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伯雷与[巨人传]

  拉伯雷(1494~1553)本人就是一位文化巨人,他通晓哲学、神学、数学、医学、法学、音乐、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建筑学和文学等11个学科,在写作《巨人传》时使用了13种语言。渊博的科学知识使他形成了一套与宗教盲从相悖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不承认天下有绝对的权威,只承认知识的权威;不为某些固定的教义所左右,而要求理性的裁决。这是一种与中世纪教义学者的心理气质截然不同的心理气质。英国诗人波普(Alexander Pope)为牛顿写的墓志铭很能体现这种气质:      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   神说“要有牛顿”,   万物俱成光明。      拉伯雷虽然生在牛顿之前,但在这位文艺巨人身上已经表现出这种对科学的自信,这种自信使他在教会面前保持谦卑已成为不可能。知识的富有,使拉伯雷傲视现实,同流行的愚昧、腐化作不屈斗争。为了《巨人传》,他四次受到教皇迫害,仍坚持写完,并因此流亡国外,穷困潦倒,死时一点财产都没有。他在遗嘱中说:“我一无所有。我把一切都给了穷人。”死前他笑着说:“戏演完了,该拉幕了。”他把人生看做演戏,表现出他的超俗;但他又确实是有声有色地演完这场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拉伯雷是一位知识巨人,代表着当时法国文艺复兴的高峰,但《巨人传》却是以粗俗的形式出现的。他自称这部作品“酒味大于油味”(即作品是在酒后写成而不是在油灯下正襟危坐写出的成果)。但他的“粗俗”并不使人感到品位低下,而是对某种“神圣”东西的嘲讽。例如小说第十三章高康大专论擦屁股的方法,这实在是一个粗俗不堪的题目,一般作家是不屑于问津也不敢于问津的。但拉伯雷洋洋洒洒写出来,讲这个五岁的孩子如何用宫女的帽子、围巾、丝绒护面来擦屁股,试用丹参、茴香、牛颈草、玫瑰花、白菜、萝卜、莴苣、菠菜来代替手纸;此外,他还用过床单、被子、窗帘、地毯、台布作代用品。他背诵长篇的有关的诗歌。用三段论法证明了擦屁股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结论说:天堂之所以美好,不在于百合花、仙丹或花蜜,而在于天使们可以用小天鹅来擦屁股。   这一段今天读来,仍有某种不舒服的感觉,而在当时,上帝的神圣光环还笼罩在人世间,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还像紧箍咒一样套在人身上,这一段文章的惊世骇俗是可想而知的。它出自一个五岁小孩之口,就不是单纯的恶作剧而是表现了人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对于“神圣事物”的亵渎和反叛,它嘲弄了伦理哲学家们脱离现实玩弄三段论法的愚蠢,嘲弄了天使们的神圣,嘲弄了世俗人的物质追求。   作者曾自称他的书是“西勒纳斯”,即在表面上涂绘了许多滑稽古怪形象、里面装着珍宝的小盒子。他又以苏格拉底自诩。据说苏格拉底相貌猥琐,没有一个女人爱他,但他有一个广阔的前额,里面装着“超人的悟性,神奇的品德,百折不挠的勇气,无比的节操,沉静的涵养,十足的镇定,对于人们梦寐以求的、劳碌奔波的、苦苦经营的、远渡重洋追求的、甚至为之发动战争的一切,更是蔑视到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拉伯雷的粗俗,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神圣的和庸俗的世界的反抗,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蔑视”。因此,这种粗俗,实际上是超俗。   粗俗,一般来说不能构成审美对象,除非是这两种情况:一是对粗俗的鞭挞和嘲讽;二是在粗俗的背后包容着更高的文化内涵,用以亵渎某些貌似神圣的东西。前者易于理解,后者较难,拉伯雷就属于后者。《三国演义》中祢衡在曹操面前脱光了衣服也是一例。一个人当众赤身裸体,可谓不知羞耻。但祢衡却是用以嘲笑曹操的贪心和奸诈,因而具有更高的文化意义,即一个文人不畏权势、以自身的洁白昭示于天下的高风亮节,因而具有了审美价值。   拉伯雷把那些油味大于酒味的东西呼为“又腥又臭的围裙”,而把自己的作品视为“奶酪形脑汁”做成的笑料。   下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巨人传》在粗俗形式下反映的一些“脑汁”(思想)。   《巨人传》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人的力量与信心。故事开篇就讲乌托邦国国王高朗古杰的妻子从耳朵里生出一个孩子,取名高康大,身躯巨大无比。