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二)临床表现

1. 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 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 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 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 腋窝淋巴结肿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自我形象紊乱 与乳腺癌切除术造成乳房缺失和术后瘢痕形成有关。

2、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心理变化

2、营养状况

3、有无妊娠或哺乳

4、皮肤情况

术后:

1、病情

2、体位

3、饮食

4、伤口

5、有无气胸

6、引流管的护理

7、患侧肢体情况

8、心理状况

(五)护理措施

术前

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会影响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请其他病友现身说法,促进病人适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让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2、常规检查和改善病人的营养;术前做心,肺,肝,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对于妊娠及哺乳期乳癌患者,应终止妊娠及断乳。

4、皮肤准备:除按备皮范围准备外,如需植皮,取患侧乳房上的皮肤,应注意乳头及乳晕部的清洁,取患乳对侧大腿皮肤,备皮范围应包括会阴阴毛,膝关节。 术后:

1、观察病情:24小时内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密切注意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以及早发现出血倾向。

2、体位和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后6小时改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抬高患侧上

肢,同时鼓励病人做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炎和肺不张。

3、饮食:病人术后6小时给予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恢复正常饮食,应加强营养的补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伤口护理:保持皮瓣血供良好,维持有效引流;切口处用胸带加压包扎,注意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脉搏,防止过紧引起肢体供血不良,过松不利皮瓣或皮片与胸壁紧贴愈合。

5、观察患者有无气胸的征兆,如胸闷,呼吸窘迫等。

6、做好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根据患者需要调节负压,妥善固定,引流管长度以患者床上翻身的余地为宜,观察引流夜的颜色,性质和量,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ml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 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量小于10ml ,局部无积血、积液可考虑拔管。

7、患侧上肢护理:

①患侧上肢水肿: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预防性抬高患侧上肢,出现水肿者除继续抬高患肢外应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按摩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应避免过劳,不在患肢测血压或静脉注射。

②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术后1-3天患手做握拳屈腕动作,每日3次,每次3分钟;术后4~7天活动肘关节,但避免外展; 术后7~9天患侧的手能摸到对侧的肩近侧的耳朵; 术后10天逐步进行肩部活动,可指导病人做手指爬墙运动,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8、心理护理:术后应继续给予病人及其家属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夫妇双方坦诚相待。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1)鼓励夫妻双方坦诚相待,正确面对现状;

(2)鼓励、表达手术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

(3)向其提供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如:乳房再造,佩戴义乳等;

(4)在平时的操作中避免过度暴露手术部位,保护病人的隐私。

2、健康指导

(1)内源性雌激素 人工绝经、人乳喂养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多胎或激素干扰来调节早产或早期绝经达到预防的效果, 对家族性乳腺癌无效;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和未哺乳;

(2)遗传 乳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乳房癌病史者,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3)人工流产 流产后,激素水平骤然降低易诱发乳腺疾病;

(4)环境饮食因素 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可增加乳房癌的发病机会。

3、出院指导

(1)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出院后第1-5年期间,每半年来医院随诊复查。五年后,每年随诊复查1次直至终生。如遇下列情况应随时复查:

1) 患侧胸壁出现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2) 对侧乳房扪及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有淋巴结肿大;

3) 出现咳嗽,胸痛,肝脏肿大,腰背痛,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复查

时做全面的体格检查,每年行胸部透视或拍片,全身骨骼扫描等检查。

(2)活动 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

(3)避孕 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乳癌复发

(4)放疗或化疗 放疗期间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血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应暂停放、化疗

(5)义乳或假体 提供病人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

1) 介绍假体的作用和应用

2) 出院时暂佩戴无重量义乳

3) 衣着不过度紧身

4、健康促进

(1)每月进行一次自我乳腺检查; 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乳腺检查;40岁以下女性每1~3年进行一次乳腺B 超检查, 而40岁以上女性每1~3年进行一次乳腺锢靶X 线检查。建立妇女乳腺普查工程。

(2)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预防癌症的复发与转移, 以巩固疗效, 促进康复和延长存活期。

(3)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保留乳房术、微创手术、术后乳房重建技术、术后心理辅导、晚期患者的三级止痛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二)临床表现

1. 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 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 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 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 腋窝淋巴结肿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自我形象紊乱 与乳腺癌切除术造成乳房缺失和术后瘢痕形成有关。

2、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心理变化

2、营养状况

3、有无妊娠或哺乳

4、皮肤情况

术后:

1、病情

2、体位

3、饮食

4、伤口

5、有无气胸

6、引流管的护理

7、患侧肢体情况

8、心理状况

(五)护理措施

术前

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会影响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请其他病友现身说法,促进病人适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让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2、常规检查和改善病人的营养;术前做心,肺,肝,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对于妊娠及哺乳期乳癌患者,应终止妊娠及断乳。

