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绝句六十四首]新注(5)

“但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若会杀机明反复,始知害里却生恩。”

注曰:

“生门死户”为会阴穴。刘海蟾祖师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阳精从此穴顺出,人必死。阳精从此穴逆行,为颠倒颠之道,人必生。

“杀机”者,为盗机。“害”为元精失,“恩”为得此先天元精。

祖师此诗前二句劝人修道,死中求生,将“死户”变为“生户”,莫将生我之门变为死我之门。点出会阴穴之重要性,丹道修炼中称为第二关窍。

祖师在《八脉经》中说:“阴跷一脉,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生死窍。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炁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此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此穴为督任冲三脉交会之处,冲脉上通心,督脉上通泥丸,为采药之地。

“水中起火”,“水中火发”为元精至,学士会“反复”之法,能得此药,“害里生恩”,男子有孕。

凡夫无诀,元精失,为“恩生于害”,生之所以死也。

“火生于木本藏烽,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必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公。”

注曰:

吕祖云:“火发七户密牢关,莫教烧破河车体。”

丹经云:“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精生于身,情动必溃。”

修炼元精为一柄双刃剑,修行之人炼己纯熟,则成仙必也。如炼己不纯熟,临炉动神,欲火焚烧,则必走精。此为害己!

初修之士未得真师诀法,不要以自己之智慧曲解丹经,丹经如皓月之千古长明,自老圣而下,著于道史。只有祖师之著作,为修行人之指路明灯,奉为瑰宝。

陈泥丸祖师云:“言语不通非眷属,功夫不到不方圆。”修行人无真诀,言语不通,丹经看不懂,大志士得真诀,看丹经,无一处不通达,不明了。如水银泄地,一览无余。自知我命在我不在天,一心修炼可成就。

要制此后天阴炁,必赖先天真阳——“金公”。此真铅能制真汞。

“三才相盗及其时,道德神仙隐此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注曰:

《阴符经》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为万物之盗”。又曰:“食其时,万化安”。天、地、人为“三才”。 老圣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道,乃自然无为之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如能法自然之道,则能长久。以此推之于丹法。炼性、温养时无为,“道要无中养就儿。”而于混沌之时,活子时至,则盗万物之母——先天真一之炁。老圣曰:“食母。”“时”为活子时,“食”为服食,乃食此先天甘露。甘露归于中宫,滋养,凝为金丹,则万化安,诸虑息,行温养之功,无为之道。如此,则百骸俱理,身体渐渐强壮,诸病自消,恢复青春活力,返还为童年之精神。

“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

注曰:

老圣曰:“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招凶。”

人们常说落叶归根,乃游子思乡之意。丹法也要归根,根在于天地根——中宫。心力目光守定中宫,则为“归根”,此为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丹法始终用之。于此静定之中,候其机动。一旦活子时至,则采此元精,称为“复命”。此为丹家平常之事,非为常道顺行。能知此丹家平常所作之事,则为明师,为得诀之人。不知此返根之道,非时妄作,则招凶。此祖师明言,丹道要行“返根复命”之道,可以长生。如不待无念之活子时,有念而采药,则为妄作。

此道要遇明师,得真诀,人不得诀,则如世间伪邪之道,盲修瞎炼,为求长生反而短命,大家所知,方家所笑。行伪邪之道者,何不猛醒,尽弃所修所学,皈依正道!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注曰:

圣人传药不传火。明师传诀,口耳相传,不著于文。吾于此新注中,泄漏所学,学士如能细心研之,则为宿缘契合。再觅明师,寻师指破无孔双吹、采药之诀,自可健康长寿。

“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间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

注曰:

《指玄篇》为吕洞宾祖师所著,篇篇皆蕴金丹要旨。

《参同契》曰:“贤者能行持,不肖勿与俱。”

祖师不明言,一者此道易生毁谤,二者可借访道磨炼学士之意志毅力,常传于贤者。

炼丹之要,在于铅汞药物。取坎中真阳,填离中之虚。性能量逆流五字,道出金丹之髓,此能量可令人炼成纯阳之体,所谓“得其一,万事毕”。

奈何世人不识真阴阳,茫茫天下寻龙虎,皓首穷经,反起虚无之叹。

“释氏教人修极乐,只缘极乐是金方。大都色相惟兹实,余二非真谩度量。”

注曰:

