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青岛写就[海瑞上疏]

周信芳青岛写就《海瑞上疏》

吕铭康

京剧大师周信芳(1895—1975),艺名:麒麟童,原籍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市),出身艺人家庭。是麒派老生艺术的创始人。他六岁拜陈长兴为师,七岁登台,十三岁就成为戏班中的主角,到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到北京后搭入“喜连成”科班,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从此,他将七岁登台始用的“七龄童”的艺名,改为“麒麟童”。

他的嗓音虽显沙哑,但演唱接近口语,酣畅朴直,极富感情,挺拔苍劲,气出丹田;念白清晰,饱满有力,讲究喷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咬字顿挫富有音乐性,尤其是他吐字收声和润腔之技巧非一般演员所能企及;表演敏捷利落、准确生动,善于通过外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感情和思想变化,更是有口皆碑。并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也是麒派艺术的根基,使人物在塑造性格和表达感情上达到舞台艺术的最高境界。

因此,他创立的麒派老生艺术别具一格,影响极大。他和梅兰芳都在京剧史上最有影响,与青岛也是极有缘分。

周信芳之所以在“文革”中惨遭严重迫害,主因乃是他参与编写和主演了新编京剧《海瑞上疏》。此戏是他在1959年盛夏与上海京剧院剧作家许思言在青岛最后写就的。

1959年4月初,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八届七中全会,号召大家要学习海瑞精神,敢于直言。几天后,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在上海约见了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等人,建议周信芳编演一出以明代清官海瑞为主角的京剧,以鼓励大家敢于说真话。接着,上海京剧院成立了创作组,由许思言执笔撰写剧本。就以海瑞上本“直言天下第一事”为中心事件,描写海瑞冒死直言诤谏的精神。同年7月,为了集中精力搞好剧本,在上海京剧院二团来青岛演出时,周信芳与许思言也带了初稿随同去修改加工。他俩逐场逐段、逐字逐句详细讨论,推敲修改,有些地方他本人还亲自动笔修改。8月,《海瑞上疏》剧本二稿在青岛完成。著名剧作家、时任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的马少波1994年12月24日在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谈及此事:“我记得1959年夏天,我曾专程到青岛为周信芳同志安排一个郊外小别墅,从码头接到下榻处的情景。他原是为创作《海瑞上疏》和许思言同志一起来的。他下榻之初,就畅谈他们的创作立意和剧本提纲,神采飞扬,侃侃而谈,那一片充满忧患意识的赤子之心,满腔爱国之情,使我深受感动,至今记忆犹新。”(《马少波近作选》567页)定稿后,他们立即赶回上海投入排演。由周信芳出任导演并扮演主角海瑞,金素雯饰演海夫人,李桐森演嘉靖皇帝,纪玉良、童祥苓等著名演员也参与了演出。此戏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当即引起了极大轰动。

人所共知,文痞姚文元于1965年11月发表批判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文章,这是发动“文革”的序曲。其实,由吴晗创作、马连良主演的《海瑞罢官》,还是紧步周信芳《海瑞上疏》的后尘。那么,周信芳在“文革”中自然是难逃厄运。

据了解,周信芳早在1923年就曾来青岛演戏,是在四方路、芝罘路的三江会馆戏楼,演出了他创作的《 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戏。

1931年夏,周信芳便率他成立不久的“移风社”从上海乘船出发,首站便

是青岛。主要演出剧目是以他创作、主演的《明末遗恨》,此戏借明末故事来痛斥当时上层统治官僚的腐败和不抵抗主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在青演出期间,青岛当地戏班的演员杨寿山、周宴庭也参加了移风社。在青岛演出了一个月后,就到济南演一个月,后又回青演了一个月。这次先后历时两个月的演出,使得青岛的戏迷真正了解并更加喜爱周信芳以及他的麒派艺术。

抗战期间,周信芳因拒绝到上海日伪特务机关头子家唱堂会戏,并与我们地下党有联系等缘故。1941年5 月,移风社便屡屡接到恐吓信而被迫停演。他曾设法去港转赴大后方,但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未能成行。后为维持同仁生计只好不定期作短期演出。其间,周信芳曾带班来到胶州的位于城隍庙街的城隍庙戏楼演出数日,打炮戏是《追韩信》,还演过《斩经堂》和《铁公鸡》,他的另辟蹊径的麒派艺术令胶州观众大开眼界。8月,移风社被迫解散。无独有偶,周信芳的儿子周少麟子承父业,1956年就与白玉昆(著名文武老生)、吴松岩(著名铜锤花脸)加盟了刚成立的胶州京剧团。

