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简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在教学本组教材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品读重点词句,从中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体会作者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为了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动物而安排,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而“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13、白鹅
南沙鹿颈小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在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句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了解白鹅的特点。
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集体交流,举例子理解句子所蕴含的深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读懂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有关白鹅的多媒体课件。
1
2
3
4
14*、白公鹅
南沙鹿颈小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白鹅》与《白公鹅》的不同之处。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1、在自主阅读中了解课文。 2、在比较中学习学会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抓住白公鹅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体会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5
6
15、《猫》
南沙金业小学
【教材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
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理解重点词句,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猫的资料
7
8
9
10
16*、《母鸡》
南沙金业小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7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
3. 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转变,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从而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母鸡的资料
11
12
13
《语文园地四》
【教学时间】4课时
【教材分析】利用课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发现他们的特点,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当中,及时交流自己的发现。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本组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把习作讲评放在“我的发现”后来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交际让语言流畅;通过读、比、看、说,学会观察并描绘。
2、 自读自悟,完成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2、 积累词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在介绍一种动物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过程当中,说出自己的发现,并可以运用自己发现的作者表达方法上的特点,来完成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课件
14
15
17
第四单元
【单元简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在教学本组教材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品读重点词句,从中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体会作者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为了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动物而安排,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而“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13、白鹅
南沙鹿颈小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在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句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了解白鹅的特点。
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集体交流,举例子理解句子所蕴含的深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读懂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有关白鹅的多媒体课件。
1
2
3
4
14*、白公鹅
南沙鹿颈小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白鹅》与《白公鹅》的不同之处。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1、在自主阅读中了解课文。 2、在比较中学习学会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抓住白公鹅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体会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5
6
15、《猫》
南沙金业小学
【教材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
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理解重点词句,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猫的资料
7
8
9
10
16*、《母鸡》
南沙金业小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7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
3. 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转变,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从而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母鸡的资料
11
12
13
《语文园地四》
【教学时间】4课时
【教材分析】利用课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发现他们的特点,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当中,及时交流自己的发现。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本组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把习作讲评放在“我的发现”后来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交际让语言流畅;通过读、比、看、说,学会观察并描绘。
2、 自读自悟,完成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2、 积累词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在介绍一种动物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过程当中,说出自己的发现,并可以运用自己发现的作者表达方法上的特点,来完成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课件
14
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