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

要点摘要

单选题(12×3) 多选题(10×4) 名词解释(5×2) 简答题(3×7) 论述题(1)

1.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教育学科群中的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2.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解释教育的一门学科。

3. 教育学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 教育学得萌芽阶段 ② 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③ 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 ④ 教育学发展的深化阶段

4. 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著作中具有典型代表的著作《论语》和《学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

5. 按层次,教育学已经分为: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学教育学则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实践教育。

6. 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得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 ②系统性原则

的原则。

7. 教育是传承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内涵包括:

①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活动

②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③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8.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中介、措施)等构成。

9. 教育的生产:生物起源说、心里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生产于人类的需要,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是人类他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产生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产生的,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10. 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出现专门教育机构和专职上的教育人员,是源于古代教育时期。

11. 一、简答题: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① 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制约教育

② 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

④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⑤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

⑥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教育人类的权利和机遇

⑦ 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途径

二、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① 教育必然促进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制约着教育

②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心里和生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人的发展)

③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④ 主官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部动力

12. 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是如何促进政治发展):

① 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人才 ③理论联系实践

② 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③ 教育可以促进明主化

13. 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 教育是实现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

14. 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 教育具有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② 教育具有文化交流和选择、整合的功能

③ 教育具有文化创新的功能

15. 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 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②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

③ 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④ 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16. 教育的自然环境功能:

① 提高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② 开展环境行动,优化生态环境

17. (必考)教育相对独立的表现。

① 教育是一种特殊化活动

②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 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性

18. 人发展的一半规律:

① 顺序性,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发展

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然要适应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 阶段性,发展的阶段性是指认得身心发展历经不同的阶段,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

和方法中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③ 不均衡性,发展的不均匀性主要包括两种情况:(1)人的发展条件不同的一方面,在

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2)人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必然不均,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教育者要善于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促其得到更好地发展。

④ 差异性,发展的差异性,主要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必然存在着个别差异,

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

⑤ 互补性,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19. 学界较普遍的把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归结为: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

能动性四个方面。

20. 遗传素质:指上代继承下来的与生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21. 环境是指环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

2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 遗传物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提前

②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③ 学校教育在个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23. 学校教育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活

动因素的综合体。

2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的知己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

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25. 概念(考)教育的目的就是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

26. 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多选或简答)

① 教育的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② 教育的目的对教育有调控作用

③ 教育的目的对教育有评价作用

27. (必考)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① 影响较大的不外个人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个体本位论强调教育要为实现个人价值奋

斗,主张教育目的应为个人需要为根本,应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期的作用作为衡量标准。

②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为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服务,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

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对象,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要以其对社会的效益作为衡量标准。

③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现阶段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其学说基本

点如下:A、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B、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C、旧式分工造成的片面发展。D、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E、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F、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8. 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

① 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③ 确立教育目的还需要重视借鉴国外的思想成果

29. (1)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

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

(2)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30. 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相应的各种

规定。

31. 学制的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三种: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32.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习制度建立的社会依据: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③社会人口状况。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合理的成分,借鉴其他国家学制的经验。

33.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

34.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35.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①学前教育 ②初等教育 ③中等教育 ④高等教育 ⑤继续教育或终

身教育。

36. (必考)名词解释。

教师:①教师是在学校或研究机构中传递经验,培养的人为职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定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

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37. 中学教师职业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人身价值。

38. 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好学生。基本任务:较好功课。

39. 教师的业务素养: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部分。

① 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 ②广博的文化知识 ③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④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素养:a、组织管理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教育科学能力

40. 中学生: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中学生是以学习和发

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41. (1)中学生的权利:

① 生存权利 ②受教育权利 ③发展的权利 ④受尊重的权利

(2)中学生的义务:

①养成良好的品德 ②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于发展任务的义务

42. 中学生的教育原则:①全面的教育原则 ②发展的教育原则

43.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看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师生

