的挤压。

  安徽翘首东望,长三角地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若干个地域相连,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互补协作的“城市经济群”,比如江苏的“苏锡常”和“宁镇扬”、浙江的“杭嘉湖”等。这些“城市经济群”对内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对外则具有较大的牵动性,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呼应龙头城市上海发展的重要“侧翼”。

  再环顾中部,湖北的武汉“8+1”城市群正在崛起,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已具雏形,河南的中原城市群呼之欲出。譬如,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城沿着湘江中下游自然形成一个“品”字型的城市群体,间距30~50公里,但从现有的单体城市实力来看,其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足以担当起牵引湖南经济发展的龙头重任,而三个城市“捆绑”组合在一起的产业效益及其相关指数,就超过了武汉、成都、重庆、南京等城市。在周边城市群“跑马圈地”的态势下,安徽没有理由拒绝来自城市群的诱惑。

  长江流经安徽段全长416km,被安徽人称为“八百里皖江”。皖江城市群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中部四大城市群之一,包括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八 市及所辖29 县(市),面积5.6×104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0.3 %; 2006 年末人口2 360.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8 %; 生产总值2 781.1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4 %。1990 年7 月,安徽省作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重大决策;2006年6 月底《安徽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意味着安徽将选择皖江城市群作为突破口,充当崛起路上的先锋。2010年2月2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此举意味着皖江城市群示范区建设由此正式扬帆起航。对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皖江城市群的产业特征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城市群发展。1990年7月,作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1995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5年、1996年、2002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沿江城市群发展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沿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2005年以后,安徽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突破,皖江城市群产业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工业发展迅速

  1.传统产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十五”以来,安徽在工业投入中加大了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安徽计划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6 800亿元,年均增长31.5%,技改投资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67%左右。大量的技改投入,对传统产业水平升级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效果明显。这几年,通过技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例子很多。如马钢公司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投资400亿元,用七年的时间实施完成了 “十五”和“十一五”前期两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技改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产量,同时通过水循环利用和能源二次利用,每年可创造节能环保经济价值3亿元以上。海螺集团2000年后在省内累计完成投资近150亿元,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使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世界;而集团2005年以后大规模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已经实现每年节约原煤1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298万吨的目标。在信息化改造建设上,安徽以冶金、汽车、建材、机械、煤炭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实施“50户骨干企业信息化工程”、“倍增计划”等示范项目,引导骨干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十五”以来,安徽平均每年信息化投资在7亿元~10亿元之间,约占企业基本建设投入比重的3.2%,高于全省及全国信息化建设投资占企业总投资的比重,超过1 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19.8%。据抽样统计,安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平均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产时间的40%,降低废次品率80%,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率明显提高。

