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素质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化学实验观察能力

清新县三中 张玲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化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提出自己对加强化学实验观察能力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同行多多指教。

我们知道,在人的整个认识能力的发展中,观察能力是基础,没有它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道理何在?思维起源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所或其它感知到的现象,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集中和保持注意力,不停地进行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通过思维活动去获得知识和本领,超前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一定要学会如何实验,正确地实验现象,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前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了一半,”那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怎样培养观察能力呢?观察者应明确对自己的各种感官的要求:

视觉:物质的称量,液体气体的体积,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量的变化、沉淀的产生及消失、沉淀的颜色和数量,光的强弱。

嗅觉:气体和挥发性固体、液体的气味。

听觉:反应过程中的响声,如爆鸣声、嘶嘶声。

触觉:温度的高低,反应的震动,物质的密度、硬度。

味觉:化学实验室不准品尝味道。

我认为教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化学实验的现象,通过观察,明确事物的特征,便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那么,当前教学中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学生在观察化学实验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也是当前化学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

1、观察不迅速,对稍纵即逝的现象不易迅速观察,如初三学生观察铁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中,只注意了发光,火星四射,而不注意生成的黑色固体。

2、观察不细致,抓不信事物的本质特征。初三学生观察H2点火爆炸实

验只注意了砰然巨响,而不注意安静燃烧等现象。

3、观察有片面性,往往以局部代替整体。如:H2在Cla中燃烧的实验,

学生只观察了集气瓶口逸出的氯化氢气体而与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酸雾,却忽视了瓶内苍白色火焰。

4、过程与结论混淆。如演示Zn和稀H2SO4反应,目的是提出氢气的实

验室制法和置换反应,锌表面出现小气泡,小气泡离开锌表面上升到液面,发出嘶嘶响声,这是变化过程,往往有学生把变化过程当成结论。

5、继承教材,无创新性思维。如2KCIO3 2KCI+3O2 ↑这个反应,MnO2

知道MnO2是催化剂。也知道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改变。

但无人提出,如果提高反应温度MnO2能否发生分解。事实上当MnO2在大于550oC以上也能发生分解。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中要制定详

细的有效措施。当前,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观察实验装置,药品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现象。

2、 对典型装置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3、 注意同一反应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发生不同现象和生成不同产物。

4、 对实验进行模仿设计,并注意观察反应质量的变化。

5、 要学生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有效的观察。

6、 介绍著名的学者观察事物的事迹。

7、 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化学现象。写出观察记录

或小论文。

8、 要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实物图表和教师板书。

这些年来,我结合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作了下列有益的尝试: 第一、 增强学生的观察机会,课堂中教师往往重视概念、原理、 化学用语的教学,忽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对实验中现象的观察机会一带而过,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了使学生多观察实验现象。增强许多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是学生由观察变为自己动手做,增强印象,提高观察能力。

第二、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报告中 现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观察。开门见山地讲实验现象比不上引导学生观察而独立得出实验现象和结论。我在实验前采取书面观察提纲或口头布置观察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如初三第三章《氢气的性质实验》时,教学中对两个班,一个班在黑板上板书观察提纲,另一个班未板书,与之对照,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提纲如下:

① 盛装氧化铜的试管怎样固定在铁架上?

② 通氢导管管尖伸到试管的哪个位置上?

③ 氧化铜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

④ 实验开始,老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中间有停顿吗?大概多 久?

⑤ 通氢受热下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盛氧化铜

的试管口,壁上有物质产生吗?

⑥ 停止实验时,老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中间有停顿吗?

在老师演示实验之后,学生阅读课文写出观察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① H2、CuO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成了何种新物质?

② 通氢导管口接近氧化铜的作用是什么?

③ 试管向下倾斜式为了什么?

④ 先通氢后,点灯加热理由是什么?

⑤ 熄灯冷却后停氢,起什么作用?

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能看到什么现象,进而思考就能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什么问题等,学起来条理清楚,目标明确,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效果也很显著。

第三、 布置课外观察题,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第二渠道,适宜学 生学完某章节或某单元之后,针对学生新课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弥补型实验以及巩固加深新课中实验现象,如初三第五章《碳及碳的化合物》学完之后,学生对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混淆不清,因此,课外布置习题,要求学生采取原料,做好以下几个实验:

① 观察三者的颜色。

② 将三者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各放一条小鱼,观察其活动。 ③ 各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少许,观察现象。

④ 各取三种液体,向其中吹气并观察现象。

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和观察的能力,对易混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第四、 有目的地进行了开发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项工作 适宜于学习基础好,对化学求知欲强烈的学生。内容包括课本中的实验习题,课外看到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的,具体方法是:

1、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包括目的、器材、操作步骤,实验结论。

2、 教师认真审核实验的操作性、安全性。

3、 学生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这样进行实验,就能使学生的观察理解更深一层,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通过上述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就得到较大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师的教学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化学实验观察能力

清新县三中 张玲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化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提出自己对加强化学实验观察能力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同行多多指教。

我们知道,在人的整个认识能力的发展中,观察能力是基础,没有它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道理何在?思维起源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所或其它感知到的现象,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集中和保持注意力,不停地进行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通过思维活动去获得知识和本领,超前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一定要学会如何实验,正确地实验现象,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前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了一半,”那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怎样培养观察能力呢?观察者应明确对自己的各种感官的要求:

视觉:物质的称量,液体气体的体积,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量的变化、沉淀的产生及消失、沉淀的颜色和数量,光的强弱。

