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
第一则
1。标准体重=(身高-100)*0.9。如:155CM ,标准体重是49.5
2。腰围:深吸一口气测量收缩最细的状态,应保持在(身高-100)以下,是身高的30%-37%为标准
3。胸围:深吸一口气,测量胸部最扩张时的状态。测量的胸围/身高(CM )*100=53位标准,在54-56之间为中等,57以上为肉弹
4。臀部:比胸围小1-2CM 或相等为标准。
臀部并非是尺寸合乎标准便很美观,挺翘更为重要。两腿伸直,脚跟并拢站立,从腰部至臀部的顶点如果在18CM 以内属于挺翘,反之下垂。
5。腿部:以腿并拢后两腿之间只有四个小空隙才是最标准的。大腿围比腰围小5-7CM ,小腿围比大腿围小17CM 左右
6。手臂:上臂围(手肘至肩部最粗的部分)比颈围(下巴抬起颈部伸长的状态) 细4.5CM 为最理想
第二则
1. 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 上下身比例应为5: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 在正常情况下, 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第三则 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算法一 45+[(身高(厘米)-150)X0.32+(年龄-21)? 算法二 身高cm - 112
女子最佳三围的计算方法:
胸 围=身高 X 0.51 ( 身高163cm 的标准胸围=163cm X 0.51=83.13cm )
腰 围=身高 X 0.34 ( 身高163cm 的标准腰围=163cm X 0.34=55.42cm ) 臀 围=身高 X 0.542 ( 身高163cm 的标准臀围=163cm X 0.542=88.346cm ) 据统计,亚洲女性的魔鬼三围的标准(胸84厘米、腰62厘米、臀86厘米)
第四则 女子最佳围度的计算方法:
算 法一
胸 围:身高 x 0.52 (身高163cm x 0.52=84.76cm)
腰 围:身高 x 0.37 (身高163cm=163 x 0.37=60.31cm)
腹 围:身高 x 0.457 (身高163cm=163 x 0.457=74.491m)
臀 围:身高 x 0.542(身高163cm=163 x 0.542=88.346cm)
大腿围:身高 x 0.26 + 7.8 (身高163cm=163 x 0.26 + 7.8=50.18cm) 算 法二
比 例:以肚脐为界, 上下身比例应为 5:8.
胸 围:在腑下沿胸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 胸围应为身高的 1/2.
腰 围:腰的最细部位其标准围度比胸围小 20CM. 68cm
髋 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测量, 髋围应较胸围大 4CM. 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测量, 大腿围应较小 10CM.
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测量, 小腿围应较大腿围小 20CM.
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测量, 足颈围应较小腿围小 10CM.
手腕围:在手腕与肘关节的中部测量, 手腕围应较足颈围小 5CM.
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的中部测量, 上臂围应等于大腿围的 1/2. 颈 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测量, 颈围应与小腿围相等.