1955年10月,青岛市文化局举办“周信芳舞台生活50年纪念活动”,特邀周信芳亲率上海京剧院来青连续演出5天。在观摩表演之余,又邀请他以及豫剧大师常香玉等与青岛文艺界举行艺术座谈会,进行面对面地艺术交流,使广大京剧与其他地方戏演员受益匪浅。

青岛市京剧团的著名老生董春伯一直酷爱麒派艺术。1957年,周信芳在俞振飞陪同下前来观看。连连称赞董春伯“演戏规矩不乱来,有传统戏根底,是可造之材”。经武生王金璐、老生沈金波的极力推荐,周信芳当即高兴地表示要收董春伯为关门弟子。周信芳还说;能否学麒派艺术,首先看他有没有传统戏的基本功,如果不会《打棍出箱》、《定军山》、《文昭关》这三出戏,就学不了麒派,麒派必须从正统开始,而董春伯恰好是最符合周信芳所要求的人选。

周信芳青岛写就《海瑞上疏》

吕铭康

京剧大师周信芳(1895—1975),艺名:麒麟童,原籍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市),出身艺人家庭。是麒派老生艺术的创始人。他六岁拜陈长兴为师,七岁登台,十三岁就成为戏班中的主角,到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到北京后搭入“喜连成”科班,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从此,他将七岁登台始用的“七龄童”的艺名,改为“麒麟童”。

他的嗓音虽显沙哑,但演唱接近口语,酣畅朴直,极富感情,挺拔苍劲,气出丹田;念白清晰,饱满有力,讲究喷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咬字顿挫富有音乐性,尤其是他吐字收声和润腔之技巧非一般演员所能企及;表演敏捷利落、准确生动,善于通过外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感情和思想变化,更是有口皆碑。并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也是麒派艺术的根基,使人物在塑造性格和表达感情上达到舞台艺术的最高境界。

因此,他创立的麒派老生艺术别具一格,影响极大。他和梅兰芳都在京剧史上最有影响,与青岛也是极有缘分。

周信芳之所以在“文革”中惨遭严重迫害,主因乃是他参与编写和主演了新编京剧《海瑞上疏》。此戏是他在1959年盛夏与上海京剧院剧作家许思言在青岛最后写就的。

1959年4月初,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八届七中全会,号召大家要学习海瑞精神,敢于直言。几天后,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在上海约见了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等人,建议周信芳编演一出以明代清官海瑞为主角的京剧,以鼓励大家敢于说真话。接着,上海京剧院成立了创作组,由许思言执笔撰写剧本。就以海瑞上本“直言天下第一事”为中心事件,描写海瑞冒死直言诤谏的精神。同年7月,为了集中精力搞好剧本,在上海京剧院二团来青岛演出时,周信芳与许思言也带了初稿随同去修改加工。他俩逐场逐段、逐字逐句详细讨论,推敲修改,有些地方他本人还亲自动笔修改。8月,《海瑞上疏》剧本二稿在青岛完成。著名剧作家、时任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的马少波1994年12月24日在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谈及此事:“我记得1959年夏天,我曾专程到青岛为周信芳同志安排一个郊外小别墅,从码头接到下榻处的情景。他原是为创作《海瑞上疏》和许思言同志一起来的。他下榻之初,就畅谈他们的创作立意和剧本提纲,神采飞扬,侃侃而谈,那一片充满忧患意识的赤子之心,满腔爱国之情,使我深受感动,至今记忆犹新。”(《马少波近作选》567页)定稿后,他们立即赶回上海投入排演。由周信芳出任导演并扮演主角海瑞,金素雯饰演海夫人,李桐森演嘉靖皇帝,纪玉良、童祥苓等著名演员也参与了演出。此戏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当即引起了极大轰动。

人所共知,文痞姚文元于1965年11月发表批判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文章,这是发动“文革”的序曲。其实,由吴晗创作、马连良主演的《海瑞罢官》,还是紧步周信芳《海瑞上疏》的后尘。那么,周信芳在“文革”中自然是难逃厄运。

据了解,周信芳早在1923年就曾来青岛演戏,是在四方路、芝罘路的三江会馆戏楼,演出了他创作的《 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戏。

1931年夏,周信芳便率他成立不久的“移风社”从上海乘船出发,首站便

是青岛。主要演出剧目是以他创作、主演的《明末遗恨》,此戏借明末故事来痛斥当时上层统治官僚的腐败和不抵抗主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在青演出期间,青岛当地戏班的演员杨寿山、周宴庭也参加了移风社。在青岛演出了一个月后,就到济南演一个月,后又回青演了一个月。这次先后历时两个月的演出,使得青岛的戏迷真正了解并更加喜爱周信芳以及他的麒派艺术。

