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矛与盾

  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约7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养老既是社会之难,更是个人之忧。   仅从养老机构来说,一方面公众对养老机构存有“入住难”“一床难求”的印象,另一方面却是养老机构全国平均空置率达48%的现实,“冰火两重天”折射出当前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养老院:村镇入住不足,城市一床难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养老机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目前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全国平均达到48%。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接受指出,中国养老机构的空置现象主要出现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48%的平均值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敬老院。   “在中国养老机构中,农村敬老院占很大比例,主要是为农村五保老人设置的,但五保老人分布分散,机构建设不可能完全按照实际人头数进行床位设置,结果就出现了较高的空置率,有的敬老院空置率甚至在50%以上。”吴玉韶说。   记者调研发现,阜阳市颍上县有农村敬老院70余家,入住率仅为30%左右,总入住人数在5000人左右。针对空置率高的问题,颍上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徐伟介绍,民政部门正着手将农村敬老院的收住对象由五保户放宽到留守老人等群体。   一些基层民办养老机构也出现类似的情形。颍上县的协和老年公寓开办于2013年8月,上下三层近60个房间,床位数达140个,承担了相当一部分五保老人的照顾任务。然而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一二层有老人入住外,整个三层空无一人,公寓负责人孙以鹏告诉记者,开办两年来“生意”一直不红火,“现在这里也仅入住了65位老人,和员工数差不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总体较高,一些公办养老机构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家住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的孙翠兰老人近两年换了四家民办养老院,“也想住公办,但就是没有空床位”,她告诉记者,当地公办养老院数量不多且早已人满为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也相对较低。养老机构郊区化,使得老年人脱离了原有生活圈,不仅子女不方便探望,还割裂了老年人与其他年龄层人群的交往。孙翠兰现在居住的养老院就位于市郊,距离市区至少需要1.5小时车程,为此儿女们不得不把一周一次的探望缩减为一月一次,“以前出门就是超市、商场,如今去一趟市区像是过年,时间长了也闷得慌”。   养老机构既要增数量,更要调结构   近年来,跟随中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步伐,养老机构数量规模呈现持续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50余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在26张左右。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201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继续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确保2015年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的目标。   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养老机构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专家指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现实要求发展更多的养老机构,但从长远来看,养老机构主要服务对象应当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才是养老机构应予以满足的“刚需”。同时,中国养老机构的供给格局亟待改变,应重点发展满足中等收入老年人经济水平的中档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的结构从“哑铃型”调整为更为合理的“橄榄形”。   记者了解到,城市养老机构虽然总体入住率好,但其中的“高低两端”发人深思。低端的养老机构设施简陋,空间狭小,居住拥挤,服务内容单一。孙翠兰透露,自己住过的养老院大多是旧房子改建的,护理人员也基本是周边请来的中年妇女,普遍缺乏护理技能,“有的光会打扫屋子、端饭端菜,老人真有个头疼脑热,她们也摸不准情况”。而有的高端养老机构则专门服务经济状况好的老年群体,地理位置优越,装饰豪华高档,硬件设施完备,服务内容丰富。许多子女和老人既不愿意选择前一类养老机构,又无力承担后一类的高额收费。   吴玉韶表示,这种“哑铃型”结构,主要出现在民办养老机构中。“我所了解的一家高端民办养老机构,每间房每月收费1万多元,开办一年多了,300多张床位只有10%左右的入住率。”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未来应在新增养老机构中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就近就便解决中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应当以养护型养老机构为主,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现有的农村敬老院也要实现转型发展,增加康复护理服务功能,不仅服务五保老人,还要对农村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开放,向农村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转型。   吴玉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专业化需求的提高,未来养老机构小型化、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养老院应明确服务对象   芜湖市一民办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接收老年人实际上只根据身体状况作价格上的区分,没有太多限制,“只要有钱,有空床位,住公住私随你定”,这直接导致公办养老资源被过度追捧,该负责人透露,有的公办吸引不少异地老人“慕名而来”,有的甚至还需“托关系”。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在地理位置、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优势的公办养老机构,导致“一床难求”的原因之一是对收住的老年人没有明确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的界定,除了收住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等政策托底对象外,还收住部分社会老年人,使得一些低龄、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社会老年人早早“排队”。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对公办养老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问题进行改革。以北京为例,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公办养老机构明确接收对象,作出了公办养老机构接收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和其他失能或高龄的老年人等规定。   专家建议,作为“保基本、兜底线”的公办养老机构,应当提供救助性和保障性的基本养老服务,服务对象应当是三无、五保、高龄、失能、失独等存在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姓“公”的公办养老机构要明确入住对象,回归“保基本、兜底线”本位。