  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过去,安徽的装备制造业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支撑,国有资本占较大份额;且成品企业基本依靠自我配套,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因此,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实际基础十分薄弱。“十五”初期,一批曾经颇有影响的拖拉机厂、矿机厂、农机厂等相继倒下。“十五”后期,安徽把装备制造业发展列入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出台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计划,规划实施装备制造业“4+6”工程,制定装备制造业扶持政策,构建决策、产学研政自主创新和融资三个平台;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出台新政策,包括《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指导目录》、下发“关于加快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省政府文件等等。在政府扶持推动下,“十一五”期间安徽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从量的内容看,2006年、2007年、2008年,安徽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增长保持在35%以上;装备制造业投资年增长保持在65%以上;以机械设备制造业、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18.7%提高到2008年的23.5%,已经成为安徽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质的内容看,2007年以来,通过六大装备制造业优势基地的规划实施,正在形成淮南煤炭机械制造业基地、马鞍山冶金装备制造业基地、芜湖船舶制造业基地和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基地;同时还打造了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如海螺的余热发电,淮南的挖掘机等等。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安徽工业的脊梁。(1)装备制造业生产领域的拓展。目前安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工电气、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石化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等十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全省涉及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多达万余家。装备制造业对安徽产业发展所显现的主导力,一定程度增强了安徽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安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安徽有了承接国家政策支持的较大平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认为,在未来两年,4万亿元投资将拉动机械行业增长5%左右,这给安徽庞大的机械工业带来不小的实惠。另外,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绝大部分产业都与装备制造生产相关,而其中一半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如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轻工、有色金属);而其他振兴规划中的产业有的势头增长强劲(如船舶、电子信息)、有的已经列入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如物流)。这是安徽进一步承接国家政策的有力条件。安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安徽有了承接沿海装备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基础。中国正面临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产业转移的转移驱动力,是由资源和劳动成本压力大的沿海加工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由企业的零星转移演变为企业的整体转移。因此,无论是以龙头企业优势吸引配套企业转移,还是以配套企业优势吸引龙头企业转移,地区已有的产业生产能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2)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增强。产业链的无限细分是装备制造业生产的最大特点,也是衡量产业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几年,由发展装备制造业带动起一大批从事加工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对安徽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增强改变了大企业自我配套比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江淮和奇瑞两大汽车公司,都比较重视与配套生产厂家的合作。合肥市和长丰县经开区已建成为江淮汽车配套的汽车工业园;江淮公司目前在合肥市内的专门配套生产厂家已达150多家。而奇瑞公司仅在芜湖市内为其配套厂家就多达200~300家。在家电产业,安徽通过产业集聚所增强起来的配套生产能力,更是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由此使安徽成为这次“家电下乡”政策的最大赢家。(3)有竞争力企业的成长。过去,安徽装备制造业弱就弱在仅靠几家大企业独立且分散生产,形成不了地区的竞争合力;而近几年,以汽车、家电、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安徽装备制造业,在快速崛起中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2008年,安徽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居全国第一、二、三位,汽车产量居全国第八位。同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众多有核心竞争力的厂家和品牌,如合力叉车、日立建机、全柴集团、宁国中鼎、新马汽车、合肥锻压、华东回转支承、马钢车轮、恒升机床等等。

  3.延长产业链,资源型工业内容发生深刻变化。资源型工业既是安徽工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徽工业的重要特色。作为后发地区,越是要加快工业发展,越是不能脱离已有的基础和条件。依赖资源和利用资源是两种明显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导致不同结果。依赖资源发展工业,容易在路径依赖的陷阱中重复被动落后的经济模式,直至资源枯竭;利用资源发展工业,既利用资源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通过延长产业链迅速形成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的加工制造生产实力。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典范之一的马鞍山,通过实施产业链扩展延伸型和多元综合型兼备的产业转换模式,努力把加速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改变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取向,在调整结构、体制创新、完善功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激发城市经济增长活力。从马鞍山市与钢铁资源品相关的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成长性来看,改该市的产业发展,已经站上了资源型工业的第四层级。2007年马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非钢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4%。

  铜陵以资源型城市转移为主线,重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精心构筑起以铜材深加工、电子、精细化工和建材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项目,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实效。

  淮南淮北两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表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两市实现了从煤炭挖掘业为主,向煤炭制造业为主的转变。如淮南市的煤电和煤化,其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都已经领先全国;淮北市的煤化盐化一体化建设,其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已经体现,并有望在未来经济复苏中显现效益。其次,在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两市的其他产业获得较快发展。淮南市在煤电煤化产业之外,还发展起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现代服务、文化等七大支柱产业;而淮北市2008年上半年,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降至47.2%,首次出现了非煤产业比重领先的局面;2009年第一季度,该市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80%,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依然低于非煤产业所占比重。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安徽省虽为农业大省,但是安徽省过去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2007年,产品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品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十个行业大类的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仅次于机械工业的第二支柱产业。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有:一是总量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 650个,比上年增加315个。全年工业总产值1 455亿元,增长25.9%,高于全省工业产值增幅1.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增加值459亿元,增长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9.4%。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食品工业占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达50%,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初步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三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55个,实现产值899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61.2%,其中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个,10亿元以上的11个,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明显增强。四是企业自有品牌数量增多。截至2007年底,已有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鸿润羽绒被、合肥丰大集团的丰大面条、安徽丰原集团的丰原赖氨酸等11个企业的12种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三)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安徽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科技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服务业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纵向发展来看,安徽省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新型行业快速发展,对社会的贡献逐步增强。从横向比较来看,安徽的服务业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明显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服务业总量规模逐年增加。2008年安徽服务业增加值为3 318.7亿元,比2007年增加11%,2007年安徽服务业增加值2 874.9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9%。