嗅觉:气体和挥发性固体、液体的气味。

听觉:反应过程中的响声,如爆鸣声、嘶嘶声。

触觉:温度的高低,反应的震动,物质的密度、硬度。

味觉:化学实验室不准品尝味道。

我认为教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化学实验的现象,通过观察,明确事物的特征,便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那么,当前教学中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学生在观察化学实验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也是当前化学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

1、观察不迅速,对稍纵即逝的现象不易迅速观察,如初三学生观察铁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中,只注意了发光,火星四射,而不注意生成的黑色固体。

2、观察不细致,抓不信事物的本质特征。初三学生观察H2点火爆炸实

验只注意了砰然巨响,而不注意安静燃烧等现象。

3、观察有片面性,往往以局部代替整体。如:H2在Cla中燃烧的实验,

学生只观察了集气瓶口逸出的氯化氢气体而与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酸雾,却忽视了瓶内苍白色火焰。

4、过程与结论混淆。如演示Zn和稀H2SO4反应,目的是提出氢气的实

验室制法和置换反应,锌表面出现小气泡,小气泡离开锌表面上升到液面,发出嘶嘶响声,这是变化过程,往往有学生把变化过程当成结论。

5、继承教材,无创新性思维。如2KCIO3 2KCI+3O2 ↑这个反应,MnO2

知道MnO2是催化剂。也知道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改变。

但无人提出,如果提高反应温度MnO2能否发生分解。事实上当MnO2在大于550oC以上也能发生分解。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中要制定详

细的有效措施。当前,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观察实验装置,药品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现象。

2、 对典型装置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3、 注意同一反应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发生不同现象和生成不同产物。

4、 对实验进行模仿设计,并注意观察反应质量的变化。

5、 要学生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有效的观察。

6、 介绍著名的学者观察事物的事迹。

7、 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化学现象。写出观察记录

或小论文。

8、 要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实物图表和教师板书。

这些年来,我结合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作了下列有益的尝试: 第一、 增强学生的观察机会,课堂中教师往往重视概念、原理、 化学用语的教学,忽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对实验中现象的观察机会一带而过,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了使学生多观察实验现象。增强许多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是学生由观察变为自己动手做,增强印象,提高观察能力。

第二、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报告中 现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观察。开门见山地讲实验现象比不上引导学生观察而独立得出实验现象和结论。我在实验前采取书面观察提纲或口头布置观察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如初三第三章《氢气的性质实验》时,教学中对两个班,一个班在黑板上板书观察提纲,另一个班未板书,与之对照,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提纲如下:

① 盛装氧化铜的试管怎样固定在铁架上?

② 通氢导管管尖伸到试管的哪个位置上?

③ 氧化铜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

④ 实验开始,老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中间有停顿吗?大概多 久?

⑤ 通氢受热下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盛氧化铜

的试管口,壁上有物质产生吗?

⑥ 停止实验时,老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中间有停顿吗?

在老师演示实验之后,学生阅读课文写出观察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① H2、CuO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成了何种新物质?

② 通氢导管口接近氧化铜的作用是什么?

③ 试管向下倾斜式为了什么?

④ 先通氢后,点灯加热理由是什么?

⑤ 熄灯冷却后停氢,起什么作用?

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能看到什么现象,进而思考就能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什么问题等,学起来条理清楚,目标明确,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效果也很显著。

第三、 布置课外观察题,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第二渠道,适宜学 生学完某章节或某单元之后,针对学生新课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弥补型实验以及巩固加深新课中实验现象,如初三第五章《碳及碳的化合物》学完之后,学生对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混淆不清,因此,课外布置习题,要求学生采取原料,做好以下几个实验:

① 观察三者的颜色。

② 将三者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各放一条小鱼,观察其活动。 ③ 各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少许,观察现象。

④ 各取三种液体,向其中吹气并观察现象。

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和观察的能力,对易混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第四、 有目的地进行了开发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项工作 适宜于学习基础好,对化学求知欲强烈的学生。内容包括课本中的实验习题,课外看到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的,具体方法是:

1、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包括目的、器材、操作步骤,实验结论。

2、 教师认真审核实验的操作性、安全性。

3、 学生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这样进行实验,就能使学生的观察理解更深一层,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通过上述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就得到较大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师的教学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关文章

  • 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十方面谋划发展
  • 2009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 ...查看


  • 职业学校工作计划
  • 职业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工作要继续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广大党 ...查看


  •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 教基一[201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团委.少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少工委: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 ...查看


  • 教育事业发展 - 国家发改委
  •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发[2007]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 ...查看


  • 教育局工作计划2
  • 2011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 ...查看


  • 应加强公民文明素质教育
  • 应加强公民文明素质教育(48) 草莓和迷笛两大音乐节在北京成功举办.乐迷狂欢一番后,留下了大量的垃圾.这是公民文明素质的缺失,我呼吁应加强公民文明素质教育. 加强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是优民之策,也是兴国之本.回溯中华五千年文明,从盘古开天到中 ...查看


  • 班主任每周工作要点(下期)
  • 56 第1周 班班级周工作要点 l.认真落实班级学生名单,对来到校注册的学生要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尽快动员学生到校注册,对已到校的学生要认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尽早投入到学习当中. 2.安排好临时班委和学生临时座位,并 ...查看


  • 2012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 2012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学生教育管理将继续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主"的工作理念,落实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查看


  • 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
  • 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 湖北省教育厅 2003年工作要点 2002年,是我省顺利实施教育‚十五‛计划.各项事业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开展‚学.查.改 ...查看


  • 安全教育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有关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保障幼儿园和幼儿的生命安全,现结合本园的发展实际,特制订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一.成立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