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谱手册
楚燕杰、李秀英编著 摄影
一、葡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Butler)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以7-8月为害最重,被害部位肿大,致使上部落叶片发黄,果实脱落,被蛀食的茎蔓容易折断枯死。蛀枝口外常有呈条状的粘性虫粪。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6月上旬(葡萄始花期)出现成虫。体长18-20毫米,翅展
34毫米。全体黑褐色。头的前部及颈部黄色。后胸两侧黄色。前翅赤
褐色,前缘及翅脉黑色,后翅透明。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
幼虫:6月上中旬(盛花——谢花期)。初孵幼虫多从葡萄叶柄基部及节蛀入嫩茎危害,10月以后,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老熟幼虫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白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形纹,前方色淡。 防治技术:(1)、在成虫期和幼虫孵化期,喷50%杀螟松 l000-1500倍。(2)、生长期,及时剪除被害枯梢和膨大嫩枝。(3)、从蛀入孔可直接注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然后用黄泥封闭。
2、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若虫刺吸嫩叶和枝干汁液,其排泄液粘附于枝叶和果实上,使果实表面变黑,降低果品质量。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4月中旬出若虫,6月中下旬出现成虫,8月中下旬产卵。成、若虫弹跳力强,有群集性,常在嫩叶背面为害。
防治措施:在若虫和成虫期可喷布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功
夫1000倍药液。
3、葡萄十星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 Bilberg)
别名:葡萄十星叶虫、葡萄花叶、葡萄金花虫。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虫和幼虫都啮食葡萄叶片、幼芽,有时仅留叶脉。是葡萄的重要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卵越冬,到5 月下旬孵化幼虫,先群集为害。老熟幼虫体长12-15毫米。体扁而肥,近长椭圆形。头小,黄褐色。
7月上、中旬开始出现成虫,成虫体长12毫米左右,土黄色,
椭圆形。头小,常隐于前胸下。两鞘翅上共有黑色圆形斑点10个,
但常有变化。成虫有假死性,当受触动即分泌黄色具有恶臭味的粘
液。
防治方法:
1、冬季消灭越冬卵;在幼虫孵化期,利用其集中为害习性,可摘除有虫叶片,集中处理。
2、利用成虫和幼虫的假死性,震动茎叶,集中处理。
3、在成虫和幼虫发生期,喷2.5%溴氰菊酯乳剂1500倍液。
4、葡萄虎天牛(Xylotrechus Pyrrhoderus Bates)
别名:葡萄虎斑天牛、葡萄枝天牛、葡萄天牛。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幼虫蛀食枝干,粪便与木屑均充塞于蛀食隧道内,不排出树体外,故不易发现。落叶后在被害节的附近变黑,易于识别。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1年1代,以低龄幼虫于被害枝内越冬。第二年越冬幼虫继续蛀食危害, 到8月出现成虫。成虫体黑色,前胸和中、后胸腹板及小盾片深红色;鞘翅黑色刻点,基部有“X”形黄白色斑纹,近末端有1黄白色横带。
幼虫:初孵幼虫从芽部蛀入茎内。幼虫体长17毫米,淡黄白色。前胸宽大、背板淡褐色,后缘有“山”字形细凹纹;秋后以低龄幼虫越冬。
防治技术:
1、生长季内,用细铁丝钩杀幼虫。并注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毒杀幼虫。
2、在8月上中旬,即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捉成虫。发生量大时,则喷洒80%敌百虫乳剂1000-1200倍液触杀。
5、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
别名:青蝽蟓、灰斑绿蝽蟓等。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嫩芽叶、果实及嫩枝的汁液,削弱树势,果实被害后,造成斑点,影响品质;幼果被害后常呈畸型。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体长12-16毫米。全体鲜绿至青绿色。头近于三角形,小盾
密布绿色斑点。
若虫:体长10-14毫米,略呈椭圆形,绿色。前胸背板侧缘与翅芽外缘橙红色;腹部各节边缘具半圆形红斑;足红褐色,跗节黑色。共5龄。初孵若虫黄红色。2-3龄体黑色、杂有白斑,或头胸部黑色、腹部绿色。
防治措施:幼虫发生期,使用10%安绿宝或2.5%保得2000倍液;2.5%绿色功夫乳油2000倍液等。 片基部常有3个横列的小黄斑。前翅革质部基角外缘有黄色狭边,膜质部无色透明。腹部黄绿色或淡绿色,
6、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
别名:梨粉蚧、桑粉蚧。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葡萄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食害葡萄的幼嫩部分。生长季,成虫和若虫吸食葡萄的幼芽、叶片、果实和根部的汁液。嫩枝被害后,常肿胀,树皮纵裂而枯死;果面、叶面出现霉污。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雌成虫:体长3-5毫米,扁平,椭圆形,体粉红色,表面被有白色腊质物。雄成虫:体紫褐色,长约 1毫米。翅仅 1对,透明;后翅退化成平衡棒。
若虫:淡黄色,形似雌成虫。
防治方法:早春萌芽时,喷施5%轻柴油乳剂,或波美3-5度石硫合剂。在各代若虫盛发期,喷布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
7、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 Gregor)
别名:葡萄红蜘蛛、刘氏短须。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越冬雌成虫主要为害刚展叶的嫩芽。以后,则以幼虫、若虫和成虫同时为害。 叶片受害后,呈黑褐色的斑块,为害严重时焦枯脱离。
果穗受害后,呈黑色,组织变脆,极易折断。
果粒前期受害,果面呈现铁锈色,果皮表面粗糙,有时龟裂;后期受害影响果实着色。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雌成螨:体微小,一般在0.32×0.11毫米,体赭褐色,体背中央
呈纵向隆起,体后部末端上下扁平。
幼虫:一般为0.14×0.O7毫米,体鲜红色。若虫:一般为0.25×0.15毫米,体淡红色或灰白色。 防治方法:春季葡萄发芽时,喷在波美3度石硫合剂中混加0.3%洗衣粉。生长季节,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8%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或15%哒螨酮5000倍液。
8、葡萄瘿螨(Colomerus Vitis Pagenstecher)
别名:葡萄潜叶壁虱、葡萄锈壁虱、葡萄毛毡病。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螨和若螨在叶背刺吸汁液,危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的失绿斑块。并在叶正面形成斑块状隆起,叶背面产生灰白色茸毛。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以成螨潜藏在枝条芽鳞内越冬,第二年春季随
芽的萌发,成螨爬出并侵入新芽为害,短须螨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靠爬行
和风、雨、昆虫携带,远距离主要随着苗木和接穗的调运而传播。
毛毡病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
防治措施:
(1)、早春葡萄发芽前、芽膨大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潜伏在芽鳞内的越冬成螨,即可控制为害;对一年发生严重的,发芽后还需补喷1次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
(2)、葡萄展叶后,若发现有被害叶,应立即摘除,并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0.3%齐螨素2000倍液、20%哒螨酮4000倍液。
9、雀纹天蛾(Theretra Japonica Orwa)
别名:日斜天蛾、小天蛾、葡萄斜条天蛾、爬山虎天蛾。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为害叶片。造成缺刻与孔洞,大龄幼虫常将叶片吃光,只残留叶柄和粗脉。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1年发生1代,以蛹于土中越冬。次年6-7月出现成虫,成虫体长27-38毫米,翅展59-80毫米,体绿褐色,体背略成棕褐色。
幼虫:自6可月出现幼虫。幼虫有暴食性,体长70毫米,有褐色与绿
色两种色型。初龄幼虫全体绿色,头部长三角形,尾角长大,褐色。 防治方法:(1)、在幼虫发生期,叶面喷布敌百虫、溴氢菊酯或BT乳剂300—400倍液或灭幼脲三号800倍液等杀虫剂杀死幼虫。(2)、幼虫易患病毒病,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
10、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ignosa Bremeret Grey)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食害葡萄叶片。幼龄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3龄后可将整个叶肉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6月上旬(葡萄始花期)出现成虫。体长45毫米,翅展85--100毫米。体、翅茶褐色。体背前胸到腹部有一条白色直线。翅外缘毛稍红。
幼虫:7月上中旬出现幼虫。初孵幼虫头部有角状突起抱持枝蔓和叶柄头胸收缩稍抬起。胸部背线绿色,两侧有呈八字型黄色斜纹。幼虫在夏季是绿色型,秋季是黄褐色型。
防治技术:在幼虫孵化期,喷50%辛硫磷l000-1500倍、BT乳剂600倍、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11、葡萄星毛虫(Illiberis tenuis Batler)
别名:葡萄毛虫、葡萄斑蛾。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为害葡萄嫩叶、叶片、花序和果实。幼叶被害后形成穿孔,危害重的仅留下网状的叶脉;被害的芽不能萌发;花序受害不能正常开花;果穗被害后出现小穗干枯脱落。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一年发生2代,以2-3龄幼虫在枝蔓翘起的老皮下和植株基部的土块下结茧越冬。第二年葡萄萌芽后便迁移到芽上为害。幼虫初龄为乳白色,老龄幼虫
长10毫米。第一代幼虫出现在6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出现在8月初。
成虫体长约10毫米,体黑色,翅半透明,略有蓝色光泽。
防治办法:在幼虫发生期喷布20%灭扫利乳剂或90%敌百虫1000
倍液。幼虫易患病毒病,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效果良好。
12、葡萄二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
别名:葡萄二星叶蝉、二星浮尘子。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刺吸葡萄叶片,在叶片上形成黄色
失绿斑点,严重时形成落叶。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以成虫在葡萄园的落叶、杂草下等隐蔽处越冬。翌年3-4月份开始活动,成虫体长至翅端约3毫米。
若虫:5月中旬第一代若虫出现,以后各代重叠,末代成虫9-10月份发生。末龄若虫体长约1.6毫米,紫红色,触角、足体节间、背中浅淡黄白色。体略短宽,腹末几节向上方翘起。
防治方法:在春季成虫出蛰尚未产卵和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20%三唑磷乳油2000倍液;45%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
13、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初孵化的若虫伏在叶背不动,吸食叶片液汁,使叶片褪色变黄。若虫、成虫分泌大量粘液,污染葡萄叶片和果实,并诱发煤污染。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白粉虱的成虫虫体很小,常群居在葡萄叶背面,摇动叶片后成群飞舞。
白粉虱各种虫态在葡萄植株上分布:最上部的嫩叶成虫群居,并产下
大量粉笔沫状淡黄色或白色的卵;中部叶片多是初龄若虫,向下为老龄若虫,最下部叶片上主要是蛹和蛹壳。
防治方法:在葡萄生长季节喷洒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连续喷洒4-5次,直至完全消灭若虫和成虫。