肩 宽:即两肩膀峰之间的距离, 应等于胸围的 1/2 减 4CM
第五则 亚洲MM 标准身材计算公式
体 重=(身高-100)*0.81
胸 围=身高*0.52
腰 围=身高*0.37
下腹部=身高*0.46
臀 围=身高*0.54
上 臂=身高*0.15
大 腿=身高*0.31
小 腿=身高*0.2
腿脖子=身高*0.12
男士:
第一种 男性标准三围计算方法
胸围=身高 X 0.48 ( 如:身高175cm 的标准胸围=175cm X 0.48=84cm ) 腰围=身高 X 0.47
臀围=身高 X 0.51
第二种 男人的标准身高应该这样计算的
1.当他拥抱自己的女人的时候,女人的下巴可以微微的搁在他的肩膀上,这样他的身高就很标准。
2.当女人投入他的怀抱,一张脸刚好贴在他的胸前,听到他的呼吸声。如果女人只能贴着他的横膈膜,这个男的身高就不符合标准。
3.当女人痛恨他的时候,想掴他一巴掌时,手不用举得太高,以致那一巴掌不够重。
4.当女人用膝盖撞他的时候,能够撞到他的肚或腰部,而不是要害部位。随时被女人撞中要害的男人,一定是本身身高不合标准。
5.他的高度刚好要女人微微抬头仰望他,而不是看到他头顶的白发或秃头。
6.当他蹲下来的时候,刚好可以让女人踏在他的肩膀上,攀过一堵墙。
7.当女人受伤害,需要保护时,男人忽然变得很高大,能够给她安全感,能够站在她面前保护她。如果无法在女人最需要他的时候变得高大,这种男人就太“矮”了
第三种
1. 布洛卡(Broca )公式
身高在165cm 以下者:标准体重(kg )= 升高(cm )-100;
身高在165cm 以上者:标准体重(kg )= 升高(cm )-110;
2. 适合亚洲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学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100] * 0.9
这一公式的计算结果适合于亚洲人的具体情况。
3. 一种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kg )=(身高cm -150)* 0.6 +50;
南方人理想体重(kg )= (身高cm -150)* 0.6 +48;
这一计算方法,比较适合以南北地区划分的中国人。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一天不同时间内也会有一定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
各国所制定的标准体重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一个国家不同年龄组成的标准体重,通常是本国经过群体大样本的调研所得到的,即根据人的年龄、身高,计算出各年龄组人的体重大体范围,并规定其上下界限。
也就是说,标准体重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这个数值范围就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加减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总结:
人有胖瘦之分,体重过轻则为瘦,过重则为胖,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胖还是瘦呢?这当然必须有个参照值,这个参照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标准体重。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
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 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标准体重(千克) 另一种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标准体重(千克)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军事科学院还推出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 0.6+50,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 0.6+48,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6= 标准体重(千克);7~12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 X 0.5= 标准体重(千克);1岁以上:8十年龄x2= 标准体重(千克)。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也就是说,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我们把这个数值范围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称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以上,并有脂肪百分率(F %)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50%,F %超过35%~45%者称中度肥胖病;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 %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
女士:
第一则
1。标准体重=(身高-100)*0.9。如:155CM ,标准体重是49.5
2。腰围:深吸一口气测量收缩最细的状态,应保持在(身高-100)以下,是身高的30%-37%为标准
3。胸围:深吸一口气,测量胸部最扩张时的状态。测量的胸围/身高(CM )*100=53位标准,在54-56之间为中等,57以上为肉弹
4。臀部:比胸围小1-2CM 或相等为标准。
臀部并非是尺寸合乎标准便很美观,挺翘更为重要。两腿伸直,脚跟并拢站立,从腰部至臀部的顶点如果在18CM 以内属于挺翘,反之下垂。
5。腿部:以腿并拢后两腿之间只有四个小空隙才是最标准的。大腿围比腰围小5-7CM ,小腿围比大腿围小17CM 左右
6。手臂:上臂围(手肘至肩部最粗的部分)比颈围(下巴抬起颈部伸长的状态) 细4.5CM 为最理想
第二则
1. 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 上下身比例应为5: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 在正常情况下, 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第三则 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算法一 45+[(身高(厘米)-150)X0.32+(年龄-21)? 算法二 身高cm - 112
女子最佳三围的计算方法:
胸 围=身高 X 0.51 ( 身高163cm 的标准胸围=163cm X 0.51=83.13cm )
腰 围=身高 X 0.34 ( 身高163cm 的标准腰围=163cm X 0.34=55.42cm ) 臀 围=身高 X 0.542 ( 身高163cm 的标准臀围=163cm X 0.542=88.346cm ) 据统计,亚洲女性的魔鬼三围的标准(胸84厘米、腰62厘米、臀86厘米)
第四则 女子最佳围度的计算方法:
算 法一
胸 围:身高 x 0.52 (身高163cm x 0.52=84.76cm)
腰 围:身高 x 0.37 (身高163cm=163 x 0.37=60.31cm)
腹 围:身高 x 0.457 (身高163cm=163 x 0.457=74.491m)
臀 围:身高 x 0.542(身高163cm=163 x 0.542=88.346cm)
大腿围:身高 x 0.26 + 7.8 (身高163cm=163 x 0.26 + 7.8=50.18cm) 算 法二
比 例:以肚脐为界, 上下身比例应为 5:8.