关系的特点:①教育关系 ②心理关系 ③道德关系

44.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①教育作用 ②激励作用 ③调整作用

45. 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堂计划、课堂标准和教材之中。(文本表现形式)

46. 人们普遍同意,存在三种影响课堂的主要因素: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47. 中学课堂文本形成的基本表现:课堂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48. 课堂类型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种属性或共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

或种类。

49. 课程结构是指课的组成各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

式的总和。

50. 显性课堂有学科课堂和活动课堂、总和课堂(融合课堂、广域课堂、相关课堂)、核心

课堂。活动课堂的特点:一是实际性,二是开放性,三是创造性,四是自主性。

51.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

程三类。

52. 中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

的内容,德育是教育必备的素养,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53. (注意)中学德育应遵循的规律和要求:

① 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

使知行的培养统一。知行统一是衡量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

② 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

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③ 从教育方法的角度看,德育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和交往的过程应使社会性和实践

性统一。

④ 从教育作用的角度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

和反复性的规律。

54. (必考)教育含义: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交往过程,是在教学得目的规范

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统一活动。

55. 教学的价值(为什么要提高教学)?

① 教学是学校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 ② 教学对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

③ 教学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56. (解答)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 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基础 ②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③ 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知识的情感态度

④ 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科学精神

57. 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交往过程 ②教学过程

是认识与统一的过程。

58. 教学设计: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

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的一种分析和整体策划的过程。

59. 教学模式: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之上,为实现特定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多要素一特定

的形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范型。

60. 教学技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

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61. 教学技能的功能:①掌握教学技术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教学技能是

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

62. 导入的基本要求(多选):①导入要有针对性 ②导入要有趣味性 ③导入要有启发性 ④

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63. 讲解技术:是教师利用口头语言并配合手势、板书和各种教学媒体,阐述事实、揭示事

实本质,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方式。

64. 教学组织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各因

素之间客观点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关于教学过程的规律有以下四点:

(1)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又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教学活动要能顺利开展,就要教与学之间极度配合、协调一致,具体表现为:①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2)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① 间接知识:即为他人的认知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知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为主。间接知识一般属于理性知识。② 直接知识,是指人体直接经验中得出来的知识,一般属于感性知识。

(3)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该规律主要表现为:①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②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教学的客观必然,这是因为:①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的 ②教学的教育性是由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③教学的教育性,也受师生关系的影响。

总之,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外部规律的客观的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客观观规律。

65. (论述题)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①引起动机 ②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

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⑤教学效果测评

66. 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的积极主动地教,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建立明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② 让学习者参与目标的提出或确立

③ 让学习者在“做”中进行学习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身心个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发展,为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培养

③重视师生的反思反思活动

(3)创造性学以致用原则: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的用于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使学生做到创造性地学以致用,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①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

②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

③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实行班级小型化或分组教学

②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③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解决教师在时间和人员上的不足

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手段和一套方法。 教科书课本: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

中学教育

要点摘要

单选题(12×3) 多选题(10×4) 名词解释(5×2) 简答题(3×7) 论述题(1)

1.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教育学科群中的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2.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解释教育的一门学科。

3. 教育学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 教育学得萌芽阶段 ② 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③ 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 ④ 教育学发展的深化阶段

4. 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著作中具有典型代表的著作《论语》和《学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

5. 按层次,教育学已经分为: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学教育学则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实践教育。

6. 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得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 ②系统性原则

的原则。

7. 教育是传承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内涵包括:

①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活动

②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③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8.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中介、措施)等构成。

9. 教育的生产:生物起源说、心里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生产于人类的需要,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是人类他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产生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产生的,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10. 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出现专门教育机构和专职上的教育人员,是源于古代教育时期。

11. 一、简答题: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① 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制约教育

② 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

④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⑤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

⑥ 社会制度制约着教育教育人类的权利和机遇

⑦ 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途径

二、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① 教育必然促进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制约着教育

②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心里和生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人的发展)

③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④ 主官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部动力

12. 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是如何促进政治发展):