佛家虽以空寂为宗,然高僧于性命双修之道,无不了然于心。佛家之不二法门,即为此性命双修之道。有偈云:“借问瞿昙是阿谁?住在西方极乐国。其中二八产金神,丈六金身从此得。若人空此幻化身,亲授圣师真轨则。霎时咽罢一黍珠,立化金刚身顷刻。”

自明清以来,三教合流,伍冲虚祖师为道家龙门派,柳华阳禅师为佛家弟子,援佛论道,合著《伍柳仙踪》,倡性命双修之道。

祖师点出性命双修之道,能断三淫,自古仙佛皆从此出,都为逆修成道。

“鉴形闭息思神法,初出艰难后坦途。倏忽虽能游万国,奈何屋破却移居。”

注曰:

“鉴形闭息思神”为古之修炼法,为出阴神之法。阴神人不能见,能见人。

传说有一修行人修炼此法,与张伯端真人比法术。相约于八月十五,大聚弟子。八月十五到了,弟子众多。真人与修行人相约出神去杭州游玩。修行人出阴神,真人出阳神,都去杭州游玩了一圈。回来后修行人大谈杭州西湖美景。真人不语,弟子问:“您去了杭州,有何为证?”修行人脸红,不答,真人自袖中笑咪咪拿出一朵花,说是在西湖边采摘,花香四溢。弟子们拜服。此出阴之法,奈何不能了道,只为一灵鬼。身体坏时,不免抛弃此身,去投胎夺舍。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时名为四果徒。若会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屋几时枯?”

注曰: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出壳,转入轮回,再去投胎。“夺舍”,可夺生人之身。现在农村里有巫师、马脚之辈,假借死去的人之声音,命令子孙后辈烧钱、屋、祭品等。巫师于中渔利,称为“滚筒”。类似于“夺舍”。

这“投胎夺舍”之辈,称为“四果徒”,修行到了一定层次,但修的是阴神,为一灵鬼,不为大道。大道者,性命双修之道,诀能降火龙,法能伏水虎。采得真金,化为甘露,身体返老还童,自当寿同天地。如黄金作屋,几时崩坏?

“大道修之有易难,须知由我也由天。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注曰:

大道修炼,有难有易。真诀在手,阴功在身,何惧其难?邱祖爷一言止杀,有大功于天下,故被玉帝点为天仙状元。

修行人应多做善事,以事培德,所谓“德重鬼神钦”。

修行之地应选择古仙了道之所,有正神护佑,更当顶礼王灵官祖师,祖师护佑人修行了道。

若阴德不修,虽得真诀,也不能了道。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只有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注曰:

万卷丹经,理一也。不得真师独传心印,不可能看懂。且丹经中百般妙喻,但“究竟都是偏。”若妄意强猜,不免伤身害道。

修行之人,必须得真师真诀,才可一通百通,才可入室下大功,以超生死!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显晦逆从皆莫测,教人怎得见行藏?”

注曰:

大修行人隐于朝,隐于市,隐于野,和光同尘,韬光隐晦,独修此道。吕祖云:“独饮长生酒,逍遥有谁知?”修行人莫眩道力,以免生祸。

如此混俗,密修此道,三年道成,成就大丈夫之事业。人生至此,岂不美哉!只怕凡俗之人,难割舍美容装、金元宝、权势心。

邱祖云:“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

又云:“得来惊觉浮生梦,昼夜清音满洞天。”

(本文作者:卢理湘    原文曾载于《老庄》2011年第2,3,4期)

“但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若会杀机明反复,始知害里却生恩。”

注曰:

“生门死户”为会阴穴。刘海蟾祖师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阳精从此穴顺出,人必死。阳精从此穴逆行,为颠倒颠之道,人必生。

“杀机”者,为盗机。“害”为元精失,“恩”为得此先天元精。

祖师此诗前二句劝人修道,死中求生,将“死户”变为“生户”,莫将生我之门变为死我之门。点出会阴穴之重要性,丹道修炼中称为第二关窍。

祖师在《八脉经》中说:“阴跷一脉,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生死窍。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炁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此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此穴为督任冲三脉交会之处,冲脉上通心,督脉上通泥丸,为采药之地。

“水中起火”,“水中火发”为元精至,学士会“反复”之法,能得此药,“害里生恩”,男子有孕。

凡夫无诀,元精失,为“恩生于害”,生之所以死也。

“火生于木本藏烽,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必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公。”

注曰:

吕祖云:“火发七户密牢关,莫教烧破河车体。”

丹经云:“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精生于身,情动必溃。”

修炼元精为一柄双刃剑,修行之人炼己纯熟,则成仙必也。如炼己不纯熟,临炉动神,欲火焚烧,则必走精。此为害己!