  三、结论

  经过多年努力,皖江城市群工业、农业、服务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但是,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对全省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区域发展部平衡,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境外开放水平较低;思想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安徽省要想在这次产业转移中实现“超车”,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率先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为基本取向,以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两岸联动步伐,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沿江城市群成为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门户、长江流域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在全省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Z],2006-10-23.

  [2]联合课题组.马芜铜产业带概念的提出和综合竞争力分析[J].理论建设,2005,(1).

  [3]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5[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贺海峰.沿江城市群担纲崛起的脊梁[J].决策,2005,(5).

  [5]夏仕应.安徽应实施跨江发展战略[J].决策,2004,(1).[责任编辑 安世友]

  摘要: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关键在于其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的互补和经济联系的分工与协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对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皖江城市群;信息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185-03

  

  一、引言

  在国内城市群经济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来自周边省份城市群建设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使安徽感到明显的挤压。

  安徽翘首东望,长三角地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若干个地域相连,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互补协作的“城市经济群”,比如江苏的“苏锡常”和“宁镇扬”、浙江的“杭嘉湖”等。这些“城市经济群”对内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对外则具有较大的牵动性,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呼应龙头城市上海发展的重要“侧翼”。

  再环顾中部,湖北的武汉“8+1”城市群正在崛起,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已具雏形,河南的中原城市群呼之欲出。譬如,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城沿着湘江中下游自然形成一个“品”字型的城市群体,间距30~50公里,但从现有的单体城市实力来看,其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足以担当起牵引湖南经济发展的龙头重任,而三个城市“捆绑”组合在一起的产业效益及其相关指数,就超过了武汉、成都、重庆、南京等城市。在周边城市群“跑马圈地”的态势下,安徽没有理由拒绝来自城市群的诱惑。

  长江流经安徽段全长416km,被安徽人称为“八百里皖江”。皖江城市群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中部四大城市群之一,包括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八 市及所辖29 县(市),面积5.6×104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0.3 %; 2006 年末人口2 360.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8 %; 生产总值2 781.1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4 %。1990 年7 月,安徽省作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重大决策;2006年6 月底《安徽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意味着安徽将选择皖江城市群作为突破口,充当崛起路上的先锋。2010年2月2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此举意味着皖江城市群示范区建设由此正式扬帆起航。对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皖江城市群的产业特征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城市群发展。1990年7月,作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1995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5年、1996年、2002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沿江城市群发展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沿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2005年以后,安徽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突破,皖江城市群产业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工业发展迅速

  1.传统产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十五”以来,安徽在工业投入中加大了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安徽计划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6 800亿元,年均增长31.5%,技改投资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67%左右。大量的技改投入,对传统产业水平升级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效果明显。这几年,通过技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例子很多。如马钢公司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投资400亿元,用七年的时间实施完成了 “十五”和“十一五”前期两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技改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产量,同时通过水循环利用和能源二次利用,每年可创造节能环保经济价值3亿元以上。海螺集团2000年后在省内累计完成投资近150亿元,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使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世界;而集团2005年以后大规模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已经实现每年节约原煤1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298万吨的目标。在信息化改造建设上,安徽以冶金、汽车、建材、机械、煤炭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实施“50户骨干企业信息化工程”、“倍增计划”等示范项目,引导骨干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十五”以来,安徽平均每年信息化投资在7亿元~10亿元之间,约占企业基本建设投入比重的3.2%,高于全省及全国信息化建设投资占企业总投资的比重,超过1 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19.8%。据抽样统计,安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平均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产时间的40%,降低废次品率80%,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率明显提高。

