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差异
一、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的差异点是什么
简单地说,会计思维就是着眼于过去,是一种静止的、静态的观点,是用过去决策现在,用现在决策未来,而财务思维则是着眼于未来,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是用未来决策现在。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和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关。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发现长期做会计工作的人有着很难克服的思维定势,比较认真,认死理儿,喜欢钻牛角尖儿,思想固执、僵化,思维比较狭隘、封闭,习惯于就事说事,对新事物往往持怀疑态度,这种表现可概括地称之为“会计思维”。
当然事情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会计工作经历较长但经过自身修炼可以跳出固有思维的优秀人物,这就是既稳健务实又能够创新开拓的“大将”和“帅才”了。
会计是经济活动的语言。
事实上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要懂一些会计,否则无法与人交流,但仅止于懂一些是不够的,还必须了悟会计的本质并超越之,要驾驭它而不可被它反驾驭。
放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计思维”其实是无所不在的,我们的许多决策都是基于过去判断现在,基于现在判断未来,落入了经验主义的泥潭里。
会计工作本质上只是为决策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是一种数据,但以此产生的各种预测模型,却几乎垄断了决策行为本身。
这就是说,必须把“会计思维”提升为“财务思维”。
所谓“财务思维”,就是立足于经营、立足于未来影响经营的各种因素的一种科学谋划。
这种谋划要考虑过去的数据,但不仅仅是过去,还要考虑基于未来的各种因素;
要考虑自身的数据,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竞争者、替代者等各种环境变化的因素;
不仅仅要考虑会计数据,还要考虑会计报表所反映不了的各种非格式化数据,如各种行为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让大数据分析日益深化,市场让企业变革日新月异,对企业来讲,洞悉会计思维与财务思维的差异点,摒弃落后的会计思维,迅速提升到财务思维的层次,这对于优化企业重大决策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二、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差异的具体表现
认真领会理财十个基本理念,剖析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种种认知误区,有助于理解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之差异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对额外的风险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险与收益相关,但非线性相关。
因其相关,故不可片面强调收益而忽视风险,也就是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又因其非线性相关,故产生了理财这一门学科,运用科学手段和技术谋取相对较高的收益,是可能的。
僵化的会计思维不易理清楚这些辩证关系。
会计思维常犯的错误是:
或者惧怕风险,以过去经验推断风险,而看不到未来可能因承担必要风险而产生的巨大收益,缺乏经营风险的意识;
或者片面迷信收益,认为过去就是这样走过来了,未来仍可以这样赚钱,而看不到已经变化了的形势正在孕育着巨大风险,很容易陷入风险陷阱当中;
还有一种错误是认为别人行自己也一定行,看不到彼此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和各自发展阶段的不同,因风险承受力差别很大,往往因
盲目冒险而失败。
2、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货币有现值和终值,今天的一元钱不等于明天的一元钱。这是财务思维。
但会计思维容易只算平面账,算来算去把自己算糊涂了,明明吃了亏还要无怨无悔地帮别人数钱。
一个典型例子是亲朋好友私人之间借钱。很少有算利息的,也很少有打借条的。这其实是把人情因素和信用一起做了模糊化变现处理,因为借还双方认识不一致,最后基本上是一拍两散,化友为仇,所以借钱基本可视为亲情和友情的杀手。这个事情的本质就是没有把货币的时间价值真正搞明白。
3、价值衡量要考虑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
企业发展是为了赚钱,但是否真正赚到钱仅看利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看现金流。
现金为王,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为重要。
如果只看帐面数字,盈利一大堆,这显然是会计思维。
必须从数字当中跳出来,认真分析现金流,这样才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企业死亡往往不是因为利润少,而是因为没有现金,转不动了,导致瞬间死亡。
4、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是财务决策相关的。
如果现金流没有增加,当然只是白忙活,空欢喜一场。
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做决策要关注的是未来。
话好说,但有时候要做到这样理性很难,从感情上讲是残酷的。 比如投资股票止损,已经赔了不少,持有很长时间了,应当卖掉止损,但感情上总是希望翻盘,舍不得卖。
再如提拔贡献大的员工当管理者,明知他不胜任,还是提拔了,结果害了工作,也害了他,理性选择应当是视功论赏,视能升官,劳模当官的悲剧是很多的。
5、在竞争的市场上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
对暴利不应当着迷,即使有也是暂时的,是在一些非常不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
比如煤炭的高利润,银行的高利润,都是如此。
习惯于会计思维的人容易把这些偶然性的东西必然化,形成思维定势。必须从这样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
6、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价格是合理的。
市场比政府聪明,市场本身也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聪明。
目前中国股市的价格许多人认为是不合理的,但有许多合理因素在内,一切发生的事实也都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
比如银行股价,似乎是低了,但银行业经营短期行为严重,透支未来的情况比较突出,而股票就是对未来的预期,所以银行股价格高没有任何道理。用财务思维一想就明白了。
7、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委托代理关系。这方面尤其要从会计思维向财务思维提升,否则算不清帐,尤其算不清大帐和战略帐。
企业赚了钱,要防止股东不赚钱。
股东赚钱,还要防止只是短期赚钱而长期不赚钱。
这其中又有许多账面上反映不出来的东西,有些定性的东西可能比定量的东西更重要。
8、纳税影响财务决策。
