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迁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立足基础差、起步迟的现实市情,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的目标,集主要精力实现工业突破,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竭尽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激活内力发动全民创业,借助外力发展社会事业,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到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124亿元增加到655亿元,年均递增13.3%,比建市之初增长4.3倍。财政总收入由7.68亿元增加到92.14亿元,年均递增23%,比建市初增长11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3.42亿元增加到46.52亿元,年均递增24.3%,比建市初增长1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48亿元增加到605亿元,年均递增33.2%,比建市之初增长3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946元增加到10959元、1993元增加到5406元,年均分别递增11.6%和8.7%,增长了2.7倍和1.7倍。一产增加值、二产增加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八项经济指标增速处于全省领先位次。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拼抢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2亿元,增长13.2%;完成财政总收入65.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2.4亿元,分别增长41.3%、3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6185元、3302元,双双增长1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经济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集主要精力实现工业突破。始终坚持扩张经济总量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科学地利用土地、环境、劳动力、软环境等要素资源,全力引进和建设一批支柱型产业项目,努力培育更多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截至8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2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去年,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4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4亿元、增长62.5%。今年上半年,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翔盛粘胶、德顺纺织、波司登服饰、天能新能源等一批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以及总投资6亿美元的可成科技项目相继开工。每个县(区)都至少有两个在建的10亿元以上大项目。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与中国轻工集团、冶金科技集团合作共建总投资达138亿元、年产60万吨浆和150万吨优质文化纸的农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以及与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总投资约60亿元、总装机容量200M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确保全年协议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集中力量做大做优规模企业,特别是洋河、双沟两大白酒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8月底,洋河产值达26亿元、增长54.3%,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双沟产值达14.1亿元、增长86%,预计全年产值将超过25亿元。洋河IPO已正式获批、即将上市。目前,正加紧筹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中国酒都”。紧紧抓住南北挂钩合作的机遇,大力推进7家省级开发区和6家南北共建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利用南北共建开发区这一平台,一方面积极借鉴并大力推广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全市所有开发区和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主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截至目前,共承接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2310个,总投资797.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97亿元。 二是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建市之初,宿迁中心城市仅是夹在黄河和运河之间13平方公里、12万人口的苏北小县城,全市城市化率仅为12.5%,交通通信等市政设施基础落后,整个中心城市连下水道也没有。建市以来,我们按照“打开通道、拉大框架、扩大载体、富集要素”要求,大力实施“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和“引湖纳山”战略,举社会之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今年,仅中心城市就谋划确定了128项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超过350亿元,其中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特别是期盼多年的宿淮铁路、宿新高速两大重点交通工程终于正式开工建设,“一湖两河”水系沟通、古黄河滨水地区等中心城市重点工程也正在加快推进。坚持把位于骆马湖畔的湖滨新城作为展现宿迁现代滨水特色的集中区域,在2006年国际征集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收拢五指、形成拳头,集聚力量、集中投入,谋划和推进了一大批重点基础配套项目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10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以旅游度假区、职业教育园为代表的九大功能区已具备一定规模,正逐渐成为中心城市持续拓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发展服务业的新集聚区。截至去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46.2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36%,相当于10年再造5个宿迁城。当前,我们正着眼于对接沿海开发、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谋划宿迁至徐州铁路、苏北城际轨道交通、宿连运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努力使宿迁中心城市交通区位、整体形象、总体功能再有一个大的提升,并通过交通对接促进区域合作和产业互动,加快把宿迁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现代滨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 三是竭尽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宿迁是农业资源大市,6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占GDP比重仍超过20%。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农业、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农民的“三化”化“三农”思路,不断完善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宁可城市少建一幢楼、少修一条路,也全力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今年财政预算安排“三农”的投入同比增长了47.6%。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的基础上,以县区为单位,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外资资本、民间资本,启动建设1个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打造1个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引进1个亿元以上农业项目、培育1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成1个万亩以上优势产业核心区,着力建设食用菌、花卉苗木等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农业产业带,荷兰瑞克斯旺、广东温氏、江苏雨润、河北五得利等知名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截至8月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46家;高效农业面积达227.3万亩,占总面积的34.6%;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1233个,带动农户33.8万户。全面推进小城镇“1+4”工程建设,各乡镇普遍编制了一张规划图,新建了一条商业街、一个专业市场和一座住宅小区,重点中心镇还根据规划建成了一个工业集中区。扎实推进以“三清三改”、“六清六建”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和治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四是借助外力发展社会事业。建市之初,由于宿迁缺乏社会事业高度集中的中心城市,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很大,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医疗、教育负担十分沉重。针对财力有限、投入乏力的特殊市情,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大力度引进社会资本投入社会事业领域。在教育方面,围绕打造“教育产业集聚城”的目标,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全面扩大各类职业教育,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办学。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新增民间教育投入26.9亿元、在校生增加到34.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9%,连续四年位居苏北第一;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1.9万人,普职比达到4.5∶5.5。采取“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合作办学、公办民营”的方式,成功创办了宿迁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达1.5万人。在医疗卫生方面,按照“管办分开、医卫分离、医防分设”的原则,在全市初步建立了全覆盖、低水平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就近医、低价格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医院数量和医疗卫生总资产迅速扩张,医疗价格稳中有降,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走出了一条符合宿迁实际的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新路子,并因此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到2008年底,全市卫生资产总额达27.4亿元,是改制前的5.5倍;各类医院数量增加到200多所,其中三级医院实现了零的突破。
