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思索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才发现刚刚进入的21世纪,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最难的也是观念的转变。这种改变不仅给地理老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的地理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新《课标》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者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因此, 新《课标》在地理课程目标定位上有了变化, 定位于“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而不是像过去地理课程所追求的培养地理学科专家那样去确定目标, 因而,新地理课程把学生学习地理从死记硬背、教师满堂灌中解放了出来, 从而让地理教育首先体现“教育”的功能, 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人的发展, 然后才是用“地理”去“教育”,这才是地理教育在新《课标》中升华的本质特征。
其次,地理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内容升华本质表现为:关注学生生活发展及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内容。褚亚平教授指出, 美国老布什时期, 将地理课程列为学校5门核心课程之一; 核心课程是一个人打造思想文化基础的基础, 学好了终身有用。
第三, 地理教育从实践层面看, 在新《课标》中从三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得以升华,其升华本质显得地理教育越加具活力和魅力。
新《课标》在课程设置上“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变革了“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为“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地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能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使命。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然后带着“嚼烂”的知识走向学生,“喂”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 缺乏学习兴趣和真实的体验, 很明显,在传统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带有先天的被动性。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权威,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服从学科专家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发展人。新课标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多向信息的交互传递,而师生关系是教学最基本的关系。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合作意义的建构。所以教学中建立起师生间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 地理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必须具有合作意识,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达到新课程强调的师生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的境界,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实现教育“双赢”。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即通过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 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
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共同组成。必修课程以基础性和时代性为特点, 具有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和内容的新颖性。选修课程由七个模块组成, 时代感强、涉及领域宽, 与地理学科前沿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并对学习的顺序不作具体规定, 有助于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面来选择自己想学的地理内容。新课程的功能,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评价标准体现了开放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也就是不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和评价所有学生, 同时关注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带着兴趣走进学习是构建地理课堂教学新方式的起点,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的作用与地位发生了本质变化。首先,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目标, 更应从系统论的角度考虑诸多因素, 如课程目标、学习者的情况、教学方式与教育技术、课程资源等等。其次, 教师成为学生建构自己学习意义的促进者、评价者, 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乃至学习资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为学生探索教材中的知识提供前提条件,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助, 其中,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这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是新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灵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激发起学生对教材中某领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在兴趣引导下学生开展真正的思考和学习, 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方式, 鼓励学生将思维的过程展示出来, 不追求学生回答唯一标准答案, 而是让学生敢于说出内心真实所想,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始终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不仅追求学生学会而且更强调会学, 不仅鼓励师生对话, 更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进行学习与实践。在新地理课堂教学中, 对教学的评价不再是教师“表演”得是否精彩, 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出色的学习表现。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 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解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从而体现地理学的价值。对学生而言, “过去, 课本就是生活;现在, 生活就是课本”, 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可以用来丰富学习资源, 开拓学生视野, 因此, 新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就是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 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提高探究方案, 与他人合作, 开展调查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来帮助自己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传统的地理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 新课程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关注生活, 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新课堂。
学生运用地理原理以及地理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成为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月相的观测来说明月相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变化的原因, 从而对月相这种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在课堂中, 要鼓励学生运用从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或获得的证据来对地理象进行解释, 因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要超越现有知识, 提出新的见解, 对于学生来说, 就是对现有理解的更新, 并产生了新的知识。教师在这种学习中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质量, 帮助学生提高筛选、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使地理教学中不仅有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还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三、地理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革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教学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方面。从中我们不难掌握地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地理“双基”,更应当透过地理学习,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因此,地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当:
1、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的地理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和“知识本位”的观念,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任务,学生以单纯的记忆知识为根本目的,教学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过程,形成“灌输——接受”的基本课堂模式,其结果造成不少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兴趣减退,思维刻板,能力低下,弃学厌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运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调查、访问、多方面收集资料、归纳整理自己已有的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整个学习过程要突出地理学的基本特征,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指导,同时要重视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运用,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无论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这部分知识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障碍。如今,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电脑动画及地球仪演示来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及时纠正他们在演示时出现的地轴方向错误,公转时忘记了自转等类似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关键因素——地轴的方向和黄赤交角有了清醒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正确理解地球的运动及其他地理意义。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知识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示知识的形成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结论性的知识,注重教学效果的外在变化,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死板的条文背诵。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将教学过程庸俗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低级程度。这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个性的摧残和发展力量的遏制。
四、地理老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存在的依据。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而言。因此,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并合理地利用校内外各种地理课程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
人们常常误以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是学科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就是搬教参、教科书。这样教师就成了教科书的机械执行者,也就丧失了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就地理课程而言,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和条件的总称。地理学科所具的物质,使其拥有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学生的经验、生活环境、地理教
学设备设施、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来自课内外各方面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可见,地理教师要生动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新课程对地理教师还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