① 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人才 ③理论联系实践

② 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③ 教育可以促进明主化

13. 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 教育是实现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

14. 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 教育具有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② 教育具有文化交流和选择、整合的功能

③ 教育具有文化创新的功能

15. 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 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②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

③ 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④ 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16. 教育的自然环境功能:

① 提高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② 开展环境行动,优化生态环境

17. (必考)教育相对独立的表现。

① 教育是一种特殊化活动

②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 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性

18. 人发展的一半规律:

① 顺序性,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发展

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然要适应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 阶段性,发展的阶段性是指认得身心发展历经不同的阶段,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

和方法中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③ 不均衡性,发展的不均匀性主要包括两种情况:(1)人的发展条件不同的一方面,在

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2)人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必然不均,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教育者要善于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促其得到更好地发展。

④ 差异性,发展的差异性,主要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必然存在着个别差异,

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

⑤ 互补性,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19. 学界较普遍的把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归结为: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

能动性四个方面。

20. 遗传素质:指上代继承下来的与生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21. 环境是指环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

2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 遗传物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提前

②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③ 学校教育在个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23. 学校教育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活

动因素的综合体。

2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的知己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

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25. 概念(考)教育的目的就是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

26. 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多选或简答)

① 教育的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② 教育的目的对教育有调控作用

③ 教育的目的对教育有评价作用

27. (必考)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① 影响较大的不外个人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个体本位论强调教育要为实现个人价值奋

斗,主张教育目的应为个人需要为根本,应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期的作用作为衡量标准。

②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为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服务,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

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对象,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要以其对社会的效益作为衡量标准。

③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现阶段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其学说基本

点如下:A、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B、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C、旧式分工造成的片面发展。D、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E、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F、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8. 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

① 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③ 确立教育目的还需要重视借鉴国外的思想成果

29. (1)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

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

(2)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30. 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相应的各种

规定。

31. 学制的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三种: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32.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习制度建立的社会依据: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③社会人口状况。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合理的成分,借鉴其他国家学制的经验。

33.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

34.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35.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①学前教育 ②初等教育 ③中等教育 ④高等教育 ⑤继续教育或终

身教育。

36. (必考)名词解释。

教师:①教师是在学校或研究机构中传递经验,培养的人为职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定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

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37. 中学教师职业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人身价值。

38. 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好学生。基本任务:较好功课。

39. 教师的业务素养: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部分。

① 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 ②广博的文化知识 ③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④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素养:a、组织管理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教育科学能力

40. 中学生: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中学生是以学习和发

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41. (1)中学生的权利:

① 生存权利 ②受教育权利 ③发展的权利 ④受尊重的权利

(2)中学生的义务:

①养成良好的品德 ②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于发展任务的义务

42. 中学生的教育原则:①全面的教育原则 ②发展的教育原则

43.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看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师生

关系的特点:①教育关系 ②心理关系 ③道德关系

44.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①教育作用 ②激励作用 ③调整作用

45. 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堂计划、课堂标准和教材之中。(文本表现形式)

46. 人们普遍同意,存在三种影响课堂的主要因素: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47. 中学课堂文本形成的基本表现:课堂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48. 课堂类型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种属性或共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

或种类。

49. 课程结构是指课的组成各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

式的总和。

50. 显性课堂有学科课堂和活动课堂、总和课堂(融合课堂、广域课堂、相关课堂)、核心

课堂。活动课堂的特点:一是实际性,二是开放性,三是创造性,四是自主性。

51.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

程三类。

52. 中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

的内容,德育是教育必备的素养,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53. (注意)中学德育应遵循的规律和要求:

① 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

使知行的培养统一。知行统一是衡量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

② 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

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③ 从教育方法的角度看,德育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和交往的过程应使社会性和实践

性统一。

④ 从教育作用的角度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

和反复性的规律。

54. (必考)教育含义: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交往过程,是在教学得目的规范

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统一活动。

55. 教学的价值(为什么要提高教学)?