五是激发活力推进机制创新。宿迁是江苏政策体制最灵活的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和金融改革试点市。省委、省政府一直赋予宿迁特殊的待遇,允许我们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的改革举措加快发展。最近一个时期,着重在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一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到宿设立经营网点和分支机构,大力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分支机构,苏州五家对口农商行分别在三县两区设立了分支机构。进一步整合优化担保资源,提高担保实力,全市亿元以上规模担保机构达8家。截至8月底,各金融机构工业贷款投放总额接近100亿元。二是着力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以鼓励农民到集中居住点建房和进城(中心镇)购房居住为抓手,积极探索农民原有居住用地的退出补偿、建设用地指标的收储经营、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吸引农民进城等机制,引导农民退出现在所占用的建设用地资源,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同时将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所产生的收益用于对农民的补偿和反哺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先期建设的300多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已初具规模。三是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取消一批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按照特区、特事、特办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市辖区自主审批权限,使宿豫区、宿城区享有相当于县一样的经济管理权限,把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开发区当作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切实加快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六是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社会。围绕创业富民、就业富民、保障富民,多途径、全方位采取措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5.7%和15%。今年1―8月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8074元和4505元,分别增长13.9%和13.5%。同时,市、县(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各类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上半年,全市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2.9亿元,增长31.8%。着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各类社会群体的生活保障标准。大病医疗救助最高支付限额市本级提高到20万元、县区提高到10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万人,近5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城乡医疗救助、惠民医疗分别惠及困难群众13.4万和1.2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标准增加到每人每月1028元,失业人员最低保险金标准提高到371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和130元。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6%,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700元和2100元。全力加强住房保障,建成经济适用住房36万平方米,筹集廉租住房1069套,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保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深入推进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建设,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78%,连续三年进京上访“零登记”。 目前,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正迈上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外向突破、科教先行、创业富民五大发展战略,努力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登上“千百万平台”,即通过实施“翻番计划”,到2012年,全市GDP突破千亿元、达1134亿元,年均递增16%以上;人均GDP突破2840美元,年均递增15.5%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250亿元,年均递增34%以上;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20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万元和1万元以上,年均分别递增16.1%、15.4%。 (供稿: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近年来,宿迁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立足基础差、起步迟的现实市情,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的目标,集主要精力实现工业突破,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竭尽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激活内力发动全民创业,借助外力发展社会事业,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到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124亿元增加到655亿元,年均递增13.3%,比建市之初增长4.3倍。财政总收入由7.68亿元增加到92.14亿元,年均递增23%,比建市初增长11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3.42亿元增加到46.52亿元,年均递增24.3%,比建市初增长1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48亿元增加到605亿元,年均递增33.2%,比建市之初增长3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946元增加到10959元、1993元增加到5406元,年均分别递增11.6%和8.7%,增长了2.7倍和1.7倍。一产增加值、二产增加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八项经济指标增速处于全省领先位次。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拼抢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2亿元,增长13.2%;完成财政总收入65.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2.4亿元,分别增长41.3%、3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6185元、3302元,双双增长1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经济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集主要精力实现工业突破。始终坚持扩张经济总量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科学地利用土地、环境、劳动力、软环境等要素资源,全力引进和建设一批支柱型产业项目,努力培育更多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截至8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2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去年,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4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4亿元、增长62.5%。今年上半年,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翔盛粘胶、德顺纺织、波司登服饰、天能新能源等一批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以及总投资6亿美元的可成科技项目相继开工。每个县(区)都至少有两个在建的10亿元以上大项目。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与中国轻工集团、冶金科技集团合作共建总投资达138亿元、年产60万吨浆和150万吨优质文化纸的农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以及与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总投资约60亿元、总装机容量200M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确保全年协议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集中力量做大做优规模企业,特别是洋河、双沟两大白酒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8月底,洋河产值达26亿元、增长54.3%,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双沟产值达14.1亿元、增长86%,预计全年产值将超过25亿元。洋河IPO已正式获批、即将上市。目前,正加紧筹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中国酒都”。紧紧抓住南北挂钩合作的机遇,大力推进7家省级开发区和6家南北共建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利用南北共建开发区这一平台,一方面积极借鉴并大力推广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全市所有开发区和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主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截至目前,共承接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2310个,总投资797.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97亿元。 二是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建市之初,宿迁中心城市仅是夹在黄河和运河之间13平方公里、12万人口的苏北小县城,全市城市化率仅为12.5%,交通通信等市政设施基础落后,整个中心城市连下水道也没有。建市以来,我们按照“打开通道、拉大框架、扩大载体、富集要素”要求,大力实施“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和“引湖纳山”战略,举社会之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今年,仅中心城市就谋划确定了128项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超过350亿元,其中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特别是期盼多年的宿淮铁路、宿新高速两大重点交通工程终于正式开工建设,“一湖两河”水系沟通、古黄河滨水地区等中心城市重点工程也正在加快推进。