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绿色奥运是一面旗帜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的创办人。1996年创办了北京地球村。2000年,廖晓义成为国内唯一获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的人;2001年被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授予“绿色文明大使”称号,并获得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2005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2006年荣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采访-本刊(指《中国青年》杂志)记者蒋晔
“奥运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不是‘更高、更快、更强’,那是竞技体育规则,奥运精神的核心是体育、文化、环境。”在西城区图书馆做完讲座的廖晓义向记者强调这一点,“奥运精神有三大支点:运动、文化和环境,奥运最初只是一种体育运动,100年前法国人顾拜旦把文化引进奥运的理念,又过了100年,环保作为奥运的第三大支柱写进奥林匹克宪章。”她认为,绿色奥运在于怎么创造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绿色奥运不是终极目的,而是手段,一种引起并带动全社会关注环保、自觉节约的手段。奥运来了,“绿色”也来了,奥运走了,“绿色”却要在中国扎根发芽,每个人都能自觉选择“绿色生活”,这才是“绿色奥运”的实质意义。
她瘦而干练,穿一件灰白色呢子大衣,因为工作的忙碌,脸上明显带着倦意。多年前,她在四川大学哲学系当过五年老师,纯理论并不能完整地安慰她理想主义的心灵。远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后,她回国创办了“地球村”,全称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那是1996年。从哲学转而环保实践,缘于她发现:理论在教化人的效用上还不如身体力行地示范。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从“天人合一”中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中“天”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分裂和恶化,必须行动起来,而非拘泥于书斋。
中国的环保事业曾在很长时间里被理解为两大领域: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廖晓义着力于开辟第三条路:绿色生活的公众教育,即动员人们改变对地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她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污染控制的源头防治,也是生态保护的治本之策。只有把生活方式作为环保本身的内容时,环保才能走进生活,公众参与也才有了现实的渠道。而只有当环保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全面实现。为此,她与地球村的同伴围绕“让环保走进生活”这一目标做了大量工作:
她写了《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的代价》等文章宣传环保,她写了电视片《绿色文明与中国》;她自己掏钱拍电视片《绿色访谈录》、《环保时刻》;1996年,央视七套播出了她拍摄的《环保时刻》……
绿色生活的实施必须有基层载体,这就是社区。当绿色生活成了一种社区文化,就有可能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并衍化成社会的时尚。从1996年帮助北京大乘巷居委会开始垃圾分类以来,地球村逐渐形成并提出了“让环保走进社区”的绿色社区理念,并于1999年4月与宣武区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了第一个绿色社区试点——建功南里绿色社区。如今该社区已发展出了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了ISO14001认证。2000年8月,地球村以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申奥为契机,向刘淇市长提交了绿色社区推广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和奥申委的重视和采纳。9月,市政府召开绿色社区现场会,18个区县的近百位主管领导参观了建功南里绿色社区试点。之后地球村配合北京市精神文明办的工作,进一步促成政府将创建绿色社区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
廖晓义与她的地球村为环保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资金上的困难一直没有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但还是有许多致力于环保的年轻人加入地球村,有海归学子,也有窗体顶窗体底端公务员。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就是为了与地球村村民一道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对这些加入的青年,廖晓义觉得那是希望。虽然,困难重重,但她与地球村的青年人都在坚持,因为绿色奥运与绿色生活一样,是一面旗帜。
(选自2007年3月《中国青年》杂志,略有删改)
文段开头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廖晓义的获奖具体时间和奖项,有何作用?
