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桑菊泡腾颗粒的质量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74-01

  【摘要】目的:制定夏桑菊泡腾颗粒的质量标准,对其中的夏枯草、野菊花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夏枯草中熊果酸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野菊花中的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50∶48∶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4 nm。结果:夏枯草的薄层鉴别方法快速、灵敏,阴性无干扰;蒙花苷在0.044 8~0.44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n=6),RSD为1.2%。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可较好地用于夏桑菊泡腾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夏桑菊泡腾;颗粒;质量

  

  夏桑菊处方组成中有夏枯草、野菊花和桑叶3味药材,其功能主治是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疗疮肿毒等。夏桑菊颗粒质量标准较为简单,只有化学反应鉴别和鉴别熊果酸两个鉴别项。“夏桑菊泡腾颗粒”为市售产品“夏桑菊颗粒”改泡腾颗粒剂,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选择测定本品中蒙花苷的含量以控制成药的内在质量,并对夏枯草中的熊果酸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 P680A系列,包括P680泵, ASI�100 自动进样器,UVD 170U紫外检测器,Chromeleon 色谱工作站)。对照品蒙花苷、熊果酸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批号分别为111528�200605,110742�200415)。夏桑菊泡腾颗粒(批号051015)。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6 g,加水100 mL使溶解,加水饱和正丁醇提取3次(50 mL、30 mL、30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100 mL使溶解,再加盐酸15 mL,加热回流2 h,放冷,滤过,弃去滤液,残渣挥干,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5 mL,滤过,合并乙醚液,回收尽乙醚,残渣用乙醚2 mL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 5 μL、对照品溶液1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醋酸乙酯�冰醋酸(体积比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则无此斑点。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专属性、重现性较好。

  2.2 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50∶48∶2),柱温:30 ℃,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1�,进样体积:10 μL。在该色谱条件下蒙花苷峰分离效果良好,保留时间约14.8 min,。

  (2)蒙花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蒙花苷对照品适量,加入甲醇,超声溶解,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 mL含蒙花苷0.02 m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袋,研成细粉,精密称取1.5 g,置25 mL量瓶,加入甲醇20 mL,超声提取30 min,用孔径为0.4 μm的有机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除野菊花以外的其它两味药材,按照处方工艺制成阴性对照泡腾颗粒,按“3)”项下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5)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蒙花苷对照品溶液2、5、10、15、20 μL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蒙花苷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得回归方程:y=30.556x-0.0009,r=0.999 9(n=5)。蒙花苷进样量在0.044 8~0.4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6)精密度试验:取质量浓度为0.022 4 mg/mL的对照品溶液,按“1)”项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进样量10 μL,测定蒙花苷峰面积,结果其RSD值为0.3%,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7)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样品(批号:051015),按“3)”项方法制备供试液,分别在0、5、11、16、24 h进样测定蒙花苷峰面积,结果其RSD为0.6%,说明溶液在24 h内基本稳定。

  (8)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供试品1.5 g,共6份,按“3)”项方法制备供试液,分别进样测定,计算求得平均含量为2.13 mg/袋,其RSD为0.9%。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9)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本品(已知蒙花苷含量为0.354 mg/g)0.75 g,共6份,置25 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蒙花苷对照品溶液10 mL(0.022 4 mg/mL),按“3)”项方法制备供试液,进样10 μL进行测定。结果得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2%。�

  3 讨论

  3.1 采用原夏桑菊质量标准中鉴别��[2]�方法对本品熊果酸进行鉴别时,发现薄层板上供试品中熊果酸对应斑点很模糊。通过研究聚维酮(PVP)、交联聚维酮(PVPP)、氯化钠、甜菊糖苷等辅料阴性试液的影响,发现辅料甜菊糖苷对鉴别有干扰。因此,利用甜菊糖苷与熊果酸的不同性质,用水饱和正丁醇预处理除去甜菊糖苷保留熊果酸,其他按原方法进行。

  3.2 夏枯草中虽含夏枯草苷A、B,但含量甚低,不适宜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除蒙花苷外,野菊花中还含有绿原酸,但方中另一味药桑叶也含绿原酸。故选择野菊花的特征成分且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的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

  3.3 文献中的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本品,经试验摸索,确定了本文中的色谱条件,在该色谱条件下,蒙花苷色谱峰与邻峰能达到较好的分离,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曾三平,丁野.RP�HPLC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蒙花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2):2109-210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WS3-B-2967-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S].1999:164�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9�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74-01

  【摘要】目的:制定夏桑菊泡腾颗粒的质量标准,对其中的夏枯草、野菊花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夏枯草中熊果酸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野菊花中的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50∶48∶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4 nm。结果:夏枯草的薄层鉴别方法快速、灵敏,阴性无干扰;蒙花苷在0.044 8~0.44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n=6),RSD为1.2%。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可较好地用于夏桑菊泡腾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夏桑菊泡腾;颗粒;质量

  

  夏桑菊处方组成中有夏枯草、野菊花和桑叶3味药材,其功能主治是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疗疮肿毒等。夏桑菊颗粒质量标准较为简单,只有化学反应鉴别和鉴别熊果酸两个鉴别项。“夏桑菊泡腾颗粒”为市售产品“夏桑菊颗粒”改泡腾颗粒剂,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选择测定本品中蒙花苷的含量以控制成药的内在质量,并对夏枯草中的熊果酸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 P680A系列,包括P680泵, ASI�100 自动进样器,UVD 170U紫外检测器,Chromeleon 色谱工作站)。对照品蒙花苷、熊果酸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批号分别为111528�200605,110742�200415)。夏桑菊泡腾颗粒(批号051015)。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6 g,加水100 mL使溶解,加水饱和正丁醇提取3次(50 mL、30 mL、30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100 mL使溶解,再加盐酸15 mL,加热回流2 h,放冷,滤过,弃去滤液,残渣挥干,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5 mL,滤过,合并乙醚液,回收尽乙醚,残渣用乙醚2 mL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 5 μL、对照品溶液1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醋酸乙酯�冰醋酸(体积比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则无此斑点。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专属性、重现性较好。

