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制取气体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归纳总结

1. (2013兰州市)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稀盐酸

a b 混合 c

气体 澄清的

石灰水

A B C D E F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 (从A —E 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

成后面的实验。

(3)

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 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4)将CO 2和CO 的混合气体通过F 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 ,广口瓶中观察

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 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 ,打开活塞b ,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2. (2013孝感市)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指仪器名称。

a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请将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② 。 (3)实验室选用C 和E 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4)装置B 、C 都可以用来制取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 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3. (2013娄底市)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a 、b 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3)F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 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 (2013沈阳市)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用B 和D 装置制取氧气,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 ;若用F 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 ,出现 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3)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C 或E 装置收集的原因是 ;若选用F 装置代替C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a”或“b”)导管口通入。 5.(2013湛江市)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6.(2013锦州市)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利用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一中a 和b 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编号).若要用排水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的最佳时机是 .

(3)利用图一中的装置也可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应选择的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用图二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c 或d )端通入.

7.(2013邵阳市)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粗盐提纯;③CO 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敏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试验台前.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图中仪器a 的名称 ;b 仪器的一种用途是

(2)小敏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3)下列五个示意图是小敏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敏得3分,造成他失分的操作是 、 (填序号).

(4)第①步操作中,如果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 .

(5)选用上述部分仪器,药品可另选,再补充一种仪器,则可完成另一个实验考题.该考题是第 个考题,补充仪器的名称是 .

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实验

还原性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25克,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 的质量是20.6克。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是( )

A .16克 B .4.4克 C .25克 D .12克 2.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上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①中现象 ,②中现象 。请你写出试管①中的化学方程式:,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这个反应中 (填“木炭”或“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填“木炭”或“氧化铜”)具有还原性。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5)如果实验过程中始终无铜生成的可能原因

是 。 3.如图是高温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根据B 中发生的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 中的试剂(填名称) ;

(2)a 处排出的气体中,除没有排尽的空气和末被完全吸收的带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外,还一定含有少量的(填化学式) 气体;酒精灯上加罩的目的是 ; (3)写出A 中的化学方程式 ; (4)根据下表实验数据,求出有 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4.CO 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 ,实验室用该反应制得的CO 还原氧化铜。可选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中在A 装置中应通入 气体,B 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该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

如果连接A 、B 、C 装置,要验证CO 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是不严密的,原因是

5.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氧化铜、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学生掌握的知识】:

碳粉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能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碳粉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学生查找的资料】:碳与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但氧化铜能溶于酸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 [提出假设]①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②黑色粉末可能是木炭粉③黑色粉末可能是: 。 [设计实验] 同学甲:将干燥的CO 与A 中的黑色粉末反应,并检验其产物。在给黑色固体加热前,应先通入CO ,目的是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中的气球起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的作用。若黑色粉末变红色,同学甲推断黑色粉末一定含有氧化铜,可能含有碳粉。

同学乙:关闭弹簧夹X ,给排尽空气后的盛有黑色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加热。一段时间后,若黑色粉末不变色,澄清石灰水也不变浑浊,请你帮助同学乙推断 。

同学丙: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盐酸试剂,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同学丙推断黑色粉末一定只含有氧化铜。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6.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 ①CO ;②CO 2;③ 。

(1)若△m 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 1与△m 2

的关系是:△m 1△m 2(填“>”、“<”或“=”).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 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 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 .装置漏气 B .生成的CO 2部分与过量的C 反应生成了CO C .澄清石灰水吸收CO 2效果不好 D .装置内还有CO 2气体未被吸收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归纳总结

1. (2013兰州市)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稀盐酸

a b 混合 c

气体 澄清的

石灰水

A B C D E F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 (从A —E 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

成后面的实验。

(3)

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 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4)将CO 2和CO 的混合气体通过F 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 ,广口瓶中观察

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 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 ,打开活塞b ,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2. (2013孝感市)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指仪器名称。

a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请将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② 。 (3)实验室选用C 和E 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4)装置B 、C 都可以用来制取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 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3. (2013娄底市)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a 、b 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3)F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 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 (2013沈阳市)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用B 和D 装置制取氧气,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 ;若用F 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 ,出现 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3)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C 或E 装置收集的原因是 ;若选用F 装置代替C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a”或“b”)导管口通入。 5.(2013湛江市)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6.(2013锦州市)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利用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一中a 和b 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编号).若要用排水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的最佳时机是 .