  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约7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养老既是社会之难,更是个人之忧。   仅从养老机构来说,一方面公众对养老机构存有“入住难”“一床难求”的印象,另一方面却是养老机构全国平均空置率达48%的现实,“冰火两重天”折射出当前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养老院:村镇入住不足,城市一床难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养老机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目前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全国平均达到48%。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接受指出,中国养老机构的空置现象主要出现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48%的平均值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敬老院。   “在中国养老机构中,农村敬老院占很大比例,主要是为农村五保老人设置的,但五保老人分布分散,机构建设不可能完全按照实际人头数进行床位设置,结果就出现了较高的空置率,有的敬老院空置率甚至在50%以上。”吴玉韶说。   记者调研发现,阜阳市颍上县有农村敬老院70余家,入住率仅为30%左右,总入住人数在5000人左右。针对空置率高的问题,颍上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徐伟介绍,民政部门正着手将农村敬老院的收住对象由五保户放宽到留守老人等群体。   一些基层民办养老机构也出现类似的情形。颍上县的协和老年公寓开办于2013年8月,上下三层近60个房间,床位数达140个,承担了相当一部分五保老人的照顾任务。然而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一二层有老人入住外,整个三层空无一人,公寓负责人孙以鹏告诉记者,开办两年来“生意”一直不红火,“现在这里也仅入住了65位老人,和员工数差不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总体较高,一些公办养老机构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家住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的孙翠兰老人近两年换了四家民办养老院,“也想住公办,但就是没有空床位”,她告诉记者,当地公办养老院数量不多且早已人满为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也相对较低。养老机构郊区化,使得老年人脱离了原有生活圈,不仅子女不方便探望,还割裂了老年人与其他年龄层人群的交往。孙翠兰现在居住的养老院就位于市郊,距离市区至少需要1.5小时车程,为此儿女们不得不把一周一次的探望缩减为一月一次,“以前出门就是超市、商场,如今去一趟市区像是过年,时间长了也闷得慌”。   养老机构既要增数量,更要调结构   近年来,跟随中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步伐,养老机构数量规模呈现持续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50余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在26张左右。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201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继续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确保2015年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的目标。   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养老机构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专家指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现实要求发展更多的养老机构,但从长远来看,养老机构主要服务对象应当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才是养老机构应予以满足的“刚需”。同时,中国养老机构的供给格局亟待改变,应重点发展满足中等收入老年人经济水平的中档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的结构从“哑铃型”调整为更为合理的“橄榄形”。   记者了解到,城市养老机构虽然总体入住率好,但其中的“高低两端”发人深思。低端的养老机构设施简陋,空间狭小,居住拥挤,服务内容单一。孙翠兰透露,自己住过的养老院大多是旧房子改建的,护理人员也基本是周边请来的中年妇女,普遍缺乏护理技能,“有的光会打扫屋子、端饭端菜,老人真有个头疼脑热,她们也摸不准情况”。而有的高端养老机构则专门服务经济状况好的老年群体,地理位置优越,装饰豪华高档,硬件设施完备,服务内容丰富。许多子女和老人既不愿意选择前一类养老机构,又无力承担后一类的高额收费。   吴玉韶表示,这种“哑铃型”结构,主要出现在民办养老机构中。“我所了解的一家高端民办养老机构,每间房每月收费1万多元,开办一年多了,300多张床位只有10%左右的入住率。”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未来应在新增养老机构中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就近就便解决中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应当以养护型养老机构为主,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现有的农村敬老院也要实现转型发展,增加康复护理服务功能,不仅服务五保老人,还要对农村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开放,向农村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转型。   吴玉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专业化需求的提高,未来养老机构小型化、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养老院应明确服务对象   芜湖市一民办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接收老年人实际上只根据身体状况作价格上的区分,没有太多限制,“只要有钱,有空床位,住公住私随你定”,这直接导致公办养老资源被过度追捧,该负责人透露,有的公办吸引不少异地老人“慕名而来”,有的甚至还需“托关系”。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在地理位置、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优势的公办养老机构,导致“一床难求”的原因之一是对收住的老年人没有明确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的界定,除了收住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等政策托底对象外,还收住部分社会老年人,使得一些低龄、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社会老年人早早“排队”。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对公办养老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问题进行改革。以北京为例,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公办养老机构明确接收对象,作出了公办养老机构接收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和其他失能或高龄的老年人等规定。   专家建议,作为“保基本、兜底线”的公办养老机构,应当提供救助性和保障性的基本养老服务,服务对象应当是三无、五保、高龄、失能、失独等存在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姓“公”的公办养老机构要明确入住对象,回归“保基本、兜底线”本位。


相关文章

  •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研究
  • · 40· 第29卷第4期 2016年4月 医学与社会Vol.29No.4·医学社会学·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研究 马丽丽 陈娜汤少梁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对医养结合 ...查看


  • 2016年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6-2021年中国养老机构行业发展研究分 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6595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2016年养老院机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养老院机构行业现状分析 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85756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 ...查看


  • 2015年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年中国养老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 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769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 ...查看


  • 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张锦冬
  •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 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锦冬 王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1 注:本成果受北京市财政和北京市教委"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 ...查看


  • 成都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
  • 目 录 1 概述................................................................................................................ ...查看


  • 辽宁等13个省对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
  • 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 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做法 辽宁:2004年6月10日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主要内容: 提出到2010年全省养老机构床位要达到12万张以上,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8张 ...查看


  •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_顾国爱
  •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 顾国爱 副教授(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上实现其各自的价值目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机制论的概念出发,构建我国医疗机构与养 ...查看


  • 扶持项目-机构养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扶持项目-机构养老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机构养老的主要形式是养老院.养老院一般都坐落在远离城市的偏远郊区,老年人能够获得家人的慰藉很少.养老院的服务水平比社区养老会有一定的提高,一般都会有专门的服务人员 ...查看


  • 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
  • 内容 安徽省民政厅 安徽省财政厅 为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安徽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