14、白星花金龟子(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白星花金龟子主要为害果实,成虫喜欢在果实伤口、裂果和病虫果上取食,常数头聚集在果实上,将果实啃食成空洞,引起落果和果实腐烂。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成虫体长16-24mm,虫体黑铜色,有绿色或紫色闪光,体背面较扁平,前胸背板及翅鞘上有由细毛组成的不规则白斑,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于每年春季出土上树为害,成虫发生期在5-9月间,为害盛期在6-7月份。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成虫在白天危害果实,且是数头聚在果实上的坑洞内,有利于人工捕杀。
2、用烂果诱杀:由于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的特点,可用腐烂的果实诱杀。
3、忌避危害:将人工捕捉到的白星花金龟子成虫砸烂,用水浸泡2-3后过滤液,加水稀释后,喷在果实上,可避免其为害果实。
15、东方盔蚧(Parthenolecaium Corni Bouche)
别名:扁平球坚蚧、水木坚蚧。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枝叶和果实,排泄出无色粘液,招致蝇类吸食和霉菌寄生;严重时,致使枝条枯死。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雌成虫:黄褐色或红褐色,扁椭圆形,体长3.5-6毫米,体背中央有
4列纵排断续的凹陷。
若虫体赭褐色,眼黑色,椭圆形,上下较扁平,体外有 1层白色蜡粉。5月下旬为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第二代若虫在8月孵化。
防治方法:落叶后、萌芽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生长期重点在4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卵孵化盛期可喷波美0.1-0.3度石硫合剂或50%二嗪磷乳油1000倍。
16、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
别名:秋幕毛虫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取食树叶,并常群集吐丝作网,可长达lm以上,形如天幕,往往将整片叶子甚至连同主脉一并吃光,仅留叶柄。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雄虫翅展23—35mm,雌虫33—45mm。头部密被白色长毛;
翅的底色为纯白色,雄虫前翅有暗褐色斑,雌虫翅无斑或斑点较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达22—37mm。头黑色发亮,背上有一条暗色宽纵带,带内分布黑色毛瘤,体侧着生桔黄色毛瘤。
防治方法:(1)、幼虫期,用50%杀螟睛乳剂、或80%敌百虫乳剂800倍液。(2)、剪除2—3龄幼虫的网幕,就地焚烧。在被害树主干周围束草,诱集老熟幼虫化蛹,集中歼灭;用石灰粉刷树干。
17、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又名:青虫、玉米穗虫、棉铃实夜蛾等。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食害葡萄果实,蛀成孔洞,引起果实腐烂,;为害葡萄花蕾引起凋落,啃食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一年发生三代,以蛹越冬。4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体长15—18毫米,
翅展27—38毫米。体色多变,雌成虫为黄褐色或灰褐色,雄成虫灰绿色。
第一、二代幼虫分别出现在6月中下旬,三代出现在7月下旬。老熟幼虫体长30—45毫米,体色多就,一般为淡绿至黑紫色。头部具黄色网状斑,有褐色小刺。体侧横线白色。
防治措施:(1)、在幼虫发生期,喷布BT乳剂或阿维菌素1000—1200倍液。(2)、保护天敌,利用赤眼蜂、黄足绒茧蜂、螳螂和益鸟等控制。
二、葡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葡萄霜霉病
病源:Plasmopara viticola (Berk.et Curtis)et de Toni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油渍状黄色斑点,叶背面生白色霉层。
新稍、卷须、穗轴发病,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
花穗和幼果受害,表面生长白色霜霉,花穗腐烂干枯,幼果变硬,后变为褐色,软化、干缩、易脱落,果实着色后不再受侵染。
一个生长季可行多次重复侵染。在多雨、多露、多雾、潮湿和冷凉天气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防治措施:
(1)、秋季及时清扫枯枝落叶,剪除病枝、病果及其它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生长季,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2)、在发病前采用保护性药剂预防。常用的药剂有1:1:200波尔多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2%绿乳铜(松脂酸铜)800倍液等。
(3)、发病后则及时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2.5%抑快净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
2、葡萄白粉病
病源: Uncinula necater(Schw.)Burr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叶片:受害叶在正面产生不规则的褪绿色或黄色小斑块.有白色粉状物,严重时白粉状物布满全叶,叶面不平,逐渐卷缩枯萎脱落.
新梢、果梗及穗轴;受害部位表面产生不规则斑块并覆有白色粉
状物。
幼果;出现褪绿斑块,果面出现星芒状花纹,其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在多雨情况下,病果易纵向开裂。
防治方法:病重地区或易感病的品种,在葡萄发芽前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2~0.3Be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开花前至幼果期喷2~3次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粉锈宁2000倍液对该病有特效.
3、葡萄白腐病
别名:葡萄腐烂病。
病源:Coniothrium Diplodiellac(Speg.)Sacc.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果穗感病:初期呈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腐烂状;后期,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的小粒点,病部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先变为淡褐色,全粒腐烂。穗轴及果梗常干枯缢缩,严重时引起全穗腐烂;挂在树上的病果逐渐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
枝蔓发病,病斑呈污绿色或淡褐色、水浸状、表面易破损。随后表
皮变褐、翘起、病部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常纵裂成乱麻状。病部往往变
粗或呈瘤状,秋天上面的叶片提前变红或变黄。
该病最主要的特点是:无论病果、病蔓在潮湿的情况下,都有一种特殊的霉烂味。
防治措施:
(1)、地面及枝干喷洒50%福美砷200倍液,进行全面杀菌。
(2)、开花前后喷2—3次以波尔多液、科博类保护剂;多雨季节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退菌特600~800倍液、 50%福美双8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77%可杀得600~800倍等。
4、葡萄炭疽病
别名:晚腐病。
病源:Glomerella Cingulata(Ston) Spauldet Schrenk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主要侵害果实,在果面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淡褐色、圆形斑,稍凹陷,产生的黑色小粒点成同心轮纹状;环境潮湿时,则涌出粉红色粘胶状物。果粒软腐,易脱落或失水干缩成僵果。
穗轴和果梗:病斑呈现椭圆形或梭形深褐色,严重时使果粒干枯脱
落。
防治措施:
(1)春天葡萄芽萌动时,对结果母枝喷铲除剂。所用药剂有:波
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或40%福美砷200倍液,或200倍福美砷+100倍腐必清。对重病园可在发芽后再对结果母枝喷一遍50%退菌特500倍液或福美砷500倍液,消灭残余的越冬病菌。
(2)、 开花前后喷药:花前可喷1:0.7:240倍的波尔多液;落花后开始对整个树体喷药。药剂有:40%福美砷500倍液,或多菌灵--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7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0.7:250倍波尔多液等杀菌力强的药剂,每隔10~15天1次,连喷3~4次,直到当年生新梢基部木质化(约在7月初)。
(3)、 7月份起,喷药的重点是保护果穗。一般每隔10~15天喷1次,施用杀菌力强的药剂,并与80%喷克, 50%代森锰锌,27.12%铜高尚,78%科博,80%喷克等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5、葡萄穗轴褐枯病
又名轴枯病。主要危害葡萄花穗的花梗、果穗的果梗、穗轴、分支穗轴及幼果。
病源:Alternaria viticola Brun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穗轴发病:在花梗、穗轴或果梗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扩展后果梗或穗轴变褐坏死。干旱时,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凹陷的病斑。湿度大时,斑上可见褐色霉层。当病斑环绕穗轴或小分枝穗轴一周时,其上面的花蕾或幼果也将萎缩、干枯、脱落。
幼果感病,病斑呈黑褐色、圆形斑点,病变仅限于果皮,随
果粒逐渐膨大,病斑结痂脱落,对果实生长影响不大。
防治措施:
1、葡萄芽萌动后,喷铲除剂波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或40%福美砷200倍液,重点喷结果母枝,消灭越冬菌源。
2、在花序伸长至幼果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喷2~3次,把病害消灭在初发阶段,并可兼治葡萄灰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等。
3、花后15天始喷2~3次雷奇果树康500~700倍液,可有效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
6、葡萄黑痘病
病源: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幼叶感病,叶面上初形成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并伴有晕圈生成的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心组织枯死并脱落。 叶脉感病,受害部位停止生长,使叶片扭曲、皱缩、易枯
死。
新梢感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中部易开裂。
幼果感病,初生圆形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中央变成灰白色,稍凹陷,
边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
防治措施:
(1)、在萌芽--展叶前,喷布铲除剂消灭结果母枝上的越冬菌源。铲除剂有:波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混合液、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0.3%的五氯酚钠、10%硫酸亚铁+1%粗硫酸液等。
(2)、喷好开花前和落花后两次药。药剂有1:0.7:200~240倍的波尔多液、或200倍铜高尚、80%喷克500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78%科博500倍液;
(3)、发病后喷布内吸性杀菌剂治疗:使用药剂有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7、葡萄灰霉病
病原:botrytis cinerea pers.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花前发病多在花蕾梗、花冠上发生,呈淡褐色。花后发病多在穗轴部分。发病严重时,整花穗或一部分花穗腐烂,农民称为“烂花穗”。受害部分以后干枯脱落。成熟期受侵害的果粒,变褐腐烂,并在果皮上产生灰色霉状物。
灰霉病只要早上、夜里有露水时就能够发病。并且开花期温差大的