(3)利用图一中的装置也可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应选择的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用图二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c 或d )端通入.

7.(2013邵阳市)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粗盐提纯;③CO 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敏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试验台前.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图中仪器a 的名称 ;b 仪器的一种用途是

(2)小敏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3)下列五个示意图是小敏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敏得3分,造成他失分的操作是 、 (填序号).

(4)第①步操作中,如果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 .

(5)选用上述部分仪器,药品可另选,再补充一种仪器,则可完成另一个实验考题.该考题是第 个考题,补充仪器的名称是 .

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实验

还原性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25克,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 的质量是20.6克。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是( )

A .16克 B .4.4克 C .25克 D .12克 2.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上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①中现象 ,②中现象 。请你写出试管①中的化学方程式:,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这个反应中 (填“木炭”或“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填“木炭”或“氧化铜”)具有还原性。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5)如果实验过程中始终无铜生成的可能原因

是 。 3.如图是高温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根据B 中发生的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 中的试剂(填名称) ;

(2)a 处排出的气体中,除没有排尽的空气和末被完全吸收的带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外,还一定含有少量的(填化学式) 气体;酒精灯上加罩的目的是 ; (3)写出A 中的化学方程式 ; (4)根据下表实验数据,求出有 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4.CO 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 ,实验室用该反应制得的CO 还原氧化铜。可选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中在A 装置中应通入 气体,B 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该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

如果连接A 、B 、C 装置,要验证CO 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是不严密的,原因是

5.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氧化铜、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学生掌握的知识】:

碳粉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能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碳粉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学生查找的资料】:碳与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但氧化铜能溶于酸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 [提出假设]①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②黑色粉末可能是木炭粉③黑色粉末可能是: 。 [设计实验] 同学甲:将干燥的CO 与A 中的黑色粉末反应,并检验其产物。在给黑色固体加热前,应先通入CO ,目的是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装置中的气球起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的作用。若黑色粉末变红色,同学甲推断黑色粉末一定含有氧化铜,可能含有碳粉。

同学乙:关闭弹簧夹X ,给排尽空气后的盛有黑色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加热。一段时间后,若黑色粉末不变色,澄清石灰水也不变浑浊,请你帮助同学乙推断 。

同学丙: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盐酸试剂,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同学丙推断黑色粉末一定只含有氧化铜。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6.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 ①CO ;②CO 2;③ 。

(1)若△m 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 1与△m 2

的关系是:△m 1△m 2(填“>”、“<”或“=”).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 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 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 .装置漏气 B .生成的CO 2部分与过量的C 反应生成了CO C .澄清石灰水吸收CO 2效果不好 D .装置内还有CO 2气体未被吸收


相关文章

  •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装置总结
  •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总结 一. 气体发生装置确定 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 反应物状态:2.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1.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型可用下图装置: 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 用试管装置简单,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 ...查看


  • 初中化学归纳总结方法
  • 化学知识归纳(包括4类知识) 一.基础知识与概念[包括化学的定义.定律.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还原.化合价等] 这类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 1 . 系统性.根据某些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 用串联法加以归纳. 例 ...查看


  •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质课教学设计
  •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质课教学设计 [学情和教材分析] 学生对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气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实验室常用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查看


  •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和验满(2)
  •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学案.测案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 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设计:姬德志 修改:姬德志 修改时间:2014-2-28 建议:2课时 中考考点:1制取气体的药品和反应 ...查看


  • 初中化学说课稿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粤教版化学第三章第二节<氧气的制法>,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是初中化学重 ...查看


  • 化学实验论文
  • 开拓创造性思维,强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初中 刘永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手段,加强和验证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激发探究化 ...查看


  • 初中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 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 .C 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 内所盛液体是 ...查看


  •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
  •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反思 "初中探究学习"的教学反思 2005-04-07 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要用上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而新的形势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 ...查看


  • 二氧化碳说课稿 2
  • <二氧化碳制取>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第六单元课题二的内容.第六单元是初中化学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最为完整的一个单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节课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