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路线

玄奘西行路线

长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安西―玉门关―红柳园―星星峡―哈密―鄯善―吐鲁番―托克逊―焉耆―轮台―阿克苏―天

山别迭里山口―伊塞克湖―托克马克―江布尔城―塔什干―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扎木博尔―布哈拉―篾尔甫―基华城(咸海)―沙赫里夏勃兹―达尔本特―铁尔梅兹―昆都士

―巴尔赫―得哈斯城―巴米扬―喀布尔―贾拉拉巴德―白沙瓦―白沙瓦―阿托克―斯利那加―克什米尔―(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

627年(唐贞观元年)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4284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2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

坦塔什干东北)—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笯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西行千余里,至窣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现在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出铁门,至睹贷罗国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

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巴基斯坦东北境)—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 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至遏罗阇补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阇烂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窣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 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 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

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今遗址旁建有玄奘纪念堂,为1956年周恩来访印时中国捐资三十万建的。

玄奘西行路线

长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安西―玉门关―红柳园―星星峡―哈密―鄯善―吐鲁番―托克逊―焉耆―轮台―阿克苏―天

山别迭里山口―伊塞克湖―托克马克―江布尔城―塔什干―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扎木博尔―布哈拉―篾尔甫―基华城(咸海)―沙赫里夏勃兹―达尔本特―铁尔梅兹―昆都士

―巴尔赫―得哈斯城―巴米扬―喀布尔―贾拉拉巴德―白沙瓦―白沙瓦―阿托克―斯利那加―克什米尔―(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

627年(唐贞观元年)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4284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2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

坦塔什干东北)—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笯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西行千余里,至窣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现在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出铁门,至睹贷罗国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

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巴基斯坦东北境)—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 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至遏罗阇补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阇烂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窣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 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 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

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今遗址旁建有玄奘纪念堂,为1956年周恩来访印时中国捐资三十万建的。


相关文章

  • 25唐玄奘西行取经_教案
  •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课 文:25*唐玄奘西行取经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唐玄奘西行取经>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描写著名人物的记叙文,主要讲述了玄奘西行取经的艰难历程,表现了玄奘和尚严谨 ...查看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反思
  •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故事.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2 ...查看


  • 25.[唐玄奘西行取经]
  •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狮子庙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型 新授 主备 李智春 使用 审核 李珂 25.<唐玄奘西行取经>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及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 ...查看


  • 玄奘西行及其影响
  • 玄奘西行及影响 历史上的唐朝僧人玄奘,原来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人.他精通了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可是,那时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于是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 ...查看


  • 西天取经路过哪些真实的地方--[西游记]里的地理知识
  • 西天取经路过哪些真实的地方--<西游记>里的地理知识玄奘西行取经一千多年里,故事不断地神话和演绎,最终在吴承恩笔下著成了经典.和故事本身被演绎一样,玄奘取经路途上的众多山川风景.自然类型都成了演绎的对象.这些名词在书上被写得天马 ...查看


  • 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古城区民族中学:和瑞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查看


  • 唐三藏取经
  • 唐三藏印度取经 行程路线: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 ...查看


  • 唐玄奘西行取经
  • 唐玄奘西行取经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 ...查看


  • 齐鲁书社四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
  • 第17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