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摔法技术训练
意拳摔法训练包括接腿摔、接手摔和挤靠纠缠中的借力打力摔。武术散打的摔法,各个武术流派各有千秋,但却殊路同归。
例如:太极拳在摔法中贯穿着沾粘连随,其“野马分鬃”、“搂膝拗步”、“打虎势”等摔法上,都要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力学原理。
而八卦掌在随着步法的飘逸回旋中,其避重就虚,得机得势的攻防摔法上,无不体现了阴阳交融的哲理。
至于源于心意门的意拳——大成拳,在摔法上将上述风格通过站桩、试力、摩擦步的松紧、虚实,形成“变化形无形,周旋意无意,叱咤走风云,包罗小天地”的特点。
接腿摔
意拳的摔法,先从接腿摔练起。从对付横踹腿练起。
当攻方用横踹腿飞腿打来,防守方在站位上忽然向左侧迈出轻盈的八卦步,左右手一个勾搂就将对方的攻击腿接住,随机就势地向上一扬送,步子就跟着向对方的另一支撑站立腿扫去,没有顶撞完全只借力打力,对方的上扬腿带着身体一个旋弧的后跌,后背着地,两腿朝天,被摔倒在地。攻方依然用横踹腿向防守方攻来,防守方一个垫步后撤,对方的进攻落空。攻方连续向防守方出脚横踹,防守方对前两脚都用后垫步后撤闪开。当第三脚攻来,防守方以八卦步向右侧迂回,用左右手的上下配合将对方腿抱起,从左向右一悠,“噗咚”,攻方即会被防守方摔倒了。用飘逸的八卦步,借机借势地将人捧出,贵在半步上。步子不大,前后衔接右
兜左转,松静自如,静如处子,动如猛虎,依然是拳打卧牛之地。上边的例子是用八卦步进行接腿摔,运用提膝垫步,也可进行接腿摔。攻方用右鞭腿向防守方的头部劈来,防守方轻松地一个后垫步,将来势躲开。攻方又用右鞭腿迅猛地向防守方腿部扫来。防守方几乎同步垫步跃进,左腿提膝,一下就进到对方腿膝的位置,用左手搂住对方的腿弯,右手穿喉,右腿锁住对方左腿,一个前送,对方即应声倒地。这个接腿摔要求施技者具有迎击技术。
“迎击”这个词是从拳击来的,其实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早就说过“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在拳击中,迎击和交叉拳都是打的时间差。这个抱腿摔就是玩的时间差,在对方进攻的同时,施以提膝堵截。其实,对方在进攻时,破绽就出来了,这时的迎击进攻才能真正乘虚而入,并换取了进攻的空间。同时,由于迎击是对出拳脚,所以双方往一处撞,力量等于在叠加,这时的进攻得手打击力度就特别大。
迎击当中的抱腿捧,发力的后者可以是掌,也可以是拳。连打带摔,它是意拳摔法中的一大特点。当然这个摔法的箍绊,可以是从里向外,也可以是从外向里,这要看当时的两人相对位置和得机得势。摔法要练好摩擦步摔法要练好摩擦步,它包括了蛇形步、八卦步、前后滑步、环绕步、三角跳步、鹤步等。这些步法叫摩擦步,也有跳跃、滑拼等等。武术的搏击内容里有大量的脚攻,蹿蹦跳跃很多,前进和后退的幅度比拳击竞赛要大得多,速度要快得多。现代武术散打的对手,已经超出了中国的国界。美国的拳击、泰国的泰拳、韩国的跆拳道、欧美的自由搏击、自由角斗,而这些又杂掺在一起,五花八门,风格包揽,这就是当今的世界多元文化的圆融,将成为一种潮流。
意拳摔法对摩擦步训练就放到这个搏击百家荟萃的文化背景下。训练要有的放矢,例如:现在的接手摔、接腿摔,就要应用上八卦步,而防御腿法的进攻,则要运用跃跳式的进退和迂回。这些八卦步和鹤步的练习,就要在基本功的基础上,认真结合上述各式的攻防,进行上下配合的步法练习。要先从步法试力的缓慢之中练习,找上下相随的均整之力。然后要从慢至快,建立攻防喂手中的条件反射系统,使每个攻防招法,都成为不加思维的下意识。这就是科学的方法。
现在,武术界有一些自认的高师,靠一些半文言半白话的似是而非的所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教学在混迹,教了好几年,还不如人家武术散打两个月的学生能征善战。这种所谓高师,恰是主芗斋在《拳道中枢》中批判的那些中华武道文化复兴中的绊脚石。
