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的超声检测方法

外周静脉的超声检测方法

由于深静脉与动脉相互伴行,故检査深静脉时,探头的选择与患者的体位与相应的动脉检查相同,深静脉的检査可通过先定位其伴行动脉而进行。

(一)体位

下肢静脉的清晰显示应以它的足够膨胀为前提,一般来说,站立位较卧位更适合下肢静脉的检査。尤其是对静脉反流、管壁结构和细小血栓的观察,也可取卧位 (头高脚低位)或坐位检査。

(二)探头

一般使用5-7MHz线阵探头。有时,肢体粗大者位置深在的静脉(如股浅静脉远心段)需使用3. 5MHz的凸阵探头;相反,浅静脉可使用7. 5MHz的以上 探头。

(三)探测步骤

1.股静脉

取仰卧位,身体微侧向检查侧,膝关节略弯曲,被检查下肢大腿外展外旋。

在腹股沟处横切显示股总动、静脉(静脉在内、动脉在外),确认股总静脉后转为纵切显示股总静脉,并可见其前侧与大隐静脉相连接。然后向下对股浅静脉及股深静脉进行检査,可以观察到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的连接处较股动脉分叉处低数(8)厘米。股浅静脉远心段位置较深,相对较难检查,可采用前侧或后侧径路来充分显示此段 静脉。

2.胭静脉

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均可获得满意的探测效果。患者取仰卧位,正好检査 完股静脉,患者不用改变体位,患者膝关节弯曲使胭窝距检査床有一定距离。若患 者取俯卧位,最好在检査踝部垫一小枕,使膝关节轻度屈曲,从而使胭静脉处于膨 胀状态,必须注意,无论采取哪一种探测体位,开始检查时应将探头置于股浅静脉• 远心段,以确认从前侧探测径路可能被遗漏或显示不满意的内收肌管裂孔处的股、腯静脉获得清晰显示。先纵切股、胭静脉,然后转为横切,从股浅静脉远心段一 直追踪观察至胫腓静脉汇合处。

3.小腿的深、浅静脉

(1)患者体位:一般来说,患者取仰卧位可完成大部分小腿深静脉的超声检 测。俯卧位适宜检查小腿肌间隙静脉。

(2)探测方法:胫腓静脉的检査可从膝关节或从踝关节开始。采用从膝关节 开始正好检査完胭静脉再向下检查胫腓静脉,而从踝关节开始往往容易发现胫腓 静脉并能较好地追踪观察。小腿深静脉的超声检查主要受骨骼、位置、深浅和水肿 的影响,应以伴行的动脉作为寻找和鉴别标志。胫前动脉体表投影为胫骨粗隆与 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至内外踩连线的中点。腓动脉在胭肌下缘中的下方起于胫后 动脉,先经腔骨后肌和胭长屈肌之间下降,至外踝上方浅出。

(3)小腿深静脉。①胫后静脉。有3条探测径路:小腿前内侧、小腿中后侧和 小腿前外侧;②腓静脉。可采用与探测胫后静脉相同的小腿前内侧探测径路,在胫 后静脉后方显示腓-脉。③胫前动脉。可采用小腿前外侧探测径路。

(4)大隐静脉: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上行,经过膝关节内侧,再沿大腿内侧上 行,并逐渐转向前方,最后于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汇入股总静脉。除临床特 殊需要外,一般只常规检査大隐静脉近心段。方法是:测量大隐静脉内径,观察有 无血栓及反流,探头轻触皮肤,以无影响静脉显示为宜。

(5)小隐静脉:在足的外侧缘起于足背静脉网,经过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 升,经腓肠肌两头之间达胭窝并在此注人胭静脉。小隐静脉走行表浅,较易检査。

(四)每条静脉的探测步骤

(1)观察静脉的变异、内膜、管腔内回声情况和内径变化。卧位检查如有困 难,可取站立位检查。由于站立位静脉膨胀,容易观察这些情况,特别适合于对大 部分或完全再通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内膜和残存的小血栓的观察。

(2)检查静脉时,探头压力宜轻,着重观察静脉血栓有无,可借助静脉的可压 缩性进行判定,同时检査静脉血流信号的自发性、无波动性及伴随呼吸周期的变化 情况,下肢静脉的增强效应可通过足和小腿的加压机乏氏(Valsalva)动作或近、远 侧肢体进行加压增强血流。检査下肢静脉瓣膜功能时,多采用立位,亦可取仰卧位 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被检静脉的走行位置,应用施压袖带或手法挤压大腿或小腿, 放松后观察挤压近段静脉是否有反流及反流程度来评价静脉瓣膜功能