4、皮肤准备:除按备皮范围准备外,如需植皮,取患侧乳房上的皮肤,应注意乳头及乳晕部的清洁,取患乳对侧大腿皮肤,备皮范围应包括会阴阴毛,膝关节。 术后:

1、观察病情:24小时内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密切注意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以及早发现出血倾向。

2、体位和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后6小时改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抬高患侧上

肢,同时鼓励病人做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炎和肺不张。

3、饮食:病人术后6小时给予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恢复正常饮食,应加强营养的补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伤口护理:保持皮瓣血供良好,维持有效引流;切口处用胸带加压包扎,注意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脉搏,防止过紧引起肢体供血不良,过松不利皮瓣或皮片与胸壁紧贴愈合。

5、观察患者有无气胸的征兆,如胸闷,呼吸窘迫等。

6、做好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根据患者需要调节负压,妥善固定,引流管长度以患者床上翻身的余地为宜,观察引流夜的颜色,性质和量,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ml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 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量小于10ml ,局部无积血、积液可考虑拔管。

7、患侧上肢护理:

①患侧上肢水肿: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预防性抬高患侧上肢,出现水肿者除继续抬高患肢外应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按摩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应避免过劳,不在患肢测血压或静脉注射。

②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术后1-3天患手做握拳屈腕动作,每日3次,每次3分钟;术后4~7天活动肘关节,但避免外展; 术后7~9天患侧的手能摸到对侧的肩近侧的耳朵; 术后10天逐步进行肩部活动,可指导病人做手指爬墙运动,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8、心理护理:术后应继续给予病人及其家属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夫妇双方坦诚相待。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1)鼓励夫妻双方坦诚相待,正确面对现状;

(2)鼓励、表达手术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

(3)向其提供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如:乳房再造,佩戴义乳等;

(4)在平时的操作中避免过度暴露手术部位,保护病人的隐私。

2、健康指导

(1)内源性雌激素 人工绝经、人乳喂养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多胎或激素干扰来调节早产或早期绝经达到预防的效果, 对家族性乳腺癌无效;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和未哺乳;

(2)遗传 乳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乳房癌病史者,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3)人工流产 流产后,激素水平骤然降低易诱发乳腺疾病;

(4)环境饮食因素 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可增加乳房癌的发病机会。

3、出院指导

(1)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出院后第1-5年期间,每半年来医院随诊复查。五年后,每年随诊复查1次直至终生。如遇下列情况应随时复查:

1) 患侧胸壁出现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2) 对侧乳房扪及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有淋巴结肿大;

3) 出现咳嗽,胸痛,肝脏肿大,腰背痛,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复查

时做全面的体格检查,每年行胸部透视或拍片,全身骨骼扫描等检查。

(2)活动 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

(3)避孕 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乳癌复发

(4)放疗或化疗 放疗期间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血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应暂停放、化疗

(5)义乳或假体 提供病人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

1) 介绍假体的作用和应用

2) 出院时暂佩戴无重量义乳

3) 衣着不过度紧身

4、健康促进

(1)每月进行一次自我乳腺检查; 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乳腺检查;40岁以下女性每1~3年进行一次乳腺B 超检查, 而40岁以上女性每1~3年进行一次乳腺锢靶X 线检查。建立妇女乳腺普查工程。

(2)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预防癌症的复发与转移, 以巩固疗效, 促进康复和延长存活期。

(3)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保留乳房术、微创手术、术后乳房重建技术、术后心理辅导、晚期患者的三级止痛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普外一科护理常规
  • 普外一病区护理常规 1.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 2.普通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查看


  • 普外科护理常规
  • 普通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 一.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 二.麻醉后护理常规 ............ ...查看


  • 胰腺癌护理常规
  • 胰腺癌护理常规 专科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四大症状: ① 腹痛 ② 黄疸 ③ 消化道症状 ④ 消瘦和乏力 其他:黄疸时可触及肿大的肝和胆囊.晚期者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可有腹水.部分患者有DM 表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 ...查看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护理学毕业论文选题(1157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乳腺癌术后负压引流管护理体会2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 赵春迎,刘景艳,丁秀荣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有效 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对其 ...查看


  • 肿瘤科护理常规
  • 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人院后,按病情轻重及不同病证分别送至指定床位,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制度,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象.体重等,通知相关医生. 2.心理护理: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癌症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 ...查看


  • 普通外科常用护理常规
  •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一)对症护理 1.预防感冒,避免咳嗽.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 3.胸痛剧烈者,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4.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给予高蛋白 ...查看


  •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 ...查看


  • 手术室护理常规完整版
  • 手术室护理常规 第一节 一.择期手术患者接入.送出手术室常规患者接入手术室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要求进行了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饮.备皮.术前用药. 抗生素皮试.备血.胃肠减压.导尿.灌肠等. 2.评估各种术前检查结果及其他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