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报告

 实验七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二、原理说明

1. 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2.图7-1(b)所示的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别按指数规律衰减和增长,其变化的快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3. 时间常数τ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如图7-1(a)所示。 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uc=Ume

-t/RC

=Ume

-t/τ

。当t=τ时,Uc(τ)=0.368Um。

此时所对应的时间就等于τ。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0.632Um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如图13-1(c)所示。

Um

c Um

0.632 c

a) 零输入响应 (b) RC一阶电路 (c) 零状态响应

图 7-1

4.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RC一阶电路中较典型的电路, 它对电路元件参数和输入信号的周期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简单的 RC串联电路, 在方波序列脉冲的重复激励下, 当

u

t

t

满足τ=RC

T

时(T为方波脉冲的重复周期),且由R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则该2

电路就是一个微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微分成正比。如图

7-2(a)所示。利用微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尖脉冲。

C (a)微分电路 (b) 积分电路

图7-2

若将图7-2(a)中的R与C位置调换一下,如图13-2(b)所示,由 C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且当电路的参数满足τ=RC>>

T

,则该RC电路称为积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2

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积分成正比。利用积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三角波。

从输入输出波形来看,上述两个电路均起着波形变换的作用,请在实验过程仔细观察与记录。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板的器件组件,如图7-3所示,请认清R、C元件的布局及其标称值,各开关的通断位置等。

1. 从电路板上选R=10KΩ,C=6800pF组成如图13-1(b)所示的RC充放电电路。ui为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出的Um=3V、f=1KHz的方波电压信号,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线,将激励源ui和响应uC的信号分别连至示波器的两个输入口YA和YB。这时可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观察到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请测算出时间常数τ,并用方格纸按1:1 的比例描绘波形。

少量地改变电容值或电阻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 R=10KΩ,C=6800pF时,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

(积分电路)

(图a 变化规律)

电容先充电,为零状态响应。后放电,为零输入响应

时间常数τ=6.8×10-5 s

 电阻R不变,减少电容C至3000pF,响应的图像变陡,如下图

(b)

(图b)

 电阻R不变,增大电容C至8000pF,响应的图像变平缓,如下图(c)

(图c)

 电容C不变,电阻R减小至5KΩ,响应的曲线变陡峭,如下图(d)

(图d)

 电容C不变,电阻R增大至20KΩ,响应的曲线变平缓,如下图

(e)

(图e)

2. 令R=10KΩ,C=0.1μ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继续增大C 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 令R=10KΩ,C=0.1μF, 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

R=10KΩ不变,C=0.1μF,继续增大C值,响应曲线变平缓,当电容C大到一定值时候,响应曲线变成

线

3. 令C=0.01μF,R=100Ω,组成

如图7-2(a)所示的微分电路。在同样的方 波激励信号(Um=3V,f=1KHz)作用下, 观测并描绘激励与响应的波形。

100

 令C=0.01μF,R=100Ω,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如下:

10K

(微分电路)

(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

增减R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并作记录。当R增至1MΩ时,输入输出波

形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 当C=0.01μF不变时,增大R值至200Ω,响应曲线变化不明显,如下图:

 当C=0.01μF不变时,减小R值至20Ω,响应曲线变化不明显。

 R增至1MΩ时,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如下图:

输入波形为方波信号,输出波形接近方波信号。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调节电子仪器各旋钮时,动作不要过快、

过猛。实验前,需熟读双踪示波器的使用说明

书。观察双踪时,要特别注意相应开关、旋钮 图7-3 动态电路、选频电路实验板 的操作与调节。

2. 信号源的接地端与示波器的接地端要连在一起(称共地), 以防外界干扰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3. 示波器的辉度不应过亮,尤其是光点长期停留在荧光屏上不动时,应将辉度调暗,以延长示波管的使用寿命。

六、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2. 已知RC一阶电路R=10KΩ,C=0.1μF,试计算时间常数τ,并根据τ值的物理意义,拟定测量τ的方案。

3. 何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它们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它们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其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规律如何?这两种电路有何功用?

4. 预习要求:熟读仪器使用说明,回答上述问题,准备方格纸。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出RC一阶电路充放电时uC的变

化曲线,由曲线测得τ值,并与参数值的计算结果作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 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归纳、总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形成条件,阐明波形变换的特征。

3. 心得体会及其他。

 实验七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二、原理说明

1. 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2.图7-1(b)所示的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别按指数规律衰减和增长,其变化的快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3. 时间常数τ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如图7-1(a)所示。 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uc=Ume

-t/RC

=Ume

-t/τ

。当t=τ时,Uc(τ)=0.368Um。

此时所对应的时间就等于τ。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0.632Um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如图13-1(c)所示。

Um

c Um

0.632 c

a) 零输入响应 (b) RC一阶电路 (c) 零状态响应

图 7-1

4.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RC一阶电路中较典型的电路, 它对电路元件参数和输入信号的周期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简单的 RC串联电路, 在方波序列脉冲的重复激励下, 当

u

t

t

满足τ=RC

T

时(T为方波脉冲的重复周期),且由R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则该2

电路就是一个微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微分成正比。如图

7-2(a)所示。利用微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尖脉冲。

C (a)微分电路 (b) 积分电路

图7-2

若将图7-2(a)中的R与C位置调换一下,如图13-2(b)所示,由 C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且当电路的参数满足τ=RC>>