(五)探测注意事项

(1)下肢静脉的变异很常见,常见的变异为静脉成对,由于下肢静脉成对很常 见,以致被认为是正常变异。

(2)在直接检査髂外静脉有困难时,可通过观察股总静脉的多普勒信号来了 解其通畅情况。

(3)股浅静脉在通过收肌管裂孔时直接显示存在一定困难,应加以注意。

(4)与上肢的检査一样,位置表浅的静脉以探讨轻触皮肤为宜;否则,会影响 静脉显示。

(5)正常小腿胫腓静脉的自发性血流信号可不显示,但在人工挤压远端肢体 或足部后,静脉内能显示增强的血流信号。

(6)正常瓣膜较弱,常不被超声显示,是瓣膜窦处的血栓的好发部位,应仔细观察。

外周静脉的超声检测方法

由于深静脉与动脉相互伴行,故检査深静脉时,探头的选择与患者的体位与相应的动脉检查相同,深静脉的检査可通过先定位其伴行动脉而进行。

(一)体位

下肢静脉的清晰显示应以它的足够膨胀为前提,一般来说,站立位较卧位更适合下肢静脉的检査。尤其是对静脉反流、管壁结构和细小血栓的观察,也可取卧位 (头高脚低位)或坐位检査。

(二)探头

一般使用5-7MHz线阵探头。有时,肢体粗大者位置深在的静脉(如股浅静脉远心段)需使用3. 5MHz的凸阵探头;相反,浅静脉可使用7. 5MHz的以上 探头。

(三)探测步骤

1.股静脉

取仰卧位,身体微侧向检查侧,膝关节略弯曲,被检查下肢大腿外展外旋。

在腹股沟处横切显示股总动、静脉(静脉在内、动脉在外),确认股总静脉后转为纵切显示股总静脉,并可见其前侧与大隐静脉相连接。然后向下对股浅静脉及股深静脉进行检査,可以观察到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的连接处较股动脉分叉处低数(8)厘米。股浅静脉远心段位置较深,相对较难检查,可采用前侧或后侧径路来充分显示此段 静脉。

2.胭静脉

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均可获得满意的探测效果。患者取仰卧位,正好检査 完股静脉,患者不用改变体位,患者膝关节弯曲使胭窝距检査床有一定距离。若患 者取俯卧位,最好在检査踝部垫一小枕,使膝关节轻度屈曲,从而使胭静脉处于膨 胀状态,必须注意,无论采取哪一种探测体位,开始检查时应将探头置于股浅静脉• 远心段,以确认从前侧探测径路可能被遗漏或显示不满意的内收肌管裂孔处的股、腯静脉获得清晰显示。先纵切股、胭静脉,然后转为横切,从股浅静脉远心段一 直追踪观察至胫腓静脉汇合处。

3.小腿的深、浅静脉

(1)患者体位:一般来说,患者取仰卧位可完成大部分小腿深静脉的超声检 测。俯卧位适宜检查小腿肌间隙静脉。

(2)探测方法:胫腓静脉的检査可从膝关节或从踝关节开始。采用从膝关节 开始正好检査完胭静脉再向下检查胫腓静脉,而从踝关节开始往往容易发现胫腓 静脉并能较好地追踪观察。小腿深静脉的超声检查主要受骨骼、位置、深浅和水肿 的影响,应以伴行的动脉作为寻找和鉴别标志。胫前动脉体表投影为胫骨粗隆与 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至内外踩连线的中点。腓动脉在胭肌下缘中的下方起于胫后 动脉,先经腔骨后肌和胭长屈肌之间下降,至外踝上方浅出。

(3)小腿深静脉。①胫后静脉。有3条探测径路:小腿前内侧、小腿中后侧和 小腿前外侧;②腓静脉。可采用与探测胫后静脉相同的小腿前内侧探测径路,在胫 后静脉后方显示腓-脉。③胫前动脉。可采用小腿前外侧探测径路。