新课标下的思索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才发现刚刚进入的21世纪,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最难的也是观念的转变。这种改变不仅给地理老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的地理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新《课标》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者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因此, 新《课标》在地理课程目标定位上有了变化, 定位于“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而不是像过去地理课程所追求的培养地理学科专家那样去确定目标, 因而,新地理课程把学生学习地理从死记硬背、教师满堂灌中解放了出来, 从而让地理教育首先体现“教育”的功能, 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人的发展, 然后才是用“地理”去“教育”,这才是地理教育在新《课标》中升华的本质特征。
其次,地理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内容升华本质表现为:关注学生生活发展及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内容。褚亚平教授指出, 美国老布什时期, 将地理课程列为学校5门核心课程之一; 核心课程是一个人打造思想文化基础的基础, 学好了终身有用。
第三, 地理教育从实践层面看, 在新《课标》中从三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得以升华,其升华本质显得地理教育越加具活力和魅力。
新《课标》在课程设置上“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变革了“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为“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地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能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使命。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然后带着“嚼烂”的知识走向学生,“喂”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 缺乏学习兴趣和真实的体验, 很明显,在传统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带有先天的被动性。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权威,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服从学科专家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发展人。新课标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多向信息的交互传递,而师生关系是教学最基本的关系。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合作意义的建构。所以教学中建立起师生间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 地理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必须具有合作意识,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达到新课程强调的师生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的境界,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实现教育“双赢”。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即通过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 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
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共同组成。必修课程以基础性和时代性为特点, 具有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和内容的新颖性。选修课程由七个模块组成, 时代感强、涉及领域宽, 与地理学科前沿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并对学习的顺序不作具体规定, 有助于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面来选择自己想学的地理内容。新课程的功能,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评价标准体现了开放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也就是不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和评价所有学生, 同时关注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带着兴趣走进学习是构建地理课堂教学新方式的起点,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的作用与地位发生了本质变化。首先,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目标, 更应从系统论的角度考虑诸多因素, 如课程目标、学习者的情况、教学方式与教育技术、课程资源等等。其次, 教师成为学生建构自己学习意义的促进者、评价者, 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乃至学习资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为学生探索教材中的知识提供前提条件,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助, 其中,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这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是新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灵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激发起学生对教材中某领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在兴趣引导下学生开展真正的思考和学习, 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方式, 鼓励学生将思维的过程展示出来, 不追求学生回答唯一标准答案, 而是让学生敢于说出内心真实所想,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始终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不仅追求学生学会而且更强调会学, 不仅鼓励师生对话, 更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进行学习与实践。在新地理课堂教学中, 对教学的评价不再是教师“表演”得是否精彩, 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出色的学习表现。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 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解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从而体现地理学的价值。对学生而言, “过去, 课本就是生活;现在, 生活就是课本”, 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可以用来丰富学习资源, 开拓学生视野, 因此, 新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就是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 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提高探究方案, 与他人合作, 开展调查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来帮助自己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传统的地理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 新课程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关注生活, 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新课堂。
学生运用地理原理以及地理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成为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月相的观测来说明月相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变化的原因, 从而对月相这种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在课堂中, 要鼓励学生运用从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或获得的证据来对地理象进行解释, 因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要超越现有知识, 提出新的见解, 对于学生来说, 就是对现有理解的更新, 并产生了新的知识。教师在这种学习中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质量, 帮助学生提高筛选、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使地理教学中不仅有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还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三、地理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革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教学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方面。从中我们不难掌握地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地理“双基”,更应当透过地理学习,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因此,地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当:
1、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的地理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和“知识本位”的观念,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任务,学生以单纯的记忆知识为根本目的,教学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过程,形成“灌输——接受”的基本课堂模式,其结果造成不少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兴趣减退,思维刻板,能力低下,弃学厌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运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调查、访问、多方面收集资料、归纳整理自己已有的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整个学习过程要突出地理学的基本特征,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指导,同时要重视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运用,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无论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这部分知识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障碍。如今,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电脑动画及地球仪演示来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及时纠正他们在演示时出现的地轴方向错误,公转时忘记了自转等类似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关键因素——地轴的方向和黄赤交角有了清醒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正确理解地球的运动及其他地理意义。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知识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示知识的形成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结论性的知识,注重教学效果的外在变化,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死板的条文背诵。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将教学过程庸俗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低级程度。这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个性的摧残和发展力量的遏制。
四、地理老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存在的依据。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而言。因此,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并合理地利用校内外各种地理课程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
人们常常误以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是学科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就是搬教参、教科书。这样教师就成了教科书的机械执行者,也就丧失了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就地理课程而言,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和条件的总称。地理学科所具的物质,使其拥有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学生的经验、生活环境、地理教
学设备设施、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来自课内外各方面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可见,地理教师要生动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新课程对地理教师还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