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 答:分7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妊娠早期为12周各系统器官成。 妊娠中期为13---28周(共16周)器官增大,功能发育,28周形成肺泡。妊娠后期为29---40周(共12周):此期胎儿以肌肉发育和脂肪积累为主。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 ~ 生后 28 天。 围生期:胎龄满 28 周 ~ 生后 7 足天。 婴儿期: 出生后 ~ 1 周岁 。是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幼儿期:满1周岁~ 3 周岁 学龄前期:满3周岁~6(7) 岁 学龄期:6(7 )岁~青春期前 青春期:11~12岁 到 17~18 岁(女) ,13~14岁 到 18~20 岁(男) 2、何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答: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体重可暂时性下降 3% ~ 9%,多在生后 3 ~ 4 天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 7 ~ 10 日恢复到出生时水平。 3、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答: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4、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答:身高增长高峰(PHV ):青春期是小儿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受性激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尤其身高增长迅速。PHV 出现年龄:个体差异大▲ 女孩 9~11 岁:乳房发育后约 1~2年,月经初潮之前, 平均每年增高8~10cm ▲ 男孩 11~13 岁:睾丸增大后,平均每年增高9~11cm 5、囟门闭合时间 答:骨缝: 出生时稍分开,3 ~ 4月闭合。后囟:很小或闭合,6 ~ 8周闭合。前囟: 1.5 ~ 2cm,1~1.5 岁闭合 6、乳牙萌出及出齐时间 答:乳牙:共 20 个。生后 4~10 个月开始萌出,2~2.5 岁出齐,12 个月不出为乳牙萌出延迟。2 岁以内乳牙数=月龄﹣ (4~6) 7、计划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概念 答:计划免疫: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制定
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目的的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地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抗体,而立即获得的免疫力。 8、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答:严格掌握禁忌证:通过问诊及查体,了解儿童接种有无禁忌症。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掌握接种的剂量,次数,间隔时间,不同疫苗的联合免疫方案。及时记录及预约,交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接种活疫苗时,用70%--75%的酒精消毒,抽吸后
如有剩余药液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接种后剩余活疫苗应烧毁。 其他 :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卡介苗前应做PPD 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冷开水送服,且服用后1小时内禁热饮。接种麻疹疫苗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使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 9、母乳喂养优点 答:A 、营养丰富,具有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B 、新鲜无污染C 、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D 、可密切母子感情,利于婴儿心身健康 E 、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机会F 、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可使乳母脂肪消耗,促使体型恢复。 10、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的变化 答:出生后血液循环的主要改变是胎盘血液循环停止而肺循环建立,血液气体交换由胎盘转移至肺。 A 、肺循环阻力下降:出生后脐血管剪断结扎,呼吸建立,在肺脏开始气体交换,由于肺泡的扩张,氧分压 的增加,使肺小动脉管壁肌层逐渐退化,管壁变薄,扩张,肺循环压力减低,故肺血流量明显增多。 B 、卵圆孔关闭:肺膨胀后肺血流量明显增多,由肺静脉回流到左房的血液增多,左心房压力增高,左房压力超过右房压力时,卵圆孔发生功能上的关闭,生后5-7个月时,卵圆孔解剖上大多闭合,15%--20%的人保留卵圆孔,但无左向右分流。 C 、动脉导管关闭:自主呼吸使体循环血氧饱和度增加,促使动脉导管壁平滑肌收缩,前列腺素E 浓度下降,故导管逐渐闭塞,动脉导管形成功能性关闭。 11、适中温度,呼吸暂停概念 答: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新生儿适中温度与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有关。 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达 15~20 秒,或虽不到 15 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称呼吸暂停 12、新生儿窒息概念 答: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 1 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13、婴儿脊柱发育的过程 答:3个月左右随着婴儿会抬头,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颈部脊柱前凸。6个 月左右会坐时,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胸部脊柱后凸。1岁以后能站立时,出现第三个生理弯曲——腰部脊柱前凸。这些生理弯曲的形成,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直立行走。影响脊柱发育的因素:骨质病变(骨结核)、坐姿、站姿等。 14、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 答:因婴儿胃呈水平位,韧带松弛,易折叠。喷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易出现胃食管反流。此外,可因过度喂养,不成熟的胃肠运动类型、不稳定的进食时间等原因,婴儿常出现溢乳。为减轻溢乳,在喂哺后竖起拍背,将胃内空气排出,保持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防止反流或吸入造成误吸。 15、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免疫特点:儿童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如咳嗽反射及纤毛的运动功能差,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的能力较低。婴幼儿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slgA,lgA,LGg 和lgG 亚类含量较低,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16、肺炎患儿的氧疗护理注意事项:气促、发绀患儿应及早给氧;以改善低氧血症。一般采用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L ~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缺氧明显者用面罩或头罩给氧,氧流量2L ~4L/min;氧浓度不超过50%~60%。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人工呼吸器;吸氧过程中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氧疗时密切监测,观察紫绀、呼吸状态、呼吸节律、心率及精神状态;同时应加温、加湿,以
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17、液体疗法的实施:
补液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补液总量: 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
补液“三定”: 定量、定性、定时
18、法洛四联症的概念:
9、TOF 是1岁以后儿童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由一下4种畸形组成:1、肺
