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成分测定专项练习
1、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写出该实验中铜丝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后,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条即可).
(4)在此试验中要不断来回推动活塞原因是
2、如图,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生的实验
现象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②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
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③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
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
足量白磷,用胶塞塞住,并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 置于
90℃的开水上方加热白磷,白磷燃烧,现象是
胶塞向 移动,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 移动,
最后停留在刻度为 处,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 (2)小军的装置
(1)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
题:
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 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
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除尽
(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 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
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
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一、(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1)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编号).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二、(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优点是:
(1)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 ,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2)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氮气约为 .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
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是: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 打开弹簧夹,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的体积、、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4、产生大量的白烟、、右、、左、、4、、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
5、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4、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氧气而生成了固态的五氧化二磷、、减小、、氮气、、氧气、、木炭燃烧消耗氧气、、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在明显变化、、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
6、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原来空气体积的 、、、
环保、、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合理给分)、、、
空气成分测定专项练习
1、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写出该实验中铜丝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后,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条即可).
(4)在此试验中要不断来回推动活塞原因是
2、如图,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生的实验
现象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②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
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③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
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
足量白磷,用胶塞塞住,并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 置于
90℃的开水上方加热白磷,白磷燃烧,现象是
胶塞向 移动,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 移动,
最后停留在刻度为 处,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 (2)小军的装置
(1)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
题:
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 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
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除尽
(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 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
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
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一、(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1)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编号).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二、(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优点是:
(1)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 ,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2)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氮气约为 .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
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是: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 打开弹簧夹,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的体积、、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4、产生大量的白烟、、右、、左、、4、、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
5、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4、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氧气而生成了固态的五氧化二磷、、减小、、氮气、、氧气、、木炭燃烧消耗氧气、、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在明显变化、、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
6、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原来空气体积的 、、、
环保、、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合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