  2.2 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50∶48∶2),柱温:30 ℃,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1�,进样体积:10 μL。在该色谱条件下蒙花苷峰分离效果良好,保留时间约14.8 min,。

  (2)蒙花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蒙花苷对照品适量,加入甲醇,超声溶解,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 mL含蒙花苷0.02 m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袋,研成细粉,精密称取1.5 g,置25 mL量瓶,加入甲醇20 mL,超声提取30 min,用孔径为0.4 μm的有机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除野菊花以外的其它两味药材,按照处方工艺制成阴性对照泡腾颗粒,按“3)”项下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5)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蒙花苷对照品溶液2、5、10、15、20 μL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蒙花苷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得回归方程:y=30.556x-0.0009,r=0.999 9(n=5)。蒙花苷进样量在0.044 8~0.4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6)精密度试验:取质量浓度为0.022 4 mg/mL的对照品溶液,按“1)”项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进样量10 μL,测定蒙花苷峰面积,结果其RSD值为0.3%,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7)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样品(批号:051015),按“3)”项方法制备供试液,分别在0、5、11、16、24 h进样测定蒙花苷峰面积,结果其RSD为0.6%,说明溶液在24 h内基本稳定。

  (8)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供试品1.5 g,共6份,按“3)”项方法制备供试液,分别进样测定,计算求得平均含量为2.13 mg/袋,其RSD为0.9%。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9)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本品(已知蒙花苷含量为0.354 mg/g)0.75 g,共6份,置25 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蒙花苷对照品溶液10 mL(0.022 4 mg/mL),按“3)”项方法制备供试液,进样10 μL进行测定。结果得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2%。�

  3 讨论

  3.1 采用原夏桑菊质量标准中鉴别��[2]�方法对本品熊果酸进行鉴别时,发现薄层板上供试品中熊果酸对应斑点很模糊。通过研究聚维酮(PVP)、交联聚维酮(PVPP)、氯化钠、甜菊糖苷等辅料阴性试液的影响,发现辅料甜菊糖苷对鉴别有干扰。因此,利用甜菊糖苷与熊果酸的不同性质,用水饱和正丁醇预处理除去甜菊糖苷保留熊果酸,其他按原方法进行。

  3.2 夏枯草中虽含夏枯草苷A、B,但含量甚低,不适宜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除蒙花苷外,野菊花中还含有绿原酸,但方中另一味药桑叶也含绿原酸。故选择野菊花的特征成分且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的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

  3.3 文献中的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本品,经试验摸索,确定了本文中的色谱条件,在该色谱条件下,蒙花苷色谱峰与邻峰能达到较好的分离,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曾三平,丁野.RP�HPLC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蒙花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2):2109-210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WS3-B-2967-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S].1999:164�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9�


相关文章

  • 妇炎清泡腾片的处方工艺研究
  • 第14卷第8期2008年8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ExperimentalTraditionalMedicalFormulae V01.14.No.8Aug.,2008 ・制剂工艺・ 妇炎清泡腾片的处方工艺研 ...查看


  • 茶饮料泡腾片的加工工艺
  • 饮料研究 茶饮料泡腾片的加工工艺3 王 宁, 陈雪峰, 王锐平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咸阳,712081) 摘 要 以茶粉.柠檬酸.Na HCO 3.蛋白糖为原料, 研究了固体茶饮料泡腾片的制造工艺, 分析了茶叶原料.工艺 ...查看


  • 食用泡腾片的制备及研究概况-宿迷菊
  • DOI:10.15905/j.cnki.33-1157/ts.2008.02.005 中国茶叶加工 2008,(2):20-23 食用泡腾片的制备及研究概况 宿迷菊 毛志方* 施海根 李大伟 刘宗岸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杭 ...查看


  • 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研究进展
  • 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和散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剂型,由于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且体积小,服用.存储及运输较方便,在80年代曾以年递增40.9%的速度发展,可谓近年发展最快的一种中药固体制剂.1996-1999年间批准的443 种新中药品种中, ...查看


  • 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松片 1 原辅料 原辅料的脆性大.可塑性差.弹性大.如中药粉末片 润滑剂用量过大,或润滑剂质重.不够细. 润滑剂用量不足,颗粒流动性不好,填充量偏低 原料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油.挥发油 粉末直接压片 原料中的结晶水失去过多 2 工艺 制粒时,搅 ...查看


  • 制药企业培训.
  • 第一章 片 剂 第一节 概 述 一.中药片剂的含义 中药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型片状的制剂.主要供内服,亦有外用. 片剂问世于10世纪后叶,而中药片剂创用于20世纪50年代.近 ...查看


  • 药剂学电子书 第五版(第九章 片剂)
  • 第九章 片剂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特点 片剂(tablets )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根据应用目的和制备方法,可改变其大小.形状.片重.硬度.厚度.崩解和溶出的特性及其它特性.极大部分片剂用于口服,也有用于舌下 ...查看


  • 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问题分析1[1]
  • 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松片 1 原辅料 原辅料的脆性大.可塑性差.弹性大.如中药粉末片润滑剂用量过大,或润滑剂质重.不够细.润滑剂用量不足,颗粒流动性不好,填充量偏低,原料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油.挥发性粉末直接压片导致原料中的结晶水失去 ...查看


  •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2011)[1]
  •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软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软膏剂(乳剂型基质)的一般制备方法. 二.实验指导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量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常用的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