意拳在摔法的抱缠拧裹中强调借力打力现代散打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抱缠夹搂,破坏对方的拳法、脚法及其组合,使攻防双方在组合拳脚初一撞击面前,进入了摔法的前奏——抱缠夹搂状态。我们很少能看到像拳击场上和跆拳道竞赛场上的完整的组合拳法和组合脚法。因为,武术散打的接手摔和接腿摔有效地抑制了拳击和脚法组合的发挥。而武术接手和接腿的技术在拳击和跆拳道的规则里是不允许的,但武术散打的规则却是允许的,这也是武术散打技术能踢打摔全面发展的原因之一。意拳在武术散打基础上,将推手的借力打力用在了进入摔法的前奏。看2000年散打王总决赛的光碟,分析六员大将所有对决,你会发现双方在拳脚攻击当中,很快进入了夹搂状态。有的是一手抱住对方的脖项,一手搂住了对方的手臂或腿弯;有的是双手抓搂对方脖项或腰围.随后双方就进入摔打当中。意拳的推手训练就要在这个摔打当中派用场。当对手以
拳法进攻时,一个双接手,被对方搂住了一只手臂和脖项,己方用一个试力常用的蛇缠腕,前手腕与对方搂自己脖项的手腕相抵自里向外使剪刀合力,在双方手腕上形成了一个杠杆力螺旋力的支点;另一只手与对方手腕相握,以自己的身体为重力点,向杠杆支点发力。双手一个分力向斜面力倾翻,并用前面对应脚施一个跛脚,对方会被抛掷出去,仰面朝天被摔倒在地。这个摔法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不能光是从推手到推手,在现代散打比赛中却没有它的位置,要在散打比赛中用它。假若攻方扑过来,一手推搡防守方的前胸,一手挥拳打向防守方的头部。防守方可在其前推的手臂上一个滚裹连勾挂,在对方前推之势化尽之时,拳头已打中对方脸部(看似向后,实际向前) 。随后就是一个棚挤,使对方前推的手臂回弯,双臂叠压,只需一个跛脚,对方就会翻转趴在地上。摔法训练要配合试力练习意拳特有的素质标志很容易通过试力看出。这就是一伸手,一投足都有的浑元力,欲前又后,欲后叉前,与周围呼应的那股劲儿。
1982年我第一次向姚宗勋老师求教时,他知道我在此之前跟李见宇老师学习,就让我做个试力练习,我做了撑拧插按的勾挂试力,姚老师欣然点头。我试力中的神龟出海、揉球、蛇缠腕、旋抱插拧等,又在姚老师指导下进一步练习。试力有六面浑元力的把握,但它不能脱离实际交手中的具体体认。例如,撑拧插按,它是在对方双手扑在自己前胸,欲用力推倒自己的前提下,己身以小臂、前胸、手掌的滚裹兜撑,以杠杆力、螺旋力、分力、合力反把对方推出的竞技方式。当然它们在使用上还有不少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试力时意念上要在空间虚拟出自己与对手接触的各点,作为杠杆力支点、重力点、发力点的内容。要在虚无中模拟,才能从虚无中找到切实的感受和体认。而且要从脚到手整体地投入这个虚拟的己身与对手的竞赛之中。而这个过程,试力要从虚无到切实,意念中
先是构想在糖稀中拔丝的阻力感,进一步想在面团中的各种阻力感。试力不能光在虚拟中进行,要进入实际的摔法中体认力量的由来。比如:对方双手箍抱我的脖颈,这在现在的散打比赛中的摔角中,比较多见。因为现在的散打王规则是摔倒对方时,自己不能倒地,才可得分。所以一到摔角时,被摔方都连忙抱箍对方脖颈,造成自己如被摔倒时,对方也同时倒地,不管谁在上面,都不得分。所以,现在散打比赛中对方抱箍脖颈的状况,频繁出现。遇到此种情况,只需两腕向上顶住对方的肘部,身体一个下坐,头部就从对手的箍抱中挣脱。然后双这是杠杆力。我们向上顶的腕部是支点,自身脖颈和身躯是重力点。己身猛然下蹲,就将对方重心撬起来了……意拳技法要在我们这一代走向现代化,需要我们从先师的理论中,与现代的搏击散打实践结合,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意拳摔法技术训练