抗战期间,周信芳因拒绝到上海日伪特务机关头子家唱堂会戏,并与我们地下党有联系等缘故。1941年5 月,移风社便屡屡接到恐吓信而被迫停演。他曾设法去港转赴大后方,但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未能成行。后为维持同仁生计只好不定期作短期演出。其间,周信芳曾带班来到胶州的位于城隍庙街的城隍庙戏楼演出数日,打炮戏是《追韩信》,还演过《斩经堂》和《铁公鸡》,他的另辟蹊径的麒派艺术令胶州观众大开眼界。8月,移风社被迫解散。无独有偶,周信芳的儿子周少麟子承父业,1956年就与白玉昆(著名文武老生)、吴松岩(著名铜锤花脸)加盟了刚成立的胶州京剧团。

1955年10月,青岛市文化局举办“周信芳舞台生活50年纪念活动”,特邀周信芳亲率上海京剧院来青连续演出5天。在观摩表演之余,又邀请他以及豫剧大师常香玉等与青岛文艺界举行艺术座谈会,进行面对面地艺术交流,使广大京剧与其他地方戏演员受益匪浅。

青岛市京剧团的著名老生董春伯一直酷爱麒派艺术。1957年,周信芳在俞振飞陪同下前来观看。连连称赞董春伯“演戏规矩不乱来,有传统戏根底,是可造之材”。经武生王金璐、老生沈金波的极力推荐,周信芳当即高兴地表示要收董春伯为关门弟子。周信芳还说;能否学麒派艺术,首先看他有没有传统戏的基本功,如果不会《打棍出箱》、《定军山》、《文昭关》这三出戏,就学不了麒派,麒派必须从正统开始,而董春伯恰好是最符合周信芳所要求的人选。


相关文章

  • 狗年经典十字对联
  • [导语]下面是本站为您整理的狗年经典十字对联,仅供大家参考. 日映东嵎被光华于艺圃,源流北海挹沆漾之文澜. 庆胜利举金杯春满万户,贺丰收展笑颜喜盈千家. 人尽其材祖国一日千里,各得其所山河万象更新. 万众一心创造锦绣乐园,五讲四美建设精神文 ...查看


  • 一代清官海瑞
  • 一代清官--海瑞 海瑞(1515年-1587)年,字汝贤,琼山(现在的海南岛)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出生于官僚家庭,但童年时期的家境并不殷实,在他仅四岁时父亲不幸病逝,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异常清苦.母亲很刚强,勤俭持家,教子有方," ...查看


  • 卡通形象注册流程
  • 卡通形象注册流程 首先是准备工作.1,作品样本,拿皮揣子系列卡通形象为例,先附上一开始的错误版本. (这位作者是在北京,所以用的是北京的版权保护中心,下面有青岛的,弄的时候先问一下,应该是可以办的.) 还有就是注册产权与注册商标区别的问题, ...查看


  • 一代清官-海瑞 1
  • 一代清官-海瑞 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 ...查看


  • 拜谒海瑞墓
  • 丘海大道39号. 门前不远,是繁华笔直的海南丘海大道,车来车往,一派现代化气息:院子周围,是高高低低的都市楼群,富裕贫困的海南市民聚在一起,过着凡俗的生活.院内,一个人长眠在这里,与杂草一起腐朽,与历史一起湮灭.只有小鸟,飞上飞下,仿佛这个 ...查看


  • 海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海瑞-你是一个嘛样儿的人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著名清官.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 从教时被称为海笔架,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这是百度百科对海瑞的介绍. 我初识海瑞,也是从课本上得 ...查看


  • [生死抉择]与[海瑞罢官]
  • <海瑞罢官>与<生死抉择> --主旋律文学的命运 新闻学二班 沈闰州 21521045 在当代文学的舞台上,有一类文学值得我们注意.这类文学作品往往顺应着一个官方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 ...查看


  • 201教师节-教师节祝福短信
  • 马上教师节了,让我们共同为我们的老师献上这篇<201教师节-教师节祝福短信>吧,在这里本站祝天下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201教师节-教师节祝福短信 1.从前有个偏僻的山村小学,里面只有一位女教师,她和自己的男学生产生了一段可歌可 ...查看


  • 关于海瑞的故事
  •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清官,举人出身,41岁入仕,初任福建南平县教谕(无品,近似县教育局局长),45岁时升任浙江淳安知县(正七品),最后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近似今监察部部长).这位在历史上以敢于上疏骂皇帝而著称的大臣,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