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花前7-10天及落花落果期是用药的最佳时间。常用药剂有:50%腐霉利(速克灵)2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1500-2500倍液或50%农利灵500-600倍液等。
8、葡萄房枯病
别名:粒枯病、穗枯病。
病源:Guignardia Baccae(Cav.) Jacz.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果梗及穗轴:初发病时,先在果梗基部产生淡褐色椭圆形病斑,后变为褐色,并蔓延到穗轴上和果粒上,使穗轴萎缩干枯。
果粒:由果蒂部分失水而皱缩,果面变褐、软腐,病斑表面产生小
黑点,最后干缩成灰褐色的僵果,挂在树上长期不落。
防治方法:病果、病枝是该病菌的越冬场所。冬季修剪后及时清园。 使用药剂防治,可结合白腐病、炭疽病一同兼治。
9、葡萄褐斑病
病原:(大褐斑病:phaeoisariopsis vitis(lev) sawada 小褐斑病:cercospora roesleri(catt.) sacc)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由淡褐变为赤褐色,周缘黄绿色,边缘清晰;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 6月份可喷1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7—9月间可喷5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50%百菌清或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1次药。
10、葡萄蔓枯病
别名:葡萄蔓割病。
病源:Phomoposis Viticola(Sacc.)Sacc。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主要危害葡萄枝蔓:初期产生红褐色或淡褐色不规则炳斑,稍下陷,后期扩大成梭形或椭圆形。其玩典型特征是病部纵向开裂。
叶片:受害叶沿叶缘反卷,病部产生褐色斑,严重时叶脉坏死,皱缩,甚至落叶。
新梢、卷须及叶柄:受害部位表面产生不规则斑块,后期皮层开
裂、组织变硬、变脆。
防治方法:(1)、对初发病器官及时剪除深埋。保持架面通风
透光,防止架下湿度过大。(2)、对老蔓病组织于早春刮除,并涂以1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10倍福美砷,之后进行包扎。
11、葡萄卷叶病
病原:grape leaf roll-associated viruses,glravs。 病毒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春季病株比健株矮小,萌发迟。红色品种在基部叶片的叶脉间先出现淡红色斑点,夏季脉间变成淡红色,到秋季,基部病叶变成暗红色,但叶脉仍为绿色。红色品种的病穗着色浅,色质均不正常,甚至变为黄白色。
白色品种的叶片不变红,只是脉间稍有褪绿。病叶变厚、变脆,叶
缘下卷。
防治方法
(1)、选用苗木要经过指示植物或血清检测证明无毒才可安全使用。
(2)、热处理植株:对病株,在38℃下经3个月,然后将新梢尖端剪下放于弥雾环境中生根,或茎尖组培,可获得无病毒植株。
12、葡萄扇叶病
病原:病毒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病株叶片略成扇状,叶脉发育不正常,主脉不明显,由叶片基部伸出数条主脉叶略畸形。
枝蔓受害,枝条节间短,常发生双节或扁枝症状,病株矮化。
防治方法:及时刨除发病株,并对病株根际土壤使用杀线虫剂
杀死传毒线虫。同时,积极防治各种害虫,尤其是传毒昆虫,如叶
蝉、蚜虫等,减少传播机会。
三、生理病害及自然灾害
1、葡萄水罐子病
病源:生理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主要表现在果粒上,着色期表现出来。有
色品种着色浅、发暗,出现“水红粒”,白色品种果粒生水泡状,
果肉变软,皮肉易分离,成为一泡酸水。病果味酸,不可食用。
防治措施: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控制结果量,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合理修剪,结果枝留一穗果至少有16片以上叶片,以改善果穗营养状况。
2、葡萄日烧病(日灼病)
病源:生理病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 多发生在果穗肩部和阳面。形成淡褐色、近圆形斑块,边缘不清,组织坏死,呈微凹陷,最后果粒皱缩、变褐。坏死斑上易于感染病菌。
防治措施:果实适当遮阴,夏剪时在果穗旁边多留叶片,以遮盖果穗。
采用套袋栽培技术。改篱架栽培为小椰架或棚架栽培。
3、葡萄生理裂果
病源;生理病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多发生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从果蒂部产生环状、放射状或纵裂口,果汁外溢,招引蜂、虫、蝇于裂门处吮吸果汁,果实不能食用。
防治措施:干早时及时灌水,雨后排水,减少土壤干湿差。地膜覆
盖。果实套袋。
4、葡萄叶片青枯病
别名:干叶病,属于生理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多为突然间发生。叶片边缘初呈水渍状暗绿色青枯,1天后病部呈黄褐色,并由外向内又出现一圈暗绿色青枯,严重时整株叶片青枯。
病害往往在长期阴雨连绵后又逢炎热干旱的天气里发病重。
防治方法:雨季过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
的保水性能。同时,每年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5、葡萄缺硼素症
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能促进葡萄花粉管的萌发和增长,提高坐果率,减少无籽小果,提高产量,改善浆果品质。促进新梢成熟良好。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主要表现是枝蔓节间变短,副梢生长弱;叶
片增厚、皱缩、向外弯曲,叶缘出现失绿黄斑,严重时叶缘焦灼;
开花时花冠不脱落或落花严重,花序干缩,结实不良;出现豆粒小果,形成了明显的大小粒穗型。 防治方法:轻微缺硼时,可花前、盛花期连续喷施2次0.1%—0.3%的硼砂(或硼酸)溶液。严重缺硼时(病株超过10%以上),应每株土施硼砂50克,以补充硼的不足
6、葡萄缺钾素症
元素的作用:钾可促进浆果成熟,提高果实内含糖量及芳香物质和色素的形成。增加耐贮运性。钾对花芽的分化、根系的发育和促进枝蔓成熟,加强养分的贮藏和积
累,提高抗病力和抗寒力。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新梢中部叶片的叶缘失绿、焦枯并扭曲,
以后叶缘和叶脉间失绿变干,并逐渐由边缘向中间枯焦,严重时出现褐色坏死斑,叶子脆,易脱落。缺钾先在老叶上表现症状。
防治方法:7—8月进行根外喷施钾肥,每隔10天左右喷1次0.3%磷酸二氢钾,或0.2%—0.3%氯化钾,或3%草木灰浸出液直至8月中旬,共喷3—4次。
7、葡萄缺锌素症(小叶病)
元素的作用:锌与葡萄植株生长素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叶小而窄,节间短,叶密集呈轮生状,枝条下部叶片常有斑纹或黄化,即“小叶病”,出现无籽小果,坐果少,果穗松散。欧亚种对缺锌最为敏感,碱性土壤易缺锌。
防治措施:可土施硫酸锌,或喷施0.3%硫酸锌,也可进行树干注射。
8、葡萄缺铁素症(黄叶病)
元素的作用: 铁是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的触媒,与叶绿素形成有密切关系,也是某些呼吸酶的组成成分。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幼叶失绿,呈淡绿色或黄色,叶片全面黄化,仅叶脉是绿色。但老叶仍为绿色。 防治措施:(1)、涂根:将葡萄根部扒开,露出几条较粗的根,然后涂抹2.5%的硫酸亚铁溶液。(2)、叶面喷施0.2%-0.3%硫酸亚铁、或氨基酸铁2—3次, 更有利于叶片吸收。
9、葡萄缺磷素症
元素的作用:磷是细胞中核苷酸、核蛋白与磷脂类物质以及酶与辅酶的重要成分,与光合、呼吸、碳水化合物与氮化物的代谢、糖分的运转都有重要的关系。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突出表现萌芽晚,萌芽率低,叶片小并呈紫红色、叶缘发红焦枯,出现半月形死斑;花序、果穗变小,着色差。
防治方法:在花序伸长期、果实着色、幼果膨大期、枝条成熟期,分别叶面喷0.3--0.5%的施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结合秋施基肥,一般每株成龄树增施过磷酸钙0.5-1千克。
10、葡萄缺镁素症
元素的作用:镁在葡萄的光合作用、氮代谢、糖的转化以及对磷的吸收与运输和消除钙过剩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多发生在后期,老叶易出现症状。叶缘首先发黄,在叶脉间逐渐向叶柄延伸,呈叶脉与黄色带相间。严重时,叶脉间黄色条纹坏死。仅剩下叶脉仍保持绿色。黄褐坏死的叶肉与绿色的叶脉界限分明。但顶部叶无症状。
防治方法:(1)、发生缺镁严重的葡萄园应适量减少钾肥的施用量;同时,土壤增施硫酸镁,每株沟施300克。(2)、在植株开始出现缺镁症状时,叶面喷0.3~0.4%的硫酸镁,生长季喷3~4次;
11、赤霉素药害
赤霉素是促进葡萄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第一年果粒伸长,或出现畸形果,具长果柄,穗轴木质化,扭曲;第二年发芽率低,花序明显减少,果粒畸形。巨峰系品种穗轴、果梗变粗,木质化程度高,果蒂变大,果粒易脱落。
防治措施:
12
、杀菌剂药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
化学杀菌剂药害:幼叶边缘反卷,叶片增厚,在皱褶。在果粒上,易在下部形成花环,严重时,沿药环形成裂果。
铜制剂药害:叶片呈浅青铜色、红色甚至坏死枯斑,叶片易脱落。果实上出现黑色坏死斑。 石硫合剂药害:叶片褪绿、黄化,叶缘向内卷曲,严重时小叶卷曲呈杯状,甚至形成畸形叶。 防治措施:
(1)、药剂使用应严格使用说明和要求的浓度、喷洒时间使用。
(2)、配制波尔多液时,应按要求加足石灰,并使用优质石灰,按要求比例配制。 (3)、严格掌握石硫合剂的使用时期与浓度,萌芽后使用浓度不得超过1.5波美度。
13、除草剂药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
2、4、D类除草剂药害:叶片窄小,扇形,皱缩,叶缘裂刻呈细尖的锯齿状,与扇叶病相似。果实成熟延迟,甚至停止生长。
草甘磷药害:葡萄植株可通过叶片接触吸收、根系吸收、空气飘移吸收。表现为叶缘锯齿尖细、叶片多皱、畸形,或黄化褪绿,产生黄斑,最后干枯。在内吸传导时(如根系吸收),严重时新梢黄化、枯萎。
防治措施:葡萄对2、4、D丁酯类、草甘磷等除草剂药物敏感,应注意使用距离。喷雾器也应清洗干净。最好专项使用,不可混用。
14、雹灾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雹灾是局部性的一种自然灾害。可为害地上部任何组织,以幼嫩部位受害最重,如叶片、新梢及劝果。轻者造成伤害,重者则折断。枝条受伤后,多年后仍可看到。果实受害后,则果肉组织褐变、裂果、或脱落,并易于诱发白腐病的大发生。
灾后补救:
(1)、在雹灾易发区,架设防雹网。推行果实套袋栽培,以减轻果粒的雹伤。 (2)、雹灾发生后,在24小时内,必须喷洒强力杀菌剂,抑制白腐病的蔓延。
15、冻害
是北方地区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根受冻后,小根坏死,地上表现为早春发芽迟,新梢生长缓慢,或发芽后逐渐枯死,甚至枝干死亡。
多年生枝受冻,韧皮部组织褐变,严重时枝干开裂。
芽受冻后,轻者发芽晚,叶片小,畸形、多皱或有不规则的褪绿斑点。严重时,则芽眼变黑。
嫩梢受冻后,轻者叶片萎蔫,生长点易受害,部分叶片畸形,影响果穗发育甚至枯死。 防治措施:
(1)、认真防寒,克服侥幸心理。取土应远离根系分布范围。加厚枝蔓的覆盖厚度。 (2)、冻害发生后,加强树体的恢复管理工作。
16、风害
是北方地区近年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在幼叶上出现多数微小的暗色坏死斑,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和枝蔓折断。
防治措施:(1)、科学建园,选择避风向阳、粉沙量少的地块建园。(2)、营造防护林带。(3)、早春推广地面覆盖秸杆或杂草,阻止尘土飞扬。
三、常用农药的使用
(一)、优秀杀菌剂:
1、代森锰锌(大生M45、云生、太盛)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2、代森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3、氢氧化铜、王铜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4、百菌清(达科宁)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蔓枯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3—4次。
5、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6、福美双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霜病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防治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于发病初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7天,连喷2—3次。
防治灰霉病,于花前3—5天或初花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生长期发病则喷500—600倍液。