意拳摔法训练包括接腿摔、接手摔和挤靠纠缠中的借力打力摔。武术散打的摔法,各个武术流派各有千秋,但却殊路同归。
例如:太极拳在摔法中贯穿着沾粘连随,其“野马分鬃”、“搂膝拗步”、“打虎势”等摔法上,都要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力学原理。
而八卦掌在随着步法的飘逸回旋中,其避重就虚,得机得势的攻防摔法上,无不体现了阴阳交融的哲理。
至于源于心意门的意拳——大成拳,在摔法上将上述风格通过站桩、试力、摩擦步的松紧、虚实,形成“变化形无形,周旋意无意,叱咤走风云,包罗小天地”的特点。
接腿摔
意拳的摔法,先从接腿摔练起。从对付横踹腿练起。
当攻方用横踹腿飞腿打来,防守方在站位上忽然向左侧迈出轻盈的八卦步,左右手一个勾搂就将对方的攻击腿接住,随机就势地向上一扬送,步子就跟着向对方的另一支撑站立腿扫去,没有顶撞完全只借力打力,对方的上扬腿带着身体一个旋弧的后跌,后背着地,两腿朝天,被摔倒在地。攻方依然用横踹腿向防守方攻来,防守方一个垫步后撤,对方的进攻落空。攻方连续向防守方出脚横踹,防守方对前两脚都用后垫步后撤闪开。当第三脚攻来,防守方以八卦步向右侧迂回,用左右手的上下配合将对方腿抱起,从左向右一悠,“噗咚”,攻方即会被防守方摔倒了。用飘逸的八卦步,借机借势地将人捧出,贵在半步上。步子不大,前后衔接右
兜左转,松静自如,静如处子,动如猛虎,依然是拳打卧牛之地。上边的例子是用八卦步进行接腿摔,运用提膝垫步,也可进行接腿摔。攻方用右鞭腿向防守方的头部劈来,防守方轻松地一个后垫步,将来势躲开。攻方又用右鞭腿迅猛地向防守方腿部扫来。防守方几乎同步垫步跃进,左腿提膝,一下就进到对方腿膝的位置,用左手搂住对方的腿弯,右手穿喉,右腿锁住对方左腿,一个前送,对方即应声倒地。这个接腿摔要求施技者具有迎击技术。
“迎击”这个词是从拳击来的,其实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早就说过“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在拳击中,迎击和交叉拳都是打的时间差。这个抱腿摔就是玩的时间差,在对方进攻的同时,施以提膝堵截。其实,对方在进攻时,破绽就出来了,这时的迎击进攻才能真正乘虚而入,并换取了进攻的空间。同时,由于迎击是对出拳脚,所以双方往一处撞,力量等于在叠加,这时的进攻得手打击力度就特别大。
迎击当中的抱腿捧,发力的后者可以是掌,也可以是拳。连打带摔,它是意拳摔法中的一大特点。当然这个摔法的箍绊,可以是从里向外,也可以是从外向里,这要看当时的两人相对位置和得机得势。摔法要练好摩擦步摔法要练好摩擦步,它包括了蛇形步、八卦步、前后滑步、环绕步、三角跳步、鹤步等。这些步法叫摩擦步,也有跳跃、滑拼等等。武术的搏击内容里有大量的脚攻,蹿蹦跳跃很多,前进和后退的幅度比拳击竞赛要大得多,速度要快得多。现代武术散打的对手,已经超出了中国的国界。美国的拳击、泰国的泰拳、韩国的跆拳道、欧美的自由搏击、自由角斗,而这些又杂掺在一起,五花八门,风格包揽,这就是当今的世界多元文化的圆融,将成为一种潮流。
意拳摔法对摩擦步训练就放到这个搏击百家荟萃的文化背景下。训练要有的放矢,例如:现在的接手摔、接腿摔,就要应用上八卦步,而防御腿法的进攻,则要运用跃跳式的进退和迂回。这些八卦步和鹤步的练习,就要在基本功的基础上,认真结合上述各式的攻防,进行上下配合的步法练习。要先从步法试力的缓慢之中练习,找上下相随的均整之力。然后要从慢至快,建立攻防喂手中的条件反射系统,使每个攻防招法,都成为不加思维的下意识。这就是科学的方法。
现在,武术界有一些自认的高师,靠一些半文言半白话的似是而非的所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教学在混迹,教了好几年,还不如人家武术散打两个月的学生能征善战。这种所谓高师,恰是主芗斋在《拳道中枢》中批判的那些中华武道文化复兴中的绊脚石。