他每天要吃17093头奶牛的奶,一件紧身上装要用白缎813奥纳(每奥纳折合1?郾88米),狗皮1509张半。他力大惊人,而且喜欢大吃大喝大笑大闹,又聪颖过人,四岁能诗。这种巨人形象令我们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但有不同,赫拉克勒斯的力气和智慧都是与生俱来的,而拉伯雷却强调后天教育的影响。高朗古杰给儿子请了诡辩大师,按经院哲学的学习方法要他死记硬背,十几年下来,儿子变得呆头呆脑,疯疯傻傻,见人连话也说不出来了。父亲赶忙改换教师,采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学习:有读书,有讨论,有运动,有实验,有音乐;玩纸牌的时候结合学数学,吃饭的时候结合讲动植物……结果高康大百艺皆通,又恢复了原来的活泼性格。   相比而言,薄伽丘对教会的嘲讽主要表现为揭露他们的道德败坏。这种嘲讽尚未完全脱出教会的框架,它的标准还是宗教教规。而拉伯雷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知识的角度嘲笑神甫、教士的愚蠢。以知识和神学对立,这是近代人的角度,比薄伽丘要高一着。当高康大摘下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挂在马脖子下当做铃铛时,圣母院派神学大师卜拉克玛多来向高康大讨还大钟。这位大师的一篇演说词貌似旁征博引,其实颠三倒四、荒唐无稽,活画出一副自以为高明的愚蠢之相。对于封建官吏的嘲讽,拉伯雷也是从智慧与愚蠢的角度着笔。譬如写到巴黎的一个案子,请了许多法官,引经据典,使用各种逻辑证法,结果越弄越糊涂,审了多年不能判决。而请了高康大的儿子、巨人庞大固埃,三下五除二,不到几分钟就解决了。众法官惊呆了,三个钟头说不出一句话,后来用醋才把他们熏醒过来。   《巨人传》中还描写了巨人高康大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高贵品质。邻国国王毕可罗寿为了几车烧饼的事,进攻乌托邦,高朗古杰紧急从巴黎召回儿子御敌。高康大在阵前先礼后兵,对毕可罗寿表示:为了和平,愿加倍赔偿他那五车烧饼。但毕可罗寿把高康大的真诚视为软弱可欺,继续进犯。高康大一怒之下拔起千年大树猛扫敌兵,把高塔、炮台统统打翻,藏在其中的敌兵被一起压死。敌兵惊愕之时,高康大的战马撒了一泡尿,形成滚滚巨流,把敌兵冲出好几里,赢得了胜利。   胜利之后,庆功封赏,高康大建议开设“特来美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与中世纪修道院完全不同:没有围墙,自由出入;男女都要劳动,有男必须有女,每人都可以结婚,发财致富;只有院规一条,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一条禁令,就是不许伪善者、讼棍、守财奴进入。这个特来美修道院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国,它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一切封建束缚获得发财致富的自由、结婚恋爱的自由,具有极大的鲜明性和战斗性。   《巨人传》的第二、三、四部,是写高康大的儿子庞大固埃寻找神壶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拉伯雷用离奇的手法广泛地描写了当时法国的现实,尖锐讽刺了封建官吏和教会僧侣的腐化与昏庸。譬如,作品中描写到骗人岛上穿皮袍的猫王(暗指当时法国的法官)长了三个头:怒吼的狮头(对百姓),奉承的狗头(对上司),打哈欠的狼头(无用而狠心)。它满爪是血,爪子那么厉害,任何东西都逃不出它的魔掌。这就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法官对人民的血腥统治。   庞大固埃等人经历各种曲折终于找到了神壶,并且得到启示:“请你们畅饮。”法朗士归结为:“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心,叫“庞大固埃主义”。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拉伯雷在嬉笑怒骂之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新人和世界的理想。这种新人的构架就是知识、真理、爱情,即真、善、美。而世界的理想是正义和自由。“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后来写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旗帜上,成为人类为之奋斗的进步理想。但历史也显示了它的幼稚性,拉伯雷怎么也没想到,“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会演化成“人与人的战争”。   (编辑 蓝 忆)