7、乙膦铝(疫霉灵、疫霜灵)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性200—5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8、甲霜灵(雷多米尔、甲霜安)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霜霉病、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25%甲霜灵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2比例混合稀释500倍液,喷雾。每7天1次,喷2—3次。
9、科博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等多种病害。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洒78%科博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7天一次,共喷2—3次。
10、喷克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等
使用方法:葡萄芽生长到1.5~4厘米时开始第一次用药,用80%喷克500~800倍液,每10--15天一次。
11、烯唑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葡萄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等用12.5%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于开花前5---10天或初花期,果穗喷布12.5%超微可湿性粉剂3500~4000倍液。
12、氟硅唑(福星、克菌星)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 使用方法:病害初发期喷40%乳油8000-10000 倍。
13、腈菌唑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葡萄白粉病、 黑痘病、白腐病等。
使用方法:白粉病、 褐斑病、黑痘病可用 25%乳油 6000~10000 倍液均匀喷雾。
14、己唑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白粉病、黑痘病、 褐斑病、 炭疽病等,有保护和铲除作用。 使用方法:叶面喷雾,12.5%乳油2000—3000倍。
15、戊唑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 使用浓度为2%戊唑醇2000—2500倍,防治葡萄灰霉病 、 白粉病。
16、苯醚甲环唑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叶面喷雾。防治葡萄灰霉病,在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粒剂 2500~3000倍液;葡萄炭疽病、 黑痘病 用10%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
注意事项: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佳。
17、必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在发病前使用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药液喷布要均匀周到。
18、多氧霉素(宝丽安、多效霉素)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和盛期,用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每次喷药间隔期为10天左右,连喷2~3次,最好和波尔多液交替使用。
注意事项:不能与酸、碱农药混用,全年用药次数不要超过3次,以免病菌产生抗性。
19、丙森锌(安泰生、缬霉威、霉多克)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黑痘病、葡萄褐斑、病斑点落叶病。为代森锰锌替代产品。
使用方法:葡萄褐斑病和斑点病,在发病初期,用70%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8天喷1次,连喷3~4次。
葡萄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喷7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3次。
20、速克灵(腐霉利)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菌核病等。
使用方法: 在葡萄灰霉病、菌核病等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每7-10天喷雾1次,共喷l-2次。
21、百菌清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锈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的防治。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22、乙烯菌核利(农利灵)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对葡萄灰霉、褐斑、菌核病有良好防效。
使用方法:在发病初期,叶面喷洒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间隔7-10天再喷1次。
23、阿米西达25%悬浮剂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及白粉病。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洒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2000倍液,叶面均匀喷雾。 每7天一次。连喷2--3次。
(二)、优秀杀虫剂: 1、辛硫磷的使用方法
特点: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对磷翅目幼虫很有效。
防治对象: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使用方法:幼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辛硫磷见光易分解,田间使用最好在夜晚或傍晚。
2、歼灭 (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方法
特点: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使昆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亡。 防治对象:葡萄蓟马、桃小食心虫、斜纹夜蛾、美国白蛾、绿盲蝽、介壳虫、棉红铃虫、蚜虫等。 使用方法:(1)、在各鳞翅目害虫的卵孵化盛期至3龄前进行防治,用10%歼灭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在果实上。
(2)、桃蚜:发生期用10%歼灭乳油2000倍液喷雾。
(3)、介壳虫:在若虫分散转移期,用10%歼灭乳油3500-5000倍液均匀喷雾。
3、毒死蜱(乐斯本)的使用方法
特点: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 防治对象:适用于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
使用方法: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用48%毒死蜱乳油400-500倍液喷雾。葡萄短须螨用有效浓度300-400倍液喷雾。
4、敌百虫的使用方法
特点:对害虫有较强的胃毒作用、触杀作用。 防治对象:适用于各种咀嚼式口器害虫。
使用方法:防治棉铃虫、蓟马等害虫用80%晶体或可溶性粉2000倍液。
5、哒螨酮的使用方法
特点:属哒嗪酮类杀虫、杀螨剂,无内吸性,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螨的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效。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和害螨。
使用方法: 防治粉螨、粉虱、蚜虫、叶蝉和缨翅目害虫,推荐使用浓度5000—20000倍;防治全爪螨、叶蝉、小爪螨、始叶螨和瘿螨等,推荐使用浓度为10000—20000倍。
6、抗蚜威(辟蚜雾)的使用方法
特点:具有触杀,熏蒸和叶面渗透作用。是选择性强的杀蚜虫剂,杀虫迅速,不伤天敌。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蚜虫。
使用方法:浓度为50%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抗蚜威在气温20℃以上使用效果才能充分发挥。
7、灭多威(万灵)的使用方法
特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及其他害虫。 使用方法:蓟马、棉铃虫、桃蚜1200倍液。
8、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大亚仙农)的使用方法 剂型:50%二嗪农
特点: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有一定杀螨、杀线虫活性。残效期较长。
防治对象:主要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食叶害虫,如鳞翅目、双翅目幼虫、蚜虫、叶蝉、蓟马、介壳虫、二十八星瓢虫等及叶螨,对虫卵、螨卵也有一定杀伤效果。
使用方法:在各害虫幼虫期,叶面喷雾,使用50%二嗪农乳油800—1000倍液。
9、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杀灭菊酯、敌虫菊酯、戊酸氰醚酯)的使用方法 特点: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防治对象:对鳞翅目、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但对螨无效。
使用方法:在鳞翅目幼虫期用药,可兼治红蜘蛛、卷叶虫、蓟马、绿盲蝽等害虫。 使用浓度为20%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
10、甲氰菊酯(灭扫利)的使用方法 剂型:20%灭扫利乳油。
特点:是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驱避作用。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害虫和多种害螨。
使用方法:在其幼虫2龄盛发期,可用20%乳油2000~3000倍稀释液进行均匀喷雾,残效期10天左右。
(2)防治温室白粉虱,在白粉虱若虫发生盛期,常用20%乳油2500~4000倍稀释液,持效期8~10天。
注意事项:甲氰菊酯对气温敏感,低温时喷药防效更好。
11、灭幼脲三号(苏脲一号;扑蛾丹、蛾杀灵)的使用方法
特点:主要表现为胃毒作用。对鳞翅目幼虫表现为很好的杀虫活性。对益虫和蜜蜂等膜翅目昆虫和森林鸟类几乎无害。
防治对象:用于防治枯叶蛾、美国白蛾、夜蛾类等鳞翅目害虫。 使用方法:在幼虫发生期,用25%悬浮剂2000-4000倍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此药在2龄前幼虫期进行防治效果最好,虫龄越大,防效越差。对成虫无效。灭幼脲类药剂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12、吡虫啉 (一遍净、蚜虱净)的使用方法 特点: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等。
使用方法:可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13、苏云金杆菌(BT乳剂)的使用方法
特点:为细菌杀虫胃毒剂,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 防治对象:可用于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灯蛾等鳞翅目害虫。 使用方法:(1)、防治鳞翅目害虫:每亩用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
(2)、死虫再利用:将毒死发黑变烂的虫体,在水中揉搓,每50克虫尸洗液加水50~100公斤喷雾。
14、白僵菌的使用方法
特点:是一种真菌性杀虫剂,使害虫体内长成菌丝,造成害虫的新陈代谢紊乱而死亡。白僵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24~28℃,相对湿度90%左右以上)才能使害虫致病。
防治对象:主要防治桃蛀果蛾、刺蛾、卷叶蛾、天牛等害虫。
使用方法:用白僵菌菌剂(每克含100亿孢子)300倍加 48%乐斯本乳油 500倍,阴雨天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和杀菌剂混用。
15、齐螨素(阿维菌素;爱螨力克;爱福丁;除虫菌素)使用方法 特点:是抗生素类高毒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不能杀卵。 防治对象:各种红蜘蛛。
使用方法:可用1.8%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在红蜘蛛发生初期,发现中心虫株要重点剿灭。
葡萄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谱手册