胸 围:在腑下沿胸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 胸围应为身高的 1/2.
腰 围:腰的最细部位其标准围度比胸围小 20CM. 68cm
髋 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测量, 髋围应较胸围大 4CM. 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测量, 大腿围应较小 10CM.
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测量, 小腿围应较大腿围小 20CM.
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测量, 足颈围应较小腿围小 10CM.
手腕围:在手腕与肘关节的中部测量, 手腕围应较足颈围小 5CM.
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的中部测量, 上臂围应等于大腿围的 1/2. 颈 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测量, 颈围应与小腿围相等.
肩 宽:即两肩膀峰之间的距离, 应等于胸围的 1/2 减 4CM
第五则 亚洲MM 标准身材计算公式
体 重=(身高-100)*0.81
胸 围=身高*0.52
腰 围=身高*0.37
下腹部=身高*0.46
臀 围=身高*0.54
上 臂=身高*0.15
大 腿=身高*0.31
小 腿=身高*0.2
腿脖子=身高*0.12
男士:
第一种 男性标准三围计算方法
胸围=身高 X 0.48 ( 如:身高175cm 的标准胸围=175cm X 0.48=84cm ) 腰围=身高 X 0.47
臀围=身高 X 0.51
第二种 男人的标准身高应该这样计算的
1.当他拥抱自己的女人的时候,女人的下巴可以微微的搁在他的肩膀上,这样他的身高就很标准。
2.当女人投入他的怀抱,一张脸刚好贴在他的胸前,听到他的呼吸声。如果女人只能贴着他的横膈膜,这个男的身高就不符合标准。
3.当女人痛恨他的时候,想掴他一巴掌时,手不用举得太高,以致那一巴掌不够重。
4.当女人用膝盖撞他的时候,能够撞到他的肚或腰部,而不是要害部位。随时被女人撞中要害的男人,一定是本身身高不合标准。
5.他的高度刚好要女人微微抬头仰望他,而不是看到他头顶的白发或秃头。
6.当他蹲下来的时候,刚好可以让女人踏在他的肩膀上,攀过一堵墙。
7.当女人受伤害,需要保护时,男人忽然变得很高大,能够给她安全感,能够站在她面前保护她。如果无法在女人最需要他的时候变得高大,这种男人就太“矮”了
第三种
1. 布洛卡(Broca )公式
身高在165cm 以下者:标准体重(kg )= 升高(cm )-100;
身高在165cm 以上者:标准体重(kg )= 升高(cm )-110;
2. 适合亚洲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学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100] * 0.9
这一公式的计算结果适合于亚洲人的具体情况。
3. 一种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kg )=(身高cm -150)* 0.6 +50;
南方人理想体重(kg )= (身高cm -150)* 0.6 +48;
这一计算方法,比较适合以南北地区划分的中国人。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一天不同时间内也会有一定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
各国所制定的标准体重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一个国家不同年龄组成的标准体重,通常是本国经过群体大样本的调研所得到的,即根据人的年龄、身高,计算出各年龄组人的体重大体范围,并规定其上下界限。
也就是说,标准体重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这个数值范围就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加减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总结:
人有胖瘦之分,体重过轻则为瘦,过重则为胖,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胖还是瘦呢?这当然必须有个参照值,这个参照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标准体重。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
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 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标准体重(千克) 另一种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标准体重(千克)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军事科学院还推出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 0.6+50,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 0.6+48,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6= 标准体重(千克);7~12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 X 0.5= 标准体重(千克);1岁以上:8十年龄x2= 标准体重(千克)。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也就是说,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我们把这个数值范围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称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以上,并有脂肪百分率(F %)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50%,F %超过35%~45%者称中度肥胖病;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 %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