初修之士未得真师诀法,不要以自己之智慧曲解丹经,丹经如皓月之千古长明,自老圣而下,著于道史。只有祖师之著作,为修行人之指路明灯,奉为瑰宝。

陈泥丸祖师云:“言语不通非眷属,功夫不到不方圆。”修行人无真诀,言语不通,丹经看不懂,大志士得真诀,看丹经,无一处不通达,不明了。如水银泄地,一览无余。自知我命在我不在天,一心修炼可成就。

要制此后天阴炁,必赖先天真阳——“金公”。此真铅能制真汞。

“三才相盗及其时,道德神仙隐此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注曰:

《阴符经》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为万物之盗”。又曰:“食其时,万化安”。天、地、人为“三才”。 老圣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道,乃自然无为之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如能法自然之道,则能长久。以此推之于丹法。炼性、温养时无为,“道要无中养就儿。”而于混沌之时,活子时至,则盗万物之母——先天真一之炁。老圣曰:“食母。”“时”为活子时,“食”为服食,乃食此先天甘露。甘露归于中宫,滋养,凝为金丹,则万化安,诸虑息,行温养之功,无为之道。如此,则百骸俱理,身体渐渐强壮,诸病自消,恢复青春活力,返还为童年之精神。

“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

注曰:

老圣曰:“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招凶。”

人们常说落叶归根,乃游子思乡之意。丹法也要归根,根在于天地根——中宫。心力目光守定中宫,则为“归根”,此为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丹法始终用之。于此静定之中,候其机动。一旦活子时至,则采此元精,称为“复命”。此为丹家平常之事,非为常道顺行。能知此丹家平常所作之事,则为明师,为得诀之人。不知此返根之道,非时妄作,则招凶。此祖师明言,丹道要行“返根复命”之道,可以长生。如不待无念之活子时,有念而采药,则为妄作。

此道要遇明师,得真诀,人不得诀,则如世间伪邪之道,盲修瞎炼,为求长生反而短命,大家所知,方家所笑。行伪邪之道者,何不猛醒,尽弃所修所学,皈依正道!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注曰:

圣人传药不传火。明师传诀,口耳相传,不著于文。吾于此新注中,泄漏所学,学士如能细心研之,则为宿缘契合。再觅明师,寻师指破无孔双吹、采药之诀,自可健康长寿。

“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间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

注曰:

《指玄篇》为吕洞宾祖师所著,篇篇皆蕴金丹要旨。

《参同契》曰:“贤者能行持,不肖勿与俱。”

祖师不明言,一者此道易生毁谤,二者可借访道磨炼学士之意志毅力,常传于贤者。

炼丹之要,在于铅汞药物。取坎中真阳,填离中之虚。性能量逆流五字,道出金丹之髓,此能量可令人炼成纯阳之体,所谓“得其一,万事毕”。

奈何世人不识真阴阳,茫茫天下寻龙虎,皓首穷经,反起虚无之叹。

“释氏教人修极乐,只缘极乐是金方。大都色相惟兹实,余二非真谩度量。”

注曰:

佛家虽以空寂为宗,然高僧于性命双修之道,无不了然于心。佛家之不二法门,即为此性命双修之道。有偈云:“借问瞿昙是阿谁?住在西方极乐国。其中二八产金神,丈六金身从此得。若人空此幻化身,亲授圣师真轨则。霎时咽罢一黍珠,立化金刚身顷刻。”

自明清以来,三教合流,伍冲虚祖师为道家龙门派,柳华阳禅师为佛家弟子,援佛论道,合著《伍柳仙踪》,倡性命双修之道。

祖师点出性命双修之道,能断三淫,自古仙佛皆从此出,都为逆修成道。

“鉴形闭息思神法,初出艰难后坦途。倏忽虽能游万国,奈何屋破却移居。”

注曰:

“鉴形闭息思神”为古之修炼法,为出阴神之法。阴神人不能见,能见人。

传说有一修行人修炼此法,与张伯端真人比法术。相约于八月十五,大聚弟子。八月十五到了,弟子众多。真人与修行人相约出神去杭州游玩。修行人出阴神,真人出阳神,都去杭州游玩了一圈。回来后修行人大谈杭州西湖美景。真人不语,弟子问:“您去了杭州,有何为证?”修行人脸红,不答,真人自袖中笑咪咪拿出一朵花,说是在西湖边采摘,花香四溢。弟子们拜服。此出阴之法,奈何不能了道,只为一灵鬼。身体坏时,不免抛弃此身,去投胎夺舍。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时名为四果徒。若会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屋几时枯?”