文章结尾说“绿色奥运与绿色生活一样,是一面旗帜”,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从廖晓义和她的同伴们所进行的事业中得到的启发。
阅读答案:
【小题】本题考查对新闻材料的作用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介绍人物背景。(2分)说明了廖晓义和她的同伴们所进行的“地球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影响。(2分)
【小题】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绿色奥运能创造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引起并带动全社会关注环保、自觉节约,自觉选择“绿色生活”;(2分)绿色生活方式是污染控制的源头防治,也是生态保护的治本之策,能使环保走进生活,使公众比较现实地参与环保。(2分)二者都像一面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旗帜一样,能引导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投身环保。(1分)
【小题】本题考查新闻价值的理解。要注意联系文本。
参考答案:廖晓义和她的同伴们所进行的事业启发我们,环保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改变对地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让环保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全面实现。
解析: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绿色奥运是一面旗帜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的创办人。1996年创办了北京地球村。2000年,廖晓义成为国内唯一获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的人;2001年被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授予“绿色文明大使”称号,并获得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2005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2006年荣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采访-本刊(指《中国青年》杂志)记者蒋晔
“奥运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不是‘更高、更快、更强’,那是竞技体育规则,奥运精神的核心是体育、文化、环境。”在西城区图书馆做完讲座的廖晓义向记者强调这一点,“奥运精神有三大支点:运动、文化和环境,奥运最初只是一种体育运动,100年前法国人顾拜旦把文化引进奥运的理念,又过了100年,环保作为奥运的第三大支柱写进奥林匹克宪章。”她认为,绿色奥运在于怎么创造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绿色奥运不是终极目的,而是手段,一种引起并带动全社会关注环保、自觉节约的手段。奥运来了,“绿色”也来了,奥运走了,“绿色”却要在中国扎根发芽,每个人都能自觉选择“绿色生活”,这才是“绿色奥运”的实质意义。
她瘦而干练,穿一件灰白色呢子大衣,因为工作的忙碌,脸上明显带着倦意。多年前,她在四川大学哲学系当过五年老师,纯理论并不能完整地安慰她理想主义的心灵。远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后,她回国创办了“地球村”,全称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那是1996年。从哲学转而环保实践,缘于她发现:理论在教化人的效用上还不如身体力行地示范。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从“天人合一”中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中“天”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分裂和恶化,必须行动起来,而非拘泥于书斋。
中国的环保事业曾在很长时间里被理解为两大领域: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廖晓义着力于开辟第三条路:绿色生活的公众教育,即动员人们改变对地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她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污染控制的源头防治,也是生态保护的治本之策。只有把生活方式作为环保本身的内容时,环保才能走进生活,公众参与也才有了现实的渠道。而只有当环保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全面实现。为此,她与地球村的同伴围绕“让环保走进生活”这一目标做了大量工作:
她写了《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的代价》等文章宣传环保,她写了电视片《绿色文明与中国》;她自己掏钱拍电视片《绿色访谈录》、《环保时刻》;1996年,央视七套播出了她拍摄的《环保时刻》……
绿色生活的实施必须有基层载体,这就是社区。当绿色生活成了一种社区文化,就有可能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并衍化成社会的时尚。从1996年帮助北京大乘巷居委会开始垃圾分类以来,地球村逐渐形成并提出了“让环保走进社区”的绿色社区理念,并于1999年4月与宣武区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了第一个绿色社区试点——建功南里绿色社区。如今该社区已发展出了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了ISO14001认证。2000年8月,地球村以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申奥为契机,向刘淇市长提交了绿色社区推广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和奥申委的重视和采纳。9月,市政府召开绿色社区现场会,18个区县的近百位主管领导参观了建功南里绿色社区试点。之后地球村配合北京市精神文明办的工作,进一步促成政府将创建绿色社区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
廖晓义与她的地球村为环保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资金上的困难一直没有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但还是有许多致力于环保的年轻人加入地球村,有海归学子,也有窗体顶窗体底端公务员。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就是为了与地球村村民一道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对这些加入的青年,廖晓义觉得那是希望。虽然,困难重重,但她与地球村的青年人都在坚持,因为绿色奥运与绿色生活一样,是一面旗帜。
(选自2007年3月《中国青年》杂志,略有删改)
文段开头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廖晓义的获奖具体时间和奖项,有何作用?
文章结尾说“绿色奥运与绿色生活一样,是一面旗帜”,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从廖晓义和她的同伴们所进行的事业中得到的启发。
阅读答案:
【小题】本题考查对新闻材料的作用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介绍人物背景。(2分)说明了廖晓义和她的同伴们所进行的“地球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影响。(2分)
【小题】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绿色奥运能创造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引起并带动全社会关注环保、自觉节约,自觉选择“绿色生活”;(2分)绿色生活方式是污染控制的源头防治,也是生态保护的治本之策,能使环保走进生活,使公众比较现实地参与环保。(2分)二者都像一面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旗帜一样,能引导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投身环保。(1分)
【小题】本题考查新闻价值的理解。要注意联系文本。
参考答案:廖晓义和她的同伴们所进行的事业启发我们,环保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改变对地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让环保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全面实现。
解析: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