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根菇栽培新技术

长根菇栽培新技术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属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菇属,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生长的一种食用菌,肉质细嫩,盖肥柄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近年来,我们在秋末冬初开始接种栽培获得理想的效果,生物学效率达80%以上。现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季节 该菇系土生木腐菌,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宜中性或微酸性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2—30℃,最佳温度20—25℃,菌龄长,菌丝长满袋一般30—45天,再经30—45天达到生理成熟。子实体分化和生长温度15—28℃,最佳温度25℃,要求空气新鲜、适度散射光。每年可在夏末至秋季栽培一季,秋末接种翌年4、5月再安排一季。根据福建省中部地区气候,安排秋末冬初接种翌年4月出菇最好,可避开病虫发生高峰期,生理成熟时间充足,室内菌丝生长温度适合,大大降低污染率,提高产量。

2 培养基配方 母种选用PDA 斜面培养基培养,菌丝洁白,气生菌丝旺盛,可以满足其生长要求。原种和栽培种可用木屑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培养。木屑培养基配方:棉子壳7%,阔叶树木屑68%,麦皮23%,糖、碳酸钙各1%,含水量60%。夏季栽培配方:木屑48%,棉子壳35%,麸皮15%,糖、碳酸钙各1%,含水量68%;秋季栽培配方:木屑48%,棉子壳25%,麸皮25%,糖、碳酸钙各1%,含水

量68%。

3 制栽培袋 棉子壳提前1天浸湿摊开,第2天按照配方,把预湿的棉子壳、木屑、麦皮、糖水和碳酸钙混合拌匀,调含水量65%。用17cm×33cm 聚丙烯塑料袋装料,装料量以压紧至18cm 为宜,加颈圈,塞棉塞,常规灭菌,冷却后无菌操作接种。第一潮菇采用室内出菇的,可在料中间打一直径约1.5cm 、深12cm 的洞,有利菌种块掉进洞中,加快发菌速度;采用荫棚出菇的制袋时不提倡中央打洞,南方沿海雨水多,避免出菇管理时洞中积水。

4 发菌管理 接种后的栽培袋置培养架上,在25℃温度下培养,30—40天菌丝可长满袋,再经过30—45天能达到生理成熟。秋末冬初制袋接种,在南方室内自然温度下培养,菌丝生长时间和生理成熟时间相应延长,当气温稳定在15℃才开始出菇。此间要经常检查菌袋,发现菌丝未生长或污染的要及时剔除处理。当菌丝长满袋,培养基表面出现黑褐色菌皮或组织时,标志菌丝已达生理成熟,可搬到较明亮菇房排成长畦,并开袋喷水保湿,等候气温回升出菇。开袋后不提倡搔菌,黑褐色菌皮有减少菇筒的水分蒸发和杂菌感染功能。

5 出菇管理 气温回升菇蕾出现时,加大对整个出菇环境喷水量,提高湿度。出第一潮菇时菌筒养分、水分需充足,无需覆土就能达到出菇齐、好;随后可将含部分养分、水分的菇筒移至较肥沃菜

园中,剥去塑料袋后排放畦面上进行覆土出菇管理。要注意的是排菌筒时横着放,筒紧挨着筒无间隙,促使菌筒之间串菌,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后期产量和质量。覆土材料应提前准备,菜园土作为覆土材料要暴晒2—3天,再喷上2%甲醛溶液,覆膜密闭熏蒸消毒2—3天,然后摊开散去甲醛味,过筛备用。覆土厚2cm 并保持覆土湿润,每畦用小竹条、双层遮阳网做成小拱棚,达到三阳七阴;勤喷水喷轻水,注意避免泥土溅到子实体上影响商品价值。保持小拱棚空气相对湿度85%—95%,经10—15天即现原基,可以再出一、二潮菇。

6 采收 当长根菇菌盖达七分开平,菇柄未充分伸长时即可采收。采收及时剪去带泥的柄基部,采收后要清理料面,养菌促下潮菇的发生。二、三潮菇过后,选不出菇时收去遮阳网小竹条来年再用,此时菜园土壤肥力却有很大的提高。

长根菇栽培新技术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属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菇属,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生长的一种食用菌,肉质细嫩,盖肥柄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近年来,我们在秋末冬初开始接种栽培获得理想的效果,生物学效率达80%以上。现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季节 该菇系土生木腐菌,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宜中性或微酸性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2—30℃,最佳温度20—25℃,菌龄长,菌丝长满袋一般30—45天,再经30—45天达到生理成熟。子实体分化和生长温度15—28℃,最佳温度25℃,要求空气新鲜、适度散射光。每年可在夏末至秋季栽培一季,秋末接种翌年4、5月再安排一季。根据福建省中部地区气候,安排秋末冬初接种翌年4月出菇最好,可避开病虫发生高峰期,生理成熟时间充足,室内菌丝生长温度适合,大大降低污染率,提高产量。

2 培养基配方 母种选用PDA 斜面培养基培养,菌丝洁白,气生菌丝旺盛,可以满足其生长要求。原种和栽培种可用木屑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培养。木屑培养基配方:棉子壳7%,阔叶树木屑68%,麦皮23%,糖、碳酸钙各1%,含水量60%。夏季栽培配方:木屑48%,棉子壳35%,麸皮15%,糖、碳酸钙各1%,含水量68%;秋季栽培配方:木屑48%,棉子壳25%,麸皮25%,糖、碳酸钙各1%,含水