楚燕杰、李秀英编著 摄影
一、葡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Butler)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以7-8月为害最重,被害部位肿大,致使上部落叶片发黄,果实脱落,被蛀食的茎蔓容易折断枯死。蛀枝口外常有呈条状的粘性虫粪。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6月上旬(葡萄始花期)出现成虫。体长18-20毫米,翅展
34毫米。全体黑褐色。头的前部及颈部黄色。后胸两侧黄色。前翅赤
褐色,前缘及翅脉黑色,后翅透明。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
幼虫:6月上中旬(盛花——谢花期)。初孵幼虫多从葡萄叶柄基部及节蛀入嫩茎危害,10月以后,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老熟幼虫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白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形纹,前方色淡。 防治技术:(1)、在成虫期和幼虫孵化期,喷50%杀螟松 l000-1500倍。(2)、生长期,及时剪除被害枯梢和膨大嫩枝。(3)、从蛀入孔可直接注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然后用黄泥封闭。
2、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若虫刺吸嫩叶和枝干汁液,其排泄液粘附于枝叶和果实上,使果实表面变黑,降低果品质量。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4月中旬出若虫,6月中下旬出现成虫,8月中下旬产卵。成、若虫弹跳力强,有群集性,常在嫩叶背面为害。
防治措施:在若虫和成虫期可喷布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功
夫1000倍药液。
3、葡萄十星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 Bilberg)
别名:葡萄十星叶虫、葡萄花叶、葡萄金花虫。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虫和幼虫都啮食葡萄叶片、幼芽,有时仅留叶脉。是葡萄的重要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卵越冬,到5 月下旬孵化幼虫,先群集为害。老熟幼虫体长12-15毫米。体扁而肥,近长椭圆形。头小,黄褐色。
7月上、中旬开始出现成虫,成虫体长12毫米左右,土黄色,
椭圆形。头小,常隐于前胸下。两鞘翅上共有黑色圆形斑点10个,
但常有变化。成虫有假死性,当受触动即分泌黄色具有恶臭味的粘
液。
防治方法:
1、冬季消灭越冬卵;在幼虫孵化期,利用其集中为害习性,可摘除有虫叶片,集中处理。
2、利用成虫和幼虫的假死性,震动茎叶,集中处理。
3、在成虫和幼虫发生期,喷2.5%溴氰菊酯乳剂1500倍液。
4、葡萄虎天牛(Xylotrechus Pyrrhoderus Bates)
别名:葡萄虎斑天牛、葡萄枝天牛、葡萄天牛。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幼虫蛀食枝干,粪便与木屑均充塞于蛀食隧道内,不排出树体外,故不易发现。落叶后在被害节的附近变黑,易于识别。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1年1代,以低龄幼虫于被害枝内越冬。第二年越冬幼虫继续蛀食危害, 到8月出现成虫。成虫体黑色,前胸和中、后胸腹板及小盾片深红色;鞘翅黑色刻点,基部有“X”形黄白色斑纹,近末端有1黄白色横带。
幼虫:初孵幼虫从芽部蛀入茎内。幼虫体长17毫米,淡黄白色。前胸宽大、背板淡褐色,后缘有“山”字形细凹纹;秋后以低龄幼虫越冬。
防治技术:
1、生长季内,用细铁丝钩杀幼虫。并注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毒杀幼虫。
2、在8月上中旬,即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捉成虫。发生量大时,则喷洒80%敌百虫乳剂1000-1200倍液触杀。
5、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
别名:青蝽蟓、灰斑绿蝽蟓等。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嫩芽叶、果实及嫩枝的汁液,削弱树势,果实被害后,造成斑点,影响品质;幼果被害后常呈畸型。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体长12-16毫米。全体鲜绿至青绿色。头近于三角形,小盾
密布绿色斑点。
若虫:体长10-14毫米,略呈椭圆形,绿色。前胸背板侧缘与翅芽外缘橙红色;腹部各节边缘具半圆形红斑;足红褐色,跗节黑色。共5龄。初孵若虫黄红色。2-3龄体黑色、杂有白斑,或头胸部黑色、腹部绿色。
防治措施:幼虫发生期,使用10%安绿宝或2.5%保得2000倍液;2.5%绿色功夫乳油2000倍液等。 片基部常有3个横列的小黄斑。前翅革质部基角外缘有黄色狭边,膜质部无色透明。腹部黄绿色或淡绿色,
6、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
别名:梨粉蚧、桑粉蚧。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葡萄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食害葡萄的幼嫩部分。生长季,成虫和若虫吸食葡萄的幼芽、叶片、果实和根部的汁液。嫩枝被害后,常肿胀,树皮纵裂而枯死;果面、叶面出现霉污。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雌成虫:体长3-5毫米,扁平,椭圆形,体粉红色,表面被有白色腊质物。雄成虫:体紫褐色,长约 1毫米。翅仅 1对,透明;后翅退化成平衡棒。
若虫:淡黄色,形似雌成虫。
防治方法:早春萌芽时,喷施5%轻柴油乳剂,或波美3-5度石硫合剂。在各代若虫盛发期,喷布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
7、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 Gregor)
别名:葡萄红蜘蛛、刘氏短须。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越冬雌成虫主要为害刚展叶的嫩芽。以后,则以幼虫、若虫和成虫同时为害。 叶片受害后,呈黑褐色的斑块,为害严重时焦枯脱离。
果穗受害后,呈黑色,组织变脆,极易折断。
果粒前期受害,果面呈现铁锈色,果皮表面粗糙,有时龟裂;后期受害影响果实着色。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雌成螨:体微小,一般在0.32×0.11毫米,体赭褐色,体背中央
呈纵向隆起,体后部末端上下扁平。
幼虫:一般为0.14×0.O7毫米,体鲜红色。若虫:一般为0.25×0.15毫米,体淡红色或灰白色。 防治方法:春季葡萄发芽时,喷在波美3度石硫合剂中混加0.3%洗衣粉。生长季节,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8%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或15%哒螨酮5000倍液。
8、葡萄瘿螨(Colomerus Vitis Pagenstecher)
别名:葡萄潜叶壁虱、葡萄锈壁虱、葡萄毛毡病。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成螨和若螨在叶背刺吸汁液,危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的失绿斑块。并在叶正面形成斑块状隆起,叶背面产生灰白色茸毛。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以成螨潜藏在枝条芽鳞内越冬,第二年春季随
芽的萌发,成螨爬出并侵入新芽为害,短须螨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靠爬行
和风、雨、昆虫携带,远距离主要随着苗木和接穗的调运而传播。
毛毡病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
防治措施:
(1)、早春葡萄发芽前、芽膨大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潜伏在芽鳞内的越冬成螨,即可控制为害;对一年发生严重的,发芽后还需补喷1次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
(2)、葡萄展叶后,若发现有被害叶,应立即摘除,并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0.3%齐螨素2000倍液、20%哒螨酮4000倍液。
9、雀纹天蛾(Theretra Japonica Orwa)
别名:日斜天蛾、小天蛾、葡萄斜条天蛾、爬山虎天蛾。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为害叶片。造成缺刻与孔洞,大龄幼虫常将叶片吃光,只残留叶柄和粗脉。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1年发生1代,以蛹于土中越冬。次年6-7月出现成虫,成虫体长27-38毫米,翅展59-80毫米,体绿褐色,体背略成棕褐色。
幼虫:自6可月出现幼虫。幼虫有暴食性,体长70毫米,有褐色与绿
色两种色型。初龄幼虫全体绿色,头部长三角形,尾角长大,褐色。 防治方法:(1)、在幼虫发生期,叶面喷布敌百虫、溴氢菊酯或BT乳剂300—400倍液或灭幼脲三号800倍液等杀虫剂杀死幼虫。(2)、幼虫易患病毒病,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
10、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ignosa Bremeret Grey)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食害葡萄叶片。幼龄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3龄后可将整个叶肉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6月上旬(葡萄始花期)出现成虫。体长45毫米,翅展85--100毫米。体、翅茶褐色。体背前胸到腹部有一条白色直线。翅外缘毛稍红。
幼虫:7月上中旬出现幼虫。初孵幼虫头部有角状突起抱持枝蔓和叶柄头胸收缩稍抬起。胸部背线绿色,两侧有呈八字型黄色斜纹。幼虫在夏季是绿色型,秋季是黄褐色型。
防治技术:在幼虫孵化期,喷50%辛硫磷l000-1500倍、BT乳剂600倍、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11、葡萄星毛虫(Illiberis tenuis Batler)
别名:葡萄毛虫、葡萄斑蛾。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为害葡萄嫩叶、叶片、花序和果实。幼叶被害后形成穿孔,危害重的仅留下网状的叶脉;被害的芽不能萌发;花序受害不能正常开花;果穗被害后出现小穗干枯脱落。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一年发生2代,以2-3龄幼虫在枝蔓翘起的老皮下和植株基部的土块下结茧越冬。第二年葡萄萌芽后便迁移到芽上为害。幼虫初龄为乳白色,老龄幼虫
长10毫米。第一代幼虫出现在6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出现在8月初。
成虫体长约10毫米,体黑色,翅半透明,略有蓝色光泽。
防治办法:在幼虫发生期喷布20%灭扫利乳剂或90%敌百虫1000
倍液。幼虫易患病毒病,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效果良好。
12、葡萄二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
别名:葡萄二星叶蝉、二星浮尘子。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刺吸葡萄叶片,在叶片上形成黄色
失绿斑点,严重时形成落叶。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以成虫在葡萄园的落叶、杂草下等隐蔽处越冬。翌年3-4月份开始活动,成虫体长至翅端约3毫米。
若虫:5月中旬第一代若虫出现,以后各代重叠,末代成虫9-10月份发生。末龄若虫体长约1.6毫米,紫红色,触角、足体节间、背中浅淡黄白色。体略短宽,腹末几节向上方翘起。
防治方法:在春季成虫出蛰尚未产卵和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20%三唑磷乳油2000倍液;45%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
13、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初孵化的若虫伏在叶背不动,吸食叶片液汁,使叶片褪色变黄。若虫、成虫分泌大量粘液,污染葡萄叶片和果实,并诱发煤污染。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白粉虱的成虫虫体很小,常群居在葡萄叶背面,摇动叶片后成群飞舞。
白粉虱各种虫态在葡萄植株上分布:最上部的嫩叶成虫群居,并产下
大量粉笔沫状淡黄色或白色的卵;中部叶片多是初龄若虫,向下为老龄若虫,最下部叶片上主要是蛹和蛹壳。
防治方法:在葡萄生长季节喷洒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连续喷洒4-5次,直至完全消灭若虫和成虫。