纳税是现金流,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分析,这当中仍然要跳出数字,直击问题的实质。
比如营改增,主要针对服务业,原来按营业税收,现改为增值税,
似乎是减少了税收,但事实上不一定。这要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服务业企业,经营不规范的,很可能要关门。比如有些美容企业,属于坑蒙拐骗,进项成本很低,几乎没有,而销项收入很大,现在要严格搞营改增,恐怕就只有关门了。这就是说,营改增对谁有利,还要看他是不是合法合规经营,这一条很重要,因为现在违规违法至少是打擦边球的企业不在少数。
9、风险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在企业财务中,必须区分这两类不同的风险。对不可分散风险要坚决避免。
对可分散风险可适当主动承担,同时要有充分的分散风险的具体措施。
10、在金融业务中处处存在道德陷阱。
金融是一项以负债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经营风险的服务行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效应。
在金融机构与负债方客户打交道时,客户处于弱势,时时处于被剥削的状况中。
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与资产方客户打交道时,银行又处于弱势,
信息不对称无法克服掉,随时有被赖账的风险。
银行资产的软约束与负债的硬约束相碰撞,流动性风险就不可避免。所以总体上看银行经营是一项充满惊险的事业。
三、强化财务思维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1、以揭示过去还是面向未来为标准,理清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职责边界。
防止二者混为一谈,或者同样的事情重复做,或者有些重要的事情无人做。同时要把二者贯通起来,会计工作是数据流、信息流,而财务工作是工作流、物质流。
会计工作是为财务工作服务的,应当考虑财务工作的需要。
比如会计科目设计和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不仅仅要适应国家标准,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2、构建面向未来的财务工作体系。
财务总监或首席财务官要发挥足够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运营中应当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财务工作要更加考虑战略工作要求,更多地考虑宏观因素、无形
的要素和各种非格式化数据。
财务决策要不断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势,兼具稳健和创新的思维特质。
要把不断提高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判断力,作为财务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3、要把财务思维中面向未来的特质延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所谓战略,是基于未来和大局的一种思维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财务思维和战略思维是相通的。
比如用人,也应当是面向未来,面向企业大局的未来。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既要防止企业元老吃老本,也要防止空降兵吃红利,一切应当以促进企业未来成长为决策标准,必须坚决摒弃感情用事、盲目迷信“外来和尚好念经”等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作法。
企业其他方面的决策行为也应当引入类似思维。
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差异
一、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的差异点是什么
简单地说,会计思维就是着眼于过去,是一种静止的、静态的观点,是用过去决策现在,用现在决策未来,而财务思维则是着眼于未来,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是用未来决策现在。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和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关。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发现长期做会计工作的人有着很难克服的思维定势,比较认真,认死理儿,喜欢钻牛角尖儿,思想固执、僵化,思维比较狭隘、封闭,习惯于就事说事,对新事物往往持怀疑态度,这种表现可概括地称之为“会计思维”。
当然事情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会计工作经历较长但经过自身修炼可以跳出固有思维的优秀人物,这就是既稳健务实又能够创新开拓的“大将”和“帅才”了。
会计是经济活动的语言。
事实上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要懂一些会计,否则无法与人交流,但仅止于懂一些是不够的,还必须了悟会计的本质并超越之,要驾驭它而不可被它反驾驭。
放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计思维”其实是无所不在的,我们的许多决策都是基于过去判断现在,基于现在判断未来,落入了经验主义的泥潭里。
会计工作本质上只是为决策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是一种数据,但以此产生的各种预测模型,却几乎垄断了决策行为本身。
这就是说,必须把“会计思维”提升为“财务思维”。
所谓“财务思维”,就是立足于经营、立足于未来影响经营的各种因素的一种科学谋划。
这种谋划要考虑过去的数据,但不仅仅是过去,还要考虑基于未来的各种因素;
要考虑自身的数据,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竞争者、替代者等各种环境变化的因素;
不仅仅要考虑会计数据,还要考虑会计报表所反映不了的各种非格式化数据,如各种行为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让大数据分析日益深化,市场让企业变革日新月异,对企业来讲,洞悉会计思维与财务思维的差异点,摒弃落后的会计思维,迅速提升到财务思维的层次,这对于优化企业重大决策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二、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差异的具体表现
认真领会理财十个基本理念,剖析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种种认知误区,有助于理解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之差异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对额外的风险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险与收益相关,但非线性相关。
因其相关,故不可片面强调收益而忽视风险,也就是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又因其非线性相关,故产生了理财这一门学科,运用科学手段和技术谋取相对较高的收益,是可能的。
僵化的会计思维不易理清楚这些辩证关系。
会计思维常犯的错误是:
或者惧怕风险,以过去经验推断风险,而看不到未来可能因承担必要风险而产生的巨大收益,缺乏经营风险的意识;