坚持把位于骆马湖畔的湖滨新城作为展现宿迁现代滨水特色的集中区域,在2006年国际征集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收拢五指、形成拳头,集聚力量、集中投入,谋划和推进了一大批重点基础配套项目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10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以旅游度假区、职业教育园为代表的九大功能区已具备一定规模,正逐渐成为中心城市持续拓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发展服务业的新集聚区。截至去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46.2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36%,相当于10年再造5个宿迁城。当前,我们正着眼于对接沿海开发、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谋划宿迁至徐州铁路、苏北城际轨道交通、宿连运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努力使宿迁中心城市交通区位、整体形象、总体功能再有一个大的提升,并通过交通对接促进区域合作和产业互动,加快把宿迁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现代滨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 三是竭尽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宿迁是农业资源大市,6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占GDP比重仍超过20%。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农业、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农民的“三化”化“三农”思路,不断完善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宁可城市少建一幢楼、少修一条路,也全力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今年财政预算安排“三农”的投入同比增长了47.6%。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的基础上,以县区为单位,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外资资本、民间资本,启动建设1个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打造1个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引进1个亿元以上农业项目、培育1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成1个万亩以上优势产业核心区,着力建设食用菌、花卉苗木等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农业产业带,荷兰瑞克斯旺、广东温氏、江苏雨润、河北五得利等知名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截至8月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46家;高效农业面积达227.3万亩,占总面积的34.6%;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1233个,带动农户33.8万户。全面推进小城镇“1+4”工程建设,各乡镇普遍编制了一张规划图,新建了一条商业街、一个专业市场和一座住宅小区,重点中心镇还根据规划建成了一个工业集中区。扎实推进以“三清三改”、“六清六建”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和治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四是借助外力发展社会事业。建市之初,由于宿迁缺乏社会事业高度集中的中心城市,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很大,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医疗、教育负担十分沉重。针对财力有限、投入乏力的特殊市情,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大力度引进社会资本投入社会事业领域。在教育方面,围绕打造“教育产业集聚城”的目标,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全面扩大各类职业教育,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办学。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新增民间教育投入26.9亿元、在校生增加到34.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9%,连续四年位居苏北第一;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1.9万人,普职比达到4.5∶5.5。采取“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合作办学、公办民营”的方式,成功创办了宿迁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达1.5万人。在医疗卫生方面,按照“管办分开、医卫分离、医防分设”的原则,在全市初步建立了全覆盖、低水平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就近医、低价格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医院数量和医疗卫生总资产迅速扩张,医疗价格稳中有降,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走出了一条符合宿迁实际的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新路子,并因此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到2008年底,全市卫生资产总额达27.4亿元,是改制前的5.5倍;各类医院数量增加到200多所,其中三级医院实现了零的突破。
五是激发活力推进机制创新。宿迁是江苏政策体制最灵活的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和金融改革试点市。省委、省政府一直赋予宿迁特殊的待遇,允许我们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的改革举措加快发展。最近一个时期,着重在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一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到宿设立经营网点和分支机构,大力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分支机构,苏州五家对口农商行分别在三县两区设立了分支机构。进一步整合优化担保资源,提高担保实力,全市亿元以上规模担保机构达8家。截至8月底,各金融机构工业贷款投放总额接近100亿元。二是着力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以鼓励农民到集中居住点建房和进城(中心镇)购房居住为抓手,积极探索农民原有居住用地的退出补偿、建设用地指标的收储经营、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吸引农民进城等机制,引导农民退出现在所占用的建设用地资源,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同时将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所产生的收益用于对农民的补偿和反哺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先期建设的300多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已初具规模。三是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取消一批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按照特区、特事、特办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市辖区自主审批权限,使宿豫区、宿城区享有相当于县一样的经济管理权限,把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开发区当作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切实加快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六是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社会。围绕创业富民、就业富民、保障富民,多途径、全方位采取措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5.7%和15%。今年1―8月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8074元和4505元,分别增长13.9%和13.5%。同时,市、县(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各类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上半年,全市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2.9亿元,增长31.8%。着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各类社会群体的生活保障标准。大病医疗救助最高支付限额市本级提高到20万元、县区提高到10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万人,近5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城乡医疗救助、惠民医疗分别惠及困难群众13.4万和1.2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标准增加到每人每月1028元,失业人员最低保险金标准提高到371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和130元。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6%,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700元和2100元。全力加强住房保障,建成经济适用住房36万平方米,筹集廉租住房1069套,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保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深入推进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建设,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78%,连续三年进京上访“零登记”。 目前,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正迈上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外向突破、科教先行、创业富民五大发展战略,努力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登上“千百万平台”,即通过实施“翻番计划”,到2012年,全市GDP突破千亿元、达1134亿元,年均递增16%以上;人均GDP突破2840美元,年均递增15.5%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250亿元,年均递增34%以上;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20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万元和1万元以上,年均分别递增16.1%、15.4%。 (供稿: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