① 教学是学校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 ② 教学对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

③ 教学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56. (解答)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 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基础 ②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③ 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知识的情感态度

④ 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科学精神

57. 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交往过程 ②教学过程

是认识与统一的过程。

58. 教学设计: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

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的一种分析和整体策划的过程。

59. 教学模式: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之上,为实现特定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多要素一特定

的形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范型。

60. 教学技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

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61. 教学技能的功能:①掌握教学技术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教学技能是

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

62. 导入的基本要求(多选):①导入要有针对性 ②导入要有趣味性 ③导入要有启发性 ④

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63. 讲解技术:是教师利用口头语言并配合手势、板书和各种教学媒体,阐述事实、揭示事

实本质,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方式。

64. 教学组织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各因

素之间客观点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关于教学过程的规律有以下四点:

(1)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又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教学活动要能顺利开展,就要教与学之间极度配合、协调一致,具体表现为:①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2)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① 间接知识:即为他人的认知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知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为主。间接知识一般属于理性知识。② 直接知识,是指人体直接经验中得出来的知识,一般属于感性知识。

(3)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该规律主要表现为:①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②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教学的客观必然,这是因为:①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的 ②教学的教育性是由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③教学的教育性,也受师生关系的影响。

总之,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外部规律的客观的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客观观规律。

65. (论述题)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①引起动机 ②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

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⑤教学效果测评

66. 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的积极主动地教,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建立明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② 让学习者参与目标的提出或确立

③ 让学习者在“做”中进行学习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身心个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发展,为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培养

③重视师生的反思反思活动

(3)创造性学以致用原则: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的用于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使学生做到创造性地学以致用,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①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

②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

③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实行班级小型化或分组教学

②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③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解决教师在时间和人员上的不足

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手段和一套方法。 教科书课本: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


相关文章

  • 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12) 1 培养直觉思维 促进智慧发展 缪宏敏; 初中数学教与学 2 "组块理论"视角下的几何教学 郑松茹; 初中数学教与学 3 数学课堂提问贵在巧 彭秋兰; 初中数学教与学 4 一堂几何复习课 ...查看


  • 结题报告a
  • 廊坊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调查研究 结 题 报 告 (课题编号:112103)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 响调查研究课题 ...查看


  • 长沙市中学生时政知识竞赛中学生政治小论文
  • 关于2012年度长沙市政治教育论文 中学生小论文评优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初级中学.市直各高中.新文学校: 2012年度长沙市中学政治教育教学论文.教案.课件,中学生(高.初中)政治小论文,中学优秀政治教研组.先进教研工作者等评优活动将于20 ...查看


  • 2012年同等学力教育学综合--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10
  •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10 外国现代教育制度 ------编辑 一)英国现代教育制度 1.<巴尔福法> 2.<费舍教育法> (又称1994年法)是英国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 ...查看


  • 小升初报名时间汇总
  • 2012年广州小升初进入报名高峰期 2012-04-13 目前广州已有不少中学开始接受报名和咨询,需要家长们多走.多听.多看,多对比,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 广州"小升初"进入繁忙的报名季难倒家长:挑贵的,还是挑对的? ...查看


  • 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考点重点资料
  • 教育学考试考点重点资料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 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 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 ...查看


  • 威远镇逸夫中学2012年禁毒日活动总结
  • 威远镇逸夫中学6.26禁毒日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贯彻落实<禁毒法>在对中学生的教育宣传,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了解.支持.参与到禁毒的工作中来,增强学生的防毒.拒毒的意识,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 ...查看


  • 教育局关工委工作汇报
  • 教育局关工委工作汇报 2012年,吴江区(10月29日XX市撤市设区)教育局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党组.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加强关工委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认真做好<XX市教育系统关工委2012年工作意见>中提出的各项工作,重 ...查看


  • 余江县教研室2012年工作计划
  • 余江县教研室2012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重点,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线,不断探索教研工作新机制.新思路.新方法,切实履行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