量68%。

3 制栽培袋 棉子壳提前1天浸湿摊开,第2天按照配方,把预湿的棉子壳、木屑、麦皮、糖水和碳酸钙混合拌匀,调含水量65%。用17cm×33cm 聚丙烯塑料袋装料,装料量以压紧至18cm 为宜,加颈圈,塞棉塞,常规灭菌,冷却后无菌操作接种。第一潮菇采用室内出菇的,可在料中间打一直径约1.5cm 、深12cm 的洞,有利菌种块掉进洞中,加快发菌速度;采用荫棚出菇的制袋时不提倡中央打洞,南方沿海雨水多,避免出菇管理时洞中积水。

4 发菌管理 接种后的栽培袋置培养架上,在25℃温度下培养,30—40天菌丝可长满袋,再经过30—45天能达到生理成熟。秋末冬初制袋接种,在南方室内自然温度下培养,菌丝生长时间和生理成熟时间相应延长,当气温稳定在15℃才开始出菇。此间要经常检查菌袋,发现菌丝未生长或污染的要及时剔除处理。当菌丝长满袋,培养基表面出现黑褐色菌皮或组织时,标志菌丝已达生理成熟,可搬到较明亮菇房排成长畦,并开袋喷水保湿,等候气温回升出菇。开袋后不提倡搔菌,黑褐色菌皮有减少菇筒的水分蒸发和杂菌感染功能。

5 出菇管理 气温回升菇蕾出现时,加大对整个出菇环境喷水量,提高湿度。出第一潮菇时菌筒养分、水分需充足,无需覆土就能达到出菇齐、好;随后可将含部分养分、水分的菇筒移至较肥沃菜

园中,剥去塑料袋后排放畦面上进行覆土出菇管理。要注意的是排菌筒时横着放,筒紧挨着筒无间隙,促使菌筒之间串菌,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后期产量和质量。覆土材料应提前准备,菜园土作为覆土材料要暴晒2—3天,再喷上2%甲醛溶液,覆膜密闭熏蒸消毒2—3天,然后摊开散去甲醛味,过筛备用。覆土厚2cm 并保持覆土湿润,每畦用小竹条、双层遮阳网做成小拱棚,达到三阳七阴;勤喷水喷轻水,注意避免泥土溅到子实体上影响商品价值。保持小拱棚空气相对湿度85%—95%,经10—15天即现原基,可以再出一、二潮菇。

6 采收 当长根菇菌盖达七分开平,菇柄未充分伸长时即可采收。采收及时剪去带泥的柄基部,采收后要清理料面,养菌促下潮菇的发生。二、三潮菇过后,选不出菇时收去遮阳网小竹条来年再用,此时菜园土壤肥力却有很大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萝卜种植技术
  • 1.整地与播种 萝卜适于生长在疏松的砂壤土(长根型品种要求更严格),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最好是前作施肥多而消耗少的菜地(如种植瓜类.豆类和葱蒜类).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萝卜地要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耕地的 ...查看


  • 如何叶插繁殖你的多肉
  • 如何叶插 繁殖你的多肉叶插(叶片扦插)繁殖对于熟悉多肉植物的朋友来说一定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多肉 植物, 相信一定觉得很陌生吧. 不小心被碰落的叶子, 或是插枝时剪掉的叶子, 请不要扔掉. 虽然不能 100% 保证,可是也 ...查看


  • 榕树盆景的介绍
  • 榕树盆景的介绍 榕树盆景,是指以榕树为素材,以观赏榕树的树桩及根茎叶奇异形态为目的,通过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成为独特的艺术造型的盆栽榕树. 生长习性:喜光培温暖湿润气候,耐水湿. 园林用途.作行道树及庭 ...查看


  • 南方地区龙须菜周年设施栽培技术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南方地区龙须菜周年设施栽培技术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6年第05期 龙须菜为佛手瓜的嫩梢,在我国广西.福建.云南等多地均有栽培.龙须菜富含矿物质元素,氨基酸 ...查看


  • 花卉水培技术简介
  • 花卉水培是无土栽培中常见的一种,其方法有许多,现将常用的几种简述如下. 深液流技术 特征是植株根系全部或部分地浸入营养液中:营养液是流动的:营养液与空气混合溶氧. 营养膜(NFT)技术 营养膜技术是在塑料袋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塑料袋里盛入适量 ...查看


  • 水稻苗期栽培管理技术 1
  • 水稻苗期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介绍水稻苗期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温度.水分.化控.烧苗.烤苗.冬害.僵苗管理等内容.以供农业生产参考. [关键词]水稻:苗期管理:技术 培育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基础,保证苗全.苗匀.苗壮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一.苗 ...查看


  • 山药栽培技术
  • (一)土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较薄的粘重土层,挖沟时挖去,也可种植.土壤以微酸到中性为宜.山药不能连作,一般应隔3年轮作1次. (二)开沟整地 长根品种按行距1m,在田间 ...查看


  • 非洲菊养殖及栽培管理
  • 非洲菊是菊科大丁草属的宿根草本花卉,一般株高50-60cm,花朵较大,周年开花,但以当年10月至次年的4月为盛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花期则是每年的5-6月和10-11月. 养殖 由于非洲菊为异花传粉植物,自交不孕,花序中雄蕊与雌蕊成熟的时 ...查看


  • 乳黄瓜栽培技术
  • 乳黄瓜植株健壮,抗逆力强,采收期较长,5月中旬始收至7月中旬结束,下茬可种植晚稻.乳黄瓜销路广,当地又能收购加工,销售方便,瓜稻配茬是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兼顾的理想种植结构之一,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地高燥.排灌方便.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