14、白星花金龟子(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白星花金龟子主要为害果实,成虫喜欢在果实伤口、裂果和病虫果上取食,常数头聚集在果实上,将果实啃食成空洞,引起落果和果实腐烂。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成虫体长16-24mm,虫体黑铜色,有绿色或紫色闪光,体背面较扁平,前胸背板及翅鞘上有由细毛组成的不规则白斑,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于每年春季出土上树为害,成虫发生期在5-9月间,为害盛期在6-7月份。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成虫在白天危害果实,且是数头聚在果实上的坑洞内,有利于人工捕杀。
2、用烂果诱杀:由于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的特点,可用腐烂的果实诱杀。
3、忌避危害:将人工捕捉到的白星花金龟子成虫砸烂,用水浸泡2-3后过滤液,加水稀释后,喷在果实上,可避免其为害果实。
15、东方盔蚧(Parthenolecaium Corni Bouche)
别名:扁平球坚蚧、水木坚蚧。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枝叶和果实,排泄出无色粘液,招致蝇类吸食和霉菌寄生;严重时,致使枝条枯死。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雌成虫:黄褐色或红褐色,扁椭圆形,体长3.5-6毫米,体背中央有
4列纵排断续的凹陷。
若虫体赭褐色,眼黑色,椭圆形,上下较扁平,体外有 1层白色蜡粉。5月下旬为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第二代若虫在8月孵化。
防治方法:落叶后、萌芽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生长期重点在4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卵孵化盛期可喷波美0.1-0.3度石硫合剂或50%二嗪磷乳油1000倍。
16、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
别名:秋幕毛虫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取食树叶,并常群集吐丝作网,可长达lm以上,形如天幕,往往将整片叶子甚至连同主脉一并吃光,仅留叶柄。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成虫:雄虫翅展23—35mm,雌虫33—45mm。头部密被白色长毛;
翅的底色为纯白色,雄虫前翅有暗褐色斑,雌虫翅无斑或斑点较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达22—37mm。头黑色发亮,背上有一条暗色宽纵带,带内分布黑色毛瘤,体侧着生桔黄色毛瘤。
防治方法:(1)、幼虫期,用50%杀螟睛乳剂、或80%敌百虫乳剂800倍液。(2)、剪除2—3龄幼虫的网幕,就地焚烧。在被害树主干周围束草,诱集老熟幼虫化蛹,集中歼灭;用石灰粉刷树干。
17、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又名:青虫、玉米穗虫、棉铃实夜蛾等。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以幼虫食害葡萄果实,蛀成孔洞,引起果实腐烂,;为害葡萄花蕾引起凋落,啃食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
形态特征识别要点:
一年发生三代,以蛹越冬。4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体长15—18毫米,
翅展27—38毫米。体色多变,雌成虫为黄褐色或灰褐色,雄成虫灰绿色。
第一、二代幼虫分别出现在6月中下旬,三代出现在7月下旬。老熟幼虫体长30—45毫米,体色多就,一般为淡绿至黑紫色。头部具黄色网状斑,有褐色小刺。体侧横线白色。
防治措施:(1)、在幼虫发生期,喷布BT乳剂或阿维菌素1000—1200倍液。(2)、保护天敌,利用赤眼蜂、黄足绒茧蜂、螳螂和益鸟等控制。
二、葡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葡萄霜霉病
病源:Plasmopara viticola (Berk.et Curtis)et de Toni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油渍状黄色斑点,叶背面生白色霉层。
新稍、卷须、穗轴发病,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
花穗和幼果受害,表面生长白色霜霉,花穗腐烂干枯,幼果变硬,后变为褐色,软化、干缩、易脱落,果实着色后不再受侵染。
一个生长季可行多次重复侵染。在多雨、多露、多雾、潮湿和冷凉天气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防治措施:
(1)、秋季及时清扫枯枝落叶,剪除病枝、病果及其它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生长季,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2)、在发病前采用保护性药剂预防。常用的药剂有1:1:200波尔多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2%绿乳铜(松脂酸铜)800倍液等。
(3)、发病后则及时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2.5%抑快净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
2、葡萄白粉病
病源: Uncinula necater(Schw.)Burr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叶片:受害叶在正面产生不规则的褪绿色或黄色小斑块.有白色粉状物,严重时白粉状物布满全叶,叶面不平,逐渐卷缩枯萎脱落.
新梢、果梗及穗轴;受害部位表面产生不规则斑块并覆有白色粉
状物。
幼果;出现褪绿斑块,果面出现星芒状花纹,其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在多雨情况下,病果易纵向开裂。
防治方法:病重地区或易感病的品种,在葡萄发芽前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2~0.3Be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开花前至幼果期喷2~3次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粉锈宁2000倍液对该病有特效.
3、葡萄白腐病
别名:葡萄腐烂病。
病源:Coniothrium Diplodiellac(Speg.)Sacc.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果穗感病:初期呈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腐烂状;后期,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的小粒点,病部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先变为淡褐色,全粒腐烂。穗轴及果梗常干枯缢缩,严重时引起全穗腐烂;挂在树上的病果逐渐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
枝蔓发病,病斑呈污绿色或淡褐色、水浸状、表面易破损。随后表
皮变褐、翘起、病部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常纵裂成乱麻状。病部往往变
粗或呈瘤状,秋天上面的叶片提前变红或变黄。
该病最主要的特点是:无论病果、病蔓在潮湿的情况下,都有一种特殊的霉烂味。
防治措施:
(1)、地面及枝干喷洒50%福美砷200倍液,进行全面杀菌。
(2)、开花前后喷2—3次以波尔多液、科博类保护剂;多雨季节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退菌特600~800倍液、 50%福美双8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77%可杀得600~800倍等。
4、葡萄炭疽病
别名:晚腐病。
病源:Glomerella Cingulata(Ston) Spauldet Schrenk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主要侵害果实,在果面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淡褐色、圆形斑,稍凹陷,产生的黑色小粒点成同心轮纹状;环境潮湿时,则涌出粉红色粘胶状物。果粒软腐,易脱落或失水干缩成僵果。
穗轴和果梗:病斑呈现椭圆形或梭形深褐色,严重时使果粒干枯脱
落。
防治措施:
(1)春天葡萄芽萌动时,对结果母枝喷铲除剂。所用药剂有:波
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或40%福美砷200倍液,或200倍福美砷+100倍腐必清。对重病园可在发芽后再对结果母枝喷一遍50%退菌特500倍液或福美砷500倍液,消灭残余的越冬病菌。
(2)、 开花前后喷药:花前可喷1:0.7:240倍的波尔多液;落花后开始对整个树体喷药。药剂有:40%福美砷500倍液,或多菌灵--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7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0.7:250倍波尔多液等杀菌力强的药剂,每隔10~15天1次,连喷3~4次,直到当年生新梢基部木质化(约在7月初)。
(3)、 7月份起,喷药的重点是保护果穗。一般每隔10~15天喷1次,施用杀菌力强的药剂,并与80%喷克, 50%代森锰锌,27.12%铜高尚,78%科博,80%喷克等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5、葡萄穗轴褐枯病
又名轴枯病。主要危害葡萄花穗的花梗、果穗的果梗、穗轴、分支穗轴及幼果。
病源:Alternaria viticola Brun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穗轴发病:在花梗、穗轴或果梗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扩展后果梗或穗轴变褐坏死。干旱时,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凹陷的病斑。湿度大时,斑上可见褐色霉层。当病斑环绕穗轴或小分枝穗轴一周时,其上面的花蕾或幼果也将萎缩、干枯、脱落。
幼果感病,病斑呈黑褐色、圆形斑点,病变仅限于果皮,随
果粒逐渐膨大,病斑结痂脱落,对果实生长影响不大。
防治措施:
1、葡萄芽萌动后,喷铲除剂波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或40%福美砷200倍液,重点喷结果母枝,消灭越冬菌源。
2、在花序伸长至幼果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喷2~3次,把病害消灭在初发阶段,并可兼治葡萄灰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等。
3、花后15天始喷2~3次雷奇果树康500~700倍液,可有效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
6、葡萄黑痘病
病源: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幼叶感病,叶面上初形成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并伴有晕圈生成的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心组织枯死并脱落。 叶脉感病,受害部位停止生长,使叶片扭曲、皱缩、易枯
死。
新梢感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中部易开裂。
幼果感病,初生圆形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中央变成灰白色,稍凹陷,
边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
防治措施:
(1)、在萌芽--展叶前,喷布铲除剂消灭结果母枝上的越冬菌源。铲除剂有:波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混合液、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0.3%的五氯酚钠、10%硫酸亚铁+1%粗硫酸液等。
(2)、喷好开花前和落花后两次药。药剂有1:0.7:200~240倍的波尔多液、或200倍铜高尚、80%喷克500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78%科博500倍液;
(3)、发病后喷布内吸性杀菌剂治疗:使用药剂有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7、葡萄灰霉病
病原:botrytis cinerea pers.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花前发病多在花蕾梗、花冠上发生,呈淡褐色。花后发病多在穗轴部分。发病严重时,整花穗或一部分花穗腐烂,农民称为“烂花穗”。受害部分以后干枯脱落。成熟期受侵害的果粒,变褐腐烂,并在果皮上产生灰色霉状物。
灰霉病只要早上、夜里有露水时就能够发病。并且开花期温差大的