(4)大隐静脉: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上行,经过膝关节内侧,再沿大腿内侧上 行,并逐渐转向前方,最后于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汇入股总静脉。除临床特 殊需要外,一般只常规检査大隐静脉近心段。方法是:测量大隐静脉内径,观察有 无血栓及反流,探头轻触皮肤,以无影响静脉显示为宜。

(5)小隐静脉:在足的外侧缘起于足背静脉网,经过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 升,经腓肠肌两头之间达胭窝并在此注人胭静脉。小隐静脉走行表浅,较易检査。

(四)每条静脉的探测步骤

(1)观察静脉的变异、内膜、管腔内回声情况和内径变化。卧位检查如有困 难,可取站立位检查。由于站立位静脉膨胀,容易观察这些情况,特别适合于对大 部分或完全再通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内膜和残存的小血栓的观察。

(2)检查静脉时,探头压力宜轻,着重观察静脉血栓有无,可借助静脉的可压 缩性进行判定,同时检査静脉血流信号的自发性、无波动性及伴随呼吸周期的变化 情况,下肢静脉的增强效应可通过足和小腿的加压机乏氏(Valsalva)动作或近、远 侧肢体进行加压增强血流。检査下肢静脉瓣膜功能时,多采用立位,亦可取仰卧位 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被检静脉的走行位置,应用施压袖带或手法挤压大腿或小腿, 放松后观察挤压近段静脉是否有反流及反流程度来评价静脉瓣膜功能

(五)探测注意事项

(1)下肢静脉的变异很常见,常见的变异为静脉成对,由于下肢静脉成对很常 见,以致被认为是正常变异。

(2)在直接检査髂外静脉有困难时,可通过观察股总静脉的多普勒信号来了 解其通畅情况。

(3)股浅静脉在通过收肌管裂孔时直接显示存在一定困难,应加以注意。

(4)与上肢的检査一样,位置表浅的静脉以探讨轻触皮肤为宜;否则,会影响 静脉显示。

(5)正常小腿胫腓静脉的自发性血流信号可不显示,但在人工挤压远端肢体 或足部后,静脉内能显示增强的血流信号。

(6)正常瓣膜较弱,常不被超声显示,是瓣膜窦处的血栓的好发部位,应仔细观察。


相关文章

  • CDFI2004考题及答案
  • 2004CDFI 考试试题 1.侧向分辨力取决于 A .多普勒频移 B .声束聚焦技术 C .降低探头频率 D .不能在远场测量 E .脉冲波的波长 2.对轴向分辨力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 A .穿透深度 B .声波的波长 C .阻尼 D .入 ...查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诊断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 201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 专业考试大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诊断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诊断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CDFI 医师.技师) (200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说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 ...查看


  • 2004年CDFI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
  • 2004年CDFI 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 1.侧向分辨力取决于A .多普勒频移B .声束聚焦技术C .降低探头频率D .不能在远场测量E .脉冲波的波长 2.对轴向分辨力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A .穿透深度B .声波的波长C .阻尼D .入射的角 ...查看


  • 超声诊断2
  • 2015年人民医院三基考试 科目:超声诊断2 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常发生在:( ) A.左房 B.室间隔 C.心尖部 D.右室 E.左室底部 2.在第一肝门区出入的管道结构是:( ) ① 门静脉: ...查看


  • 超声诊断基础试题及答案
  • 超声诊断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 ) 以上的一种机械波.B A ,10000Hz B ,20000Hz C ,30000Hz D ,40000Hz 2. 超声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表达为如下哪种公式:C ...查看


  • 超声诊断基础试题.(二)
  • 超声诊断基础试题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 )以上的一种机械波.B A ,10000Hz B,20000Hz C,30000Hz D,40000Hz 2. 超声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表达为如下哪种公式 ...查看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 第二章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发布: 2009-4-19 18:09 | 作者: webmaster | 来源: 本站原创 | 查看: 207次 一.目的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 real ...查看


  • 大脑中动脉测量在胎儿期各方面评估中的意义_万仪芳
  • 上海医学2008年第31卷第11期 ·831· ·综述· 大脑中动脉测量在胎儿期各方面评估中的意义 万仪芳 陈萍 大脑中动脉(M CA ) 是大脑半球血液供应最丰富的血管, 随着胎儿脑发育的逐步完善, 对血液供应及氧需求的逐渐增加, 可反映 ...查看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D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变 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先光,刘朝中,王俊华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浓度的变化与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