T

,则该RC电路称为积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2

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积分成正比。利用积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三角波。

从输入输出波形来看,上述两个电路均起着波形变换的作用,请在实验过程仔细观察与记录。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板的器件组件,如图7-3所示,请认清R、C元件的布局及其标称值,各开关的通断位置等。

1. 从电路板上选R=10KΩ,C=6800pF组成如图13-1(b)所示的RC充放电电路。ui为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出的Um=3V、f=1KHz的方波电压信号,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线,将激励源ui和响应uC的信号分别连至示波器的两个输入口YA和YB。这时可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观察到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请测算出时间常数τ,并用方格纸按1:1 的比例描绘波形。

少量地改变电容值或电阻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 R=10KΩ,C=6800pF时,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

(积分电路)

(图a 变化规律)

电容先充电,为零状态响应。后放电,为零输入响应

时间常数τ=6.8×10-5 s

 电阻R不变,减少电容C至3000pF,响应的图像变陡,如下图

(b)

(图b)

 电阻R不变,增大电容C至8000pF,响应的图像变平缓,如下图(c)

(图c)

 电容C不变,电阻R减小至5KΩ,响应的曲线变陡峭,如下图(d)

(图d)

 电容C不变,电阻R增大至20KΩ,响应的曲线变平缓,如下图

(e)

(图e)

2. 令R=10KΩ,C=0.1μ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继续增大C 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 令R=10KΩ,C=0.1μF, 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

R=10KΩ不变,C=0.1μF,继续增大C值,响应曲线变平缓,当电容C大到一定值时候,响应曲线变成

线

3. 令C=0.01μF,R=100Ω,组成

如图7-2(a)所示的微分电路。在同样的方 波激励信号(Um=3V,f=1KHz)作用下, 观测并描绘激励与响应的波形。

100

 令C=0.01μF,R=100Ω,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如下:

10K

(微分电路)

(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

增减R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并作记录。当R增至1MΩ时,输入输出波

形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 当C=0.01μF不变时,增大R值至200Ω,响应曲线变化不明显,如下图:

 当C=0.01μF不变时,减小R值至20Ω,响应曲线变化不明显。

 R增至1MΩ时,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如下图:

输入波形为方波信号,输出波形接近方波信号。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调节电子仪器各旋钮时,动作不要过快、

过猛。实验前,需熟读双踪示波器的使用说明

书。观察双踪时,要特别注意相应开关、旋钮 图7-3 动态电路、选频电路实验板 的操作与调节。

2. 信号源的接地端与示波器的接地端要连在一起(称共地), 以防外界干扰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3. 示波器的辉度不应过亮,尤其是光点长期停留在荧光屏上不动时,应将辉度调暗,以延长示波管的使用寿命。

六、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2. 已知RC一阶电路R=10KΩ,C=0.1μF,试计算时间常数τ,并根据τ值的物理意义,拟定测量τ的方案。

3. 何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它们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它们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其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规律如何?这两种电路有何功用?

4. 预习要求:熟读仪器使用说明,回答上述问题,准备方格纸。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出RC一阶电路充放电时uC的变

化曲线,由曲线测得τ值,并与参数值的计算结果作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 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归纳、总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形成条件,阐明波形变换的特征。

3. 心得体会及其他。


相关文章

  •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1
  • 光纤通信技术试验报告 学院 :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⑴ 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 学习半导体激光器发光原理和光纤通信中激光光源工作原理 ⒉ 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驱动电流的关系 ⒊ 掌 ...查看


  •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 实验要求 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表达式及输出时域函数表 ...查看


  • 电路与模电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013
  • <电路与模电>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2007 课程总学时: 64 实验学时:16 课程总学分: 3.5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一.本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电路与模电>是计算 ...查看


  • 北航光电子实验报告光敏电阻特性及应用实验报告
  • 光敏电阻特性及应用实验报告 2016年4月18日 实验三 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光敏二极管的结构和光电转换原理. 2.掌握光敏二极管的暗电流及光电流的测试方法. 3.了解光敏二极管的特性,当光电管得工作偏压一定时,光电 ...查看


  •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
  • <电路原理> 实 验 指 导 书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撰写人:李美莲 审核人:赵守忠 安徽三联学院 信息与通信技术系 二00八 年 七 月 目 录 实验一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查看


  • 北航自控实验报告_段毓
  •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 院 专业方向 班 级 121516 学 号 12151171 学生姓名 段毓 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一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实验时间 10 ...查看


  • 6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1
  •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7-1所示为OTL 低频功率放大器.其中由晶体三极管T1组成推动级(也称前 ...查看


  • 实验二十八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 实验二十八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 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 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二.原理说明 1. 三相负载可接成星 ...查看


  •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 成绩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 班 级 100227 学 号 10021189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一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