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花前7-10天及落花落果期是用药的最佳时间。常用药剂有:50%腐霉利(速克灵)2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1500-2500倍液或50%农利灵500-600倍液等。
8、葡萄房枯病
别名:粒枯病、穗枯病。
病源:Guignardia Baccae(Cav.) Jacz.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果梗及穗轴:初发病时,先在果梗基部产生淡褐色椭圆形病斑,后变为褐色,并蔓延到穗轴上和果粒上,使穗轴萎缩干枯。
果粒:由果蒂部分失水而皱缩,果面变褐、软腐,病斑表面产生小
黑点,最后干缩成灰褐色的僵果,挂在树上长期不落。
防治方法:病果、病枝是该病菌的越冬场所。冬季修剪后及时清园。 使用药剂防治,可结合白腐病、炭疽病一同兼治。
9、葡萄褐斑病
病原:(大褐斑病:phaeoisariopsis vitis(lev) sawada 小褐斑病:cercospora roesleri(catt.) sacc)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由淡褐变为赤褐色,周缘黄绿色,边缘清晰;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 6月份可喷1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7—9月间可喷5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50%百菌清或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1次药。
10、葡萄蔓枯病
别名:葡萄蔓割病。
病源:Phomoposis Viticola(Sacc.)Sacc。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
主要危害葡萄枝蔓:初期产生红褐色或淡褐色不规则炳斑,稍下陷,后期扩大成梭形或椭圆形。其玩典型特征是病部纵向开裂。
叶片:受害叶沿叶缘反卷,病部产生褐色斑,严重时叶脉坏死,皱缩,甚至落叶。
新梢、卷须及叶柄:受害部位表面产生不规则斑块,后期皮层开
裂、组织变硬、变脆。
防治方法:(1)、对初发病器官及时剪除深埋。保持架面通风
透光,防止架下湿度过大。(2)、对老蔓病组织于早春刮除,并涂以1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10倍福美砷,之后进行包扎。
11、葡萄卷叶病
病原:grape leaf roll-associated viruses,glravs。 病毒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春季病株比健株矮小,萌发迟。红色品种在基部叶片的叶脉间先出现淡红色斑点,夏季脉间变成淡红色,到秋季,基部病叶变成暗红色,但叶脉仍为绿色。红色品种的病穗着色浅,色质均不正常,甚至变为黄白色。
白色品种的叶片不变红,只是脉间稍有褪绿。病叶变厚、变脆,叶
缘下卷。
防治方法
(1)、选用苗木要经过指示植物或血清检测证明无毒才可安全使用。
(2)、热处理植株:对病株,在38℃下经3个月,然后将新梢尖端剪下放于弥雾环境中生根,或茎尖组培,可获得无病毒植株。
12、葡萄扇叶病
病原:病毒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病株叶片略成扇状,叶脉发育不正常,主脉不明显,由叶片基部伸出数条主脉叶略畸形。
枝蔓受害,枝条节间短,常发生双节或扁枝症状,病株矮化。
防治方法:及时刨除发病株,并对病株根际土壤使用杀线虫剂
杀死传毒线虫。同时,积极防治各种害虫,尤其是传毒昆虫,如叶
蝉、蚜虫等,减少传播机会。
三、生理病害及自然灾害
1、葡萄水罐子病
病源:生理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主要表现在果粒上,着色期表现出来。有
色品种着色浅、发暗,出现“水红粒”,白色品种果粒生水泡状,
果肉变软,皮肉易分离,成为一泡酸水。病果味酸,不可食用。
防治措施: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控制结果量,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合理修剪,结果枝留一穗果至少有16片以上叶片,以改善果穗营养状况。
2、葡萄日烧病(日灼病)
病源:生理病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 多发生在果穗肩部和阳面。形成淡褐色、近圆形斑块,边缘不清,组织坏死,呈微凹陷,最后果粒皱缩、变褐。坏死斑上易于感染病菌。
防治措施:果实适当遮阴,夏剪时在果穗旁边多留叶片,以遮盖果穗。
采用套袋栽培技术。改篱架栽培为小椰架或棚架栽培。
3、葡萄生理裂果
病源;生理病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多发生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从果蒂部产生环状、放射状或纵裂口,果汁外溢,招引蜂、虫、蝇于裂门处吮吸果汁,果实不能食用。
防治措施:干早时及时灌水,雨后排水,减少土壤干湿差。地膜覆
盖。果实套袋。
4、葡萄叶片青枯病
别名:干叶病,属于生理病害。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多为突然间发生。叶片边缘初呈水渍状暗绿色青枯,1天后病部呈黄褐色,并由外向内又出现一圈暗绿色青枯,严重时整株叶片青枯。
病害往往在长期阴雨连绵后又逢炎热干旱的天气里发病重。
防治方法:雨季过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
的保水性能。同时,每年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5、葡萄缺硼素症
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能促进葡萄花粉管的萌发和增长,提高坐果率,减少无籽小果,提高产量,改善浆果品质。促进新梢成熟良好。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主要表现是枝蔓节间变短,副梢生长弱;叶
片增厚、皱缩、向外弯曲,叶缘出现失绿黄斑,严重时叶缘焦灼;
开花时花冠不脱落或落花严重,花序干缩,结实不良;出现豆粒小果,形成了明显的大小粒穗型。 防治方法:轻微缺硼时,可花前、盛花期连续喷施2次0.1%—0.3%的硼砂(或硼酸)溶液。严重缺硼时(病株超过10%以上),应每株土施硼砂50克,以补充硼的不足
6、葡萄缺钾素症
元素的作用:钾可促进浆果成熟,提高果实内含糖量及芳香物质和色素的形成。增加耐贮运性。钾对花芽的分化、根系的发育和促进枝蔓成熟,加强养分的贮藏和积
累,提高抗病力和抗寒力。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新梢中部叶片的叶缘失绿、焦枯并扭曲,
以后叶缘和叶脉间失绿变干,并逐渐由边缘向中间枯焦,严重时出现褐色坏死斑,叶子脆,易脱落。缺钾先在老叶上表现症状。
防治方法:7—8月进行根外喷施钾肥,每隔10天左右喷1次0.3%磷酸二氢钾,或0.2%—0.3%氯化钾,或3%草木灰浸出液直至8月中旬,共喷3—4次。
7、葡萄缺锌素症(小叶病)
元素的作用:锌与葡萄植株生长素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叶小而窄,节间短,叶密集呈轮生状,枝条下部叶片常有斑纹或黄化,即“小叶病”,出现无籽小果,坐果少,果穗松散。欧亚种对缺锌最为敏感,碱性土壤易缺锌。
防治措施:可土施硫酸锌,或喷施0.3%硫酸锌,也可进行树干注射。
8、葡萄缺铁素症(黄叶病)
元素的作用: 铁是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的触媒,与叶绿素形成有密切关系,也是某些呼吸酶的组成成分。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幼叶失绿,呈淡绿色或黄色,叶片全面黄化,仅叶脉是绿色。但老叶仍为绿色。 防治措施:(1)、涂根:将葡萄根部扒开,露出几条较粗的根,然后涂抹2.5%的硫酸亚铁溶液。(2)、叶面喷施0.2%-0.3%硫酸亚铁、或氨基酸铁2—3次, 更有利于叶片吸收。
9、葡萄缺磷素症
元素的作用:磷是细胞中核苷酸、核蛋白与磷脂类物质以及酶与辅酶的重要成分,与光合、呼吸、碳水化合物与氮化物的代谢、糖分的运转都有重要的关系。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突出表现萌芽晚,萌芽率低,叶片小并呈紫红色、叶缘发红焦枯,出现半月形死斑;花序、果穗变小,着色差。
防治方法:在花序伸长期、果实着色、幼果膨大期、枝条成熟期,分别叶面喷0.3--0.5%的施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结合秋施基肥,一般每株成龄树增施过磷酸钙0.5-1千克。
10、葡萄缺镁素症
元素的作用:镁在葡萄的光合作用、氮代谢、糖的转化以及对磷的吸收与运输和消除钙过剩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田间危害识别要点:多发生在后期,老叶易出现症状。叶缘首先发黄,在叶脉间逐渐向叶柄延伸,呈叶脉与黄色带相间。严重时,叶脉间黄色条纹坏死。仅剩下叶脉仍保持绿色。黄褐坏死的叶肉与绿色的叶脉界限分明。但顶部叶无症状。
防治方法:(1)、发生缺镁严重的葡萄园应适量减少钾肥的施用量;同时,土壤增施硫酸镁,每株沟施300克。(2)、在植株开始出现缺镁症状时,叶面喷0.3~0.4%的硫酸镁,生长季喷3~4次;
11、赤霉素药害
赤霉素是促进葡萄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第一年果粒伸长,或出现畸形果,具长果柄,穗轴木质化,扭曲;第二年发芽率低,花序明显减少,果粒畸形。巨峰系品种穗轴、果梗变粗,木质化程度高,果蒂变大,果粒易脱落。
防治措施:
12
、杀菌剂药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
化学杀菌剂药害:幼叶边缘反卷,叶片增厚,在皱褶。在果粒上,易在下部形成花环,严重时,沿药环形成裂果。
铜制剂药害:叶片呈浅青铜色、红色甚至坏死枯斑,叶片易脱落。果实上出现黑色坏死斑。 石硫合剂药害:叶片褪绿、黄化,叶缘向内卷曲,严重时小叶卷曲呈杯状,甚至形成畸形叶。 防治措施:
(1)、药剂使用应严格使用说明和要求的浓度、喷洒时间使用。
(2)、配制波尔多液时,应按要求加足石灰,并使用优质石灰,按要求比例配制。 (3)、严格掌握石硫合剂的使用时期与浓度,萌芽后使用浓度不得超过1.5波美度。
13、除草剂药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
2、4、D类除草剂药害:叶片窄小,扇形,皱缩,叶缘裂刻呈细尖的锯齿状,与扇叶病相似。果实成熟延迟,甚至停止生长。
草甘磷药害:葡萄植株可通过叶片接触吸收、根系吸收、空气飘移吸收。表现为叶缘锯齿尖细、叶片多皱、畸形,或黄化褪绿,产生黄斑,最后干枯。在内吸传导时(如根系吸收),严重时新梢黄化、枯萎。
防治措施:葡萄对2、4、D丁酯类、草甘磷等除草剂药物敏感,应注意使用距离。喷雾器也应清洗干净。最好专项使用,不可混用。
14、雹灾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雹灾是局部性的一种自然灾害。可为害地上部任何组织,以幼嫩部位受害最重,如叶片、新梢及劝果。轻者造成伤害,重者则折断。枝条受伤后,多年后仍可看到。果实受害后,则果肉组织褐变、裂果、或脱落,并易于诱发白腐病的大发生。
灾后补救:
(1)、在雹灾易发区,架设防雹网。推行果实套袋栽培,以减轻果粒的雹伤。 (2)、雹灾发生后,在24小时内,必须喷洒强力杀菌剂,抑制白腐病的蔓延。
15、冻害
是北方地区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根受冻后,小根坏死,地上表现为早春发芽迟,新梢生长缓慢,或发芽后逐渐枯死,甚至枝干死亡。
多年生枝受冻,韧皮部组织褐变,严重时枝干开裂。
芽受冻后,轻者发芽晚,叶片小,畸形、多皱或有不规则的褪绿斑点。严重时,则芽眼变黑。
嫩梢受冻后,轻者叶片萎蔫,生长点易受害,部分叶片畸形,影响果穗发育甚至枯死。 防治措施:
(1)、认真防寒,克服侥幸心理。取土应远离根系分布范围。加厚枝蔓的覆盖厚度。 (2)、冻害发生后,加强树体的恢复管理工作。
16、风害
是北方地区近年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田间识别症状要点:在幼叶上出现多数微小的暗色坏死斑,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和枝蔓折断。
防治措施:(1)、科学建园,选择避风向阳、粉沙量少的地块建园。(2)、营造防护林带。(3)、早春推广地面覆盖秸杆或杂草,阻止尘土飞扬。
三、常用农药的使用
(一)、优秀杀菌剂:
1、代森锰锌(大生M45、云生、太盛)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2、代森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3、氢氧化铜、王铜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4、百菌清(达科宁)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蔓枯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3—4次。
5、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6、福美双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霜病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防治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于发病初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7天,连喷2—3次。
防治灰霉病,于花前3—5天或初花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生长期发病则喷500—600倍液。