  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过去,安徽的装备制造业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支撑,国有资本占较大份额;且成品企业基本依靠自我配套,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因此,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实际基础十分薄弱。“十五”初期,一批曾经颇有影响的拖拉机厂、矿机厂、农机厂等相继倒下。“十五”后期,安徽把装备制造业发展列入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出台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计划,规划实施装备制造业“4+6”工程,制定装备制造业扶持政策,构建决策、产学研政自主创新和融资三个平台;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出台新政策,包括《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指导目录》、下发“关于加快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省政府文件等等。在政府扶持推动下,“十一五”期间安徽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从量的内容看,2006年、2007年、2008年,安徽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增长保持在35%以上;装备制造业投资年增长保持在65%以上;以机械设备制造业、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18.7%提高到2008年的23.5%,已经成为安徽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质的内容看,2007年以来,通过六大装备制造业优势基地的规划实施,正在形成淮南煤炭机械制造业基地、马鞍山冶金装备制造业基地、芜湖船舶制造业基地和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基地;同时还打造了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如海螺的余热发电,淮南的挖掘机等等。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安徽工业的脊梁。(1)装备制造业生产领域的拓展。目前安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工电气、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石化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等十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全省涉及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多达万余家。装备制造业对安徽产业发展所显现的主导力,一定程度增强了安徽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安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安徽有了承接国家政策支持的较大平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认为,在未来两年,4万亿元投资将拉动机械行业增长5%左右,这给安徽庞大的机械工业带来不小的实惠。另外,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绝大部分产业都与装备制造生产相关,而其中一半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如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轻工、有色金属);而其他振兴规划中的产业有的势头增长强劲(如船舶、电子信息)、有的已经列入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如物流)。这是安徽进一步承接国家政策的有力条件。安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安徽有了承接沿海装备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基础。中国正面临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产业转移的转移驱动力,是由资源和劳动成本压力大的沿海加工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由企业的零星转移演变为企业的整体转移。因此,无论是以龙头企业优势吸引配套企业转移,还是以配套企业优势吸引龙头企业转移,地区已有的产业生产能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2)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增强。产业链的无限细分是装备制造业生产的最大特点,也是衡量产业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几年,由发展装备制造业带动起一大批从事加工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对安徽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增强改变了大企业自我配套比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江淮和奇瑞两大汽车公司,都比较重视与配套生产厂家的合作。合肥市和长丰县经开区已建成为江淮汽车配套的汽车工业园;江淮公司目前在合肥市内的专门配套生产厂家已达150多家。而奇瑞公司仅在芜湖市内为其配套厂家就多达200~300家。在家电产业,安徽通过产业集聚所增强起来的配套生产能力,更是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由此使安徽成为这次“家电下乡”政策的最大赢家。(3)有竞争力企业的成长。过去,安徽装备制造业弱就弱在仅靠几家大企业独立且分散生产,形成不了地区的竞争合力;而近几年,以汽车、家电、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安徽装备制造业,在快速崛起中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2008年,安徽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居全国第一、二、三位,汽车产量居全国第八位。同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众多有核心竞争力的厂家和品牌,如合力叉车、日立建机、全柴集团、宁国中鼎、新马汽车、合肥锻压、华东回转支承、马钢车轮、恒升机床等等。

  3.延长产业链,资源型工业内容发生深刻变化。资源型工业既是安徽工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徽工业的重要特色。作为后发地区,越是要加快工业发展,越是不能脱离已有的基础和条件。依赖资源和利用资源是两种明显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导致不同结果。依赖资源发展工业,容易在路径依赖的陷阱中重复被动落后的经济模式,直至资源枯竭;利用资源发展工业,既利用资源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通过延长产业链迅速形成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的加工制造生产实力。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典范之一的马鞍山,通过实施产业链扩展延伸型和多元综合型兼备的产业转换模式,努力把加速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改变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取向,在调整结构、体制创新、完善功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激发城市经济增长活力。从马鞍山市与钢铁资源品相关的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成长性来看,改该市的产业发展,已经站上了资源型工业的第四层级。2007年马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非钢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4%。