或者片面迷信收益,认为过去就是这样走过来了,未来仍可以这样赚钱,而看不到已经变化了的形势正在孕育着巨大风险,很容易陷入风险陷阱当中;
还有一种错误是认为别人行自己也一定行,看不到彼此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和各自发展阶段的不同,因风险承受力差别很大,往往因
盲目冒险而失败。
2、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货币有现值和终值,今天的一元钱不等于明天的一元钱。这是财务思维。
但会计思维容易只算平面账,算来算去把自己算糊涂了,明明吃了亏还要无怨无悔地帮别人数钱。
一个典型例子是亲朋好友私人之间借钱。很少有算利息的,也很少有打借条的。这其实是把人情因素和信用一起做了模糊化变现处理,因为借还双方认识不一致,最后基本上是一拍两散,化友为仇,所以借钱基本可视为亲情和友情的杀手。这个事情的本质就是没有把货币的时间价值真正搞明白。
3、价值衡量要考虑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
企业发展是为了赚钱,但是否真正赚到钱仅看利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看现金流。
现金为王,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为重要。
如果只看帐面数字,盈利一大堆,这显然是会计思维。
必须从数字当中跳出来,认真分析现金流,这样才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企业死亡往往不是因为利润少,而是因为没有现金,转不动了,导致瞬间死亡。
4、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是财务决策相关的。
如果现金流没有增加,当然只是白忙活,空欢喜一场。
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做决策要关注的是未来。
话好说,但有时候要做到这样理性很难,从感情上讲是残酷的。 比如投资股票止损,已经赔了不少,持有很长时间了,应当卖掉止损,但感情上总是希望翻盘,舍不得卖。
再如提拔贡献大的员工当管理者,明知他不胜任,还是提拔了,结果害了工作,也害了他,理性选择应当是视功论赏,视能升官,劳模当官的悲剧是很多的。
5、在竞争的市场上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
对暴利不应当着迷,即使有也是暂时的,是在一些非常不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
比如煤炭的高利润,银行的高利润,都是如此。
习惯于会计思维的人容易把这些偶然性的东西必然化,形成思维定势。必须从这样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
6、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价格是合理的。
市场比政府聪明,市场本身也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聪明。
目前中国股市的价格许多人认为是不合理的,但有许多合理因素在内,一切发生的事实也都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
比如银行股价,似乎是低了,但银行业经营短期行为严重,透支未来的情况比较突出,而股票就是对未来的预期,所以银行股价格高没有任何道理。用财务思维一想就明白了。
7、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委托代理关系。这方面尤其要从会计思维向财务思维提升,否则算不清帐,尤其算不清大帐和战略帐。
企业赚了钱,要防止股东不赚钱。
股东赚钱,还要防止只是短期赚钱而长期不赚钱。
这其中又有许多账面上反映不出来的东西,有些定性的东西可能比定量的东西更重要。
8、纳税影响财务决策。
纳税是现金流,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分析,这当中仍然要跳出数字,直击问题的实质。
比如营改增,主要针对服务业,原来按营业税收,现改为增值税,
似乎是减少了税收,但事实上不一定。这要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服务业企业,经营不规范的,很可能要关门。比如有些美容企业,属于坑蒙拐骗,进项成本很低,几乎没有,而销项收入很大,现在要严格搞营改增,恐怕就只有关门了。这就是说,营改增对谁有利,还要看他是不是合法合规经营,这一条很重要,因为现在违规违法至少是打擦边球的企业不在少数。
9、风险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在企业财务中,必须区分这两类不同的风险。对不可分散风险要坚决避免。
对可分散风险可适当主动承担,同时要有充分的分散风险的具体措施。
10、在金融业务中处处存在道德陷阱。
金融是一项以负债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经营风险的服务行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效应。
在金融机构与负债方客户打交道时,客户处于弱势,时时处于被剥削的状况中。
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与资产方客户打交道时,银行又处于弱势,
信息不对称无法克服掉,随时有被赖账的风险。
银行资产的软约束与负债的硬约束相碰撞,流动性风险就不可避免。所以总体上看银行经营是一项充满惊险的事业。
三、强化财务思维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1、以揭示过去还是面向未来为标准,理清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职责边界。
防止二者混为一谈,或者同样的事情重复做,或者有些重要的事情无人做。同时要把二者贯通起来,会计工作是数据流、信息流,而财务工作是工作流、物质流。
会计工作是为财务工作服务的,应当考虑财务工作的需要。
比如会计科目设计和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不仅仅要适应国家标准,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2、构建面向未来的财务工作体系。
财务总监或首席财务官要发挥足够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运营中应当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财务工作要更加考虑战略工作要求,更多地考虑宏观因素、无形
的要素和各种非格式化数据。
财务决策要不断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势,兼具稳健和创新的思维特质。
要把不断提高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判断力,作为财务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3、要把财务思维中面向未来的特质延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所谓战略,是基于未来和大局的一种思维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财务思维和战略思维是相通的。
比如用人,也应当是面向未来,面向企业大局的未来。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既要防止企业元老吃老本,也要防止空降兵吃红利,一切应当以促进企业未来成长为决策标准,必须坚决摒弃感情用事、盲目迷信“外来和尚好念经”等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作法。
企业其他方面的决策行为也应当引入类似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