  拉伯雷(1494~1553)本人就是一位文化巨人,他通晓哲学、神学、数学、医学、法学、音乐、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建筑学和文学等11个学科,在写作《巨人传》时使用了13种语言。渊博的科学知识使他形成了一套与宗教盲从相悖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不承认天下有绝对的权威,只承认知识的权威;不为某些固定的教义所左右,而要求理性的裁决。这是一种与中世纪教义学者的心理气质截然不同的心理气质。英国诗人波普(Alexander Pope)为牛顿写的墓志铭很能体现这种气质:      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   神说“要有牛顿”,   万物俱成光明。      拉伯雷虽然生在牛顿之前,但在这位文艺巨人身上已经表现出这种对科学的自信,这种自信使他在教会面前保持谦卑已成为不可能。知识的富有,使拉伯雷傲视现实,同流行的愚昧、腐化作不屈斗争。为了《巨人传》,他四次受到教皇迫害,仍坚持写完,并因此流亡国外,穷困潦倒,死时一点财产都没有。他在遗嘱中说:“我一无所有。我把一切都给了穷人。”死前他笑着说:“戏演完了,该拉幕了。”他把人生看做演戏,表现出他的超俗;但他又确实是有声有色地演完这场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拉伯雷是一位知识巨人,代表着当时法国文艺复兴的高峰,但《巨人传》却是以粗俗的形式出现的。他自称这部作品“酒味大于油味”(即作品是在酒后写成而不是在油灯下正襟危坐写出的成果)。但他的“粗俗”并不使人感到品位低下,而是对某种“神圣”东西的嘲讽。例如小说第十三章高康大专论擦屁股的方法,这实在是一个粗俗不堪的题目,一般作家是不屑于问津也不敢于问津的。但拉伯雷洋洋洒洒写出来,讲这个五岁的孩子如何用宫女的帽子、围巾、丝绒护面来擦屁股,试用丹参、茴香、牛颈草、玫瑰花、白菜、萝卜、莴苣、菠菜来代替手纸;此外,他还用过床单、被子、窗帘、地毯、台布作代用品。他背诵长篇的有关的诗歌。用三段论法证明了擦屁股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结论说:天堂之所以美好,不在于百合花、仙丹或花蜜,而在于天使们可以用小天鹅来擦屁股。   这一段今天读来,仍有某种不舒服的感觉,而在当时,上帝的神圣光环还笼罩在人世间,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还像紧箍咒一样套在人身上,这一段文章的惊世骇俗是可想而知的。它出自一个五岁小孩之口,就不是单纯的恶作剧而是表现了人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对于“神圣事物”的亵渎和反叛,它嘲弄了伦理哲学家们脱离现实玩弄三段论法的愚蠢,嘲弄了天使们的神圣,嘲弄了世俗人的物质追求。   作者曾自称他的书是“西勒纳斯”,即在表面上涂绘了许多滑稽古怪形象、里面装着珍宝的小盒子。他又以苏格拉底自诩。据说苏格拉底相貌猥琐,没有一个女人爱他,但他有一个广阔的前额,里面装着“超人的悟性,神奇的品德,百折不挠的勇气,无比的节操,沉静的涵养,十足的镇定,对于人们梦寐以求的、劳碌奔波的、苦苦经营的、远渡重洋追求的、甚至为之发动战争的一切,更是蔑视到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拉伯雷的粗俗,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神圣的和庸俗的世界的反抗,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蔑视”。因此,这种粗俗,实际上是超俗。   粗俗,一般来说不能构成审美对象,除非是这两种情况:一是对粗俗的鞭挞和嘲讽;二是在粗俗的背后包容着更高的文化内涵,用以亵渎某些貌似神圣的东西。前者易于理解,后者较难,拉伯雷就属于后者。《三国演义》中祢衡在曹操面前脱光了衣服也是一例。一个人当众赤身裸体,可谓不知羞耻。但祢衡却是用以嘲笑曹操的贪心和奸诈,因而具有更高的文化意义,即一个文人不畏权势、以自身的洁白昭示于天下的高风亮节,因而具有了审美价值。   拉伯雷把那些油味大于酒味的东西呼为“又腥又臭的围裙”,而把自己的作品视为“奶酪形脑汁”做成的笑料。   下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巨人传》在粗俗形式下反映的一些“脑汁”(思想)。   《巨人传》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人的力量与信心。故事开篇就讲乌托邦国国王高朗古杰的妻子从耳朵里生出一个孩子,取名高康大,身躯巨大无比。他每天要吃17093头奶牛的奶,一件紧身上装要用白缎813奥纳(每奥纳折合1?郾88米),狗皮1509张半。他力大惊人,而且喜欢大吃大喝大笑大闹,又聪颖过人,四岁能诗。这种巨人形象令我们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但有不同,赫拉克勒斯的力气和智慧都是与生俱来的,而拉伯雷却强调后天教育的影响。高朗古杰给儿子请了诡辩大师,按经院哲学的学习方法要他死记硬背,十几年下来,儿子变得呆头呆脑,疯疯傻傻,见人连话也说不出来了。父亲赶忙改换教师,采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学习:有读书,有讨论,有运动,有实验,有音乐;玩纸牌的时候结合学数学,吃饭的时候结合讲动植物……结果高康大百艺皆通,又恢复了原来的活泼性格。   相比而言,薄伽丘对教会的嘲讽主要表现为揭露他们的道德败坏。这种嘲讽尚未完全脱出教会的框架,它的标准还是宗教教规。而拉伯雷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知识的角度嘲笑神甫、教士的愚蠢。以知识和神学对立,这是近代人的角度,比薄伽丘要高一着。当高康大摘下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挂在马脖子下当做铃铛时,圣母院派神学大师卜拉克玛多来向高康大讨还大钟。这位大师的一篇演说词貌似旁征博引,其实颠三倒四、荒唐无稽,活画出一副自以为高明的愚蠢之相。对于封建官吏的嘲讽,拉伯雷也是从智慧与愚蠢的角度着笔。譬如写到巴黎的一个案子,请了许多法官,引经据典,使用各种逻辑证法,结果越弄越糊涂,审了多年不能判决。而请了高康大的儿子、巨人庞大固埃,三下五除二,不到几分钟就解决了。众法官惊呆了,三个钟头说不出一句话,后来用醋才把他们熏醒过来。   《巨人传》中还描写了巨人高康大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高贵品质。邻国国王毕可罗寿为了几车烧饼的事,进攻乌托邦,高朗古杰紧急从巴黎召回儿子御敌。高康大在阵前先礼后兵,对毕可罗寿表示:为了和平,愿加倍赔偿他那五车烧饼。但毕可罗寿把高康大的真诚视为软弱可欺,继续进犯。高康大一怒之下拔起千年大树猛扫敌兵,把高塔、炮台统统打翻,藏在其中的敌兵被一起压死。敌兵惊愕之时,高康大的战马撒了一泡尿,形成滚滚巨流,把敌兵冲出好几里,赢得了胜利。   胜利之后,庆功封赏,高康大建议开设“特来美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与中世纪修道院完全不同:没有围墙,自由出入;男女都要劳动,有男必须有女,每人都可以结婚,发财致富;只有院规一条,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一条禁令,就是不许伪善者、讼棍、守财奴进入。这个特来美修道院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国,它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一切封建束缚获得发财致富的自由、结婚恋爱的自由,具有极大的鲜明性和战斗性。   《巨人传》的第二、三、四部,是写高康大的儿子庞大固埃寻找神壶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拉伯雷用离奇的手法广泛地描写了当时法国的现实,尖锐讽刺了封建官吏和教会僧侣的腐化与昏庸。譬如,作品中描写到骗人岛上穿皮袍的猫王(暗指当时法国的法官)长了三个头:怒吼的狮头(对百姓),奉承的狗头(对上司),打哈欠的狼头(无用而狠心)。它满爪是血,爪子那么厉害,任何东西都逃不出它的魔掌。这就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法官对人民的血腥统治。   庞大固埃等人经历各种曲折终于找到了神壶,并且得到启示:“请你们畅饮。”法朗士归结为:“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心,叫“庞大固埃主义”。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拉伯雷在嬉笑怒骂之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新人和世界的理想。这种新人的构架就是知识、真理、爱情,即真、善、美。而世界的理想是正义和自由。“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后来写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旗帜上,成为人类为之奋斗的进步理想。但历史也显示了它的幼稚性,拉伯雷怎么也没想到,“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会演化成“人与人的战争”。   (编辑 蓝 忆)