意拳在摔法的抱缠拧裹中强调借力打力现代散打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抱缠夹搂,破坏对方的拳法、脚法及其组合,使攻防双方在组合拳脚初一撞击面前,进入了摔法的前奏——抱缠夹搂状态。我们很少能看到像拳击场上和跆拳道竞赛场上的完整的组合拳法和组合脚法。因为,武术散打的接手摔和接腿摔有效地抑制了拳击和脚法组合的发挥。而武术接手和接腿的技术在拳击和跆拳道的规则里是不允许的,但武术散打的规则却是允许的,这也是武术散打技术能踢打摔全面发展的原因之一。意拳在武术散打基础上,将推手的借力打力用在了进入摔法的前奏。看2000年散打王总决赛的光碟,分析六员大将所有对决,你会发现双方在拳脚攻击当中,很快进入了夹搂状态。有的是一手抱住对方的脖项,一手搂住了对方的手臂或腿弯;有的是双手抓搂对方脖项或腰围.随后双方就进入摔打当中。意拳的推手训练就要在这个摔打当中派用场。当对手以
拳法进攻时,一个双接手,被对方搂住了一只手臂和脖项,己方用一个试力常用的蛇缠腕,前手腕与对方搂自己脖项的手腕相抵自里向外使剪刀合力,在双方手腕上形成了一个杠杆力螺旋力的支点;另一只手与对方手腕相握,以自己的身体为重力点,向杠杆支点发力。双手一个分力向斜面力倾翻,并用前面对应脚施一个跛脚,对方会被抛掷出去,仰面朝天被摔倒在地。这个摔法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不能光是从推手到推手,在现代散打比赛中却没有它的位置,要在散打比赛中用它。假若攻方扑过来,一手推搡防守方的前胸,一手挥拳打向防守方的头部。防守方可在其前推的手臂上一个滚裹连勾挂,在对方前推之势化尽之时,拳头已打中对方脸部(看似向后,实际向前) 。随后就是一个棚挤,使对方前推的手臂回弯,双臂叠压,只需一个跛脚,对方就会翻转趴在地上。摔法训练要配合试力练习意拳特有的素质标志很容易通过试力看出。这就是一伸手,一投足都有的浑元力,欲前又后,欲后叉前,与周围呼应的那股劲儿。
1982年我第一次向姚宗勋老师求教时,他知道我在此之前跟李见宇老师学习,就让我做个试力练习,我做了撑拧插按的勾挂试力,姚老师欣然点头。我试力中的神龟出海、揉球、蛇缠腕、旋抱插拧等,又在姚老师指导下进一步练习。试力有六面浑元力的把握,但它不能脱离实际交手中的具体体认。例如,撑拧插按,它是在对方双手扑在自己前胸,欲用力推倒自己的前提下,己身以小臂、前胸、手掌的滚裹兜撑,以杠杆力、螺旋力、分力、合力反把对方推出的竞技方式。当然它们在使用上还有不少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试力时意念上要在空间虚拟出自己与对手接触的各点,作为杠杆力支点、重力点、发力点的内容。要在虚无中模拟,才能从虚无中找到切实的感受和体认。而且要从脚到手整体地投入这个虚拟的己身与对手的竞赛之中。而这个过程,试力要从虚无到切实,意念中
先是构想在糖稀中拔丝的阻力感,进一步想在面团中的各种阻力感。试力不能光在虚拟中进行,要进入实际的摔法中体认力量的由来。比如:对方双手箍抱我的脖颈,这在现在的散打比赛中的摔角中,比较多见。因为现在的散打王规则是摔倒对方时,自己不能倒地,才可得分。所以一到摔角时,被摔方都连忙抱箍对方脖颈,造成自己如被摔倒时,对方也同时倒地,不管谁在上面,都不得分。所以,现在散打比赛中对方抱箍脖颈的状况,频繁出现。遇到此种情况,只需两腕向上顶住对方的肘部,身体一个下坐,头部就从对手的箍抱中挣脱。然后双这是杠杆力。我们向上顶的腕部是支点,自身脖颈和身躯是重力点。己身猛然下蹲,就将对方重心撬起来了……意拳技法要在我们这一代走向现代化,需要我们从先师的理论中,与现代的搏击散打实践结合,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