  铜陵以资源型城市转移为主线,重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精心构筑起以铜材深加工、电子、精细化工和建材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项目,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实效。

  淮南淮北两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表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两市实现了从煤炭挖掘业为主,向煤炭制造业为主的转变。如淮南市的煤电和煤化,其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都已经领先全国;淮北市的煤化盐化一体化建设,其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已经体现,并有望在未来经济复苏中显现效益。其次,在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两市的其他产业获得较快发展。淮南市在煤电煤化产业之外,还发展起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现代服务、文化等七大支柱产业;而淮北市2008年上半年,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降至47.2%,首次出现了非煤产业比重领先的局面;2009年第一季度,该市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80%,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依然低于非煤产业所占比重。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安徽省虽为农业大省,但是安徽省过去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2007年,产品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品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十个行业大类的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仅次于机械工业的第二支柱产业。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有:一是总量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 650个,比上年增加315个。全年工业总产值1 455亿元,增长25.9%,高于全省工业产值增幅1.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增加值459亿元,增长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9.4%。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食品工业占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达50%,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初步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三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55个,实现产值899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61.2%,其中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个,10亿元以上的11个,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明显增强。四是企业自有品牌数量增多。截至2007年底,已有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鸿润羽绒被、合肥丰大集团的丰大面条、安徽丰原集团的丰原赖氨酸等11个企业的12种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三)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安徽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科技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服务业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纵向发展来看,安徽省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新型行业快速发展,对社会的贡献逐步增强。从横向比较来看,安徽的服务业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明显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服务业总量规模逐年增加。2008年安徽服务业增加值为3 318.7亿元,比2007年增加11%,2007年安徽服务业增加值2 874.9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9%。

  三、结论

  经过多年努力,皖江城市群工业、农业、服务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但是,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对全省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区域发展部平衡,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境外开放水平较低;思想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安徽省要想在这次产业转移中实现“超车”,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率先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为基本取向,以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两岸联动步伐,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沿江城市群成为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门户、长江流域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在全省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Z],2006-10-23.

  [2]联合课题组.马芜铜产业带概念的提出和综合竞争力分析[J].理论建设,2005,(1).

  [3]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5[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贺海峰.沿江城市群担纲崛起的脊梁[J].决策,2005,(5).

  [5]夏仕应.安徽应实施跨江发展战略[J].决策,2004,(1).[责任编辑 安世友]


相关文章

  • 皖江城市带
  •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简介 在经历了多年争论.预热之后,皖江城市带日前"入围"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 成员市:8个.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市组 ...查看


  • 皖江城市带调研报告
  • 城市 城市发展战略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史善新带队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皖江编者按:2007年7月12日到18日,由中宣部原副部长朱厚泽. 城市带调研组到安徽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成员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中 ...查看


  • 中国地理重点区域一览
  • 中国地理重点区域高频考点一览 东北地区 气候:东北的东北部为何为湿润地区; 大兴安岭两边山坡气温年较差的差异; 旱涝灾害: 地形: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土地:黑土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冻土广布的原因及影响 水文:试分析松花江的水文特征:辽 ...查看


  • 安徽乡土地理
  • 安 徽 乡 土 地 理 刘瑜 一.基本概况: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康熙6年:公元1667年)建省时,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查看


  • 中国地理分区
  • 2012届地理高三一轮复习测试试题:中国地理分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藏人 ...查看


  • 安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送审稿)
  • 安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 (2008-2020) (送审稿)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庆市交通局 2010年3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 第二章 规划的必 ...查看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合肥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专业: 经济学 姓名:卞恒亚 学号: 1106421055 指导老师:刘冬萍 一.合肥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状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 1.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不断完善 2.经济结构 ...查看


  • 地理开放性试题与答题方式
  • 地理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一类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题目类型,也是近两年湖南省地理高考新的价值取向,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 ...查看


  • 安徽省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为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我省房地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