注曰: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出壳,转入轮回,再去投胎。“夺舍”,可夺生人之身。现在农村里有巫师、马脚之辈,假借死去的人之声音,命令子孙后辈烧钱、屋、祭品等。巫师于中渔利,称为“滚筒”。类似于“夺舍”。

这“投胎夺舍”之辈,称为“四果徒”,修行到了一定层次,但修的是阴神,为一灵鬼,不为大道。大道者,性命双修之道,诀能降火龙,法能伏水虎。采得真金,化为甘露,身体返老还童,自当寿同天地。如黄金作屋,几时崩坏?

“大道修之有易难,须知由我也由天。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注曰:

大道修炼,有难有易。真诀在手,阴功在身,何惧其难?邱祖爷一言止杀,有大功于天下,故被玉帝点为天仙状元。

修行人应多做善事,以事培德,所谓“德重鬼神钦”。

修行之地应选择古仙了道之所,有正神护佑,更当顶礼王灵官祖师,祖师护佑人修行了道。

若阴德不修,虽得真诀,也不能了道。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只有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注曰:

万卷丹经,理一也。不得真师独传心印,不可能看懂。且丹经中百般妙喻,但“究竟都是偏。”若妄意强猜,不免伤身害道。

修行之人,必须得真师真诀,才可一通百通,才可入室下大功,以超生死!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显晦逆从皆莫测,教人怎得见行藏?”

注曰:

大修行人隐于朝,隐于市,隐于野,和光同尘,韬光隐晦,独修此道。吕祖云:“独饮长生酒,逍遥有谁知?”修行人莫眩道力,以免生祸。

如此混俗,密修此道,三年道成,成就大丈夫之事业。人生至此,岂不美哉!只怕凡俗之人,难割舍美容装、金元宝、权势心。

邱祖云:“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

又云:“得来惊觉浮生梦,昼夜清音满洞天。”

(本文作者:卢理湘    原文曾载于《老庄》2011年第2,3,4期)


相关文章

  •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四首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 ...查看


  • 竹 绝句四首
  • 修竹夜钓 修竹描花做钓竿,清风五尺待银盘. 婵娟未至闲临水,勾下群星满夜澜. 竹语 夜有清歌到我家,闲庭院落点栖鸦. 飞来可见谁携曲?墙北潇潇一竹笳! 院竹 静院墙东四五竿,幽人立处两清欢. 君知多少人间事,细语沙沙对玉盘. 竹 家花笑我一 ...查看


  • 经典情话_甜言蜜语_表白的话_结婚祝福语_爱情宣言句子_情诗绝句_暧昧短信大全
  • - 首页情话表白情诗爱情小说甜言蜜语爱情故事爱情日志 热门搜索词 正能量的句子 伤感的短句子 珍惜眼前人的话 撕心裂肺的说说 想你 相片情人节 短信大全 云中歌 拥抱情人节 TAG标签 情话 更多>> · 对女朋友说最好的情话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上册_[古诗四首]导学案陶新玉
  • 第八课<古诗四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有感情地诵读,默写四首古诗.2.体会诗人情怀,培养爱国情感. 3.品味诗歌语言,培养鉴赏古诗能力.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 ...查看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同步训练
  • <古诗四首>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风飘絮( ) 秦hu i( ) 夜泊( ) 夜阑( ) 寥落( ) 惶恐(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 ⑵僵卧孤 ...查看


  • 唯美伤感的古典情诗绝句40句
  •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查看


  • [王维诗四首]学案教师版
  • <王维诗四首>学案 山水田园诗基本知识介绍: 一.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 ...查看


  • [新选千家诗]目录
  • <新选千家诗>目录 (李华 李如鸾 选注) 五言绝句(六十三首) 1. 蝉---------虞世南 2.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3. 山中--------王勃 4. 夜送赵纵------杨炯 5. 渡汉江-------宋之 ...查看


  • 白居易的诗:[竹枝词四首]
  • [作品介绍] <竹枝词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深夜听唱<竹枝>;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第三首描绘诗人于江楼上所见的"竹枝"歌乡之雨景;第四首写听江畔唱 ...查看


热门内容