1、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 答:分7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妊娠早期为12周各系统器官成。 妊娠中期为13---28周(共16周)器官增大,功能发育,28周形成肺泡。妊娠后期为29---40周(共12周):此期胎儿以肌肉发育和脂肪积累为主。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 ~ 生后 28 天。 围生期:胎龄满 28 周 ~ 生后 7 足天。 婴儿期: 出生后 ~ 1 周岁 。是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幼儿期:满1周岁~ 3 周岁 学龄前期:满3周岁~6(7) 岁 学龄期:6(7 )岁~青春期前 青春期:11~12岁 到 17~18 岁(女) ,13~14岁 到 18~20 岁(男) 2、何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答: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体重可暂时性下降 3% ~ 9%,多在生后 3 ~ 4 天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 7 ~ 10 日恢复到出生时水平。 3、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答: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4、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答:身高增长高峰(PHV ):青春期是小儿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受性激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尤其身高增长迅速。PHV 出现年龄:个体差异大▲ 女孩 9~11 岁:乳房发育后约 1~2年,月经初潮之前, 平均每年增高8~10cm ▲ 男孩 11~13 岁:睾丸增大后,平均每年增高9~11cm 5、囟门闭合时间 答:骨缝: 出生时稍分开,3 ~ 4月闭合。后囟:很小或闭合,6 ~ 8周闭合。前囟: 1.5 ~ 2cm,1~1.5 岁闭合 6、乳牙萌出及出齐时间 答:乳牙:共 20 个。生后 4~10 个月开始萌出,2~2.5 岁出齐,12 个月不出为乳牙萌出延迟。2 岁以内乳牙数=月龄﹣ (4~6) 7、计划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概念 答:计划免疫: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制定
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目的的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地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抗体,而立即获得的免疫力。 8、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答:严格掌握禁忌证:通过问诊及查体,了解儿童接种有无禁忌症。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掌握接种的剂量,次数,间隔时间,不同疫苗的联合免疫方案。及时记录及预约,交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接种活疫苗时,用70%--75%的酒精消毒,抽吸后
如有剩余药液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接种后剩余活疫苗应烧毁。 其他 :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卡介苗前应做PPD 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冷开水送服,且服用后1小时内禁热饮。接种麻疹疫苗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使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 9、母乳喂养优点 答:A 、营养丰富,具有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B 、新鲜无污染C 、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D 、可密切母子感情,利于婴儿心身健康 E 、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机会F 、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可使乳母脂肪消耗,促使体型恢复。 10、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的变化 答:出生后血液循环的主要改变是胎盘血液循环停止而肺循环建立,血液气体交换由胎盘转移至肺。 A 、肺循环阻力下降:出生后脐血管剪断结扎,呼吸建立,在肺脏开始气体交换,由于肺泡的扩张,氧分压 的增加,使肺小动脉管壁肌层逐渐退化,管壁变薄,扩张,肺循环压力减低,故肺血流量明显增多。 B 、卵圆孔关闭:肺膨胀后肺血流量明显增多,由肺静脉回流到左房的血液增多,左心房压力增高,左房压力超过右房压力时,卵圆孔发生功能上的关闭,生后5-7个月时,卵圆孔解剖上大多闭合,15%--20%的人保留卵圆孔,但无左向右分流。 C 、动脉导管关闭:自主呼吸使体循环血氧饱和度增加,促使动脉导管壁平滑肌收缩,前列腺素E 浓度下降,故导管逐渐闭塞,动脉导管形成功能性关闭。 11、适中温度,呼吸暂停概念 答: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新生儿适中温度与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有关。 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达 15~20 秒,或虽不到 15 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称呼吸暂停 12、新生儿窒息概念 答: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 1 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13、婴儿脊柱发育的过程 答:3个月左右随着婴儿会抬头,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颈部脊柱前凸。6个 月左右会坐时,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胸部脊柱后凸。1岁以后能站立时,出现第三个生理弯曲——腰部脊柱前凸。这些生理弯曲的形成,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直立行走。影响脊柱发育的因素:骨质病变(骨结核)、坐姿、站姿等。 14、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 答:因婴儿胃呈水平位,韧带松弛,易折叠。喷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易出现胃食管反流。此外,可因过度喂养,不成熟的胃肠运动类型、不稳定的进食时间等原因,婴儿常出现溢乳。为减轻溢乳,在喂哺后竖起拍背,将胃内空气排出,保持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防止反流或吸入造成误吸。 15、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免疫特点:儿童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如咳嗽反射及纤毛的运动功能差,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的能力较低。婴幼儿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slgA,lgA,LGg 和lgG 亚类含量较低,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16、肺炎患儿的氧疗护理注意事项:气促、发绀患儿应及早给氧;以改善低氧血症。一般采用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L ~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缺氧明显者用面罩或头罩给氧,氧流量2L ~4L/min;氧浓度不超过50%~60%。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人工呼吸器;吸氧过程中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氧疗时密切监测,观察紫绀、呼吸状态、呼吸节律、心率及精神状态;同时应加温、加湿,以
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17、液体疗法的实施:
补液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补液总量: 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
补液“三定”: 定量、定性、定时
18、法洛四联症的概念:
9、TOF 是1岁以后儿童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由一下4种畸形组成:1、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