7、乙膦铝(疫霉灵、疫霜灵)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性200—5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8、甲霜灵(雷多米尔、甲霜安)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霜霉病、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25%甲霜灵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2比例混合稀释500倍液,喷雾。每7天1次,喷2—3次。
9、科博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等多种病害。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洒78%科博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7天一次,共喷2—3次。
10、喷克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等
使用方法:葡萄芽生长到1.5~4厘米时开始第一次用药,用80%喷克500~800倍液,每10--15天一次。
11、烯唑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葡萄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等用12.5%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于开花前5---10天或初花期,果穗喷布12.5%超微可湿性粉剂3500~4000倍液。
12、氟硅唑(福星、克菌星)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 使用方法:病害初发期喷40%乳油8000-10000 倍。
13、腈菌唑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葡萄白粉病、 黑痘病、白腐病等。
使用方法:白粉病、 褐斑病、黑痘病可用 25%乳油 6000~10000 倍液均匀喷雾。
14、己唑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白粉病、黑痘病、 褐斑病、 炭疽病等,有保护和铲除作用。 使用方法:叶面喷雾,12.5%乳油2000—3000倍。
15、戊唑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 使用浓度为2%戊唑醇2000—2500倍,防治葡萄灰霉病 、 白粉病。
16、苯醚甲环唑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叶面喷雾。防治葡萄灰霉病,在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粒剂 2500~3000倍液;葡萄炭疽病、 黑痘病 用10%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
注意事项: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佳。
17、必备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褐斑病等。
使用方法:在发病前使用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药液喷布要均匀周到。
18、多氧霉素(宝丽安、多效霉素)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和盛期,用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每次喷药间隔期为10天左右,连喷2~3次,最好和波尔多液交替使用。
注意事项:不能与酸、碱农药混用,全年用药次数不要超过3次,以免病菌产生抗性。
19、丙森锌(安泰生、缬霉威、霉多克)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黑痘病、葡萄褐斑、病斑点落叶病。为代森锰锌替代产品。
使用方法:葡萄褐斑病和斑点病,在发病初期,用70%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8天喷1次,连喷3~4次。
葡萄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喷7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3次。
20、速克灵(腐霉利)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灰霉病、菌核病等。
使用方法: 在葡萄灰霉病、菌核病等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每7-10天喷雾1次,共喷l-2次。
21、百菌清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锈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的防治。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22、乙烯菌核利(农利灵)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对葡萄灰霉、褐斑、菌核病有良好防效。
使用方法:在发病初期,叶面喷洒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间隔7-10天再喷1次。
23、阿米西达25%悬浮剂的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及白粉病。
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洒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2000倍液,叶面均匀喷雾。 每7天一次。连喷2--3次。
(二)、优秀杀虫剂: 1、辛硫磷的使用方法
特点: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对磷翅目幼虫很有效。
防治对象: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使用方法:幼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辛硫磷见光易分解,田间使用最好在夜晚或傍晚。
2、歼灭 (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方法
特点: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使昆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亡。 防治对象:葡萄蓟马、桃小食心虫、斜纹夜蛾、美国白蛾、绿盲蝽、介壳虫、棉红铃虫、蚜虫等。 使用方法:(1)、在各鳞翅目害虫的卵孵化盛期至3龄前进行防治,用10%歼灭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在果实上。
(2)、桃蚜:发生期用10%歼灭乳油2000倍液喷雾。
(3)、介壳虫:在若虫分散转移期,用10%歼灭乳油3500-5000倍液均匀喷雾。
3、毒死蜱(乐斯本)的使用方法
特点: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 防治对象:适用于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
使用方法: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用48%毒死蜱乳油400-500倍液喷雾。葡萄短须螨用有效浓度300-400倍液喷雾。
4、敌百虫的使用方法
特点:对害虫有较强的胃毒作用、触杀作用。 防治对象:适用于各种咀嚼式口器害虫。
使用方法:防治棉铃虫、蓟马等害虫用80%晶体或可溶性粉2000倍液。
5、哒螨酮的使用方法
特点:属哒嗪酮类杀虫、杀螨剂,无内吸性,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螨的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效。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和害螨。
使用方法: 防治粉螨、粉虱、蚜虫、叶蝉和缨翅目害虫,推荐使用浓度5000—20000倍;防治全爪螨、叶蝉、小爪螨、始叶螨和瘿螨等,推荐使用浓度为10000—20000倍。
6、抗蚜威(辟蚜雾)的使用方法
特点:具有触杀,熏蒸和叶面渗透作用。是选择性强的杀蚜虫剂,杀虫迅速,不伤天敌。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蚜虫。
使用方法:浓度为50%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抗蚜威在气温20℃以上使用效果才能充分发挥。
7、灭多威(万灵)的使用方法
特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及其他害虫。 使用方法:蓟马、棉铃虫、桃蚜1200倍液。
8、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大亚仙农)的使用方法 剂型:50%二嗪农
特点: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有一定杀螨、杀线虫活性。残效期较长。
防治对象:主要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食叶害虫,如鳞翅目、双翅目幼虫、蚜虫、叶蝉、蓟马、介壳虫、二十八星瓢虫等及叶螨,对虫卵、螨卵也有一定杀伤效果。
使用方法:在各害虫幼虫期,叶面喷雾,使用50%二嗪农乳油800—1000倍液。
9、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杀灭菊酯、敌虫菊酯、戊酸氰醚酯)的使用方法 特点: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防治对象:对鳞翅目、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但对螨无效。
使用方法:在鳞翅目幼虫期用药,可兼治红蜘蛛、卷叶虫、蓟马、绿盲蝽等害虫。 使用浓度为20%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
10、甲氰菊酯(灭扫利)的使用方法 剂型:20%灭扫利乳油。
特点:是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驱避作用。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害虫和多种害螨。
使用方法:在其幼虫2龄盛发期,可用20%乳油2000~3000倍稀释液进行均匀喷雾,残效期10天左右。
(2)防治温室白粉虱,在白粉虱若虫发生盛期,常用20%乳油2500~4000倍稀释液,持效期8~10天。
注意事项:甲氰菊酯对气温敏感,低温时喷药防效更好。
11、灭幼脲三号(苏脲一号;扑蛾丹、蛾杀灵)的使用方法
特点:主要表现为胃毒作用。对鳞翅目幼虫表现为很好的杀虫活性。对益虫和蜜蜂等膜翅目昆虫和森林鸟类几乎无害。
防治对象:用于防治枯叶蛾、美国白蛾、夜蛾类等鳞翅目害虫。 使用方法:在幼虫发生期,用25%悬浮剂2000-4000倍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此药在2龄前幼虫期进行防治效果最好,虫龄越大,防效越差。对成虫无效。灭幼脲类药剂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12、吡虫啉 (一遍净、蚜虱净)的使用方法 特点: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等。
使用方法:可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13、苏云金杆菌(BT乳剂)的使用方法
特点:为细菌杀虫胃毒剂,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 防治对象:可用于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灯蛾等鳞翅目害虫。 使用方法:(1)、防治鳞翅目害虫:每亩用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
(2)、死虫再利用:将毒死发黑变烂的虫体,在水中揉搓,每50克虫尸洗液加水50~100公斤喷雾。
14、白僵菌的使用方法
特点:是一种真菌性杀虫剂,使害虫体内长成菌丝,造成害虫的新陈代谢紊乱而死亡。白僵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24~28℃,相对湿度90%左右以上)才能使害虫致病。
防治对象:主要防治桃蛀果蛾、刺蛾、卷叶蛾、天牛等害虫。
使用方法:用白僵菌菌剂(每克含100亿孢子)300倍加 48%乐斯本乳油 500倍,阴雨天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和杀菌剂混用。
15、齐螨素(阿维菌素;爱螨力克;爱福丁;除虫菌素)使用方法 特点:是抗生素类高毒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不能杀卵。 防治对象:各种红蜘蛛。
使用方法:可用1.8%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在红蜘蛛发生初期,发现中心虫株要重点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