相关文章

  • 拉伯雷[巨人传]
  • 弗朗索瓦 · 拉伯雷 (Francois Rabelais 1493-1553) 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作家.教育思想家.他的生平,由于缺乏确实可靠的传记,从 16 世纪以来即残缺不全. 1903 年,法国成立了以法兰西文史 ...查看


  • 拉伯雷与狂欢化
  • 法国作家拉伯雷(Rabelais 1494―155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而且还通晓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音乐.植物学.建筑.法律.教育等多种学科,以及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等多 ...查看


  • 读书手抄报内容:[巨人传]
  • <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在小 ...查看


  • 拉伯雷_巨人传_人文主义战争思想分析
  • 2010年11月 第6期(总第148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Nov,2010 No.6Nov.No.148 拉伯雷查看


  • 外国文学选择题
  • 二:选择题 1.<七将攻忒拜>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作者是( ) A.埃斯库洛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德斯 D阿里斯托芬 2.<乌龟和兔子> <狼和小羊> <农夫和蛇>等故事 ...查看


  • 法国文学史课后练习答案
  • 第一章:中世纪法国文学 名词解释: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指以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其内容围绕凸现城市特点这一中心向不 ...查看


  •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
  • 外国文学史 古代文学 1. 希腊神话包括两部分: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2. 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简答):a. 神的高度人格化,神人同形同性论 b. 高度强调人的力 量,勇于挑战命运 c. 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对美的崇尚 d. 保存完整,数量大, ...查看


  • 小学生应该看那些有益的课外书
  • 小学生应该看那些有益的课外书 建议你看伍美珍.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哈利波特系列书籍.黄蓓佳.儿童文学杂志.花衣裳组合的书,另外,还有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建议你去读一读. <茶花女> [法国]小仲马 (5) < ...查看


  • 六年级看的课外书
  • 六年级看的课外书 1.<悲惨世界> 2.<冰心散文集> 3.<科学家的故事> 4.<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5.<感动童心的108个亲情故事> 6.<谁动了我的奶酪> 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